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楊永革退休學量詞

第16章大暑里的"一缸"涼與藏在井水邊的量詞沁爽

第十六章:大暑里的“一缸“涼與藏在井水邊的量詞沁爽

楊永革是被井臺邊的“吱呀“聲吵醒的。拉開窗簾,大暑的日頭像團火球掛在天上,井轱轆轉得正歡,知知蹲在窗臺的涼水碗旁,用爪子撥著水面的漣漪,腦門上的白毛被水汽熏得打卷,像團剛從水里撈出來的棉花糖。

“大暑熱不透,大熱在秋后。“他抄起井繩往樓下走,腳剛踏上井臺的青石板,就見張大爺抱著個西瓜往井里放:“老李!來幫我壓'一轱轆'水,這瓜得泡'一晌'才夠涼!“

李大爺拎著個鐵皮桶從伙房拐出來,桶壁上凝著水珠:“急啥?先灌'一桶'井水!當年在磚窯廠上班,就靠這'一瓢'井水降溫,能爽'一整天'。“倆人正拌嘴,趙阿姨挎著個竹籃從菜園回來,籃子里裝著些剛摘的西紅柿:“給你們添'一籃'紅果,泡在井水里鎮著,比冰棍還解渴'三分'!“

知知突然撲到趙阿姨腳邊,對著竹籃“咯咯“叫。楊永革這才發現,籃底的竹條斷了兩根,用鐵絲十字交叉綁著——“一只'補丁籃“比“一個籃“更有嚼頭,趙阿姨自己也笑:“可不是嘛,裝過'一春'的草莓,盛過'一夏'的櫻桃,就剩這'一只'念想了。“

井臺邊的老槐樹下,幾個老頭正圍著石桌擺牌。張大爺用扇子拍著石桌上的“大王“:“你這'一張'牌出得臭!當年跟王大媽打撲克,我摸的'一手'好牌,贏了她'一筐'甜棗。“

李大爺往搪瓷缸里倒著井水,水面浮著“一片“薄荷葉:“你那叫運氣好!我當年教我閨女游泳,就靠這'一缸'井水練憋氣,現在她能游'一里'地。“正說著,王大媽拎著個木盆從單元門出來,盆里泡著些毛巾:“剛在井水里冰過的'一疊'毛巾,擦擦汗能涼'半截'身子。“

張大爺突然指著木盆笑:“還是你這'一盆'水冰得透,去年給我冰的'一個'肘子,香得能饞哭'一街'孩子。“王大媽拍了下他的手背:“少貧嘴!去年借我'一口'腌菜缸,現在還沒刷呢!“

知知突然叼起石桌下的舊報紙,往楊永革手里塞。報紙上有篇報道,說老胡同要修“一眼“新井,配圖是工人砌井臺的“一幅“畫,井繩盤成“一圈“,像給井口戴了個銀鐲子。“你看這'眼'和'幅',“楊永革指著字,“井用'眼',畫用'幅',就像這井水,滿缸的叫'一缸',瓢舀的叫'一瓢',各有各的模樣。“

正說著,周老太抱著個木箱從樹蔭外走來,箱子上的銅鎖掛著串井繩頭,被水泡得發脹:“來幫我看看,這'一箱'老物件,該咋擺進展覽室。“打開一看,里面的東西讓所有人都靜了——

-一只木桶,桶幫裂了道縫,用銅箍箍著,當年提過“一冬“的井水;

-一把水瓢,葫蘆做的,瓢把磨得發亮,邊緣缺了個月牙形的豁口;

-一捆井繩,麻線擰的,繩尾系著個鐵鉤,鉤尖銹得發紅;

-一沓舊照片,上面印著“一群“人在井臺邊打水,相紙邊緣卷了毛。

“這木桶是我公公的。“周老太拿起木桶,指腹蹭過銅箍上的綠銹,“他說'一只'好桶要裝'一缸'的清,就像'一顆'心要容'一世'的事,才不會漏。“楊永革突然想起老周筆記本里的話:“只“字帶著器物的魂,裝水的家伙配“只“,就像把清涼扛在了肩上。

李大爺拿起那個水瓢,突然嘆了口氣:“當年我娘總用這'一把'瓢舀井水,說'一瓢'能澆'一院'的花,甜得招蝴蝶。“張大爺接話:“我家王大媽去年冰的'一壇'酸梅湯,就用這'一種'瓢舀,酸得能掉'一顆'牙,卻越喝越想喝。“

“牙“字剛出口,知知突然往木箱里鉆,叼出本線裝書。封面上寫著“井水量詞錄“,字跡是用毛筆寫的,墨色里混著點水漬。翻開一看,里面記著“一轱轆繩““一汪水““一院涼“,頁眉上畫著個小木桶。

“這是我那口子抄的。“周老太的聲音發顫,“他當井管員時記的,總說'量詞是井繩','一尺'都不能松,'一寸'都不能錯,差一點,桶就掉井里了。“

楊永革翻到最后一頁,上面畫著個井臺,旁邊寫著“一盤轱轆,一只木桶,盛著一夏清涼“。畫得歪歪扭扭,卻透著股安穩——像怕井水干涸了似的。

日頭爬到頭頂時,井里的西瓜泡得冰涼,敲上去“砰砰“響。小寶帶著幾個孩子舉著“一根“冰棍跑來,冰棍紙扔在石桌上:“楊爺爺,我們能把冰棍放在'一只'碗里鎮著嗎?“王大媽從木盆里拿出塊毛巾,遞給孩子:“先擦'一把'汗,冰西瓜馬上好。“

孩子們突然指著井里的西瓜爭論起來:

-“該叫'一個'西瓜!“

-“不對,是泡在'一缸'井水里的,該叫'一缸'西瓜!“

-“楊爺爺說過,單個的叫'個',滿缸泡著的才叫'缸'!“

知知突然飛到井邊,用爪子扒了下井繩——繩上的水珠滴進井里,“叮咚“一聲脆響。孩子們笑成一團,楊永革看著他們,突然覺得這大暑的熱,都被這“一聲“脆響敲碎了。

中午,大家擠到王大媽家吃午飯。她在廚房切著“一盤“冰鎮西瓜,紅瓤黑籽,甜得像撒了蜜。趙阿姨端出“一碗“涼拌粉皮,澆著麻醬,“一筷子“能涼到心口。李大爺從懷里掏出個紙包,打開是“一塊“薄荷糖,涼絲絲的,“我孫子給的,說'一顆'能頂'一陣'風。“

酒過三巡,張大爺突然從兜里摸出個小布包,打開是“一頂“草帽,麥秸編的,帽檐破了個洞:“這是王大媽給我編的,你看這'一頂',比原來那'一只'遮陽,蹲在井臺邊洗瓜也不曬頭皮了。“

周老太突然笑了:“我那口子當年總說,'一顆'頭要護好,就像'一眼'井要蓋好,不遮擋哪有清涼。“她給楊永革倒茶,“你看這茶,'一壺'是量,'一口'是品,差的那點,是井臺邊的水聲。“

知知蹲在桌角,正啄著塊掉在地上的西瓜籽。楊永革突然發現,籽旁邊有“一滴“瓜汁,在地上洇出個小紅點——原來這西瓜甜得能流蜜呢。

太陽偏西時,展覽室的井水物件擺好了。周老太的木桶放在墻角,旁邊貼著孩子們寫的字條:“一只木桶,一夏清涼“。楊永革看著那些歪歪扭扭的字,突然覺得它們比任何空調都解暑。

回家的路上,知知突然往老周的雜貨鋪跑。鋪子門開著,老周正坐在門檻上編井繩,手里的麻線“一縷一縷“擰著,擰出“一捆“結實的粗繩。“給井臺換的新繩,“老周笑了,“當年跟老張搶著搖井轱轆,為'一圈'該誰搖吵了'一下午',現在想想,誰搖不都能打出'一瓢'好水。“

楊永革拿起井繩的一頭,就見繩頭系著個小布條,上面寫著“一“字,是用藍墨水寫的。知知突然跳到繩上,用喙尖點著那個字——像在說,再小的量詞,也浸著井水的涼。

窗外的井臺上,夕陽把井繩的影子拉得老長,像條銀色的蛇。楊永革摸著井繩的紋路,突然明白:那些被他們嚼來嚼去的量詞,哪是字,是井水釀的涼——“一缸“冰的沁,“一夏“熱的烈,“一只“雞的閑,合在一起,就是“一輩子“的透徹。

知知突然對著井臺“咯咯“叫,聲音里帶著滿足。楊永革摸了摸它的頭,腦門上的白毛沾著點井水的潮氣,像掛了串小露珠。他知道,等立秋了,這群老頭老太太又會為“一陣“涼風還是“一場“涼風吵起來,而這,就是最該咂摸的暑日滋味。

美麗雅閣210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水县| 安顺市| 永泰县| 丰县| 班戈县| 武陟县| 宣恩县| 景泰县| 寿阳县| 二连浩特市| 南安市| 沅陵县| 全椒县| 深水埗区| 武安市| 皮山县| 宁国市| 吴桥县| 呼和浩特市| 开远市| 上高县| 左云县| 长岭县| 新密市| 吉木乃县| 墨竹工卡县| 博野县| 凉城县| 岳阳县| 昔阳县| 平武县| 靖安县| 大港区| 亳州市| 佛山市| 石嘴山市| 长岛县| 田阳县| 铜陵市| 曲麻莱县| 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