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楊永革的詩經成語生活錄

第5章"苤苢采采"薅出來的花布衫風波,或論《詩經》與野菜的性別混戰

第五章:“苤苢采采“薅出來的花布衫風波,或論《詩經》與野菜的性別混戰

楊永革的指甲縫里還卡著卷耳的絨毛時,《詩經》已經被李大媽墊在了縫紉機板上——“苤苢采采,薄言掇之“那頁沾著點藍線,是李大媽縫補丁時崩上去的,線團在字里打了個結,把“掇之“變成了“綴之“,像塊沒釘牢的布補丁。

“老楊你看這字,多像我年輕時納鞋底的針腳。“李大媽舉著頂藍布帽,帽檐上繡著朵歪歪扭扭的桃花,“當年我媽就用這'苤苢'染布,染出來的藍布,洗十遍都不掉色。“

楊永革盯著書頁上的線結,突然發現線是從窗外飄進來的——菜畦邊的籬笆上,爬滿了綠色的藤子,藤上掛著串圓溜溜的果子,像迷你的綠蘋果,正是《詩經》里說的“苤苢“(也就是現在的車前草果)。更奇的是,藤子上纏著塊藍花布,布角繡著只蝴蝶,針腳和李大媽帽檐上的桃花如出一轍。

“這叫'布纏草'?“張大爺扛著鋤頭路過,鋤頭上還掛著片卷耳葉,“我看是你那書勾著李大媽的老物件出來曬太陽了。“

話音剛落,最邪門的事發生了:籬笆上的藍花布突然“嘩啦“展開,變成件短袖衫,領口繡著“勞動最光榮“五個紅字,衣擺處破了個洞,露出里面的棉絮,像朵蔫掉的白棉花。更離譜的是,苤苢藤順著布衫的袖口往里鉆,鉆出朵淡藍色的花,花瓣上印著“苤苢采采“四個字,像用指甲蓋掐出來的。

“這是...我結婚時穿的褂子!“李大媽突然紅了眼眶,伸手去抓,布衫卻像長了翅膀,“呼“地飄到菜畦中央,落在楊永革的蘿卜苗上,把苗壓得“咯吱“響。

楊永革剛要去撿,布衫突然縮小,變成塊手帕大小,鉆進他的褲兜。他掏出來一看,布帕上的蝴蝶活了,撲騰著翅膀往張大爺的鳥籠飛,翅膀掃過鳥籠的鐵絲,鐵絲上居然開出了藍紫色的小花,像李大媽年輕時梳的長辮上綁的頭花。

“這叫'花布成精'!“張大爺把鳥籠舉得老高,畫眉鳥在里面啄小花,把“薄言捋之“的“捋“字啄成了“提“,“老楊,你褲兜里揣著件'妖精衫',小心晚上鉆你被窩!“

接下來三天,小區的“舊衣裳“全跟著“發瘋“。

王大爺的中山裝從箱底爬出來,扣子變成了苤苢果,扣眼纏著綠藤,穿在晾衣繩上,風一吹像面小旗子;趙阿姨的碎花圍裙掛在桃樹枝上,裙邊長出了苤苢葉,做飯時不用系,它自己就飄過來圍在腰上,還會自動擦灶臺;最絕的是張大爺的軍綠色挎包,居然長出了背帶藤,往肩上一搭,藤子就自動系成蝴蝶結,里面裝的老花鏡、煙袋鍋,全變成了圓滾滾的苤苢果。

楊永革的麻煩,是從布帕開始“分配任務“的。

他早上起來,發現布帕上的蝴蝶指著他的《詩經》,書頁自動翻到“薄言袺之“那頁,“袺“字(意思是用衣襟兜東西)上落著只藍蝴蝶,翅膀上寫著“李大媽“。他剛看懂,布帕就飄到李大媽家,李大媽正在翻箱倒柜找針線,布帕突然展開,變成件新的藍花布衫,袖口繡著“補“字,正好套在她身上,不大不小。

“這叫'衣裳懂人心'。“李大媽摸著新布衫直樂,“比我家老頭子還知道我缺啥。“

可布衫的“好心“很快變成了“添亂“。它見李大媽摘茄子,就自己飄過去兜茄子,結果兜得太多,布衫下擺撐破了,流出一堆藍布碎,碎布落在地上,全變成了苤苢苗,把茄子地圍得像個小花園;它見張大爺蹲在菜畦邊抽煙,就飄過去給他當坐墊,結果被煙燙了個洞,洞里鉆出只小刺猬,背著藍布刺,像個會跑的針線包。

“這叫'好心辦壞事'!“張大爺用煙袋鍋敲刺猬,刺猬縮成球,藍布刺扎破了他的褲腿,露出里面打著補丁的秋褲,補丁是用紅布做的,像朵沒開好的花,“老楊,你那'妖精衫'再不管管,咱小區要變成'布衫植物園'了!“

楊永革翻開《詩經》,“薄言襭之“(意思是把衣襟掖在腰帶上兜東西)那頁,布帕上的蝴蝶突然用翅膀指著“襭“字,旁邊滲出行綠字:“缺個系腰人“。

“系腰人?“他突然想起李大媽說過,她年輕時系圍裙,總讓老伴幫忙系腰帶,后來老伴走了,她就自己打個死結,“難道這布衫是想...找個人幫忙系腰帶?“

他把布帕往李大媽面前一遞,布帕立刻展開成布衫,飄到李大媽身后,示意她轉身。李大媽半信半疑地轉過去,布衫的腰帶自動纏上她的腰,打了個漂亮的蝴蝶結,比她自己系的規整多了。系完腰帶,布衫的領口突然開出朵大紅花,像當年結婚時戴的頭花。

“哎喲...“李大媽摸著紅花,眼淚掉在布衫上,眼淚珠滾到衣角,居然變成了顆苤苢果,藍瑩瑩的,“這衣裳...比我那死老頭子還貼心。“

第一個反轉,出現在王大爺的中山裝身上。

中山裝見李大媽的布衫系了腰帶,突然自己系緊了扣子,苤苢果扣子“啪嗒“扣上,綠藤順著衣縫往上爬,爬到領口,開出朵五角星花,像王大爺年輕時戴的團徽。王大爺穿上它,居然年輕了十歲,挺直腰板往菜畦走,見人就敬個禮,逗得大家直樂。

“這叫'衣裳提精神'。“王大爺拍著胸脯,中山裝的口袋里掉出張黑白照片,是他年輕時和戰友的合影,照片邊角纏著苤苢藤,“你看,連老照片都被它勾出來了。“

第二個反轉,是張大爺的軍挎包。它見中山裝開了五角星花,突然把里面的苤苢果全倒出來,變成了顆顆紅五星,藤子背帶編成了“為人民服務“五個字,挎在張大爺肩上,居然自動往他手里塞了把鐮刀,示意他去割草。

“我這是...被衣裳指揮了?“張大爺舉著鐮刀笑,“不過割草就割草,當年在部隊,我割草也是第一名!“

最妙的是趙阿姨的碎花圍裙。它見大家的衣裳都“歸位“了,突然把裙邊的苤苢葉全抖落,變成了條花布裙,裙長到膝蓋,正好適合跳廣場舞。趙阿姨穿上它,往桃樹下一站,圍裙上的蝴蝶全飛出來,繞著她轉,像在給她伴舞。

“這叫'衣裳懂情趣'。“趙阿姨轉了個圈,花布裙揚起好看的弧度,“我年輕時就愛跳舞,后來帶孫子,多少年沒穿這么好看的裙子了。“

楊永革看著眼前的景象,突然明白《詩經》里“苤苢采采“為啥總提“采“——采的哪是野菜,是采回那些被日子磨掉的“講究“:李大媽的布衫要系蝴蝶結,王大爺的中山裝要扣緊扣子,張大爺的挎包要裝鐮刀,趙阿姨的圍裙要變舞裙。這些講究,不是矯情,是把日子過得“像回事“的念想。

他掏出《詩經》,布帕上的蝴蝶落在“苤苢采采“那頁,翅膀上的“李大媽“三個字慢慢淡去,變成了“眾人“。書頁上的綠字“缺個系腰人“也變成了“人人是匠人“,墨跡是用苤苢汁寫的,帶著股淡淡的青草香。

“原來'采采苤苢',采的是給生活'系腰帶'的心思啊。“楊永革把書揣進懷里,懷里的布帕突然展開,變成塊藍花頭巾,自動系在他頭上,像村里的老匠人戴的那種,“看來連我都逃不過被衣裳'打扮'的命。“

李大媽看著他的頭巾直樂:“老楊,你這頭巾配你的《詩經》,像個'文化老農'!“

張大爺扛著鐮刀從菜畦回來,軍挎包鼓鼓囊囊的,裝著剛割的苤苢藤:“我把藤子編了個筐,正好給你裝書,這叫'廢物利用',符合《詩經》精神!“

趙阿姨的兔子不知啥時候穿上了件迷你碎花裙,是用圍裙的碎布做的,裙擺還沾著片苤苢葉,蹦蹦跳跳的,像個小舞伴。

夕陽把大家的影子拉得老長,映在菜畦里,和藍花布衫、中山裝、軍挎包的影子混在一起,像幅熱熱鬧鬧的“舊時光圖鑒“。楊永革摸了摸頭上的頭巾,突然覺得下一章該翻到“甘棠“了——不知道那棵樹會把誰的老故事勾出來,說不定是小區門口那棵老槐樹?

他越想越樂,蹲在苤苢叢邊,對著夕陽輕輕念起了“苤苢采采“,仿佛這樣,明天大家的衣裳,能更合身一點,日子,能更像樣一點。

美麗雅閣210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炎陵县| 板桥市| 黑山县| 吉木萨尔县| 库尔勒市| 大名县| 济源市| 淮安市| 卫辉市| 鹤山市| 格尔木市| 南华县| 营口市| 吴桥县| 鹿泉市| SHOW| 横山县| 始兴县| 临澧县| 金山区| 育儿| 永昌县| 六盘水市| 高州市| 台安县| 黔东| 麻江县| 通河县| 壶关县| 天峨县| 额尔古纳市| 女性| 太和县| 兰州市| 榆树市| 炉霍县| 襄城县| 九龙县| 连南| 松溪县| 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