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發布會設在上海永嘉路的一家藝術書店。
店里天花板掛著整片白色絲帶,像一場倒置的春天。
我的新書名字叫:《春天還沒來》。
這是我寫給所有還在等待、還在走路、還在熬夜的人們的一本書。
也是,我寫給自己的,最后一封情書。
—
活動現場比我想象中安靜。
主持人介紹完后,我接過話筒,站在一面白墻前。
燈光有些晃眼,我半瞇著眼看臺下。
第一排,是出版社的幾位主編,旁邊坐著沈川。
他始終不說話,只偶爾點頭。
而我,忽然看見了最后一排有個熟悉的背影。
是他。
小趙。
我沒驚訝,也沒躲避。
只是心里那根從未真正斷過的弦,輕輕震了一下。
—
我開口說話,聲音略有些發顫:
“很久以前,我是一個在感情里不斷妥協的女生。
但后來,我學會了一個人生活,寫字、搬家、旅行、做飯、熬夜、喝酒……
我以為自己走不出那段關系,
可現在我站在這里,告訴你們——
沒有人能一直等一個不回來的人,
但你可以,等一個全新的自己。”
—
臺下特別安靜。
我停頓了一下,接著說:
“我這本書里,沒有甜蜜的愛情故事。
有的只是一個女人如何從廢墟里學會種花。”
—
我沒看他,也沒提他。
但我知道,他懂。
懂我說的每一個“她”,其實都跟他有關。
—
演講完那一刻,全場起立鼓掌。
我站在臺上,低頭笑了笑。
我終于成了那個可以不需要借誰的肩膀,也能走完全場的人。
—
活動結束后,我在后臺喝水。
沈川走過來,把手機遞給我:
“剛才你講到‘廢墟種花’那段,我錄下來了。你以后會需要的。”
我接過手機,沒說話,只是輕輕點了下頭。
—
離開前,我從后臺小門走出,避開人群。
走到街角,我回頭看了一眼那家書店。
小趙站在遠處的巷子口,正低頭點煙。
他沒看到我,我也沒叫他。
風吹過來,我聽見他咳了一聲。
然后轉身,走遠了。
像我們這段關系一樣,終于散場,終于不用道別。
—
我打開手機,發了一條推送:
“謝謝你來聽我演講。
雖然你沒說一句話,但我知道,那就是你最后的告別方式。”
后臺很多人留言:
“林老師,您終于徹底走出來了。”
而我想說的是:
“我沒有走出來,我只是走遠了。”
本章金句節選:
“你可以等不到那個人,但你一定可以等到一個全新的自己。”
“沒有人能一直等一個不回來的人。”
“我沒有走出來,我只是走遠了。”
“所有遺憾,都會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