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晚在咖啡館那場情緒宣泄后,并沒有立刻陷入沈硯編織的“溫柔牢籠”無法自拔。相反,當最初的委屈和依賴感平復下來,沈硯那番關于“保護”的解釋,雖然聽起來情真意切,邏輯自洽,但心底深處,屬于蘇家小女兒的那份被寵愛滋養出的敏銳和一點點小固執,悄悄地抬起了頭。
保護?需要動用調查這種手段嗎?
這個疑問,像一顆小石子,在她心湖里投下了一圈漣漪。她沒有全盤否定沈硯的話,但也無法像之前那樣全然信任了。二哥蘇哲憤怒的臉和那句“他會毀了你”的警告,依然沉甸甸地壓在她心底。
回到蘇家,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父親蘇明遠臉色鐵青,母親林雅愁眉不展。餐桌上,蘇哲的位置空著。那份匿名發送的、關于蘇哲與夏燃“潛在風險”的報告,像一顆炸彈,徹底引爆了蘇家的平靜。蘇父嚴厲地質問了蘇哲,蘇哲則憤怒地否認了報告中的“交易”指控,堅稱夏燃只是朋友,并再次將矛頭直指沈硯,認為是他的陰謀。
蘇晚默默吃著飯,聽著父母憂心忡忡的討論和對二哥的擔憂,心里五味雜陳。她既擔心二哥,又無法忽視那份報告帶來的陰影,更對沈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感到困惑。
“晚晚,”林雅注意到小女兒的沉默,擔憂地問,“你和沈先生…今天見面了?”
蘇晚放下筷子,點點頭,沒有隱瞞:“嗯,下午在咖啡館聊了一會兒?!?/p>
“聊什么了?”蘇明遠目光銳利地看過來。
蘇晚深吸一口氣,決定坦誠一部分:“我…我問他關于調查二哥的事情?!?/p>
夫妻倆對視一眼,神情更加凝重。
“他怎么說的?”蘇明遠追問。
“他說…”蘇晚斟酌著措辭,復述了沈硯的“保護論”,從無意中看到信息,到擔心二哥被利用牽連家人,再到為自己的僭越道歉。她盡量客觀地轉述,沒有加入自己的判斷。
蘇明遠聽完,眉頭皺得更緊,手指在桌面上無意識地敲擊著,陷入了沉思。林雅則輕輕嘆了口氣:“保護…這話聽起來倒是冠冕堂皇??蛇@手段…”
“爸,媽,”蘇晚鼓起勇氣,清澈的眼睛看向父母,“我不確定沈先生說的都是真的。二哥很生氣,我覺得他也不是完全沒道理。但是…”她頓了頓,聲音帶著一絲堅定,“我想自己去弄清楚。我不想只聽一面之詞,無論是二哥的憤怒,還是沈先生的解釋?!?/p>
蘇明遠看著小女兒眼中那份褪去懵懂、透出清明的光,有些意外,又有些欣慰。他沉吟片刻,點了點頭:“晚晚,你長大了。有自己的判斷是好事。沈硯此人…深不可測。與他接觸,務必多留個心眼。記住,蘇家永遠是你的后盾。”
“嗯!”蘇晚用力點頭,心里暖暖的。家人的支持,給了她莫大的勇氣。
幾天后,蘇晚主動聯系了沈硯。她沒有選擇咖啡館,而是提出了一個看似隨意的請求:
【沈先生,上次聽您提到杜作品中的空間悖論,我回去查了些資料,還是有些困惑。您書房里那些關于藝術與科學的藏書,方便借我參考一下嗎?或者…拍幾頁關鍵的給我看看也行?】
這個請求,既延續了他們共同的興趣話題,又隱含了一個小心機——她想看看沈硯的反應,也想側面印證一下,他所謂的“記性好”和“博學”,是否真的如他所言,只是源于對知識的純粹熱愛?還是…帶著某種刻意的、針對性的“準備”?
信息發出后,蘇晚有些忐忑地等待著。她不知道沈硯會如何回應。是爽快答應?還是推脫?或者…察覺出她的試探?
很快,沈硯的回復來了,出乎意料的干脆:
【當然可以。書房隨時歡迎。不過拍書頁效果不佳,不如你親自過來?下午三點,我讓顧淮去接你。地址:[定位地址]。】
他不僅沒拒絕,還主動邀請她進入他的私人領域——書房!甚至讓顧淮來接?這大大方方的態度,反而讓蘇晚準備好的“小試探”有點無處著力。她深吸一口氣,回復:
【好的,謝謝沈先生。我自己打車過去就好,不麻煩顧助理了。】
下午三點,蘇晚準時按響了沈硯高級公寓的門鈴。門打開,沈硯親自站在門口。他穿著舒適的家居服,少了幾分平日的冷峻疏離,多了幾分居家的慵懶感,顯得格外…好看。
“蘇晚,歡迎?!彼麄壬碜屗M來,嘴角帶著淺淡卻真實的弧度。
公寓是極簡的現代風格,黑白灰的主色調,線條冷硬,一如他給人的感覺。但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絕佳的城市景觀,陽光毫無保留地灑進來,沖淡了些許冷感??諝庵袕浡难┧上戕箽庀?。
沈硯引著她穿過客廳,推開一扇厚重的實木門:“書房在這里。”
蘇晚踏進書房,瞬間被震撼了。這不像一個書房,更像一個私人圖書館兼小型科技展廳。頂天立地的書架上塞滿了厚重的典籍,從數學物理到藝術史論,從哲學思辨到前沿科技,包羅萬象。一張巨大的弧形書桌上擺放著多臺顯示器,正閃爍著復雜的圖表和代碼。一面墻是嵌入式的巨大電子屏,另一面墻則掛著幾幅風格冷峻的抽象畫作。
沈硯走到一個區域,精準地抽出幾本厚厚的藝術理論專著和數學幾何相關的書籍,放在旁邊的閱讀桌上:“這幾本關于空間理論和視覺悖論的論述比較經典,應該對你有幫助。旁邊有電子閱讀器,里面也存了不少相關文獻,你可以隨意看?!?/p>
蘇晚走過去,目光掃過那些書。書頁泛黃,邊角有翻閱的痕跡,書脊上貼著分類標簽,筆記清晰。她隨手翻開一本,里面果然有大量的批注,字跡遒勁有力,見解深刻獨到。這絕不是臨時抱佛腳能偽裝出來的深度和積累。
她心里的疑慮,不知不覺消散了大半。沈硯的博學,似乎是真的源于熱愛和長久的積累。
“沈先生,您…真的很厲害。”蘇晚由衷地贊嘆,指尖拂過書頁上的批注。
沈硯站在她身側,目光落在她認真的側臉上,陽光給她白皙的皮膚鍍上一層柔光,長長的睫毛像小扇子。他喉結微動,聲音低沉了幾分:“只是看得多,想得多罷了?!彼nD了一下,仿佛不經意地問,“你二哥…最近還好嗎?”
來了!蘇晚的心提了一下。她抬起頭,迎上沈硯的目光。他的眼神很平靜,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關切,沒有試探,沒有算計。
蘇晚決定坦誠一部分:“家里…因為那份匿名報告,氣氛不太好。二哥很生氣,覺得是…是您做的。”她仔細觀察著沈硯的表情。
沈硯聞言,沒有驚訝,也沒有憤怒,只是微微蹙了下眉,隨即無奈地嘆了口氣,甚至…露出了一絲苦笑?
“我猜到了。”他走到窗邊,背對著蘇晚,望著窗外林立的高樓,背影顯得有些孤寂,“我承認,我關注了你二哥的一些動向,最初確實是出于對你安全的考量,也擔心他交友不慎。但我從未制作或發送過任何所謂的‘風險報告’給伯父伯母。”他轉過身,目光坦然地看向蘇晚,帶著一絲自嘲,“看來,有人想借刀殺人,或者…至少是想把水攪渾,讓我和你二哥,甚至和蘇家,產生更大的嫌隙。”
這個回答,再次出乎蘇晚的意料!他不僅否認了發送報告,還暗示了有“第三方”在攪局?這比單純的“保護論”更復雜,但也似乎…更合理?
“您是說…有人故意陷害您?”蘇晚驚訝地問。
“不一定是陷害我,”沈硯走回書桌旁,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面,眼神銳利,“也可能是想利用我來打擊你二哥,或者單純地想看蘇家內亂。商場如戰場,樹大招風,總有人想渾水摸魚。”他看向蘇晚,眼神變得柔和,“抱歉,蘇晚。無論背后是誰,這件事終究是因我而起,讓你和家人困擾了。”
他的坦誠和這份“背鍋”的無奈,反而讓蘇晚覺得更真實。比起之前完美的“保護者”形象,眼前這個會無奈、會苦笑、甚至可能被算計了的沈硯,似乎更…有人情味?也更讓她愿意去相信。
“不…不是您的錯?!碧K晚下意識地為他辯解,話一出口才覺得有點臉紅。
沈硯看著她微紅的臉頰和清澈眼底的信任,心底那點因被試探而產生的不悅瞬間煙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奇異的滿足感。她的聰慧和這份小心翼翼的求證,不僅沒讓他厭煩,反而讓他覺得…更有趣,更值得他花心思。
“好了,不說這些煩心事了?!鄙虺幍穆曇艋謴土酥暗臏睾停瑤е唤z不易察覺的寵溺,“書你慢慢看。想喝點什么?我記得你喜歡焦糖瑪奇朵,不過我這里只有手沖咖啡豆和茶。”
“茶就好!”蘇晚連忙說,不想太麻煩他。
“稍等?!鄙虺庌D身去了廚房。
書房里只剩下蘇晚。她走到那面掛畫的墻邊,仔細看著其中一幅用幾何線條切割光影的抽象作品,風格冷硬,卻有種奇異的美感。這風格…有點像文森特·杜,但又更加理性克制。
“喜歡這幅?”沈硯端著兩杯熱茶回來,順著她的目光看去。
“嗯!很有力量感。是…您的收藏?”蘇晚好奇地問。
“不是收藏,”沈硯將一杯茶遞給她,語氣平淡無奇,“是我畫的。大學時無聊的涂鴉?!?/p>
“您畫的?!”蘇晚震驚地睜大了眼睛,看看畫,又看看沈硯,滿眼都是不可思議的崇拜,“天??!沈先生您太厲害了!這哪里是涂鴉!這…這都可以展出了!”她小跑過去,湊近了仔細看,嘴里嘖嘖稱奇,“這個光影的處理,這個結構的平衡感…太絕了!”
看著她像只發現寶藏的小兔子一樣雀躍,圍著他的“涂鴉”打轉,毫不掩飾的崇拜和驚喜點亮了整個書房,沈硯一向冷硬的心房像是被注入了一股暖流,嘴角不受控制地向上揚起。這種被她純粹欣賞和崇拜的感覺,比簽下十億合同更讓他愉悅。
“你喜歡?”他走到她身邊,聲音不自覺地放柔。
“超級喜歡!”蘇晚用力點頭,眼睛亮晶晶地看著他,“沈先生,您還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呀?感覺像個寶藏!”她脫口而出,說完才覺得有點太過直白,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頭。
這個俏皮的小動作,像羽毛一樣輕輕搔過沈硯的心尖。他看著眼前女孩明媚的笑臉,陽光落在她身上,仿佛她才是這間冰冷書房里最溫暖的光源。他忽然覺得,那些算計、那些布局,似乎都沒那么重要了。
他微微俯身,靠近她,距離近得能聞到她發間清新的香氣,聲音低沉而充滿磁性,帶著一絲誘哄:“那…你想不想挖掘一下這個‘寶藏’?還有很多‘技能’,有待發現?!?/p>
他的氣息拂過耳畔,蘇晚的心跳瞬間漏跳一拍,臉頰飛起紅霞。她看著他近在咫尺的俊臉,那雙深邃的眼眸里不再是令人心慌的算計,而是清晰可見的…笑意和某種讓她心跳加速的專注。
書房里,陽光正好,茶香裊裊。高大的男人微微俯身,含笑看著臉頰緋紅的嬌俏女孩??諝饫飶浡R的氣息,還有一絲悄然滋生的、心照不宣的甜蜜。
蘇晚紅著臉,卻沒有躲閃,反而勇敢地迎上他的目光,嘴角彎起一個甜甜的、帶著點小狡黠的弧度:“那…沈教授,您可要做好準備了。我這個‘學生’,好奇心可是很強的哦!”
四目相對,無聲的笑意在他們眼中流轉。之前的猜疑和陰霾,仿佛被這滿室的晴光驅散。一個腹黑卻愿意展露“寶藏”的教授,一個聰慧又敢主動“挖掘”的學生。新的關系模式,在這心照不宣的對視中,悄然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