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陽光燦爛又無比尋常的春天。向昔把濃密的長發盤在腦后,從衣柜里選了一身藏藍色無袖連衣裙,戴上太陽鏡,拿上西服外套,換上平跟鞋,快步走出公寓。
這間公寓在曼哈頓最核心的位置,出門就拐到第六大道上。向昔一路向南快步急行,耀陽的陽光穿過并不寬闊的街道,灑在她臉上,這也是必須戴墨鏡的原因。
工作日清晨的曼哈頓中城異常忙碌。熙熙攘攘的人群舉著咖啡,完全無視交通信號燈,橫穿過馬路,然后鉆進一座座富麗堂皇的大廈,開始一只金融狗鞠躬盡瘁的一天。
向昔步行十來分鐘就能到達公司樓下,這種距離和時間讓多少打工人艷羨。她照例在門口的咖啡店點了一杯黑咖啡和一個三明治。對向昔來說,咖啡是續命水,而曼哈頓的續命水超級好喝。這里的服務員幾乎都認識她,因為兩年來向昔都點一樣的東西。今天這個新來不久的金頭發小伙子忍不住推薦DraftLatte。向昔笑笑,像過去無數次回答一樣,“不了謝謝,我乳糖不耐受”。
向昔端著咖啡刷卡進了一座現代堂皇的建筑,這是一家中資銀行的紐約分行,向昔以外派人員的身份在這里工作已有多年。曼哈頓這座擁擠的老城,是世界上就業密度最高的地區,特別是中城,容納了幾十家大型銀行、保險公司和交易所,以及上百家企業總部。曼哈頓的建筑風格特別“混搭”,有保持20世紀80年代風格的傳統樣式,也有全玻璃帷幕的嶄新建筑,它們鱗次櫛比疊落在一起,構成一幅全球僅有的復雜天際線。A銀行紐約分行就坐落在中城,這座建筑采用了最為先進的辦公設備:自動感光窗簾,自動感應空調,刷卡直達電梯……
53層到了,電梯門打開的時候,前臺總會站起身來打招呼。向昔快步穿過走廊,她的辦公室上赫然寫著“副行長,DeputyGeneralManager”,門已經打開了,這個時間秘書已經把今天需要的文件分成幾摞放在桌上,掛在墻上的電視已經打開,里面正播放CNN的新聞。這間朝東的辦公室有整面玻璃帷幕,采光極好,因為樓層高,從這里可以看到曼哈頓中城鱗次櫛比的樓宇天際線,穿過這些樓宇的縫隙,還能看到一小片一小片的珍貴的公園綠地。
向昔在轉椅上坐下,熟練地脫下便鞋,踩上高跟鞋,一邊快速消滅手里的三明治,一邊瞟了一眼電視,是說剛剛時代廣場有一輛車撞向人群,目前已經導致2人死亡多人受傷——每天上班向昔都要從那里穿過,拐到六大道上。好在CNN說已經初步排除恐襲,新聞畫面很快切回石油價格波動造成的影響云云。10分鐘后,向昔的手機跳出一條微信,來自她再熟悉不過卻幾乎從不聯系的用戶名,“剛看新聞說時代廣場出事了,你沒事吧?”向昔滅了手機屏幕,吃完最后一口三明治,在心里默默說了句“沒事~我還活著?!?/p>
現在咖啡的溫度剛剛好,向昔喝了一大口,溫熱瞬時間熨帖了喉嚨的干澀,苦而不酸的味道彌漫口腔。
她已經記不清,日子過去了多久,她已經在這間漂亮、現代甚至有些奢侈的辦公室工作了多少個日夜。她開始瀏覽秘書留在桌上的文件,在這些文件中,有一份今天的華爾街日報,頭版的右側版面被秘書貼了個便簽。向昔揭下便簽,標題是“Top10InfluentialFiguresinAmericanRealEstate”——前十大美國地產影響力人物。向昔接著往下瀏覽,在第四位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甚至,比美國財政部長還要領先一名。報紙是這樣描寫的:如果這些人物要在家里舉行個Party,恐怕美國80%的地產大鱷都要忙不迭的跑來捧場。向昔輕輕笑了一下,的確影響力很大啊,近幾年在美國地產走低的形勢下,她帶領A銀行紐約分行大舉支持地產行業,特別是商業地產,整個曼哈頓60%的新增地產信貸是A行做的,這些樓宇都已經抵押給A行。向昔有時候想,如果美國經濟一蹶不振,是不是可以把曼哈頓60%的新物業“收了”。報紙還用了一張她的照片,應該是在某個論壇或者會議上講話時候的照片。向昔心想,能不能下次直接管她要照片,好歹用一張精修好看的。
電話響了,是內線。
向昔接起來,魏行長的聲音傳來“小向,中央公園旁邊那個頂級公寓,是你們做的項目吧,買房可以找他們聯系嗎?”
“當然,具體哪個樓,價格差別比較大,正面看公園那棟,高層要1億美元起,側面兩棟矮一些的有幾千萬美元級別的。我可以現在聯系……可以問下是哪位要看嗎?”曼哈頓地產一直是國人投資的焦點之一,那些價值連城的公寓和商業地產,無論開價多么離譜,都有國人豪擲千金收入囊中。據向昔所知,那幾棟公寓出入的都是全球名流,因此地產商對潛在買家的身份和聲譽都有要求,光出的起錢還不行,還得對得起左鄰右舍。至于到底什么標準,向昔并不知道,她想起中學課本里的古文,“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不過,曼哈頓中央公園旁邊的公寓,絕對并非“陋室”,是不是“德馨”誰知道呢。
向昔讓秘書約了地產公司的銷售負責人,跟自己一起提前在公寓樓下等。魏行長陪著神秘買家步入大廳的時候,向昔一眼認出了其中的女士。作為多棲明星,她實在曝光率很高,連向昔這種完全不追星的土包子也對她耳熟能詳。其實女明星穿著并不高調,披肩長發,波點真絲襯衫,黑色皮褲,加上銀色閃光面的高跟鞋,手挽著旁邊的男子。那是個中年男人,比穿了高跟鞋的女明星矮一截兒,西服一看就價格不菲,長得……算是一般人吧。
哇~向昔吃了一驚,原來是她……和她老公還是男朋友……本人真是好白好瘦啊,一碰就會折掉的感覺……連皮褲都能穿出松垮的感覺……向昔快速收起暗自思忖,露出一貫不冷不熱的微笑,與他們握手問好。女明星很有涵養,問好的聲音又輕又柔,聽的人酥酥的。
公寓的電梯快速拉升,大家的耳朵開始產生壓迫感。到達32層的時候,一位有些謝頂的中年管家,戴著白手套,微微彎著腰,畢恭畢敬地等在電梯口,大門已經提前打開。這是一套270度采光的平層公寓,4個臥室,5個洗手間,從大廳帷幕玻璃看下去,整個中央公園一覽無余。室內裝潢是美國著名設計公司SXM設計的,以白色為主色調,簡潔、奢華。這不是向昔第一次來這個房間,地產商開始了她熟悉的介紹,位置、景色、裝潢,還有極為昂貴的家具。她靜靜看著買家的反應,瞬間察覺他們聽不懂,便不失分寸的開始逐句翻譯。
女明星應該年齡比向昔小幾歲,保持著年輕女性那種活潑興奮,對所有一切都特別有興趣,涂著精致美甲的手指撫過小黃牛皮沙發,以及天然理石臺面的餐邊柜,眼睛望著郁郁蔥蔥的中央公園,閃爍著難掩的歡喜。向昔當然看得懂這眼神,女人看上任何東西,都是這副模樣。男的倒是沉穩,一直揣兜走來走去,直到看房末尾問了一句“這房子多少錢?”旋即開始與女明星低聲討論起來。向昔并不介入他們對價格的探討,即便有時候買家會問她這房子值不值,她也不答。一來,這種投資仁者見仁,二來,她只是一個銀行打工仔,對于頂級豪宅的價值實在沒什么發言權。
即便對向昔來說,曼哈頓的生活成本也是高昂的。她在距離和安靜之間選擇了前者,住在島上能步行上下班,這對經常加班的她來說再合適不過,只是黃金地段租金太貴,她的外派補貼只夠租下一個喧鬧的臨街公寓。向昔認為值得,這里可以步行上班,步行去中央公園、EasternRiver,而且安保不錯,有24小時門衛……還奢求什么呢。離她公寓不遠有家美國出了名的連鎖生鮮超市,什么東西都貴的離譜,但向昔就是靠它活著的……一個西紅柿要1刀,一顆生菜要3.99刀,一頓并不可口的飯菜人均也得30刀,還有稅……向昔常望著手里價值25塊人民幣的小小一顆生菜慨嘆,這價格,在BJ能買一筐生菜了;曼哈頓也停不起車,向昔公寓對面的停車樓,一個小時要38刀!停一天有優惠,但工作日也要將近60刀……
向昔聽著眼前兩人討論帶著好多個零的價格,跟加州海邊的山頂別墅做對比……便不自覺地想起自己吵鬧的小公寓。她的薪水其實還算高,但這里生活成本也高。國內一直說什么時候能車厘子自由,對向昔來說,蔬菜水果自由在曼哈頓都不是容易事。她每天服務的客戶都是這座帝國的佼佼者,海量的財富,優渥的條件,從容的生活,她習慣了這些東西與自己真實生活之間鮮明而殘酷的對比,她也非常清楚,她,以及千千萬萬個混跡在曼哈頓的年輕人終生都沒有機會從工薪階級躍升到那樣的生活。
一番攀談之后,魏行長送尊貴的客人離開,向昔辭別了地產商返回辦公室。因為實在討厭紐約地鐵的臟亂和不可名狀的惡心氣味,她決定花一些時間走回去。
曼哈頓適合走,所以她只要出門都穿便鞋。
穿過一個公園綠地的時候,一道黑影閃過,是一只大老鼠,好大好大,足足有30厘米長,老鼠迅速移動,向昔被嚇得站住了腳,甚至叫不出聲音,眼見著老鼠先生直直撞向一個穿涼鞋姑娘的腳,恩,穿涼鞋的腳。那姑娘大概感受到腳面的異樣低頭一看,驚叫著跳起來,老鼠先生顯然被大驚小怪的叫喊嚇了一跳,相當不滿地抬頭看了看,然后悻悻的走了。向昔猜,老鼠肯定在想,真是沒見過世面,這個對人類來說自由的國度,老鼠為什么不能大搖大擺、招搖過市呢~
別過老鼠先生后,向昔再回到她53層的豪華辦公室。窗外是迷人的城市風光,是繁華,是富庶,是耀眼的光芒和遍地的機會。這個高度,是看不見老鼠的。
大概,曼哈頓就是這樣,貧窮被踩在腳下,富庶直插向云霄。
春日上午和煦的陽光透過落地玻璃,用金黃色的溫暖光芒把她包圍,好像她也在發光一樣。這么說也沒錯。雖然她只是層級較高的打工族,但,站在A銀行紐約分行53層行長室眺望曼哈頓中城的她,每一個決策都足以對一家企業甚至紐約經濟有所影響。在多少人看來,她的確在發光。
但,只有她知道,自己的來時路有多么不易,她曾赤著腳穿過了怎樣的荊棘,灑下了多少汗水。只有她知道,從柜員到副行長,從底層的小透明,到美國地產十大影響力人物,這條路的每一步,都是血與汗交織的青春。路上深深淺淺的高跟鞋印背后,是那雙穿慣球鞋的腳反反復復磨出來的水泡和水泡破了太多次后留下的老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