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九江夢

第十章時鐘日出

凌晨四點的鄱陽湖被濃霧籠罩,漁船的馬達聲從遠處傳來,忽近忽遠。許清遠站在賓館窗前,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那枚銅鑰匙。桌上攤開的筆記本上寫滿了他們破譯的密碼組合,最中央是“鄱陽湖西“四個被反復圈畫的大字。

手機屏幕亮起,程雪的信息:“已到樓下,民俗專家周老也來了。“

賓館大堂里,程雪正與一位白發老者交談。老者約七十歲上下,穿著樸素的中山裝,手里拿著一本泛黃的線裝書。看到許清遠走來,程雪眼睛一亮:

“這位是周衛國老師,九江地方志專家,也是...“她猶豫了一下,“周志遠的兒子。“

許清遠心頭一震。周志遠——祖父日記中那位在海關工作的大學同學,正是協助轉移文物的關鍵人物!

周老的目光在許清遠臉上停留片刻,突然笑了:“像,真像。尤其是這雙眼睛,和許墨林先生照片里一模一樣。“

“您認識我祖父?“許清遠聲音發緊。

“談不上認識。“周老搖搖頭,“父親生前常提起他,說許先生是真正的君子。1949年后,父親去了臺灣,直到去世前才把一些東西托人帶回給我。“

他從隨身的布包里取出一個牛皮紙包裹:“聽說你們要去石鐘山看日出,我想這個應該交給你們。“

包裹里是一本戰地日記和幾張老照片。許清遠小心翻開日記扉頁,上面是工整的鋼筆字:“周志遠,民國二十六年至三十四年。“

“父親在臺灣的三十年,一直在暗中聯絡大陸的文物工作者。“周老的聲音低沉,“他說,許先生和沈小姐托付的事,他至死不敢忘。“

程雪輕輕撫過一張泛黃的照片——年輕的周志遠站在海關碼頭,身旁是幾個木箱,照片邊緣寫著“1937.11.25,最后一船“。

“時間不早了,“周老看了看表,“我們該出發了。石鐘山的日出,可是沈小姐當年最愛的景致。“

越野車在崎嶇的山路上顛簸。周老坐在副駕駛,指著霧氣中若隱若現的山影:“石鐘山自古就有'江湖鎖鑰'之稱,山體多洞穴,風浪沖擊時聲如洪鐘,故而得名。“

他翻開那本線裝書:“《水經注》里就記載過,'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這地方不僅是兵家必爭之地,更是文人墨客的鐘情之所。“

許清遠注意到程雪一直緊握著沈雨棠的日記,指節發白。霧燈照亮的路邊,一塊斑駁的石碑閃過,上面刻著“大孤山“三字。

“那就是鄱陽湖口的標志,“周老說,“再往前就是沈小姐詩中寫的'藏珠匿玉'之處了。“

車子停在一處觀景平臺。天色微明,霧氣開始流動,如同乳白色的河流在山間蜿蜒。周老帶著他們沿一條幾乎被雜草淹沒的小徑向山頂走去。

“這路幾十年沒人走了,“周老喘著氣說,“我小時候跟父親來過一次,他說1937年文物轉移時,許先生和沈小姐就是從這里上山的。“

山路越來越陡,程雪不時查看日記中的地圖。突然,她停下腳步:“就是這里!“

一塊形如臥虎的巨石出現在眼前,上面刻著“鐘石“兩個大字,落款是“民國二十六年冬“。

“這是...“許清遠湊近看那落款。

“許墨林先生的字跡。“周老肯定地說,“父親說過,轉移文物那晚,許先生特意在此刻字為記。“

程雪翻開日記對照:“1937年12月3日,墨林刻'鐘石'二字于臥虎巖,約定他日重游,必先至此。“

晨霧漸散,東方的天際線泛起魚肚白。周老示意他們繼續向上:“日出前要到觀日亭,那里才是真正的'盟誓石'所在。“

又爬了約二十分鐘,一座六角石亭出現在眼前。亭柱上刻滿歷代文人的題詠,最中央的一塊平整巨石上,密密麻麻刻著無數名字和日期。

“這就是'盟誓石',“周老解釋道,“九江自古有個習俗,相愛之人若在此處共賞日出,刻名于石,則情比金堅,生死不渝。“

他在石面上尋找片刻,突然指向一處:“看這里。“

許墨林、沈雨棠,民國二十六年冬——字跡已經風化模糊,卻依然能辨認出那筆力遒勁的刻痕。旁邊還有一行小字:“待山河無恙,必踐此約。“

許清遠和程雪對視一眼,兩人眼中都有淚光閃動。八十年前,他的祖父和她的曾祖母,就站在這同一塊石頭上,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許下誓言。

“父親日記里提到過這一幕,“周老輕聲說,“那晚轉移完文物,許先生和沈小姐冒著大雪上山,在日出時刻下了名字。“

東方天際已經染上金紅,霧氣開始變幻色彩。周老從包里取出一個小布袋:“按老規矩,該用這個。“

袋子里是一把老式刻刀和一小盒朱砂。許清遠接過刻刀,猶豫地看向程雪。晨光中,她的臉龐被鍍上一層柔和的金色,輕輕點了點頭。

許清遠、程雪,二零一八年秋——新刻的字跡緊挨著八十年前的那對名字。程雪用指尖蘸了朱砂,小心地填進刻痕,如同為歷史補上一抹血色。

第一縷陽光刺破云層時,整個鄱陽湖瞬間被點燃,萬頃波濤化作流動的金箔。許清遠恍惚看見霧氣中有兩個模糊的身影——穿長衫的男子和旗袍女子,并肩立于石欄邊,朝他們微笑。

“那是...“程雪倒吸一口氣,顯然也看到了幻影。

周老平靜地說:“石鐘山的日出常有奇景,老輩人說這是時空交錯之處。“

幻影漸漸消散,許清遠的目光被巖石縫隙中一抹金屬反光吸引。他蹲下身,從裂縫中摳出一個銅制小盒,表面已經氧化發黑。

“真有東西!“程雪驚呼。

銅盒打開后,里面是一把精巧的銅鑰匙和一張紙條。紙條上的字跡娟秀熟悉:“后來者若見此盒,當知石鐘非終點。鄱湖三萬六千頃,藏珠匿玉水云間。雨棠,一九五零年冬。“

“是曾祖母的字!“程雪顫抖著接過紙條,“她回來過!“

周老若有所思:“1950年...那時沈小姐應該在香港。她冒險回來,必是有重要發現。“

許清遠仔細檢查銅盒,在底部發現一行微刻:“西林寺塔影指路。“

“西林寺!“周老突然激動起來,“就在湖對岸,寺內有座唐代古塔。父親日記里提到過,當年轉移文物時,曾借用寺內僧房暫存。“

陽光已經完全驅散霧氣,鄱陽湖展現出它浩瀚的真容。程雪對照著日記和地圖:“曾祖母的詩里說'不是漁郎指點處'...這個漁郎會不會就是她提到的林姓漁夫?“

許清遠突然想起什么,翻出周志遠的日記。在1947年的條目中,有一段描述:

“今日偶遇九江來的漁夫林大,言湖西松門山水域常有古怪物件浮起。疑為日軍沉船,然無力探查,僅記于此。“

“松門山!“許清遠和程雪異口同聲。

周老看了看表:“現在出發,中午能到松門山。但我們需要船——“

“我有安排。“程雪神秘一笑,“昨晚我聯系了縣文化館,他們有位老研究員正好在研究鄱陽湖沉船史。“

下山的路比上山輕松許多。陽光下的石鐘山呈現出赭紅色的巖壁,無數洞穴像神秘的眼睛注視著他們。許清遠走在最后,回頭望了一眼盟誓石。恍惚間,他似乎看到沈雨棠將銅盒藏入巖縫的背影,和一縷被風吹散的青絲。

越野車沿著湖岸公路向西南行駛。周老坐在副駕駛翻閱父親的日記,突然念出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記錄:

“1945年8月10日,中村健一被憲兵隊帶走。據傳因丟失重要文物,將被軍法處置。此人雖為敵,然對藝術之執著近乎病態,臨行前猶自喃喃'臘梅圖'三字。“

許清遠握緊方向盤:“所以中村不是死于東京轟炸?“

“顯然不是。“周老搖頭,“父親寫道,中村在得知天皇宣布投降后,曾試圖切腹,卻被部下阻止。軍方為掩蓋掠奪文物的事實,秘密處決了他。“

程雪倒吸一口冷氣:“所以松本家族一直以為中村是戰死的英雄...“

“而那份文物清單,“許清遠恍然大悟,“就是中村任務失敗的證據!“

車子駛入松門山村,一個瘦高的老者已經等在村口。他自我介紹是縣文化館的吳研究員,研究鄱陽湖沉船已有三十年。

“林大發的孫子昨天來找我,“吳研究員領著他們向碼頭走去,“說他爺爺臨終前交代,湖底有'日本人的鐵船',里面裝著'搶來的寶貝'。“

碼頭邊停著一艘改裝過的漁船,船身上漆著“鄱陽湖考古01號“。吳研究員拍了拍船幫:“裝備了簡易聲吶和潛水設備,雖然簡陋,找沉船足夠了。“

許清遠注意到程雪一直盯著手機:“怎么了?“

“我剛收到文物局的消息,“她抬起頭,眼中閃爍著不安,“松本昨天以學者身份申請了鄱陽湖潛水考察許可。“

周老臉色一沉:“他果然沒放棄。“

漁船的馬達轟鳴起來,向湖心駛去。許清遠站在船頭,湖風撲面而來,帶著水腥味和隱約的魚腥。八十年前,或許正是這樣的風,吹拂過沈雨棠尋找文物的面龐。

吳研究員在駕駛室調整聲吶,突然喊道:“有發現!前方兩百米處有金屬反應!“

所有人都擠到聲吶屏幕前。一個明顯的人造物體輪廓顯示在湖底,長約二十米,形狀不規則。

“不像普通沉船,“吳研究員皺眉,“更像是...故意沉沒的運輸船。“

程雪對照著沈雨棠的日記:“1950年曾祖母回來,一定是發現了什么...她詩中'藏珠匿玉'指的應該就是這里!“

漁船在目標水域停下,吳研究員開始調試潛水設備。許清遠套上潛水服,檢查氧氣瓶。他本想讓程雪留在船上,卻看到她已經在綁潛水刀。

“我曾祖母1943年在香港潛水找過沉沒的軍火船,“程雪系緊潛水鏡,“家學淵源。“

兩人先后躍入湖中。冰涼的湖水瞬間浸透全身,陽光在水面之上搖曳,形成晃動的光帶。下潛約十米后,一個巨大的黑影逐漸顯現——那是一艘半埋在淤泥中的鐵殼船,船身已經銹蝕不堪,但依然能辨認出日文編號“K-37“。

許清遠游近船體,手電光照出艙門上的大鎖。程雪游過來,從潛水服口袋里掏出那把小銅鑰匙,比劃了一下鎖孔,搖搖頭——明顯不匹配。

他們繞著沉船搜尋,在船尾發現一個破損的缺口。許清遠小心地擴大洞口,鉆了進去。船艙內昏暗如夜,手電光照出幾十個木箱,大部分已經腐爛,露出里面的稻草和包裝紙。

一個較小的金屬箱格外顯眼,箱體上印著日文“極秘“字樣。許清遠游過去,發現箱子被鐵鏈鎖住,但鎖已經銹蝕。他用力一扯,鎖鏈斷裂,箱蓋彈開的瞬間,一團黑色物質涌出——是防潮用的木炭。

箱底靜靜躺著一卷畫軸,外層蠟封完好無損。許清遠的心跳加速,小心地取出畫軸。就在這時,程雪在外面急促地敲擊船體——有情況!

許清遠迅速游出船艙,看到程雪正指向水面。上方,另一艘船的陰影正在接近,船體上清晰可見“東京大學海洋研究所“的字樣。

松本!他們被發現了!

兩人迅速向漁船方向游去。許清遠緊握那卷畫軸,感到它仿佛有千斤之重。身后,潛水員入水的聲音清晰可聞。他們拼命游動,終于抓住漁船的懸梯。

剛爬上甲板,就聽見吳研究員在喊:“快開船!日本人來了!“

漁船猛地加速,許清遠踉蹌著摔在程雪身邊。遠處那艘科考船上,一個穿西裝的身影站在船頭,金絲眼鏡在陽光下反射出冰冷的光——松本健太郎正舉著望遠鏡,死死盯著他們。

“他追不上我們,“吳研究員轉動方向盤,“但這地方暴露了,得趕緊通知文物局封鎖水域。“

許清遠這才有機會查看那卷畫軸。小心剝開蠟封后,一幅絹本設色畫緩緩展開——云霧繚繞的山巒間,一樹臘梅傲雪綻放,枝頭山禽回首顧盼,栩栩如生。右下角一方朱印:宣和殿寶。

“《臘梅山禽圖》...“程雪聲音顫抖,“宋徽宗真跡!中村至死都想得到的國寶!“

周老湊過來,老淚縱橫:“父親在天之靈可以安息了...許先生和沈小姐的托付,終于...“

漁船全速駛向湖岸,身后那艘科考船已經變成一個小黑點。許清遠望著浩渺的鄱陽湖,突然明白沈雨棠詩中“藏珠匿玉水云間“的真正含義——這萬頃碧波之下,不知還藏著多少等待回家的國寶。

程雪輕輕握住他的手,兩人相視一笑。石鐘山的日出,已經為他們指明了方向。

作家wOkvPO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陆市| 塔城市| 泰顺县| 保靖县| 仙桃市| 南宫市| 公主岭市| 石景山区| 婺源县| 新民市| 卓资县| 桃园市| 凤城市| 黔江区| 上蔡县| 乐昌市| 遵义市| 静安区| 宜宾县| 垫江县| 蒙山县| 云和县| 靖安县| 台湾省| 遵化市| 陵川县| 泰和县| 茌平县| 乌什县| 敦煌市| 平顺县| 沙湾县| 蓬安县| 庐江县| 中超| 万荣县| 砚山县| 缙云县| 定日县| 汝州市| 离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