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行至江南水鄉(xiāng)時,雨已停了。兩岸的烏桕樹浸在水汽里,葉子綠得發(fā)亮,偶有白墻黛瓦的院落從柳絲間探出來,檐角的銅鈴被風拂得叮咚作響。
溫婉靠在船舷上,看靈溪蹲在船頭喂胭脂魚。那些小魚已長出淡淡的紅鱗,尾鰭劃過水面時,像撒了把碎金。她肩上的傷已結痂,只是夜里偶爾會癢,裴硯之總說那是千年蓮心在融于血脈,程御醫(yī)卻笑他是緊張過度。
“溫姐姐,你看這蓮子!“靈溪忽然舉著個青瓷碗跑過來,碗里盛著剛剝好的蓮子,瑩白如玉,“程家藥莊的老掌柜說,用古蓮池的水燉蓮子羹,能安神呢。“
溫婉剛接過碗,就見裴硯之從船艙里出來,手里拿著件月白的披風。“江風涼,披上。“他替她系好披風帶子,指尖不經意擦過她頸間——那里新添了串蓮子項鏈,是靈溪用曬干的蓮心穿的,據說能驅邪。
“方才收到明覺大師的信鴿,“他在她身邊坐下,聲音里帶著暖意,“劉尚書在獄中招了,十年前金蓮花案的卷宗,就藏在江南織造府的密室里。“
溫婉舀了勺蓮子羹,清甜在舌尖漫開:“織造府?那不是......“
“當今皇后的陪嫁產業(yè)。“裴硯之望著遠處的水村,“聽說皇后的兄長,當年也牽涉其中。“
靈溪正往魚筐里撒魚食,聞言忽然抬頭:“我知道織造府的管事!他上個月來藥莊買過金蓮花,說是給府里的小姐染指甲用。“
“染指甲哪里用得著金蓮花蕊?“溫婉皺眉,“那可是劇毒之物。“
裴硯之指尖敲擊著船舷,節(jié)奏輕緩:“或許他們還在研究毒配方。“他忽然看向靈溪,“那管事長什么樣?“
“左眉有顆痣,說話總愛摸鼻子。“靈溪掰著手指頭數,“對了,他腰間總掛著個錦囊,繡著朵金線蓮花。“
溫婉心頭一動,母親的手札里提過,當年參與金蓮花案的人,都有個繡蓮花的錦囊作為標記。她剛要開口,卻見裴硯之朝她遞了個眼色,便知他是想順著這條線索查下去。
船到烏鎮(zhèn)碼頭時,已是暮色四合。程御醫(yī)早已安排好住處,是間臨河的客棧,二樓的窗正對著片荷塘,晚風吹過,送來陣陣蓮香。
“今晚好好歇著,明日我去織造府打探。“裴硯之替她倒了杯熱茶,“你和靈溪就在客棧等著,別亂跑。“
溫婉知道他是擔心自己的傷,卻還是忍不住叮囑:“織造府守衛(wèi)森嚴,你......“
“放心。“他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溫度熨帖著她的指尖,“我?guī)Я顺碳业难疲驼f是來采買藥材的。“
次日清晨,裴硯之剛出門,靈溪就拉著溫婉去逛早市。青石板路上擠滿了挑著擔子的小販,賣花的姑娘筐里擺著各色荷花,蓮蓬頭沉甸甸的,看著就喜人。
“溫姐姐,買支并蒂蓮吧。“靈溪指著筐里最艷的那朵,“聽說戴在頭上,能遇著心上人呢。“
溫婉正笑著推辭,忽然聽見身后有人喊:“姑娘留步!“
回頭一看,是個穿青布長衫的老者,背著個藥箱,手里拿著支枯萎的金蓮花。“老朽是鎮(zhèn)上的郎中,“老者作揖道,“看姑娘氣色,像是中過金蓮花毒?“
溫婉心頭一凜,面上卻不動聲色:“老先生看錯了,我只是偶感風寒。“
“姑娘肩上的傷,是不是結痂后呈蓮花狀?“老者目光銳利,“十年前,老朽見過同樣的傷——溫府的夫人,當年就是這樣。“
溫婉攥緊了手里的蓮蓬,指尖被蓮心硌得生疼:“您認識家母?“
“何止認識。“老者嘆息著引她們到河邊的茶攤,“當年溫夫人來烏鎮(zhèn)養(yǎng)病,就是老朽給她診脈的。她總說,這水里的蓮心,能解世間最烈的毒。“他指向遠處的荷塘,“那片蓮池,還是她親手種的。“
靈溪正啃著蓮蓬,聞言忽然停住:“那您知道皇后的兄長嗎?聽說他常來這里。“
老者的臉色忽然變了,壓低聲音道:“噓——那是當今國舅爺!上個月還來蓮池邊燒過紙,對著水面喊'蓮心'呢。“
溫婉想起母親手札里的話,說當年有位皇子曾與她一同研究解藥,莫非就是這位國舅爺?正思忖著,忽然看見茶攤對面的酒樓里,有個左眉帶痣的男子正盯著她們——正是靈溪說的織造府管事!
“不好,被認出來了!“靈溪拉著溫婉就往客棧跑,“快回去告訴程大哥!“
兩人剛跑到客棧門口,就見裴硯之站在臺階上,手里拿著個繡著金線蓮花的錦囊。“你們去哪了?“他的聲音里帶著急意,“我在織造府的密室里找到了這個,還有......“
他從袖中摸出卷畫軸,展開一看,竟是幅女子的畫像。畫中女子穿件月白襦裙,站在荷塘邊,手里捧著朵金蓮花,眉眼間竟與溫婉有七分相似。
“這是......“
“國舅爺的生母,當年的蓮妃。“裴硯之指著畫像角落的印章,“她也是中了金蓮花毒死的,死前留下句話:'蓮心泣血,可醒世人'。“
溫婉忽然明白過來,母親與蓮妃,當年定是一同研究解藥的。而皇后的兄長,恐怕是想為母親報仇,才一直追查金蓮花案的真相。
正說著,茶攤的老者忽然匆匆趕來,手里拿著個油紙包:“姑娘,這是溫夫人當年留下的東西,說若是遇著戴同心玉佩的姑娘,就交給她。“
打開紙包,里面是半塊繡著蓮花的手帕,上面繡著行小字:“烏鎮(zhèn)蓮池,藏有解藥秘錄。“
“秘錄?“裴硯之眼睛一亮,“難道還有比千年蓮心更有效的解藥?“
老者點頭:“溫夫人說,她在蓮池底藏了個鐵盒,里面有能解百毒的秘方。只是那地方兇險,水下有暗礁,還有......“
話音未落,遠處忽然傳來馬蹄聲。織造府的管事帶著十幾個家丁沖了過來,手里拿著刀:“把畫像交出來!“
裴硯之將溫婉和靈溪護在身后,拔出腰間的劍:“想搶?先問問我手里的劍!“
雙方正僵持著,忽然聽見荷塘里傳來水聲。只見個穿玄色錦袍的男子從水里探出頭來,手里舉著個銹跡斑斑的鐵盒,臉上還沾著泥:“找到了!這就是蓮妃娘娘藏的......“
話音未落,他忽然愣住,目光落在溫婉身上:“你......你肩上的蓮花印......“
溫婉這才看清,男子的左眉也有顆痣,只是被泥遮住了。再看他腰間的錦囊,竟與管事的一模一樣。
“你是誰?“裴硯之厲聲問道。
男子從水里爬上岸,抹了把臉,露出張與畫像中蓮妃相似的面容:“在下趙珩,當今國舅。“他舉起鐵盒,“這是家母留下的解藥秘錄,里面說,當年毒害她的,正是劉尚書和周慕青的父親!“
管事見勢不妙,轉身就想跑,卻被靈溪伸腳絆倒,結結實實摔在泥里。家丁們見主子被擒,紛紛扔下刀投降。
趙珩打開鐵盒,里面果然有本泛黃的冊子,詳細記載了金蓮花毒的解藥配方,最后一頁還粘著半塊玉佩,與溫婉手中的同心玉佩正好能合在一起。
“原來如此。“趙珩望著合二為一的玉佩,眼眶發(fā)紅,“家母與溫夫人,當年竟是以姐妹相稱。她們約定,若有朝一日能解此毒,就將玉佩合在一起,葬在這片蓮池里。“
暮色降臨時,眾人將鐵盒里的秘錄抄了副本,正本交給了趕來的洛州刺史。趙珩站在荷塘邊,將那半塊玉佩輕輕放進水里:“娘,溫伯母,你們的心愿,終于了了。“
溫婉靠在裴硯之身邊,看月光落在水面,碎成一片金輝。靈溪正和趙珩的隨從說笑,手里拿著支剛摘的并蒂蓮,不知在講些什么趣事。
“你看,“裴硯之低頭望著她,眸中映著滿池月色,“這江南的風,比京城暖多了。“
溫婉想起明覺大師的話,有些種子埋在泥里,終會開花。或許她與他的緣分,就像這池中的蓮,歷經風雨,終能在月光下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