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笑里藏刀“結出的辣椒恩怨,或論退休老頭的菜園鴻門宴
楊永革的辣椒苗剛長出第一對真葉,就被張大爺的“甜言蜜語“裹上了糖衣炮彈。
“老楊,你這辣椒種得精神啊!“張大爺蹲在畦邊,手指離葉片還有半寸就停住了,眼神卻像黏在苗上似的,“我那茄子最近缺個伴,要不咱的菜畦打通,讓它們'串串門'?“
楊永革摸著《三十六計》里“笑里藏刀“那頁,紙邊被他摸得發毛。“笑中有刀,柔里帶剛“——這八個字在他腦子里轉了三圈,突然咧嘴笑了:“好啊!等辣椒結果,第一個給你嘗鮮!“
這話聽得李大媽手里的灑水壺差點掉溝里:“你倆前陣子還為菠菜吵架,現在穿一條褲子了?“
楊永革沒接話,轉身往辣椒苗旁邊埋了點東西——是他從中藥房買的蓖麻籽,據說這玩意兒根系分泌的汁液能讓附近的植物長得慢。他特意埋在靠近張大爺茄子畦的那側,埋得淺,還故意露了個小尖。
“這叫'綿里藏針'。“他對著蓖麻籽嘀咕,“你想吃我辣椒,我先讓你茄子'歇歇腳'。“
果然,不出十天,張大爺的茄子就出了怪事。靠近辣椒畦的那幾棵,葉子黃得像秋天的銀杏,結的小茄子剛長到拇指大就蔫了,像被人掐過似的。
“邪門了!“張大爺蹲在茄子畦邊唉聲嘆氣,“前幾天還好好的,咋突然就'罷工'了?“
楊永革端著個小盆路過,盆里裝著剛摘的櫻桃番茄,笑得一臉燦爛:“老張,嘗嘗我的'圣女果'?甜著呢。“他故意往茄子黃葉子旁邊站,腳邊的蓖麻苗剛冒頭,嫩得像豆芽。
“你這番茄種得好啊。“張大爺接過番茄,眼睛卻瞟著辣椒苗,“你那辣椒...啥時候能吃?“
“快了快了。“楊永革咬著番茄,汁水順著嘴角流,“等紅透了,給你做虎皮青椒,保證'夠味'。“
他心里卻在笑:這叫“將欲取之,必先與之“,先讓你嘗點甜的,等辣椒熟了,再給你點“辣的“。
可楊永革沒算到,李大媽成了“攪局者“。
李大媽在自家菜畦種了幾棵甜椒,長得比楊永革的辣椒旺,青綠色的果子掛滿枝頭,像串小燈籠。她見張大爺的茄子蔫了,特意摘了幾個甜椒送過去:“老張,嘗嘗我的甜椒,涼拌著吃,解膩。“
張大爺啃著甜椒,突然眼睛一亮:“老楊,你看李大媽的甜椒多好,你那辣椒要是不辣就好了。“
楊永革心里“咯噔“一下——這老東西想讓我辣椒變甜?他翻到“反客為主“那頁,突然有了主意:“要不...咱換換?我用辣椒跟你換茄子,跟李大媽換甜椒?“
張大爺和李大媽對視一眼,都覺得劃算。張大爺的茄子雖然黃了幾棵,還有大半畦好的;李大媽的甜椒多,正愁吃不完。
“換!“張大爺拍板,“我用三斤茄子換你一斤辣椒!“
“我用兩斤甜椒換你一斤!“李大媽也跟著起哄。
楊永革心里樂開了花——這叫“請君入甕“。他的辣椒是特意選的“魔鬼椒“,辣度能讓人噴火,到時候換給他們,看他們咋吃。
為了讓“鴻門宴“更像樣,他還特意搞了個“換菜儀式“。在菜畦邊擺了個小馬扎當桌子,鋪了塊紅白格子的舊桌布(從家里餐桌扯的),把換來的茄子和甜椒擺左邊,自己的魔鬼椒擺右邊,紅得發亮,像堆小火苗。
“今天咱也學學年輕人,搞個'田園互換'。“楊永革舉起個辣椒,像舉著酒杯,“祝咱的菜...越種越好!“
張大爺和李大媽跟著舉杯(其實是舉著水壺),笑得滿臉褶子。趙阿姨抱著兔子也來湊熱鬧,兔子盯著辣椒,鼻子抽了抽,居然往前湊了湊。
“你看,連兔子都想吃。“張大爺指著兔子笑,“肯定不辣。“
楊永革笑得更歡了:“那是,我這辣椒...'溫柔'得很。“
第一個吃辣椒的是張大爺。他夾了個最大的,蘸了點醬油就往嘴里塞,嚼了兩口,突然眼睛瞪得像銅鈴,臉漲得通紅,嘴里“嘶嘶“地吸氣,活像吞了個火球。
“水!水!“他手忙腳亂去抓水壺,結果抓反了,壺底的泥全倒嘴里了。
李大媽笑得直拍大腿:“老張,你這是'吃辣椒'還是'吞火炭'?“她說著,夾了個小的嘗了嘗,剛嚼一下就“哇“地吐出來,眼淚直流:“老楊!你這是辣椒嗎?是'炸藥'吧!“
楊永革笑得直不起腰:“這叫'笑里藏刀'的升級版——'甜言蜜語'的外表,'烈火焚身'的內核!“
就在這時,趙阿姨的兔子突然掙脫懷抱,叼起地上張大爺吐的辣椒塊就跑,跑到楊永革的辣椒畦邊,居然“咔嚓咔嚓“啃起來,還吃得津津有味。
“我的天!“李大媽驚得張大嘴,“這兔子成精了?不怕辣?“
更邪門的是,兔子拉的屎掉在辣椒苗根上,那幾棵辣椒居然長得更旺了,葉子綠得發黑。
張大爺緩過勁來,指著兔子罵:“你這兔崽子,比我還能吃辣!“
楊永革卻盯著兔子屎發呆——這叫“歪打正著“?還是兔子有啥“特殊體質“?他突然想起埋的蓖麻籽,難道兔子屎能中和蓖麻的“毒“?
這場“辣椒鴻門宴“的第一個反轉,來得猝不及防。
張大爺的茄子在吃了楊永革的辣椒后,居然緩過來了。黃葉子慢慢轉綠,蔫了的小茄子又開始長,雖然長得慢,但確實在“復活“。
“難道辣椒能'治病'?“張大爺捧著茄子百思不得其解。
楊永革心里清楚,八成是兔子屎的功勞。他偷偷把那幾棵蓖麻苗拔了,扔到垃圾桶里,還踩了兩腳。
第二個反轉發生在李大媽身上。她把換來的魔鬼椒曬成干辣椒,磨成粉,居然特別香。小區門口賣煎餅的王師傅聞見了,特意跑來問她買,說加點辣椒面,煎餅賣得快多了。
“老楊,你這辣椒雖然辣,但'夠勁'!“李大媽拿著賣辣椒面的五塊錢,笑得合不攏嘴,“下次再結了,還賣給王師傅。“
第三個反轉,是張大爺用換來的辣椒做了道“辣椒炒茄子“。他把茄子切得特別大,辣椒切得特別小,炒出來居然不辣,還帶著股特殊的香。他特意端了一盤給楊永革:“嘗嘗?我這叫'以柔克剛',用茄子的軟中和辣椒的硬。“
楊永革嘗了一口,確實好吃。茄子吸了辣椒的香,辣椒被茄子的軟中和了辣,居然有種說不出的“和諧“。
“你這招...比我的'笑里藏刀'厲害。“楊永革由衷地說。
張大爺嘿嘿笑:“我這叫'化干戈為玉帛'。其實我早看出來了,我茄子黃了,是你搞的鬼。“他指了指垃圾桶里的蓖麻籽殼,“這玩意兒我小時候見過,能讓莊稼'犯困'。“
楊永革的臉“騰“地紅了——原來這老東西早就知道了。
“但我不怪你。“張大爺又說,“你那辣椒確實夠味,我茄子能緩過來,還得謝謝你的'辣勁'。“
李大媽也湊過來說:“其實我也用了'小手段'。我在甜椒根上澆了淘米水,比你的辣椒長得旺,就是想讓你羨慕。“
三個人突然都笑了,笑得像個孩子。菜畦邊的小馬扎上,那本《三十六計》還攤開著,“笑里藏刀“那頁被風吹得“嘩啦“響,像在鼓掌。
楊永革突然覺得,這些“計謀“說到底,不過是老頭老太太們的“孩子氣“。你想占我點便宜,我想讓你吃點虧,可最后呢?還是會把最好的菜分給對方,還是會在對方菜蔫了時著急,還是會因為一盤辣椒炒茄子笑得前仰后合。
他把蓖麻籽殼全撿起來,埋在菜畦最中間,上面種了棵向日葵。“這叫'既往不咎'。“他拍著手上的土,“以后咱不耍這些'小聰明'了,好好種菜,好好換菜吃。“
張大爺和李大媽都點頭,趙阿姨的兔子叼來顆向日葵籽,放在楊永革腳邊,像是在“表決心“。
夕陽把三個人的影子拉得老長,投在菜畦里,跟辣椒、茄子、甜椒的影子混在一起,像幅亂糟糟卻又暖融融的畫。
楊永革摸了摸《三十六計》,突然覺得下一章該試試“順手牽羊“了——不是偷菜,是想辦法把趙阿姨家的兔子訓練成“除草兔“,說不定比除草劑還管用。
而那本被翻得卷邊的《三十六計》,在沒人注意時,“笑里藏刀“那頁的空白處,不知何時多了幾行用鉛筆寫的字,歪歪扭扭的,像三個老頭的筆跡:
“刀要藏,笑要真。“
“菜要辣,心要甜。“
“種地如做人,別太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