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節氣剛過,蘇城就落了場薄雪。細碎的雪粒飄在雜貨鋪的玻璃窗上,很快化成小小的水痕,把窗外的世界暈染成一幅朦朧的畫。李春燕正低頭給望兒織毛衣,竹針穿過毛線的“嗒嗒”聲,混著收音機里的評彈小調,在暖融融的屋里漫開。
“媽媽,雪!”望兒舉著塊冰糖跑到窗邊,小手指在玻璃上畫著歪歪扭扭的圈,“陳叔叔說,下雪就能堆雪人了。”
這孩子剛滿四歲,說話還帶著奶氣,卻已經會踩著小板凳幫她看店,客人來買東西時,會奶聲奶氣地喊“阿姨好”“爺爺慢走”,惹得街坊們總說“這孩子比春燕還會做生意”。
李春燕放下毛線,摸了摸兒子凍得發紅的鼻尖:“等雪下厚了,讓你陳叔叔帶你去公園堆雪人,堆個比你還高的。”她抬頭看了眼墻上的掛歷,紅圈圈住的日子越來越近——再有半個月就是磊磊的生日,這孩子今年要中考了,每天學到半夜,桌上的臺燈總亮到后半夜。
“叮咚”一聲,門口的風鈴被風吹得輕響。趙曉裹著件厚厚的羽絨服走進來,帽檐上還沾著雪粒,手里拎著個鼓鼓的塑料袋:“我的親娘,這雪下得真急!給望兒買的新棉鞋,你看這絨,厚實著呢。”
塑料袋里露出雙紅色的小棉鞋,鞋面上繡著只胖乎乎的小熊。望兒眼睛一亮,掙脫李春燕的手就去搶,小皮鞋踩在地板上發出“噠噠”的響。
“磊磊呢?沒在家溫書?”趙曉搓著凍紅的手,接過李春燕遞來的熱水杯,“我家那丫頭說,這次模擬考磊磊又是年級前十,保準能上重點高中。”
“在里屋做題呢,剛說眼睛酸,讓他歇會兒偏不。”李春燕嘆了口氣,眼神里帶著心疼,“這孩子太好強,跟他陳叔叔一個樣,認準的事八頭牛都拉不回來。”
趙曉喝著熱水笑了:“好強才好呢,不像我家那丫頭,整天就知道追星。對了,周建明上次說,想請你們去飯店給磊磊過生日,定了‘蘇園’的包間,說要好好熱鬧熱鬧。”
李春燕的手頓了頓,毛線在竹針上繞錯了圈。周建明自從去年升了副廠長,來家里的次數更勤了,有時帶些廠里發的福利,有時只是坐會兒,陪磊磊下盤棋。王秀蓮總說“建明現在看著比以前順眼多了”,可李春燕每次見他,心里還是會泛起些說不清的滋味——像喝了杯溫吞的白開水,沒滋味,卻也不難受。
傍晚關店時,雪已經停了,屋頂和樹梢都覆著層薄薄的白,像撒了把糖霜。陳陽推著輛修好的電動車回來,車座上捆著個紙箱子,是剛從批發市場進的熱水袋,紅的、藍的、印著卡通圖案的,堆得像座小山。
“今天咋進這么多?”李春燕幫他把箱子搬進屋,指尖觸到他凍得冰涼的耳朵,“不知道戴個帽子?”
“張阿婆說今年冬天會特別冷,讓多進點。”陳陽笑著往手上哈氣,藍色工服的袖口沾著點雪水,“剛才路過學校,看見磊磊跟同學討論題呢,那股認真勁兒,跟你當年考電工證時一模一樣。”
李春燕的臉微微發燙。她去年考了電工證,陳陽說“以后鋪子的電路你就能自己修,不用總麻煩別人”。考試那天,陳陽特意請了假陪她去,在考場外等了三個小時,手里還攥著瓶熱牛奶,說“考不好也沒事,咱再考一次”。
“對了,維修鋪的新招牌做好了,明天就能裝上。”陳陽從口袋里摸出張設計圖,上面寫著“陳記電器維修·李春燕”,她的名字比他的小了些,卻格外顯眼,“我跟師傅說,必須把你的名字加上,你現在也是半個電工了。”
望兒舉著個紅色的熱水袋跑過來,嘴里喊著“暖和”,小臉蛋貼在熱水袋上,燙得通紅也不撒手。陳陽一把抱起他,在他臉上親了口:“小饞貓,這是賣的,不是給你玩的。”
“爸爸,雪人!”望兒摟著陳陽的脖子,指著窗外的空地,那里已經積了薄薄一層雪,“堆雪人!”
“明天堆,今天太晚了。”陳陽刮了下他的鼻子,轉身對李春燕說,“周建明剛才打電話,說生日那天想請咱全家去泡溫泉,說‘讓孩子們放松放松’。”
李春燕正在廚房熱飯,聽見這話動作慢了半拍。“去那么遠干啥,在家做點好吃的就行。”她把饅頭放進蒸籠,蒸汽模糊了眼鏡片,“磊磊還要復習呢。”
“復習也得歇會兒啊。”陳陽走進來,從背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發頂,“我跟他說了,生日那天啥也不用干,就痛痛快快玩一天。”
鍋里的粥咕嘟冒泡,米香混著肉香漫開來。李春燕突然想起剛認識陳陽時,他也是這樣從背后抱她,在倉庫的煤爐邊,說“以后有我呢”。那時的她怎么也想不到,十幾年后,他們會有這樣一個家——有吵吵鬧鬧的孩子,有熱熱鬧鬧的鋪子,有踏踏實實的日子。
磊磊生日那天,天放晴了,陽光照在雪地上,亮得晃眼。周建明開著輛嶄新的轎車來接他們,黑色的車身擦得锃亮,望兒趴在車窗上,小手指著車標喊“圈圈”。
“這是廠里獎的,不是我自己買的。”周建明有點不好意思地解釋,給磊磊打開車門,“快上車,溫泉館的池子都訂好了。”
溫泉館的暖氣很足,望兒穿著件小泳衣,在池子里撲騰,濺得水花到處都是。磊磊坐在旁邊的石板上,手里捧著本物理習題冊,周建明在他身邊講題,聲音低沉而耐心。陳陽靠在池邊,看著李春燕教望兒劃水,眼里的笑意比陽光還暖。
“春燕,謝謝你。”周建明不知什么時候走了過來,手里拿著兩瓶礦泉水,“磊磊能有今天,多虧了你和陳陽。”
李春燕接過水,瓶蓋有點緊,她擰了兩下沒擰開。陳陽伸手接過去,“啪”地擰開,遞給她時,手指不經意地碰了碰她的手背。
“都是一家人,說這干啥。”李春燕喝了口水,冰涼的液體滑過喉嚨,卻沒壓下心里的暖意,“磊磊本來就聰明,只是以前沒開竅。”
周建明看著池子里的磊磊和望兒,突然嘆了口氣:“有時候我總在想,要是當年我沒犯渾,現在會是啥樣。”
“過去的事就別想了。”陳陽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好好對孩子,比啥都強。”
望兒突然喊著“哥哥”游過來,小胳膊小腿劃得像只小鴨子。磊磊放下習題冊,伸手把他抱起來,在他臉上親了口,動作自然得像做過千百遍。周建明看著他們,眼眶突然有點紅,悄悄別過了頭。
從溫泉館回來,周建明堅持要去“蘇園”吃飯。包廂里的圓桌很大,望兒坐在兒童椅上,拿著個小勺子敲碗,嘴里喊著“蛋糕”。服務員推來個三層的奶油蛋糕,上面插著十四根蠟燭,磊磊閉上眼睛許愿時,睫毛在燭光里輕輕顫動。
“許的啥愿?”陳陽笑著問,給他切了塊最大的蛋糕。
“不告訴你,說出來就不靈了。”磊磊的臉紅撲撲的,嘴角沾著奶油,像只偷吃東西的小貓,“不過可以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我物理競賽進省賽了,下個月去南京比。”
“真的?”李春燕的眼睛亮了,夾了塊糖醋排骨放進他碗里,“我就知道我兒子最棒!”
“是陳叔叔和我爸幫我補習的。”磊磊低下頭,聲音有點小,“陳叔叔教我畫圖,我爸給我找資料。”
周建明的眼眶紅了,舉起酒杯:“來,咱爺仨喝一個,祝磊磊取得好成績!”
陳陽和磊磊都舉起杯子,三個酒杯碰在一起,發出清脆的響。望兒在旁邊急了,舉著個空杯子喊“我也要”,逗得滿屋子人都笑了。
回家的路上,望兒已經睡著了,趴在陳陽的懷里,嘴角還沾著點奶油。磊磊坐在副駕駛,看著窗外的燈火,突然說:“媽,陳叔叔,我以后想考蘇城大學的物理系,離你們近點。”
李春燕的心里像被什么東西填得滿滿的,又暖又酸。她伸手摸了摸兒子的頭,他的頭發已經很硬了,帶著少年人的倔強,卻在她的觸碰下微微發顫。
“好,離我們近點好。”陳陽的聲音有點沙啞,方向盤打了個彎,車窗外的燈火像串起的星星,“等你考上大學,我給你買輛自行車,周末就能回家吃飯。”
臘月初八那天,李春燕的父母來了。李老實的背更駝了,走路得拄著根拐杖,王秀蓮的眼睛幾乎看不見了,總把望兒認成磊磊。陳陽把他們接來的那天,老太太一進門就拉著李春燕的手哭:“燕兒,媽想你了。”
張慧蘭特意燉了臘八粥,紅豆、綠豆、花生、蓮子……煮得稠稠的,香氣漫了滿屋子。李老實坐在炕沿上,喝著粥說:“還是城里好,冬天不冷,還有這么好喝的粥。”
“那就多住陣子。”陳陽給老人添了碗粥,“等過了年,我帶你們去上海玩玩,看看東方明珠。”
王秀蓮笑了,眼角的皺紋里盛著滿滿的暖意:“不去不去,在家看孩子就好。望兒這孩子,跟你小時候一個樣,調皮得很。”
望兒正在給李老實捶背,小拳頭落在老人佝僂的背上,輕得像羽毛。磊磊坐在旁邊寫作業,時不時抬頭看看弟弟,嘴角悄悄往上揚了揚。
傍晚的時候,周建明來了,手里提著個大禮盒,是給老人買的羽絨服。“叔,嬸,試試合不合身。”他幫李老實穿上外套,動作自然得像做過千百遍,“這衣服輕便,還暖和,適合冬天穿。”
李老實拉著周建明的手,說了半天老家的事,從麥子的收成說到村里的新變化。周建明聽得認真,時不時點點頭,眼里的耐心比以前多了許多。
李春燕看著他們,突然覺得,所謂的團圓,從來都不是非要擠在一個屋檐下,而是無論走多遠,心里都記掛著彼此;所謂的幸福,也不是非要大富大貴,而是身邊有熱飯,眼里有燈火,心里有牽掛。
除夕那天,雪又下了起來,紛紛揚揚的,把蘇城裹成了個白胖子。李春燕的雜貨鋪和陳陽的維修鋪都掛起了紅燈籠,望兒舉著個小燈籠在門口跑來跑去,嘴里喊著“過年啦”。
磊磊貼完春聯,站在門口看雪,周建明在他身邊,幫他把圍巾系好。陳陽在廚房貼福字,李老實和張慧蘭坐在客廳包餃子,王秀蓮在給望兒講故事,說“以前過年,你媽總搶你舅舅的糖吃”。
李春燕站在廚房門口,看著這熱熱鬧鬧的一幕,突然覺得眼睛發潮。她想起十八歲那年的除夕,自己一個人坐在電子廠的宿舍里,啃著個冷饅頭,聽著窗外的鞭炮聲,眼淚掉得像斷了線的珠子。那時的她怎么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會有這樣一個家——有吵吵鬧鬧的孩子,有慈眉善目的老人,有踏實可靠的愛人,有熱熱鬧鬧的年。
“春燕,餃子包好了,快過來吃。”陳陽在廚房喊她,聲音被鞭炮聲襯得有點遠,卻清晰地鉆進她的耳朵里。
李春燕擦了擦眼角,笑著走過去。客廳的電視里放著春晚,望兒舉著個紅包跑來跑去,磊磊和周建明在下棋,李老實和張慧蘭在說悄悄話,王秀蓮在給望兒剝橘子。窗外的雪還在下,燈籠的紅光透過雪霧照進來,暖得像塊剛出爐的饅頭。
陳陽從背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發頂,聲音溫柔得像春風:“在想啥呢?”
“在想,真好。”李春燕靠在他的懷里,聞著他身上淡淡的肥皂味,心里像揣了個暖爐,“這樣真好。”
窗外的煙花突然炸開,在夜空中綻放出絢爛的光,照亮了每個人的笑臉。望兒的笑聲、磊磊的歡呼聲、老人的咳嗽聲、電視里的歌聲混在一起,像支被歲月譜成的歌,平凡,瑣碎,卻在煙火里,熬出了最踏實的滋味。
李春燕知道,未來的日子還會有風雨,還會有坎坷,但只要身邊有這些人,有這盞燈,有這份暖,她就什么都不怕。就像這漫天的飛雪,看似寒冷,卻能滋養土地,等到來年春天,長出新的希望。而她的希望,就在這熱熱鬧鬧的煙火里,在這踏踏實實的日子里,在身邊這個人的懷抱里,歲歲年年,永不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