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給人類經濟社會帶來的影響廣闊、深遠又多維,遠及對國與國之間貿易和供應鏈的沖擊,近至短視頻、人工智能以及大數據技術的深化,新冠疫情,以其不可抵擋之勢重塑著全球的格局和秩序。
小微企業紛紛破產,就連平日里呼風喚雨、殺伐果斷的商界金主們也不得不停下狂奔的腳步,摩拳擦掌,重整旗鼓。對正常生活的期盼和不知末途有多遠的恐慌,成為21世紀20年代初期人類社會最真實的寫照。
在突至的黑天鵝面前人們必須承認,人類本身是何等的弱小,上到國家,下至企業,再小到個人,均免不了要深受其亂。
自行車是戶外運動領域無法忽略的明星產品,在新冠疫情爆發的首年,在歐美國家的銷售場所,自行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被哄搶,終端市場的需求在數月內達到飽和后,賣家們也未能幸免于難,迎來了和所有外貿從業者們相似的命運:消費者的需求持續低迷,銷售被擱淺。
本書要講的,正是自行車領域的外貿從業者們在疫情期間發生的一些故事。
“6月1日起,我們萬輪車業將正式被輪豐集團并購。”渾厚的中年男聲深沉又莊重,在此別樣時刻更添了幾分力量。
會議室里側的背景墻上“萬輪車業”四個紅色大字似乎少了幾許昔日的光彩,老板鄭玉海意味深長的望了一眼,然后低頭朝向會議桌兩旁的十多名員工,他繼續講:“我們現在的處境是喜憂參半啊!喜的是,“輪豐集團”是站在我們行業前端的大公司,能為大家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的珍惜這難得的機會,并購過去后,大家要盡快適應輪豐的企業制度和企業文化。憂的是,很快我們大家奮斗了無數個日日夜夜,一起苦心經營了這么多年的“萬輪車業”將不復存在,將永遠成為歷史,成為回憶,我們要和“萬輪”說永別了,留下來的管理人員以及一線工人都要搬離這塊“故土”,到輪豐集團去上班。這次的并購非常倉促,手續還未完結,接下來,我還要忙著結案。在座的各位,你們是萬輪車業的骨干員工,“萬輪”是你們干起來的,是我們大家干起來的,如果沒有疫情,我們不會走到今天。加入輪豐后,我們不會分開,我們還要在一起工作。大家在新單位要繼續發揮自身的聰明才干,任何人不要掉鏈子,不要給“萬輪車業”丟臉。大家要相信,未來是美好的!”
在座員工的每一根神經末梢,都被鄭總在會上的這段激情講話調動了起來,他們的眼神里都寫滿了期盼,甚至還含著幾分對鄭總的崇拜之情。
在業績萎靡不振的大半年光景里,萬輪車業猶如一艘突逢極端天氣的貨船,氣若游絲般在大霧迷漫的海上行進,看不清前方路,失卻了前行的動力,就在貨船即將傾覆的臨界時刻,老板鄭玉海沒有倒下,他充分發揮其定海神針的功效,經過一番非常規努力,以迅捷之勢加入了“輪豐集團”這個龐然大物的麾下。
疫情當前,萬輪車業避開了破產的命運,在關鍵時刻迎來了轉機,迎來了一個新的開始。
此時,會議行將結束,大家伙七七八八閑聊起來。同窗打拼多年,即將與往事和舊地訣別,過往的種種辛酸和苦樂翻江倒海般朝他們襲來。鄭總用戀戀不舍的神情緩緩的朝眾人和辦公室掃視一圈,在坐的,除了董志澎唯一一名新人外,每個人的神色中都多了幾分難言的惆悵。
茂巖市萬輪車業進出口有限公司是生產和出口自行車的中小型OEM工廠。新冠疫情爆發不久,占公司業務總量百分之七十的南美大客戶,老板因新冠肺炎去世,一時沒有接班人,企業很快便宣告破產。萬輪車業的其它零散小客戶們得利于疫情期間戶外運動的火爆,在長達近一年的時光里,為萬輪車業帶來了訂單的爆發式增長,然而,好景不長,銷售峰值回落后,迎來的是自行車外銷領域的普遍蕭條。苦苦支撐了半年多,萬輪車業在鄭玉海的帶領下,最終迎來了今日的局面:被并購。
輪豐集團將很快對萬輪車業的舊車間進行升級改造,新建兩條智能化生產線。萬輪車業主管生產的副總經理和技術部、品管部的部門經理們考慮到短期內輪豐集團沒有同等職位迎他們入懷,他們不想強行加入,成為新部門領導的潛在威脅,在上級的防備中茍且度日,便知趣的主動離開,另尋東家去了。
說起近期要遭受的變數,在座的人里,董志澎當仁不讓居于首位。他面臨的變數之多,始于他投簡歷的那一刻。
在萬輪車業,將“客戶就是上帝”這句口號完美的實施和實踐的人是50歲開外嗜酒如命的韓國客人金先生。由于金先生特殊的生活習性,他的訂單由業務部經理親自跟蹤和打理。疫情爆發后,業務部經理因南美大客戶的離開對公司未來的發展失去信心,同時,客戶金先生的服務難度也催生了他離職的念頭。業務部經理離職后,金先生由老板鄭玉海和另一名業務員協同料理了一陣,直到企業被并購的事宜確定下來,公司才在招聘網站上以輪豐集團的名義發布了招聘信息,旨在招納一名新業務員負責韓國客戶金先生。
董志澎畢業于茂巖市一所知名外國語院校的英語專業。大一期間,輔導員老師向新生作出如下諄諄教誨:同學們,大學四年,學好專業課的同時,還有一件相當重要的事你們務必要做:盡一切可能去找到你們的熱愛。以后走向社會,如果能把熱愛和從事的職業結合起來,將是人生一大幸事。熱愛能滋養你,能幫你抵擋世間的一切悲苦,也只有熱愛,能激發出你全部的能量和潛力。如果一時找不到,請不要灰心,可以先學一門實實在在的技術,如此,你們畢業后有工作干,不會坐吃山空,進而能從容的追求夢想。
選英語作為專業,董志澎很慶幸。他對英語的癡迷程度勝過一切,英語就是他的熱愛。大學期間,他花費大量時間精進自身的英文水平,并與外國留學生做朋友,相互提高彼此的口語。同時,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給中小學生當英語輔導老師,還在社會上打工,以增長社會見識。本科畢業時,他順利的得到了學校保研的名額,因急于早日創業,他果斷的放棄了寶貴的深造機會。
疫情爆發前,在教培行業當高中英語老師,他刻苦鉆研埋頭苦干了5年,想要創辦一家連鎖式英語培訓機構的想法行將付諸實踐時,新冠疫情洶涌的來了。2021年4月底,行業內不時傳出小道消息說教培行業即將遭受國家大整頓,后來,隨著局勢日漸明朗,董志澎痛定思痛,揮手告別了教培行業。
面臨行業大整頓,他又能作何呢?怨天尤人,怪自己時運不濟?那是弱者的表現。董志澎對自己的遭遇反思一陣子,他明白了一個道理:所謂政商不分家,創業,首先要看清國家發展大勢,上要知曉國家宏觀政策,下要了解行業發展趨勢。沒有哪個行業能長葆興盛,只有緊跟形勢,不斷調整事業的方向和步伐才不會被時代拋棄。
面對現實的支離破碎,他只能低頭,帶著割肉一般的痛離開教培行業,將過往清零,重新開始。思謀良久,他將新的擇業方向投向了和英語相關的對外貿易。他熱愛英語,多年學習下來,英語已經刻進了他的骨子里,他不甘寂寞,愛與人打交道,喜歡在變化中挑戰自我,對外貿易剛好能滿足以上幾點。瞄準了新的擇業方向后,董志澎猶如一團被熄滅的火焰重新燃燒了起來,他迫不及待,想盡快投入到新的事業中去,此時,恰逢萬輪車業的鄭總以輪豐集團的名義在招聘外貿跟單員。
董志澎信心滿滿的向大企業進發,到達面試地點后才發覺,他所到之處并非輪豐集團,而是即將被輪豐并購,年產量不及輪豐一個零頭的一家中小企業。
會議接近尾聲,鄭總宣布請大家去吃一頓迎新大餐。也許是被低迷的業務壓抑太久,一段時間以來,員工們心情黯淡,工作作風懶散,這次會議橫掃陰霾,重新點燃了他們的工作勁頭。十多名員工圍在鄭玉海周圍,哄吵著一起出了會議室。
當潮水退去,方知誰在裸泳,這是股神巴菲特用來形容股市動蕩的一句名言,用其來描繪疫情下小微企業的生存現狀并不違和。2019年全球經濟下行,許多中小企業因市場需求萎縮、人力成本攀升、企業轉型升級能力不足等多重因素遭遇生存和發展困境,加之2020年初疫情“黑天鵝”的突至,中小微企業的生存能力面臨著極大的考驗,是關門大吉,還是艱難的活下去?能夠安然無恙的存活下來似乎更難,它更考驗企業的生存智慧。而當企業沒有十足抵擋風浪的能力時,不逞強,以務實的作風委身于一名強者大家的庇護之下,不失為一種明智的保全之道。市場是瞬息萬變的,沒有一勞永逸的決策,只有不間斷的調整、適應和變化,如此講來,萬輪車業選擇并購到輪豐集團是市場起伏不定時期一個好的開端。戲臺子搭建完成,鄭玉海攜槍帶棒披掛上陣,帷幕剛剛拉開......
清晨,當太陽將第一縷光輝灑向人間,茂巖市長盛工業園區的納稅大戶“輪豐集團”,旗下的一座座辦公大樓猶如一個個剛剛蘇醒過來的雄獅,以其磅礴的身軀和雄偉的姿態展示著工業實體的雄厚實力。穿梭在集團各個角落的龐大的員工群體,訴說著企業的沉重責任和偉大使命,車間里門類繁多的機械設施彰顯了企業的厚重歷史和專業水準。輪豐像一臺龐大且繁密的機器,一旦開始運轉便不能輕易停下,效益呈指數級增長,分公司如同機器的零部件,相互制約又密切配合,一起推動輪豐集團這個大塊頭隆隆的運行向前。分公司之于集團,好比器官之于身體,無法抗衡,卻又不可或缺。
除去龐大的內銷市場,輪豐集團的外銷市場遍及全球五大洲,客戶群體同樣廣泛。依據市場區域和客戶體量,輪豐集團下設六個事業群,美歐事業群、日韓事業群、東南亞事業群、南美事業群,精品事業群和匯眾事業群。美歐事業群主要匯聚了北美洲和歐洲等西方發達國家的自行車大買家,來自日本、韓國的客戶歸在日韓事業群,泰國、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的客戶屬于東南亞事業群,南美事業群是歐盟于2017年實施對中國產的電動自行車反傾銷后才成立的,旨在大力開拓市場潛力很佳的南美市場,精品事業群主要面向各個國家的高端買家和高端市場,非洲等其它國家的客戶以及性質較為特殊的客戶歸在匯眾事業群。每一個事業群均為獨立運營的分公司,各自設有獨立的辦公樓和生產車間。輪豐集團大體依據以上原則對客戶進行劃撥,特殊情況下偶有例外。
并購萬輪車業的,是輪豐集團的匯眾事業群。
清晨的時光,是企業一天當中最為緊張和忙碌的時刻。員工們全神貫注的布署著全天的工作任務,忙碌的身影淹沒在此起彼伏的鍵盤聲和通話聲中。鄭玉海帶領團隊進入匯眾事業群辦公大樓3樓的大辦公室時,大多數人并沒有閑暇和多余的心力向他們投去足夠的關注。
“歡迎鄭總和鄭總的團隊加入匯眾事業群,我是人事部經理魏華,石總當前在外地出差,由我負責接待您。”人事部的魏經理在前臺接待了鄭總一班人馬。
人事部經理是在上一周接到的通知,鄭玉海團隊加入的相關事務在她的安排下已整飭齊備,只等人員到來。
大辦公室內分布著近四十張供普通職員使用的辦公位,辦公位按部門分區隔開,幾乎已人滿為患。辦公室的外緣一側是各個部門經理的獨立辦公室。辦公室的裝飾新穎、大氣、簡潔,散發著濃郁的時代氣息。魏經理將鄭總帶入了大辦公室入口處的一間獨立辦公室。
沒得到企業負責人開門迎接,鄭玉海的心頭不由得掠過了一絲涼意。他站在辦公室中央,接過魏華端來的茶水,說:“很高興加入匯眾事業群。你們雷副總呢,他應該沒有出差吧?”
魏華面帶歉意,說:“雷副總正在給品管和倉庫的員工開會,沒能出來迎候您。一會散了會,他會帶著各個部門經理來見您。”
鄭玉海點點頭。
他望了望辦公室玻璃門上的“業務二部”四個字,面露疑惑的問:“這里是業務二部?”
魏華說:“是的,聽石總說,您和您團隊的3名業務員將成立業務二部,和業務一部并行存在。您帶來的2位技術、2位品管和1位采購將與這邊的技術、品管和采購部合并。”
辦公室內,辦公設施一應齊全,墻面的一側整齊的擺放了5把椅子。鄭總繞過寬大的辦公桌,在后面的黑色真皮辦公椅上坐下來。魏華又搬來幾把椅子,眾人在椅子上落坐。
“你們團隊并購進來后的一系列事宜,雷副總稍后會來找您和您溝通安排。我們各個職能部門是為業務部門服務的,今后如有我能為您效勞的地方,請鄭總盡管吩咐我。現在,我先回部門,您在這里等雷副總,有事,您隨時喊我。”人事部經理把一眾人安頓下來,便和鄭玉海打聲招呼離開了。
一個團隊很快被拆分的只剩下業務部。鄭總和另外幾名員工面面相覷,內心不禁生出幾分悲涼來。
鄭玉海琢磨著,自己負責業務二部,那么,和掌管業務一部的石總互為上下級關系呢?還是平級?一個公司難道還能兩個總經理同時共存?在并購的后期談判中,每每談及自己的職務,輪豐集團的史副總裁總是含混其詞,現在他才明白,史總是在給并購后的分解動作留空間。并購過程中,客戶、設施和物資的并入相對容易,人事的歸攏和調整是最難的,鄭玉海對當下的窘況表示理解。
魏華離開后,鄭總一行人一時三刻沒有等來雷副總,到是一個年輕的女同事,她站在玻璃門外,想敲門進來。
對于在坐的幾個人,她會是一個敏感人物。她是業務一部的部門經理,她叫壯麗。
業務部門向來陰盛陽衰,女業務常常獨攬大半邊天,與技術部門男多女少的局面形成兩道截然相反的情景,因此,業務部有個女部門經理最正常不過。
對于鄭玉海團隊的加入,首當其沖的一伙人正是業務部。企業就像一個四肢健全的軀體,通過業務部這只手將產品投向客戶這個靶子,現在,同樣的軀體又長出了一只新手,這只新手很快要與老手并肩作戰,分庭抗禮,老手不緊張才怪呢。一大清早,業務部經理壯麗早已坐立不安,如芒在背,無法靜下心來搞業務,原本平靜的職業湖面因為這群家伙們的到來,變得漣漪陣陣,她急著要見識一下他們。見雷副總遲遲不散會,只好自個兒跑過來了。
屋內幾個人看到的是一個中等身高,體態偏胖的女孩子,半袖上衣加及膝短裙,一身深藍色套裝,在周圍一眾淺色衣服的映襯下顯得尤為惹眼,她略顯臃腫的身材在藍色套裝的修飾下,苗條了幾分。
“鄭總好,大家好,我是業務部的經理,我叫壯麗,歡迎你們加入。”壯麗用急切的眼神逐個兒把大家看了個遍,末了,目光停留在鄭總的臉上。
鄭總微笑著點點頭。
壯麗神色匆忙,看起來不只想簡單打個招呼,所以,鄭總沒急著發話,他等壯麗說下去。
“可以了解一下哪幾位是業務員么?”壯麗直奔主題。
接著,業務員郭海霞、陳翠翠還有董志澎分別作了自我介紹。
壯麗很快在心理給他們下了結論:陳翠翠,應該是個知足常樂的女生,有幾個穩定的客戶在手就萬事大吉了。郭海霞,看起來比陳翠翠積極主動些,但不會為了工作把家庭放一邊置之不理,殺傷力較小。董志澎,性格沉穩、眼神犀利,看樣子,業務熟練后不會滿足于業務跟單,以后要小心提防他。認識完三名業務,壯麗沒有再講太多,她和鄭總又互相說了幾句客套話,便以工作忙為由走開了。
接著,鄭總和3名業務員一起,將隨身帶來的資料簡單歸置了一下。直到10時一刻,雷副總才過來打聲招呼,隨后把幾個部門經理帶來了。
雷副總,名叫雷江波,三十八歲,歲月鐫刻在臉上的滄桑使他看起來,并不比大他幾歲的鄭玉海年輕幾分。雷副總早年讀書不多,是從最底層一線工人做上來的,也是匯眾事業群里資歷比較老的員工之一,這一點,鄭總是在企業并購過程中從副總裁史榮信口中得知的。雖然已脫離體力活計多年,但畢竟有底子,雷副總身形不算高大卻結實得很,待人接物十分練達,加上他外向健談,語速很快,和周圍的人比起來,顯得尤為個性十足。
各部門經理跟隨雷副總前來,雷副總挨個兒把他們向鄭總一班人馬做了介紹,介紹完后,雷副總留下來,其它幾位經理準備離開。鄭總辦公室的玻璃門后不遠處的地面上有兩套把橫和把立,上方用牛皮紙擋著。雷副總來到玻璃門后,面朝把橫把立拿腳用力一踢,之后大聲的問了句:“下面什么東西?放這里干什么?”
不料,他用力過猛,一字把橫被踢的沿著地面滾動起來,滾到鄭總的辦公桌下方才停下。
把橫是直的,稍帶角度,或許是質量欠佳,角度打的不夠對稱,把橫兩端翹起的高度不一致,滾動時一高一低,看起來滑稽有加。當著鄭總一伙新人的面,剛才的一幕顯得匯眾事業群采用的零件檔次不高,雷副總臉上一時沒光彩,便隨口問了句:“誰這么有才?買這么高檔的車手。”
雷副總本身就自帶喜感,加上當時的情景,立刻引的大伙兒哄堂大笑。
采購部經理走向前去,彎下腰將一字把橫拾起來,再拿上另外的把橫和把立,他說:“當前形勢不好,采購部正在協助研發部門開發價位更低一些的供應商,可能是前幾天要的樣品,見這屋沒人先放進來了。”
雷副總說:“我們企業是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不止生產現場不允許亂堆亂放,辦公室也一樣。查一下是誰干的,告訴他下不為例,再犯,要重重處罰的。”
采購經理隨聲附和道:“好的副總,我稍后就去查一下是誰。”
之后,鄭總帶來的幾名技術、品管和采購跟著各自的部門經理走了,人事部魏經理給董志澎等3名業務在大辦公室安排了座位。雷副總興致挺高,找個椅子坐下來,和鄭總從疫情當前整體的行業形勢說起,相繼聊到了萬輪車業疫情前的經營情況,談起了匯眾事業群當前的主力客戶和零配件供應商,還談到因人工成本上漲產業向東南亞國家遷移等行業性話題,大致聊過一遍,才將話頭轉向鄭總團隊并購進來后的各項具體事宜。
鄭玉海團隊初入輪豐集團的頭天上午,就如此很快過去了。
輪豐集團創建于2000年初期,縱使沒趕上全國自行車起始爆發的90年代,由最初的小型內銷自行車工廠發展壯大為今日的集團式企業,二十多年里,它見證了一批批大小不等的自行車整車及零配件工廠在茂巖市這座工業城市里誕生、發展、壯大,抑或者被激烈的市場競爭驅逐出局。市場是在經濟的波動中不停變化的,猶如翻滾著風浪的大江大河,有習水性者游刃有余從中大展拳腳,也有水性不佳者被無情的甩出商海。20年的成長史,一路交織著風雨晦冥,在民企林立的工業城市與上百家同行在同一市場拼殺,同分一杯羹,一路跌跌撞撞發展成為如今大幾千人的集團式企業,無疑,輪豐集團是成功的。中國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輪豐的成立適逢其時,它抓住外貿紅利期,多年來,和世界各地的大買家建立了相對牢固的合作關系,逐漸在茂巖市以及全國的自行車企業的陣列中占據了一席之地,擠進行業前列,成為如今令人仰慕的大企業。
初夏的傍晚,伏天的濕氣還未開始肆虐,干爽的空氣中夾雜著絲絲涼意,馬路上騎行和三三兩兩散步的人群均佩戴口罩,并間隔著一定的距離。周末晚間,鄭玉海和妻子在自家附近的公園里乘涼。
鄭玉海的妻子范老師是茂巖市職業師范學院工業設計專業的教授,也是茂巖市自行車電動自行車行業協會的理事。近期,自行車協會計劃面向茂巖市內的自行車出口企業舉辦一屆山地自行車裝配職業技能競賽,旨在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為自行車出口企業挖掘更多的技能型人才。比賽需要有廠地、配套組裝設備以及自行車零配件作為支撐,當下自行車協會計劃在行業內選擇一家有實力的企業作為承辦單位,近期,協會的會長剛把該消息以非正式方式發在理事成員的微信群里。協會的理事們一方面來自本市幾所大學里的工業、機械等專業的教授,另一方面由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的行業領先企業里面的領導和富有行業經驗的技術、業務人才組成。消息發出后,已有企業向協會表示想爭取大賽的承辦權。
鄭玉海的萬輪車業被輪豐集團并購一事,范老師自然是知道的。輪豐集團是自行車協會的副理事長單位,有資格向協會申請作為承辦單位,范老師也知道。萬輪車業現在已被執行并購的動作,鄭玉海團隊也已入職輪豐,盡管還沒有召開會議鄭重宣布,但一切已是定局。這天周末用過晚膳,范老師硬生生把不愛運動的丈夫拽了出來。
如果輪豐集團能爭取到這屆職業技能競賽的承辦權,將是一次提升企業形象和擴展企業知名度的良機,參賽選手們需親歷輪豐參加比賽,他們將有機會走近企業,在實地一睹企業的風采。對于企業未來的人才招攬,也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人探討過后,鄭玉海確認是良機。輪豐集團本身實力雄厚,另有范老師這位協會理事從中助力,努力爭取一下,獲得承辦權的機會蠻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