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楊永革的田園詭計

第39章且嘆鄰里相攜中積小力成大事的處世智慧

第三十九章:“連環計”步步暖心,且嘆鄰里相攜中積小力成大事的處世智慧

老年活動室的屋頂又漏了。

楊永革一早路過,見墻角的水漬洇成了片深褐色,像幅沒畫完的水墨畫。去年冬天糊的報紙被泡得發脹,卷著邊往下掉,露出里面斑駁的墻皮。幾張缺腿的桌椅歪在角落,桌腿下墊著碎磚頭,王大爺前陣子在這兒下象棋,棋盤剛擺好,桌子“哐當”一聲塌了,棋子滾得滿地都是。

“這哪還像個活動室。”張大爺拄著拐杖站在門口嘆氣,煙袋鍋敲著門框,“前兒想在這兒教孩子們寫毛筆字,瞅著這漏雨的頂,愣是沒敢往里帶。”

李大媽拎著拖把來拖地,拖布一沾地就吸起汪水:“我跟居委會說了八回,人家說經費緊張,讓咱自己想辦法。可這修屋頂、刷墻、換桌椅,哪樣不要錢?哪樣不要人?”她直起身捶了捶腰,“光靠咱幾個老頭老太,怕是難。”

楊永革望著屋里結網的角落,想起小時候村里蓋祠堂,先是三叔公帶著人挑土筑基,接著二伯娘組織婦女做飯,最后全村人湊錢買木料,一步步把破廟修成了亮堂的祠堂。他摸出《三十六計》“連環計”那頁,夾著個纏線的軸子,線頭上還沾著點補鞋用的膠水。書頁上“將多兵眾,不可以敵,使其自累,以殺其勢。在師中吉,承天寵也”被他用橙筆描得發亮,旁邊畫了串歪歪扭扭的珠子:一顆寫著“修屋頂”,一顆寫著“刷墻”,一顆寫著“添桌椅”,珠子用線串著,底下寫著:“難事像串珠,一顆一顆穿;大事像堆柴,一根一根添。不是一錘子砸出個坑,是一锨土堆成座山——連環不是套,是一步跟著一步走;計不是算,是眾人拾柴火焰高。”

陳教授拿著卷尺在屋里量尺寸,見楊永革進來,推了推眼鏡:“從工程角度看,修繕工作可以分三個階段:先解決屋頂漏雨的問題,這是基礎;再處理墻面和地面,改善環境;最后添置桌椅,完善功能。每個階段需要不同的人力和物資,得像齒輪一樣扣著轉。”他指著墻角的水漬,“漏雨主要是因為屋頂的瀝青瓦老化,得先請人換瓦,不然刷了墻還會受潮。”

“請人得花錢啊。”王大爺蹲在地上數著缺腿的桌椅,“我數了數,能湊合用的就三張,孩子們來活動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

楊永革捏著那線軸轉了轉,突然有了主意:“咱不指望一下子弄好,一步一步來。先修屋頂,再刷墻,最后添桌椅,就像串珠子,串好一顆再串下一顆。”

他先去找修鞋攤的張師傅:“張師傅,您認識修屋頂的師傅不?咱活動室漏雨,想找個靠譜的人修修。”張師傅想了想:“我兒子工地上有個老李,專搞防水,手藝好,還實在,我幫你問問。”

沒過半天,張師傅就回話了:“老李說材料自己買,他只收手工費,算咱便宜點,三百塊錢就夠。”

楊永革又去小區超市找劉老板:“劉哥,咱活動室修屋頂,想湊點錢,您看……”話沒說完,劉老板就從抽屜里掏出兩百塊:“這是我的一點心意,孩子們能有個地方玩,比啥都強。”

李大媽聽說了,挨家挨戶敲門:“咱活動室漏雨,修修屋頂花不了幾個錢,一家湊十塊八塊的,就夠請師傅了。”三樓的趙嬸二話不說掏了五十:“我家小寶總念叨沒地方寫作業,這錢該花。”二樓的退休教師趙老師不僅自己捐了錢,還寫了張“修繕募捐”的告示,貼在公告欄上。

三天功夫,就湊了八百塊,不光夠修屋頂,還剩了點錢買涂料。楊永革請老李來修屋頂那天,王大爺帶著幾個老頭幫忙遞瓦片,張師傅的兒子也來搭手,小伙子爬梯子比誰都快,老李笑著說:“這小伙子比我徒弟還利索。”

屋頂修好那天,陽光透過窗戶照進活動室,地上的水漬慢慢干了,露出淺色的水泥地。李大媽提著水桶來擦窗戶,邊擦邊唱:“東方紅,太陽升……”王大爺搬來個小馬扎坐在門口,抽著煙袋鍋笑:“這才像個正經地方。”

接下來該刷墻了。陳教授從學校找來幾桶剩下的環保涂料,說“無毒無味,適合老人孩子”。楊永革在業主群里喊了聲“刷墻需要幫手”,下午就來了十幾個街坊:劉姐帶著滾筒刷,說“我在家刷過家具,有經驗”;趙老師拿來美紋紙,說“先把窗戶框貼好,免得刷上漆”;連周奶奶都讓孫子扶著來,說“我給你們遞遞抹布”。

大家分工合作:年輕人負責刷高處的墻,老人和婦女擦桌椅、掃地,孩子們則蹲在地上撿煙頭紙屑。李大媽把自己家的電風扇搬來,說“吹吹漆干得快”;王大爺煮了綠豆湯,說“天熱,降降火”。刷到傍晚,原本斑駁的墻變成了亮堂堂的米白色,連空氣里都飄著淡淡的涂料香。

最后一步是添桌椅。楊永革想起小區里有戶人家裝修,要扔幾張舊書桌,趕緊跑去問,人家說“你們不嫌棄就拉走”。他喊上張師傅的兒子和幾個年輕人,借來三輪車,把書桌拉回來,王大爺帶著人用砂紙打磨掉毛刺,再刷上清漆,看著跟新的一樣。

劉老板又送來兩箱礦泉水,說“給孩子們當獎品”;趙嬸織了塊桌布,鋪在最中間的桌子上,說“看著喜慶”;周奶奶把自己繡的十字繡掛在墻上,是幅“松鶴延年圖”,說“給活動室添點福氣”。

老年活動室重新開張那天,小區里像過節一樣熱鬧。張大爺在新刷的墻上掛了塊小黑板,寫著“今日活動:象棋、書法、兒童讀書會”;李大媽帶著幾個老太太在這兒包餃子,說“暖暖房”;孩子們圍著新桌子寫作業,鉛筆劃過紙的“沙沙”聲,混著老人們的笑聲,像支輕快的曲子。

王大爺和張大爺擺開象棋,棋盤鋪在鋪了桌布的桌上,王大爺笑著說:“這下桌子不會塌了,咱殺三局!”張大爺“哼”了一聲:“輸了可別賴賬,說好輸的給贏的捶背。”

陳教授組織孩子們讀書,讀的是他特意找的《鄰里互助故事集》,孩子們聽得入迷,有個小姑娘舉手說:“我長大了也要幫爺爺奶奶修房子。”

楊永革看著這熱鬧的場面,心里暖烘烘的。他翻著《三十六計》,突然懂了“連環計”的真意——所謂“連環”,不是一計套一計的算計,是一步連一步的踏實;不是要“殺其勢”,是要“聚其力”。就像這活動室的修繕,先修屋頂再刷墻,最后添桌椅,一步跟著一步,一人幫著一人,看似零散的力氣,湊在一起就成了能掀翻困難的力量。

李大媽端著餃子過來,給每個人分一碗:“你看這餃子,得和面、調餡、包、煮,一步都不能少;這過日子啊,也得一步一步來,人心齊了,再難的坎也能邁過去。”

張師傅的兒子扛著塊新做的木牌進來,上面寫著“鄰里活動室”,字是趙老師寫的,蒼勁有力。大家一起把木牌掛在門口,陽光照在牌上,亮得晃眼。

有天楊永革路過活動室,聽見里面傳來“咚咚”的響聲,進去一看,是王大爺在教孩子們修板凳,小家伙們拿著小錘子,學得有模有樣。“我這叫‘傳幫帶’。”王大爺得意地說,“以后活動室的桌椅壞了,不用請人,咱自己就能修。”

楊永革翻到“走為上”那頁,夾著片干枯的蒲公英。他想起陳教授下學期要去鄉下支教,心里琢磨著:這“走為上”,不是逃跑,是帶著這里的暖去別處播撒;不是退縮,是把鄰里互助的情分帶到更遠的地方。陳教授走的時候,大家湊錢給他買了套教學用具,說“帶著咱小區的心意去,讓鄉下的孩子也知道,有人惦記著他們”。這“走”是為了把愛傳得更遠,這“上”是讓情分長長久久。

晚風穿過活動室的窗戶,吹動墻上的十字繡,鶴的翅膀像是在扇動。楊永革知道,以后活動室說不定還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他不怕了——只要大家還愿意一步一步地修,一人一人地幫,再舊的屋子也能變亮,再冷的日子也能變暖。

就像那串珠子,一顆一顆串起來,才能掛在胸前;就像這活動室,一磚一瓦修起來,才能裝下滿室的歡聲笑語,裝下鄰里間那點沉甸甸的情分。

美麗雅閣210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朐县| 左贡县| 敦化市| 巫山县| 广灵县| 漳州市| 上思县| 桃江县| 苍南县| 龙门县| 浦县| 峨山| 夏河县| 光泽县| 清丰县| 邵阳市| 新干县| 和平县| 辽中县| 庆元县| 莆田市| 枞阳县| 龙州县| 喜德县| 汝州市| 神池县| 平凉市| 东兴市| 晴隆县| 桦南县| 彰化县| 谷城县| 英吉沙县| 新津县| 南涧| 梅河口市| 兴安盟| 海南省| 岚皋县| 绥棱县| 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