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蕓蕓眾生一般,我是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四醫學生,未曾高考前,我相信很多人都曾有一個“黑馬夢”,幻想自己與以往所閱讀過的書籍中人物那般突然開竅或被貴人所助,最終成功在高考逆襲獲得自己妄想的成功。不論是“小說是現實的洗滌重構”,亦或者是為自己忙忙碌碌的不甘,在迷茫的時候,我會打開小說平臺閱讀爽文,似乎代入后自己也能翻手為云,覆手為雨。可小說的故事終有完結,到那時我并沒有想象中那般放松,我陷入深深的沉思,最嚴重的那段時間每當我深入睡眠卻仍頻繁驚醒。我想“我該如何努力?”
自我評價中,我不愿墮落,我深知或許并沒有到達墮落的程度,許是我夸張說詞。我的高中教師曾說過一句話直到如今我仍記憶深刻“我們這一生本就是平凡,我們需要認識自己的平凡,父母的平凡以及自己未來子女的平凡。”當初的我不屑一顧,我不愿讓自己同這萬千人群一般,我想我是獨特的,但在我寫下這篇文字之前,我不再追求獨特,畢竟在獨樹一幟這條道路上我從未成功。在努力之前擺清自己的地位是至關重要的,曾經的我認為平凡的人生即是墮落,我應該活得出彩,活得自在,但生活中仍有很多生不由己的例子。自在的背后是責任,是規定,這一刻的我深深認同了政治課本中的一句話“沒有絕對的自由”。
正如我開篇所說,我現在是一名在崗位上算不得很勤奮的醫療工作人員,從擇取專業那一刻,我想過很多,未來我該如何。如果有天意,那時的我想的正是我從小被疾病裹挾,將來我一定一定要做名醫生,其實當時的想法并沒有多偉大,也并不是想拯救陷于病痛的眾生,我只想自救。這也導致了那是高考成績下來后我看著稀少的分數,有懊悔也有對于不能進入理想專業的失望,那是我便想如今我也康健,那便不救人,但從小我便提及未來要當個醫生,正巧我喜歡動物討厭形形色色的人們,于是乎我便和家人提議我想進入動物醫學,可近十幾年家庭的教誨讓我對我的父親格外尊重與敬佩,在他的強烈反對下,我到了現在這個崗位,醫學影像技術。也正是這次讓我知曉何為一字之差悔三年,至于為何不說悔終生,因為我正年輕,未確定的事情任有變數。
“悔”——當我步入大學的那一刻,真正了解這個專業的那一刻,我慌亂,在我的想法中,我不甘成為一個無法考取醫師資格證的那個技師。我的教育讓我知道職業不分高低貴賤,可社會的報酬卻讓我無法認同。在那段時間我曾討厭我的父親,企圖將這一切過錯推向他。但內心仍有一個聲音在說,這是階級的差別是信息的差別,你無法怪罪他。他在自己認知范圍內為你做了最佳的選擇,至此我仍在不斷的糾結,但我開始努力尋找信息,不愿在被所謂的信息差蒙蔽,我不斷尋找我想要的破局方法,我不愿成為技師,我要成為擁有診斷權的那一個人。我知曉技師有他獨特的好處,不用承擔誤診的職責,不用同醫師那樣在瘋狂卷的途中身心俱疲,可我仍然想成為醫師,我很膚淺,我想要高額的報酬,所以我知道路越難,成功的越少,則其謂物以稀則貴。或許在未來的某天我成功了,我也清晰的知曉更多的概率是失敗,這一篇或許只是執念。
記于2025年7月31日,“責任篇”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