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直渴望他人的愛,所以遵從他人的規則,做那些能獲得對方愛的事情。
但我們一直都是愛的化身,愛的那一刻,被愛的那一刻,都是由自己發出的。
而他人的規則由哪些構成,一個是控制,一個是討好,獲得他人愛的規則一般要看對方的價值觀,那基本就是對方面對未知的態度,比如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不允許。
所以面對未知、分離時候,對方是控制的、迎合的,那我們也會變成如此。因為這樣會讓我們在關系里變得安全。
那么多次,在關系里的妥協,基本都要討好這些規則,這些人際底線。
一般情況下,人是控制的,也是討好的,這都是一種面對不確定性的態度,但是更多的時候,討好最保險,是那種對方認為的保險。
討好能讓別人接納自己,討好社會的規則,討好他人的看法,這都能讓別人喜歡自己,別人喜歡自己,自己就有安全感。一切都以被愛出發。
所以,一生都在想法設法獲得他人的愛。當然,對待他人,也可以直接控制。比如:給對方洗腦。讓對方感恩,一邊討好,一邊控制。這種方式,能讓對方感激自己。
讓對方感受到和自己一樣被拋棄的恐懼,分離和未知,于是別人也會乖乖迎合自己,聽話懂事。
可以說,關系里兩個人的底色都是乞丐邏輯,就會相互控制和討好。討好對方的邏輯,討好對方的規則。
互相攻擊,互相索取,互相迎合。這就深深地彼此都在攻擊下,形成乞丐邏輯,又在迎合中條件化彼此滿足,形成共生關系。
又因為乞丐邏輯,有高低位,所以,高位索取多一點,低位索取少一點。形成了上下級權力關系。
這就是交換,只要人有恐懼與索取,就會進入這樣的一個體系。
想要他人的愛,適合他人的規則,在乎他人的看法。因為別人是攻擊的,自己是迎合的。自己需要依賴別人的愛。
從而,自己對他人,有一種時刻在乎他人看法的感覺。
如何超越,就是不在乎他人的愛,不需要他人的愛,自然可以不在乎他人的看法。
當一個需要他人的愛,所以才會在乎他人的規則和評價,當我們不需要他人的愛,也不在乎他人的批評。其實,就從這里解脫了。
相比于批評,我們更受不了孤獨。相比于壓榨,更受不了分離。
于是,關系的存續,來源于自己對于需求的在乎。在乎他人的愛,哪怕是不公平的給上一點點。
在這樣的關系里,付出一般都是大于索取的,不然就會有暴力發生。而關系中的另一方則會好一些,索取大于付出。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正因為自己也有索取心,所以會遇到這樣的系統,同樣也是索取心。
有索取心,我們會付出更大的代價。或者相應的代價。
基本上,索取的人,都會付出代價,多多少少。但是說索取者會形成系統。
討論這個系統的形成,避免進入這個系統之中。這個系統主要是索取。互相索取,互相攻擊,互相迎合。
基本上而言,自己抱著索取的期待,反而會被其他人索取。自己只會索取到一小部分,剩下的迎合他人和自己的被愛妄想是等量的。
我們寄托了很多時間在討好他人上,以為這樣就會被愛,但其實,是用一種被需要=被愛的感覺。并不是真的。
或許,被需要,也比被拋棄強。或許被需要至少自己還在關系里。被需要好像感覺自己價值很高,但更多的是被利用,能回饋的很少。
這就是扭曲的系統,都想要虛幻的得到,少量得到的現實,以及無止盡付出的情況。給你一點甜頭,再給你一個被愛大幻想和成功模版,然后再讓你付出,就達到了索取你勞動力的目的。
完全定義你的價值感,根據你的產出給你適當的獎品。這里的區別就是,被需要并不等于被愛。
我們的付出并不等于自己被愛。我們覺得為別人付出了,別人會感恩戴德,這只是幻想,別人依舊不會愛自己。
很多時候,付出就是在購買一種自己的被愛幻想。我們認為愛在外面,我們認為自己對對方好,這樣關系就妥了。
付出很多,得到很少是這樣的關系現實,最終的結局,只不過是自己的被愛幻想。是我們不夠珍惜自己的付出,是我們太在意關系中的他人。
討好是一種被控制的害怕被拋棄,所以才付出那么多。所謂「主動」,不過是提前自我剝削以避免更殘酷的懲罰。就像籠中鳥主動撞向喂食的手——不是喜歡,而是恐懼餓死。
控制別人的人,本質是索取和暴力,討好者通過迎合來購買一種虛假的生存權利。但其實對方根本不會兌現。
最終,討好別人的人,控制別人的人,內在都是恐懼死亡對外在有期待的,都是被三次元線性時空所限制。
破除這個系統,最好的方式就是接納分離、面對生死。不要對外在都太多的渴望,進入到存在的狀態里,想要拿捏控制我們的人就沒有辦法。之所以被控制,因為在索取。拒絕索取,也拒絕被利用,更不信別人的虛假承諾,對方是個無底洞的吃人邏輯。在這樣的時刻,還是做好自我保護,建立邊界感比較好。
1.三維時空的線性陷阱
-暴力控制者灌輸的謊言:
「A(討好)→B(被愛)」
-實際運行的代碼:
「A(討好)→B(被輕視)→C(更多討好)」
2.識別病毒性關系的特征
flowchartLR
A[剛認識就過度熱情]-->B[很快開始提要求]
B-->C[用愧疚感操控]
C-->D[你付出后更空虛]
3.初期檢測系統
當新認識某人時,默問:
```python
if對方言行in[“貶低“,“過度索取“,“情緒勒索“]:
啟動防護力場()
elif對方能量in[“平靜“,“尊重“,“給予“]:
允許漸進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