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沉迷麻將的日子里,她的社交圈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本那些因為孩子、家庭而結識的鄰居朋友們,漸漸被一群新的面孔所取代——那些同樣熱衷于在麻將桌上尋找人生樂趣的牌友們。這些人來自村子的各個角落,有退休的老師,有閑在家里的家庭主婦,有做小生意的商販,還有一些說不清具體職業的中年男女。他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對麻將的熱愛,以及對現實生活的某種程度的逃避。
在這群牌友中,有一對夫婦與母親的關系格外要好。男的叫李建國,女的叫王秀英,都是四十多歲的年紀。李建國曾經是村里的會計,后來因為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離了職,現在在家里養雞養鴨,偶爾做點小買賣;王秀英則是個典型的家庭主婦,丈夫不在家的時候,她就把家務事匆匆料理完,然后加入到麻將的隊伍中來。
這對夫婦沒有孩子,這在那個年代是一件讓人同情的事情。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對別人家的孩子總是格外關注和疼愛。而在母親的兩個女兒中,小靜雅很快就成了他們的心頭好。
說起來,這種偏愛并不是沒有原因的。姐姐雖然長得漂亮,但性格有些高傲,從小就不太愿意做家務,每當母親要求她幫忙時,她總是一副不情愿的樣子,有時甚至會直接拒絕。“我還要寫作業呢!“或者“為什么不讓妹妹去?“這樣的話經常從她嘴里冒出來。而且,姐姐似乎天生就有一種優越感,覺得自己長得好看就應該被特殊對待,不應該做那些“粗活“。
相比之下,小靜雅就顯得懂事得多。盡管身體虛弱,經常胃痛,但她從來不抱怨,總是默默地幫母親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洗菜、擇菜、掃地、收拾桌子,這些在同齡孩子看來枯燥無味的家務活,她都做得認認真真。更讓人心疼的是,每當母親去打麻將時,小靜雅總是乖乖地跟在后面,不吵不鬧,安靜地坐在一旁看大人們打牌。
有時候,母親在牌桌上缺零錢找零,小靜雅就會主動跑腿去附近的小店換錢。那時候她還很小,個子矮矮的,抱著一把紙幣跑來跑去,看起來既可愛又讓人心疼。店主們都認識這個經常來換零錢的小女孩,有時候還會給她一顆糖或者一塊餅干。小靜雅總是禮貌地說謝謝,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零錢數好,快步跑回麻將館交給母親。
“這孩子真懂事!“王秀英每次看到小靜雅幫母親跑腿,都會忍不住夸贊。“你看看人家,這么小就知道幫媽媽分擔,多難得啊!“
李建國也很喜歡這個瘦弱但懂事的小女孩。有一次,小靜雅幫母親換零錢回來,累得小臉通紅,李建國心疼地把她抱起來,讓她坐在自己腿上休息。“小丫頭,累不累?“他溫和地問道。
小靜雅搖搖頭,雖然確實有些累,但她不想讓大人們擔心。李建國看著她那雙清澈的眼睛,心里涌起一陣莫名的疼愛。也許是因為自己沒有孩子的緣故,他對這個懂事的小女孩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感情。
“建國,你看這孩子多乖啊!“王秀英也湊過來,輕撫著小靜雅的頭發。“要是我們也有這樣一個女兒就好了。“
這句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沉默了一下。大家都知道這對夫婦沒有孩子的事情,這是他們心中永遠的痛。母親看在眼里,心里也有些觸動。她想起了小靜雅出生時奶奶的冷漠,想起了這個孩子從小承受的種種委屈,心里突然涌起一陣愧疚。
“要不然,讓靜雅認你們做干爸干媽吧!“母親突然開口說道。這句話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李建國和王秀英對視了一眼,眼中都閃爍著驚喜的光芒。“真的嗎?“王秀英激動地問道。
“當然是真的!“母親點點頭,“靜雅,你愿意認李叔叔和王阿姨做干爸干媽嗎?“
小靜雅雖然年紀還小,但她能感受到這兩個大人對她的喜愛和關心。在這個經常讓她感到孤獨的家庭里,能有人真心疼愛她,這讓她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溫暖。她點點頭,怯生生地叫了一聲:“干爸,干媽。“
這一聲稱呼,讓李建國和王秀英激動得眼淚都快掉下來了。他們沒有想到,在這個麻將桌邊,他們竟然得到了一個女兒。
從那天起,小靜雅就有了一對干爸干媽。李建國特別喜歡把她舉高高,每次見到她,都會把她高高舉起,轉幾個圈,聽著她銀鈴般的笑聲,他的心里就充滿了幸福。王秀英則像對待親生女兒一樣疼愛她,經常給她買新衣服、新鞋子,還會做她愛吃的菜。
有一次,小靜雅因為胃痛得厲害,整個人蜷縮在椅子上,臉色蒼白。王秀英看見了,心疼得不得了,立刻放下手中的麻將牌,把她抱在懷里輕輕拍著。“乖女兒,哪里不舒服?告訴干媽。“她的聲音溫柔得像春風,讓小靜雅感到一種久違的母愛。
“胃疼。“小靜雅虛弱地說道。
王秀英立刻讓李建國去買藥,自己則抱著小靜雅回到家里,給她熬了一碗小米粥。“慢慢喝,別著急。“她一勺一勺地喂著小靜雅,那種細致入微的關懷,讓在場的其他人都看得有些動容。
連母親都有些驚訝,她沒想到王秀英會對小靜雅這么好。說實話,在家里,她很少有這樣的耐心來照顧生病的女兒。大部分時候,她都是讓父親去處理,自己則繼續她的麻將事業。看到王秀英對小靜雅的關愛,她心里既感激又有些愧疚。
李建國買藥回來后,看到妻子正在細心照顧小靜雅,心里也是滿滿的感動。他們結婚這么多年,一直沒有孩子,這是他們心中最大的遺憾。現在有了這個干女兒,仿佛填補了他們生命中的一個巨大空缺。
“以后靜雅就是我們的女兒了。“李建國認真地對母親說道,“有什么需要幫忙的,盡管開口。“
母親點點頭,心里五味雜陳。一方面,她很高興有人愿意疼愛自己的女兒;另一方面,她也意識到自己作為母親的失職。但是,麻將的誘惑太大了,她實在無法抗拒那種在牌桌上忘記一切煩惱的感覺。
從此以后,小靜雅的生活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雖然在家里她依然是那個不太受重視的小女兒,但在干爸干媽那里,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愛。每當母親去打麻將時,李建國和王秀英總是特別關照她,給她買零食,陪她玩游戲,聽她講學校里發生的事情。
有一次,學校要開家長會,母親因為有重要的牌局不能去,父親又要在診所值班。小靜雅看著其他同學的家長都來了,心里很失落。這時候,王秀英主動提出要去參加家長會。
“我是靜雅的干媽,我去參加家長會應該沒問題吧?“她對老師說道。
老師看著這個陌生的面孔,有些疑惑,但看到小靜雅點頭確認,也就同意了。那天的家長會上,王秀英坐在小靜雅的座位旁邊,認真地聽老師講話,仔細地記錄著老師的要求。當老師夸獎小靜雅學習認真、懂事乖巧時,王秀英的臉上露出了驕傲的笑容,就像聽到別人夸獎自己的親生女兒一樣。
家長會結束后,王秀英拉著小靜雅的手走出教室。“靜雅真棒!老師都夸你呢!“她高興地說道。
小靜雅看著干媽臉上真誠的笑容,心里涌起一陣暖流。這是她第一次感受到有人為她的成績而驕傲,有人真心為她的表現而高興。
“干媽,謝謝你來參加我的家長會。“小靜雅認真地說道。
“傻孩子,這是干媽應該做的。“王秀英蹲下來,輕撫著小靜雅的臉頰,“以后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告訴干媽,知道嗎?“
小靜雅用力點點頭,眼中閃爍著淚光。
然而,這種溫暖并不能完全填補她內心的空虛。回到家里,她依然是那個被忽視的小女兒。姐姐因為長得漂亮,總是能得到更多的關注;母親沉迷于麻將,很少有時間陪伴她們;父親雖然疼愛她們,但工作繁忙,而且性格軟弱,在家庭矛盾中總是選擇逃避。
有一天晚上,小靜雅因為胃痛睡不著覺,她聽到父母在隔壁房間里爭吵。
“你整天就知道打牌!孩子們需要你的時候你在哪里?“父親憤怒地說道。
“我怎么了?我又沒有不管孩子!她們不是好好的嗎?“母親不服氣地反駁。
“好好的?靜雅的身體這么差,你有好好照顧過她嗎?今天王秀英還跟我說,孩子在學校里總是一個人,很少跟同學玩。“
“那又怎么樣?她本來就內向,這跟我有什么關系?“
“你是她媽媽!你應該多關心她,多陪陪她!“
“我每天做飯洗衣服,還要照顧你媽的情緒,我容易嗎?打個牌怎么了?這是我唯一的放松時間!“
爭吵聲越來越激烈,小靜雅蜷縮在被子里,眼淚無聲地流下來。她不明白為什么自己的存在總是給家里帶來麻煩,為什么父母總是因為她而爭吵。
第二天,當李建國來接她去他們家玩時,小靜雅的眼睛還有些紅腫。李建國敏銳地察覺到了她的異常。
“怎么了,小寶貝?是不是又胃疼了?“他關切地問道。
小靜雅搖搖頭,但眼淚卻不爭氣地掉了下來。李建國心疼地把她抱起來,輕聲安慰著:“告訴干爸,發生什么事了?“
“爸爸媽媽又吵架了。“小靜雅哽咽地說道,“他們是因為我才吵架的。“
李建國聽了,心里一陣酸楚。他知道這個敏感的孩子總是把所有的責任都往自己身上攬,總是覺得自己是家庭矛盾的根源。
“傻孩子,這不是你的錯。“他輕撫著小靜雅的頭發,“大人之間的事情,跟你沒有關系。你是個好孩子,是干爸干媽的寶貝女兒。“
這些話像甘露一樣滋潤著小靜雅干涸的心田。在這個充滿矛盾和冷漠的家庭里,干爸干媽的關愛成了她唯一的慰藉。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小靜雅也開始意識到一些微妙的變化。母親似乎越來越依賴李建國和王秀英對她的照顧,有時候甚至會主動把她“寄存“在干爸干媽那里,自己則安心去打麻將。
“靜雅,你去干爸干媽家住幾天吧,媽媽這幾天有事要忙。“母親經常這樣說道。
起初,小靜雅很高興能去干爸干媽家,因為在那里她能感受到更多的關愛。但漸漸地,她開始意識到母親這樣做的真正原因——不是因為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忙,而是因為不想被孩子打擾她的麻將時光。
這種認知讓小靜雅的心里產生了一種復雜的情感。一方面,她感激干爸干媽的疼愛;另一方面,她也感到一種深深的被拋棄感。她開始明白,自己在母親心中的地位,遠遠比不上那張麻將桌。
有一次,小靜雅在干爸干媽家住了一個星期,母親竟然沒有主動來看過她一次。當她主動打電話回家時,母親的聲音聽起來很匆忙:“怎么了?有什么事嗎?我正在打牌呢。“
“媽媽,我想回家了。“小靜雅小聲說道。
“再住幾天吧,干媽不是對你很好嗎?媽媽這幾天真的很忙。“
掛了電話,小靜雅坐在干爸干媽家的沙發上,心里空落落的。王秀英看出了她的失落,走過來坐在她身邊。
“想媽媽了?“王秀英溫柔地問道。
小靜雅點點頭,眼淚又開始在眼眶里打轉。
“干媽知道你想媽媽,但是你要知道,有時候大人也有大人的難處。“王秀英摟著小靜雅,“不過沒關系,干媽會一直陪著你的。“
這些話雖然溫暖,但并不能完全撫平小靜雅心中的創傷。她開始明白,即使有了干爸干媽的疼愛,也無法替代親生父母的關懷。而這種認知,讓她內心的孤獨感變得更加深刻。
在這樣的環境中,小靜雅學會了察言觀色,學會了不給別人添麻煩,也學會了把所有的委屈都藏在心里。她變得越來越懂事,越來越獨立,但同時也越來越孤獨。
麻將桌邊的這段經歷,雖然給了她一對疼愛她的干爸干媽,但也讓她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位置。這種認知,就像一顆種子,在她幼小的心靈深處悄悄發芽,等待著在未來的歲月里開出屬于她的花朵——那朵在孤獨中綻放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