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滴敲擊著書店的玻璃窗,像某種不規(guī)則的摩爾斯電碼。沈知微站在“舊時光“書店最里側的角落,指尖輕輕掠過一排蒙塵的樂譜集。
她今天本該去工作室完成那批新接的植物標本訂單,卻被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困在了這里。
“需要幫忙嗎?“
書店老板林叔的聲音從身后傳來。沈知微回頭時,一縷濕發(fā)黏在臉頰上,她下意識地用左手小指將它撥開——這個動作讓她指節(jié)上那道細小的疤痕微微發(fā)白。
“我在找一些關于植物圖鑒的老書。“她說著,目光卻不自覺被書架底層一本深藍色封面的樂譜吸引。那本書斜插在其他書籍之間,露出的一角已經泛黃卷邊。
林叔順著她的視線蹲下身:“啊,這本啊...“他抽出樂譜時,一陣細微的灰塵在光線中飛舞,“是德彪西的《月光》,不過缺了幾頁。放在這里至少有五年了。“
沈知微接過樂譜,封面上用鋼筆寫著“R.N.“兩個字母。當她翻開內頁時,一朵干枯的白玫瑰突然從夾頁中飄落。花瓣已經變成半透明的淺褐色,但花蕊處還保留著一絲若有若無的香氣。
“這是...“
“哦?“林叔撿起那朵花,瞇起眼睛,“差點忘了,這本樂譜是周宴寧寄存的。“
“周宴寧?“
“一個鋼琴調律師。“林叔將玫瑰放回樂譜中,“以前是音樂學院的天才,后來不知怎么就不彈琴了。五年前他把這本樂譜丟在這兒,說'不需要了'。“
沈知微的指尖無意識地撫過殘缺的樂譜頁面。在缺失的最后一頁邊緣,她注意到幾滴已經褪色的暗紅痕跡,像是血跡,又像是紅墨水。
雨聲漸大。她突然說:“我想買下這本樂譜。“
與此同時,城市的另一端,周宴寧正在工作室里調試一把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的琴弦。他的左手腕隨著擰緊弦軸的動作而微微轉動,那道淡色的疤痕在燈光下幾乎不可見。
電話鈴聲突兀地響起。周宴寧皺了皺眉,這個號碼只有少數(shù)幾個老客戶知道。
“是周調律師嗎?“電話那頭是個陌生的女聲,“我是沈明華女士的外孫女。外婆留下的那架施坦威需要調音...“
周宴寧的手指突然僵住。他記得沈明華——那位總是穿著淡紫色旗袍的老太太,每次調音后都會給他泡一杯茉莉花茶。她去年冬天去世的消息登在了古典音樂雜志的訃告欄里。
“...鋼琴放在老宅,已經三年沒人彈過了。“電話里的聲音繼續(xù)說道,“我希望由您來調音。“
窗外的雨模糊了玻璃。周宴寧看見自己的倒影——蒼白的臉,永遠扣到最上面一顆的襯衫紐扣,還有那雙被同行稱為“能聽見色彩的手“。
“地址。“他簡短地說。
掛斷電話后,周宴寧從抽屜深處取出一張老照片。照片上是二十年前的沈明華,站在一架三角鋼琴旁,身邊是當時還年輕的音樂學院院長。照片角落里,一個模糊的身影只露出半邊側臉——那是周宴寧的母親。
他將照片放回去時,右手不自覺地開始顫抖。這種癥狀從他十七歲起就時有發(fā)生,醫(yī)生說是心理因素導致的運動神經失調。周宴寧用力握緊拳頭,直到指節(jié)發(fā)白。
雨停了。沈知微抱著那本樂譜走出書店時,夕陽突然穿透云層。她站在臺階上,鬼使神差地翻到樂譜的扉頁——那里用極淡的鉛筆寫著一行小字:
“給阿寧,愿你的月光永不褪色。——M“
M。沈知微突然想起外婆日記里常提到的那個名字:梅。梅姨,外婆最好的朋友,據(jù)說是個極有天賦的鋼琴家,卻在某個雨夜...
她的手機震動起來,是周宴寧發(fā)來的消息:“明天上午十點可以上門調音。地址請確認。”簡潔得沒有一個多余的字。
沈知微抬頭,看見路邊積水中漂浮著幾片被雨水打落的白玫瑰花瓣。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撈起一片最完整的,放進隨身攜帶的標本袋里。
她沒來由地想起樂譜上那幾滴暗紅色的痕跡。那種顏色讓她想起自己左手小指上的疤痕——七歲那年,她在外婆的花園里偷摘白玫瑰時,被花刺劃出的傷口。
那時的血,也是這種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