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楊永革的田園詭計

第61章且看生生不息的希望在煙火中扎根

第六十一章:“新芽記”春歸地暖,且看生生不息的希望在煙火中扎根

驚蟄過后,小區的凍土慢慢松了。

王大爺的菜園里,最先冒出點新綠——不是去年的菠菜根,是顆圓滾滾的菜芽,頂著層薄土,像個剛睡醒的胖娃娃。他蹲在地里看了半天,突然咧開嘴笑:“這是阿哲他爸撒的油菜籽吧?還真長出來了!”

李大媽端著淘米水過來,往菜芽旁邊澆了點:“這芽兒長得精神,跟咱小區的孩子似的,見點陽光就使勁長。”她這話沒說錯,周奶奶的重孫最近總纏著要去菜園,說要跟菜芽“比賽長高”,每天踮著腳量自己,也量菜芽,把王大爺的軟尺都扯得歪歪扭扭。

楊守暖坐在老槐樹下,看著這祖孫倆在菜園里折騰,手里捏著片剛落的槐葉。葉面上還帶著點露水,映著遠處的活動室——曉棠正在里面教林溪和幾個年輕人包餃子,案板上的面粉飛起來,像撒了把星星。

(一)

“塵緣簿”的新本子,被孩子們搶著記。

周奶奶的重孫是“首席記錄員”,拿著支短鉛筆,趴在木柜上寫得認真。他記的不是大事,是些孩子氣的發現:“3月12日,張爺爺的鳥下了個蛋,像顆小石子;3月15日,阿哲叔叔的貓生了三只小貓,一只像雪,一只像煤,一只像花;3月18日,菜園的油菜芽旁邊,長出了顆狗尾巴草,它好像在跟油菜比誰高……”

旁邊的小畫也是他畫的,鳥蛋畫成了圓滾滾的太陽,小貓畫成了三條帶尾巴的小毛球,狗尾巴草則畫得比人還高,頂上頂著個大大的笑臉。曉棠看著這些稚嫩的字跡和圖畫,突然在扉頁上添了句:“最真的暖,是孩子眼里的世界,連草都在笑。”

有天孩子們發現,老槐樹的樹洞里多了個小木箱,里面裝著些彩色的玻璃珠,是張大爺年輕時玩的。他們把玻璃珠串成項鏈,掛在“塵緣簿”木柜上,說“給本子戴個好看的項鏈”。陽光照過來,玻璃珠反射出的光落在孩子們臉上,像撒了層金粉。

(二)

林溪的畫展,在小區的空地上辦了起來。

沒有畫框,沒有展板,就把畫鋪在草地上,用石頭壓住邊角。畫的都是小區的日常:李大媽在灶臺前蒸饅頭,蒸汽把眼鏡蒙上了白汽;王大爺扛著鋤頭回家,褲腳沾著的泥在夕陽下泛著光;張大爺坐在槐樹下,畫眉站在他肩頭,正啄他手里的小米;阿哲的爸媽在共享菜地摘菜,兩人的手不小心碰到一起,都紅了臉。

“這畫里的人,好像會動。”來看畫展的老太太摸著畫紙,指腹蹭過李大媽的眼鏡,“我家也有這樣的眼鏡,一做飯就蒙上汽,跟畫里一模一樣。”

林溪笑著給大家講畫里的故事:“李大媽蒸饅頭時,總多放半勺糖,說‘甜了,日子就順了’;王大爺的鋤頭柄上,纏著阿哲給的防滑布,他說‘這布比新的還好用’;張大爺的鳥蛋快孵出來了,他每天都對著鳥籠說‘小家伙,快點出來看春天’……”

孩子們在畫之間跑來跑去,把自己的“記錄”念給畫里的人聽。陽光穿過畫紙,把人影投在地上,像畫里的人真的走了出來,和大家站在了一起。

(三)

鎖妖樓的方向,長出了片新綠。

不是老槐樹的根須,是些不知名的小草,從地縫里鉆出來,葉片嫩得能掐出水。楊守暖第一次發現時,正趕上阿哲帶著小貓在附近曬太陽。小貓掙脫他的手,跑到草邊,用爪子輕輕扒拉著草葉,沒舍得踩。

“這草長得邪門。”阿哲蹲在旁邊看,“去年這地方還光禿禿的,連蟲都不光顧。”

“不邪門。”楊守暖摸著草葉,指尖傳來熟悉的暖意,“是鎖妖樓里的‘氣’變了。以前是‘不信’的寒,現在是‘信’的暖,草自然就長出來了。”他想起墨先生說的“暖根”,大概就是這些草的根吧,順著鎖妖樓的脈絡,把人間的暖,一點點往深處送。

后來孩子們發現了這片草地,把它叫做“秘密花園”。他們在這里放了個小水盆,給草澆水;撿了些漂亮的石頭,圍在草地邊,說“這是小草的家,不能踩”。連阿哲的貓都知道繞著草地走,三只小貓跟著媽媽學,也把這里當成了禁地。

曉棠在“塵緣簿”上記:“鎖妖樓的裂縫里,長出了會被小貓呵護的草。原來連土地都記得,誰對它好。”

(四)

阿哲的汽修廠,多了個“愛心角”。

他在墻角擺了張舊桌子,上面放著些常用的工具、創可貼、礦泉水,還有曉棠送的幾本修車入門書。旁邊貼了張紙:“路過的師傅若需幫忙,隨便用;想學修車的年輕人,晚上七點來,我教你。”

第一個來學修車的,是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找工作屢屢碰壁,說“想學門手藝,踏實”。阿哲把自己的工具箱給他用,從擰螺絲教起,李大媽每天晚上都給他留碗熱湯,說“學手藝費力氣,得補補”。

后來“愛心角”越來越熱鬧,有來借工具的,有來學手藝的,還有來送些自家種的菜、蒸的饅頭的。曉棠把這場景畫下來,貼在“塵緣簿”上,旁邊寫:“阿哲的扳手,擰的不是螺絲,是把日子擰得更緊的勁兒。”

楊守暖看著那張畫,突然想起自己的《三十六計》。書里說“釜底抽薪”是斷人后路,可在這里,大家卻在互相“添柴”——你給我把火,我給你添捆柴,讓每個人的日子,都燒得旺旺的。

(五)

清明那天,大家給老槐樹澆了桶“百家水”。

水是孩子們挨家挨戶接的:李大媽家的水,帶著點米湯香;王大爺家的水,沾著點菜園的泥;張大爺家的水,混著點鳥食的小米;阿哲家的水,有股淡淡的紅薯味。孩子們把水倒進一個大桶里,攪了攪,然后一起往樹根澆,說“讓槐樹喝到每家的味道”。

澆完水,周奶奶的重孫踮著腳,把自己畫的畫貼在樹干上。畫的是棵大樹,樹上結滿了笑臉,樹下圍著好多人,每個人手里都舉著顆星星,星星上寫著“暖”。

楊守暖站在樹旁,看著那幅畫,突然覺得眼眶有點熱。他知道,這棵樹早就不是普通的樹了,它是小區的“心”,是所有暖的根,是“塵緣簿”里寫不完的故事的總和。

鎖妖樓的草還在長,阿哲的汽修廠還在教手藝,孩子們的“記錄”還在繼續,林溪的畫越積越多……這人間的故事,就像老槐樹的新芽,一節節往上冒,帶著股不服輸的勁兒。

而“塵緣簿”的新本子,還有好多空白頁,等著被填滿。就像這日子,還有好長好長,等著被過成甜的、暖的、熱熱鬧鬧的模樣。

美麗雅閣210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日县| 尼木县| 乐昌市| 张家口市| 白沙| 龙海市| 黄大仙区| 奉节县| 托里县| 乌拉特前旗| 理塘县| 道真| 灯塔市| 仙游县| 临高县| 静乐县| 汉沽区| 连江县| 昆山市| 调兵山市| 成安县| 锡林郭勒盟| 五原县| 鄂托克旗| 平遥县| 宜昌市| 惠州市| 竹溪县| 澄江县| 老河口市| 永川市| 梅州市| 班戈县| 南丹县| 盐池县| 曲麻莱县| 富源县| 岑巩县| 安陆市| 兴安县| 承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