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十二年春,落霞山頂。
寧晚霞抱膝坐在一塊平坦的青石上,山風拂過她未施粉黛的面龐,帶起幾縷散落的青絲。她望著遠處漸漸西沉的落日,輕聲吟道:“日落西山非我意,唯有晚霞懂我心...“
今日是父親寧遠征的周年忌日。一年前的今天,那位曾經叱咤沙場的將軍,在這座無名小山上悄然離世,身邊只有她這個獨女。
寧晚霞從懷中掏出一只陳舊的酒囊,拔開塞子,將清冽的酒液緩緩傾灑在身前的地上。“父親,您最愛的梨花白。“她的聲音很輕,卻在這寂靜的山頂格外清晰。
夕陽將她的身影拉得很長,孤獨地投射在巖石上。她記得父親臨終前的話:“晚霞,為父一生征戰,最后才明白,功名利祿不過過眼云煙。你要活得自在,莫要如我般...抱憾終生。“
當時她不明白父親眼中的遺憾是什么,直到整理遺物時發現那些被壓在箱底的信箋——來自京城,來自那位已經故去的老丞相,父親曾經的知己。信中字里行間透露著對朝局的不滿,對忠良被害的憤懣,還有...對某個人的愧疚。
“父親,您是否后悔當年在'那件事'上選擇了沉默?“寧晚霞對著虛空發問,無人應答。
山風漸涼,她站起身,拍了拍粗布衣裙上并不存在的塵土。十八歲的寧晚霞有著不同于尋常村姑的氣質——那是從小被父親當作將門子弟嚴格培養的結果。詩詞歌賦、兵法韜略、弓馬騎射...她樣樣精通,卻在這偏遠山村毫無用武之地。
正當她準備下山時,余光瞥見山腳處有異動。寧晚霞瞇起眼睛——那是自幼習武練就的過人目力——只見十幾個黑衣人正在追逐一個身著湖藍色錦袍的青年男子。
“京城來的貴人?“她喃喃自語,本不想多管閑事,卻見那青年被逼至絕路,仍挺直背脊,毫無懼色。這姿態莫名讓她想起父親口中的那些真正貴族。
黑衣人亮出明晃晃的刀刃,青年手中只有一把裝飾性的佩劍,顯然寡不敵眾。
寧晚霞輕嘆一聲,從腰間取下父親留給她的軟鞭,身形如燕般掠下山去。
“住手!“她清喝一聲,落在青年與黑衣人之間。
領頭的黑衣人一愣,顯然沒想到這荒山野嶺會有人攪局,更沒想到來者是個看似柔弱的女子。“小娘子,莫要多管閑事,否則連你一起殺!“
寧晚霞不答話,手腕一抖,軟鞭如銀蛇出洞,啪的一聲抽在那人手腕上,鋼刀應聲落地。不待其他人反應,她已如鬼魅般游走于黑衣人間,鞭影重重,轉眼間已放倒三人。
“有意思。“青年低語,眼中閃過一絲訝異。他也沒閑著,趁機奪過一把鋼刀,與寧晚霞背靠背迎敵。
“左三右四。“寧晚霞簡短提示,青年會意,兩人配合默契,不到半刻鐘,黑衣人已倒下一片,余下的見勢不妙,扶起同伴倉皇逃竄。
寧晚霞收起軟鞭,這才轉身打量她救下的人。青年約莫二十出頭,面如冠玉,眉目如畫,雖衣著凌亂卻不掩貴氣。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雙眼睛——如深潭般沉靜,卻暗藏鋒芒。
“多謝姑娘救命之恩。“青年拱手行禮,動作優雅標準,是京城貴族特有的儀態。
“舉手之勞。“寧晚霞淡淡道,“公子從京城來?為何會在這荒山遇襲?“
青年微微一笑:“在下云沐,確是從京城來此...賞景。至于那些歹人,大概是沖著在下的錢袋來的。“
寧晚霞掃了一眼他腰間的玉佩——那成色絕非普通富家子弟所能擁有,心中了然他在說謊,卻也不點破。“天色已晚,山中多野獸,云公子若不嫌棄,可到寒舍暫住一宿。“
云沐——實則是當朝三皇子周云霽——眼中閃過一絲算計。他此行秘密調查邊境軍情,卻在回京途中遭遇埋伏,若非這神秘女子相救,后果不堪設想。更令他驚訝的是,這山野女子竟有如此身手,談吐也不似尋常村姑。
“那就叨擾姑娘了。“周云霽作揖道,同時暗中觀察著寧晚霞的一舉一動。他注意到她虎口處的繭子——那是常年握兵器留下的;她走路的姿態——輕盈卻沉穩,顯然是練家子;還有她說話時的用詞——文雅得體,絕非目不識丁的鄉野之人。
“有趣的女子。“周云霽在心中暗道,“不知是何來歷。“
夕陽將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一前一后向山腳下的茅屋行去。誰也不知道,這場偶然的相遇,將如何改變大周王朝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