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一場金融風暴席卷全球。
一時大小企業橫尸遍野。
楊帆的企業雖然鶴立雞群,但業務也受到了不小的沖擊。
一天,那個外資基金的投資經理到了公司,和楊帆說,企業業績觸發了的對賭條約。
在災難夾縫中竭盡全力維持企業正常運營的楊帆這才想起,之前的投資條款里有個業績對賭。當時沒有料到會有這樣的不可抗力,覺得那個業績不是個事兒,就沒有提出異議。
楊帆說:這是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風暴。作為投資方,這些年,沒見你們給我們提供任何賦能服務,這個時候您來和我談這個,什么意思?
投資經理笑了笑:楊總,我理解您。可這協議就是協議啊。我也是個跑腿的。我回去會和合伙人匯報。
然后,合伙人不是在這個國家出差,就是在那個國家出差,就是不在香港,也不來內地。
楊帆把協議看了一遍又一遍,一個字、一個字,看了一遍又一遍。
還有個企業上市(或者其他能讓投資方退出的渠道)時間的對賭。
作為科學家或者現在也算是個企業家,和這些投資人比,他著實還嫩了點。當年他轉讓老股時,比較來、比較去,覺得外資可能更規范、更市場化,所以選了這個基金公司。現在才知道,所有的資本都是一樣的,或者,這外資更是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沉思良久,他去了合伙人的辦公室,和他們說了這個事。告訴他們,他個人會彌補基金的損失,但同時也想讓這個基金退出。
合伙人說:他們三個的經濟實力,自己是接不下來的。金融風暴后,房價大跌,要不他們都把房子去做個抵押,也能湊些。現在只能另找其他資金方來接。
于是,楊帆第一次見到了顧若曦。
她是合伙人推薦過來的,一個中外合資券商的執行董事。
顧若曦同濟大學畢業后又去美國讀了碩士,畢業后沒有從事自己的專業,而是做了投行。
顧若曦簡單和楊帆簡單了解了情況之后,拿出一份保密協議遞給楊帆:楊總,如果您沒有意見,簽過保密協議后,我會和公司合作伙伴律所和會計師事務所再一起過來做個詳細的盡職調查。如果公司沒有特殊情況,這個事,我來替您解決掉。事成后,財務顧問費我們就不收了,但您以后企業上市這個事兒,就交個我們公司了哦。
說到這,顧若曦沖著楊帆柔柔地笑了笑。
楊帆也笑了笑,沒有直接表態。
兩個人又聊了一會。聊到了在美國讀書。聊到了這場金融風暴。
聊了一個多小時后,楊帆說:謝謝你過來,這次再引進投資,必須沒有任何對賭,信任我就投,不信任就罷。如果覺得這個條件,依然在你的解決范圍內,我們就往下推進。
顧若曦笑著點點頭。
兩個月后,顧若曦替楊帆完成了投資人變更,還飛到香港堵住外資基金的合伙人,把楊帆對賭賠償資金削減了一半。
楊帆也如約簽署了和顧若曦公司的合作協議。
簽字的時候,楊帆半開玩笑半認真:這次,我不會自己又給自己挖什么坑吧?
顧若曦模仿他的聲音:信任我就簽,不信任就罷。
然后又是柔柔的一笑:當我作為范總(楊帆的合伙人)朋友幫了個忙好了。
楊帆忍不住大笑。
顧若曦說:雙贏才能走得久,不是嗎?不過,楊總再找信任的法律人士審一下再簽署也不遲。
顧若曦遲疑了一下,接著說:楊總,你這公司也有一定規模了,盡職調查看下來,我個人判斷,若不是這場經融危機的影響,企業去申報IPO條件也夠了。你們也該請個法律顧問。這,交淺言深了。
那一刻,楊帆心突然動了一下。
企業越來越大,兩個合伙人雖然隔三差五到公司來,但他們同時還有自己的工作,在企業經營上能幫一些,但終歸杯水車薪。
之前每天還能和佳敏嘮叨嘮叨,即使她不懂,也總是能給他一些寬慰,自從女兒出生,佳敏徹底被女兒霸占了。
雖然企業做得還不錯,也算翹楚業內,但他越來越覺得開始有點力不從心。最重要的,內心深處,他還是只喜歡做研發,做個科學家,像在羅氏那樣,日夜泡在實驗室,戴著耳機,聽著喜歡的歌,哪怕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也絲毫不覺倦怠。而現在,各種管理雜務、各種應酬不僅占用了他很多時間,還時不時擾亂他的心緒。
要是顧若曦愿意來企業做總經理呢?
然后,他又為自己的想法感到有些荒唐。
就算顧若曦是個非常合適的總經理,自己又能給她什么條件呢?顧若曦現在可是年薪百萬,那還不算比年薪跟高的獎金。
于是,按下了那瞬間的心動。
對顧若曦說:哪里話,真心感謝,我接受你的建議。
然后在合作協議上簽了字。
念及顧若曦為自己的對賭所做的份外之事,在新投資協議簽署后,楊帆便去LV專柜買了個2萬多些的包和一個新上市的IPAD。
楊帆問:你晚上可有安排?如果沒有,晚上一起吃個簡餐可好?
顧若曦:多謝楊總啊,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哦。我先回公司處理些事,晚上見。
8
西餐廳。
柔和的燈光,松弛的音樂,墻上幾幅畫增添了些許藝術氣息。楊帆走進預定的包間,臨窗望去,整個市區盡收眼底。
想起那個遙遠的小山村,想起那些靠打工完成寒窗苦讀的日子,恍若隔世。想起為了佳敏辭職創辦了這個企業,在上海成了家、有了孩子,也立了業,成了被人真真假假恭維的所謂成功人士。
顧若曦的到來打斷了楊帆的發呆:楊總,不好意思,讓您等了。
楊帆笑:沒有,是我早來了一會。
顧若曦換了不一樣的裙裝,也換了妝容。比白天的干練更多了些嫵媚和優雅。
服務員陸續上了開胃菜、主菜、配酒和甜點。
顧若曦吃得很投入,吃甜點的時候更像個不諳世事的小女孩,一邊吃一邊對楊帆說:見笑了,我從小就是個吃貨。
楊帆笑:能吃是福。
端起酒杯時,顧若曦又成了一個優雅而滄桑的女人:投行業務看著光鮮,實則若牛若馬。除了每天健身,這偶爾精致的一杯倒也是不錯的逃逸。
楊帆又想起自己那瞬間的心動:你愿意來我們企業做總經理嗎?就是廟太小了點。
顧若曦笑著舉了舉手中的酒杯:多謝楊總厚愛!如果要再換個工作,我可能會去做投資,而且是風投。
顧若曦抿了一口酒,接著說:就當下,我還是喜歡這投行的工作。當年我去學物理,是我因為小時候就喜歡這宇宙中未知的一切,想著去要探索那些未知。后來在美國讀書期間,我明白了自己不是這塊料,所以選擇了投行。在投行工作,可以到處跑來跑去,可以接觸各行各業的新事物,看看那些改變世界,創造世界的人,便也滿足了小時候愿望。比如,楊總您。
說完,柔柔地笑著,看著楊帆。白天的稅利消失殆盡,滿眼的溫情,不知道是緣了那幾杯酒,還是借了那幾杯酒。
就這樣,拒絕了,還不動聲色地拍了個馬屁。
楊帆搖搖頭,笑:你這捧殺技術還真行啊。
兩個人便說起其他話題。
楊帆瞄了一眼表,快十點了。
拿了準備好的禮品,遞給顧若曦:不成謝意。我不知道你喜歡什么樣子的,你若不喜歡就去專柜自己再換吧。
顧若曦推辭:您真太客氣,這是我的工作。IPAD您留著用,包您就送給您夫人吧。
楊帆再次把東西推了過去:嫌棄了不是?特意為你買的。再說,我老婆不喜歡這些。
顧若曦:聽說您創業是為了您夫人,也聽說您夫人是個非常賢惠的人。
楊帆笑:這你都調查了?
顧若曦也是柔柔地笑,眼里的溫情也更潤了:可不是,這也是要認真考慮的重要一環。人為財死啊,做投資、做投行的,都不知看了多少夫妻、多少父子為財反目的。
楊帆又笑了笑。沒有言語。
他貧時,佳敏對他不離不棄,偶有爭吵和矛盾,也從不說抱怨,更不會提自己當年為了他如何放棄;他有時,她依然淡然如菊,衣服、生活用品也依然不追求什么大牌,只要適合自己就好,出入任何場合,都是那樣的不卑不亢。
楊帆把物品再次推到顧若曦那邊。
顧若曦便收了:那就再次恭敬不如從命了哦。多謝楊總一片心意!
兩人走出餐廳,楊帆讓司機開了顧若曦的車送她回去,自己站在路邊,打了一輛車。
出租車在車流中滑行,走過上海繁華的街道和一路的燈紅酒綠。金融危機也未能吞噬所有的流光溢彩。
楊帆突然微笑了一下,連自己都不十分清楚自己何以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