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的表彰大會上,林薇被評為“年度最佳管理者”。站在領獎臺上,她看著臺下黑壓壓的人群,突然想起三年前的自己——那個在會議室角落默默流淚的市場專員,大概從未想過,有一天會站在這里。
“很多人問我,成功的秘訣是什么。”林薇握著獎杯,聲音透過麥克風傳遍整個會場,“其實我沒什么秘訣,只知道兩件事:一是永遠別低估自己的能力,二是永遠別高估別人的善意。”
臺下響起會心的笑聲。
“剛入職時,有人告訴我‘女人在職場要懂得示弱’,我信了,結果看著自己的功勞被別人搶走;后來有人說‘想晉升就得把家庭放一邊’,我試過,結果半夜抱著發燒的孩子掉眼淚。”
林薇頓了頓,目光變得柔和:“直到有一天我才明白,職場從不是男人的戰場,也不是女人的困境,而是所有人的競技場。我們不必用性別給自己設限,也不必用犧牲證明價值。我們可以穿著高跟鞋談判,也可以帶著育兒袋加班;可以為了項目熬夜,也可以準時回家給孩子講故事。”
掌聲越來越熱烈,后排有人舉起了寫著“我們可以”的牌子。
“最后,我想感謝一個人。”林薇看向臺下,“感謝三年前那個在凌晨三點的辦公室里,沒敢哭出聲的自己。謝謝你沒放棄,謝謝你終于明白,所謂成長,就是把哭聲調成震動模式,把抱怨變成解決方案,把別人的輕視,變成自己的鎧甲。”
走下臺時,蘇曉和李雪沖上來抱住她,兩個姑娘眼睛都紅了。趙凱站在不遠處,手里端著酒杯,朝她舉了舉,算是致意。
慶功宴結束后,林薇帶著蘇曉和李雪去吃火鍋。小姑娘們嘰嘰喳喳地說著新年計劃,蘇曉說想考在職研究生,李雪說要存錢付首付。
“林總監,你新年有什么愿望?”蘇曉夾了塊毛肚,眼睛亮晶晶的。
林薇看著翻滾的紅油鍋底,突然笑了:“我的愿望很簡單,想休個年假,帶念念去迪士尼。”
“就這?”李雪一臉不滿足,“你不該再沖個更高的職位嗎?比如市場總監?”
“職位只是個title,”林薇喝了口酸梅湯,“我更想做的,是讓我們部門的小姑娘們知道,職場可以有另一種活法——不用靠討好誰,不用怕得罪誰,只用專業說話,憑本事吃飯。”
蘇曉突然放下筷子,認真地說:“林總監,我以后也要成為你這樣的人。”
“不,”林薇搖搖頭,“你要成為比我更好的人。我吃過的虧,希望你們不用再吃;我走過的彎路,希望你們能繞過去。”
那天晚上,三個不同年齡段的職場女性,在熱氣騰騰的火鍋前,聊了很多——聊職場的潛規則,聊成長的煩惱,聊對未來的期待。窗外的霓虹映在玻璃上,像片流動的星河,照亮了每個人眼里的光。
年后開工第一天,林薇在辦公桌上發現了張卡片,是蘇曉寫的:“林總監,謝謝你讓我知道,女生也可以有野心,并且不用為此道歉。”
林薇笑著把卡片放進抽屜,里面已經存了很多張類似的紙條——有李雪剛來時寫的“我會努力的”,有實習生離職時寫的“謝謝你教我的”,還有張最舊的,是三年前自己寫的“加油,別放棄”。
她打開電腦,開始處理新年的第一個項目——和一家公益組織合作,為農村女性提供電商培訓。策劃案的最后,她加了句話:“真正的進步,不是少數人的成功,而是讓更多人看到希望。”
陽光透過落地窗灑進來,落在綠蘿的葉片上,折射出細碎的光斑。林薇伸了個懶腰,想起今天要早點下班,去參加念念幼兒園的“職業體驗日”——女兒要扮演市場總監,而她,被老師安排扮演“總監的媽媽”。
拿起包走出辦公室時,林薇看見蘇曉正在給新入職的實習生講解產品手冊,語氣認真又耐心,像極了當年的李雪。而李雪,則在和趙凱討論供應商的合同,神態從容,完全沒了剛入職時的怯懦。
林薇笑了笑,加快了腳步。她知道,職場這條路從來不是孤軍奮戰,總有人在前頭引路,總有人在后面跟隨,總有人在并肩同行。那些曾經流過的淚,受過的委屈,積累的經驗,最終都會變成光,照亮后來者的路。
就像此刻,走廊盡頭的窗戶透進來的陽光,溫暖,明亮,帶著生生不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