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弦寄漂泊信

第十章:《小氣鬼》

阮清弦的古箏弦突然發悶,像是被什么東西捂住了似的。她低頭一看,原來是北方的塵土積在了弦縫里,灰撲撲的像老家灶臺上結的垢。這光景讓她想起七歲那年,在寨子里偷摘二嬸家酸楊梅的事——那回,她的眼睛腫得像兩顆熟透的桃兒。

“莫不是被小氣鬼纏上了?“阿奶把她按在竹凳上,往她眼皮上敷著搗爛的薄荷。涼絲絲的勁兒鉆到眼里,疼得她直抽氣。院壩里的雞咯咯叫著跑過,阿奶撿起塊石子扔過去,“都是你這饞嘴精,人家二嬸的楊梅還沒熟,你就敢爬樹摘!“

阮清弦捂著眼睛哼哼:“我就摘了三顆......“

“三顆也不行!“阿奶往火塘里架瓦片,火苗子舔著瓦底,“那家人最是小氣,指不定養著小氣鬼呢。你碰了他家東西,那鬼就順著你的手摸過來,專摸眼睛——你沒瞅見老張家的牛?前幾天偷吃了李家的麥苗,眼睛腫得都睜不開,就是被小氣鬼擰的。“

說話間,瓦片已經燒得通紅。阿奶抓了把米撒上去,“噼啪“炸開的白氣里混著焦香。她又扔進一撮茶葉、幾根雞毛,煙火頓時裹著股說不清的味兒飄起來,像把曬干的草藥和牲口圈的氣息揉在了一起。

“小氣鬼聽著!“阿奶對著瓦片念念有詞,聲音忽高忽低,“娃娃不懂事,摘了你家幾顆酸果,我這就給你賠不是。“她抓了把米和茶葉包進油紙,“這些你帶著,回你主人家去。再纏著娃娃,我就請端公來收拾你——他的桃木劍專劈小氣鬼,到時候讓你魂飛魄散!“

阮清弦偷偷掀開眼皮,看見阿奶的影子被火光拉得老長,在泥墻上晃晃悠悠,倒像是有個看不見的東西在聽。院門外傳來二嬸的聲音,罵她家的雞啄了菜苗,阿奶應著聲出去,兩人隔著籬笆扯了半天,最后阿奶塞給二嬸兩個雞蛋,才算作罷。

“你看,“阿奶回來時眼睛亮閃閃的,“我給二嬸賠了雞蛋,小氣鬼知道主人家消氣了,就不會纏著你了。“她端起燒紅的瓦片往路邊走,阮清弦跟在后面,看見瓦片上的火星子一路掉,像串會跑的星星。

到了大路口,阿奶把瓦片往地上一擱,又磕了三個頭:“從哪來回哪去,再敢作祟,定不饒你!“回家的路上,她還在念叨,說前陣子三叔公撿了路邊的銅錢,結果眼睛腫了半個月,“那就是小氣鬼的圈套,專勾貪心人“。

后來阮清弦的眼睛真的好了。但她總記著那股煙火味,記著阿奶對著空氣說話的樣子。有次看見二丫偷偷撿了張糖紙,嚇得連夜把糖紙埋在土里,還學著阿奶的樣子燒了把稻草,“小氣鬼別找我,我這就還你......“

直到去北方讀初中,她在生物課上學到結膜炎,老師說不講究衛生就容易眼睛紅腫。她忽然想起寨子里的人總愛用臟手揉眼睛,想起牛欄里的泥水污染了牲口的眼,想起那些被叫做“小氣鬼“的病痛,背后都是講不明白的緣由。

古箏聲又響了起來,這次的調子帶著點輕快。阮清弦擦了擦琴弦上的灰,忽然笑了——原來那些年被小氣鬼嚇住的日子,阿奶燒的不是紙錢,是教她別貪小便宜;念叨的不是咒語,是怕她不懂人情世故吃了虧。就像那瓦片上的米香茶香,聞著是驅鬼,實則是在告訴街坊四鄰:我家娃娃犯錯了,我給您賠禮了。

窗外的麻雀落在窗臺上,啄著她撒的米。阮清弦看著那些蹦蹦跳跳的小東西,忽然覺得,當年寨子里的小氣鬼或許真的存在,它們就躲在大人的皺紋里,藏在煙火繚繞的瓦片上,悄悄護著一群野慣了的孩子,慢慢學會做人的道理。

阮清弦的指尖在琴弦上滑過,帶出一串清亮的音,倒像是老家山澗里的水珠子落在石頭上。她忽然想起十二歲那年,三爺爺家的水牛眼睛腫得像兩個紫茄子,眼角淌著黏糊糊的黃水,站在牛圈里直打晃。

那天清晨,三爺爺的罵聲把半個寨子都吵醒了。他舉著趕牛鞭在曬谷場上轉圈,唾沫星子噴得老遠:“哪個挨千刀的放小氣鬼害我的牛!這牛可是要犁開春的田啊!“罵著罵著,他的眼睛也紅了,不知是氣的還是急的。

阿奶拉著阮清弦去看熱鬧,路過李家菜園時,見李嬸正蹲在籬笆邊摘豌豆尖,頭埋得低低的,手指卻沒停。阿奶往地上啐了口唾沫,聲音不大不小剛好能讓人聽見:“有些人啊,心眼比針眼還小,牛吃了幾根麥苗,至于放小氣鬼折騰牲口嗎?“

李嬸的手頓了頓,沒回頭,卻悶悶地說:“我可沒養那東西。“

“沒養最好。“阿奶拉著阮清弦快走幾步,壓低聲音,“前幾天三爺爺的牛確實啃了李家的麥苗,李嬸當時就站在門口罵了半天。這小氣鬼,準是她放的。“

到了三爺爺家,院壩里已經圍了不少人。端公正圍著牛轉圈,手里的鈴鐺“叮鈴鈴“響。他把一張黃符紙燒成灰,拌在清水里往牛眼睛上抹,嘴里念著:“小氣鬼,快離開,再不走就收了你!“牛被折騰得直甩頭,蹄子在泥地上刨出幾個坑。

三奶奶蹲在灶房門口燒瓦片,火光映得她滿臉皺紋都在跳。她抓了把米撒在瓦片上,又扔進一把雞毛,煙火騰地冒起來,帶著股焦糊味飄向院子:“小氣鬼聽著!我家牛不懂事,我給你賠米賠茶葉了!你要是識相就趕緊走,再纏著牛,端公的桃木劍可不認人!“

阮清弦看著牛腫得發亮的眼睛,忽然想起自己偷摘楊梅那回,眼皮又癢又疼的滋味。她偷偷問身邊的二丫:“你說小氣鬼真的聽得見嗎?“二丫往嘴里塞了顆酸角,皺著眉說:“肯定聽得見!我阿爸上次撿了路邊的鐵釘,眼睛腫了三天,燒了瓦片才好呢。“

正說著,李嬸提著個竹籃走進來,籃子里裝著幾個雞蛋和一把草藥。她把籃子往門檻上一放,臉漲得通紅:“三嬸,這是我上山采的夏枯草,煮水給牛洗眼睛管用。“三奶奶沒理她,繼續往瓦片上添茶葉。李嬸搓著手站了會兒,又說:“前幾天牛啃麥苗的事,我不該咒它......“

“知道就好!“三爺爺從牛圈里出來,臉拉得老長,“我家牛要是好不了,我就請端公去你家'搜鬼'!“李嬸嘴唇動了動,沒再說啥,轉身就走,背影看著蔫蔫的,像被霜打了的菜苗。

那天下午,阮清弦去溪邊割豬草,看見李嬸蹲在石頭上哭。她手里攥著把夏枯草,葉子被捏得稀爛。阮清弦猶豫了半天,還是走過去,把阿奶早上給的烤紅薯遞過去:“嬸,吃點東西吧。“

李嬸抹了把眼淚,接過紅薯啃了口,聲音啞啞的:“清弦,你說我真的是小氣鬼嗎?“她望著遠處的稻田,“我不是故意咒三爺爺家的牛,就是看著麥苗被啃心疼......我男人走得早,就靠這點田供娃讀書呢。“

阮清弦沒說話,想起自家去年種的玉米被野豬啃了,阿奶坐在田埂上哭了半天。她忽然明白,李嬸不是小氣,是日子太苦,苦得連幾根麥苗都得護著。

后來三爺爺家的牛真的好了。說不清是端公的符水管用,還是李嬸的夏枯草有效。只是從那以后,寨子里的人再提起小氣鬼,語氣里少了些戾氣。誰家丟了個鋤頭,不會先罵小氣鬼,而是問一聲:“是不是誰借去用了忘了還?“路上撿到東西,也會先在寨口喊半天,沒人認才敢自己留著。

阮清弦十六歲離開家那年,阿奶往她包里塞了個布包,打開一看,是一小包茶葉、一把米,還有幾根曬干的夏枯草。“出門在外別貪小便宜,“阿奶摸著她的頭,“要是真碰著不順心的,就找個路口燒燒這些,不是驅鬼,是讓自個兒心里舒坦。“

前年回老家,她看見李嬸的兒子開著小轎車回來,車身上貼著“大學錄取通知書“的紅喜報。李嬸站在車邊給人發糖,笑得眼角的皺紋都堆在一起。阮清弦走過去,李嬸拉著她的手說:“清弦啊,當年多虧你那烤紅薯,讓我沒在溪邊上哭昏過去。“

古箏聲漸漸慢了下來,最后一個音拖著長長的尾音,像夕陽戀戀不舍地落在山尖上。阮清弦放下琴,走到窗邊看著樓下車水馬龍。北方的街道上沒有燒瓦片的老人,可她總覺得,那些藏在煙火里的道理,一直跟著自己——所謂的小氣鬼,不過是窮日子里的無奈;那些驅鬼的咒語,其實是教人心存敬畏;而一把米、一把茶葉的賠禮,藏著的是鄉鄰間抹不開的情分。

她從抽屜里翻出阿奶給的那個布包,里面的茶葉已經干硬,米卻還帶著點清香。阮清弦抓了一小撮米撒在窗臺上,看著麻雀飛過來啄食,忽然笑了。原來那些年被小氣鬼嚇出來的規矩,到最后都變成了做人的本分,就像這琴弦上的音,看著是單個單個的,連起來才成了曲子。

農韻子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顺县| 尤溪县| 宾阳县| 文山县| 长沙市| 和龙市| 措美县| 兴城市| 江津市| 临猗县| 余姚市| 温宿县| 鱼台县| 南部县| 苏尼特左旗| 江油市| 红河县| 堆龙德庆县| 班玛县| 瓮安县| 准格尔旗| 长乐市| 赞皇县| 木里| 德钦县| 巴东县| 聊城市| 高阳县| 琼结县| 宁波市| 舟曲县| 林甸县| 天柱县| 石首市| 涿州市| 绵阳市| 北京市| 义马市| 太保市| 西充县| 宜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