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楊永革的詩經成語生活錄

第17章三月桃始華”釀的紅意,細品春深氣暖時的生息相續

第十七章:“三月桃始華”釀的紅意,細品春深氣暖時的生息相續

染坊的青氣還沒褪盡,河埂上的桃樹先著了色。清晨的霧剛散,楊永革就瞅見枝頭冒了點紅——不是成片的艷,是星星點點的“怯”,像姑娘們藏在袖口里的胭脂,被風一吹,悄悄洇到了花瓣尖。這是“三月桃始華”的動靜,比二月的青氣更“綿”,沾在衣襟上,半天都散不去。

《詩經》里“三月桃始華,四月秀葽”的句子,此刻像活了過來。他把那本浸過青水的書放在桃樹底下,書頁間的南瓜籽竟裂了縫,露出點嫩黃的芽,芽尖沾著絲“粉”,像是被桃花染過。“桃花不是開給人看的,是給土地報信的。”李大媽挎著竹籃來摘桃花,籃沿還沾著染坊的青痕,“我奶奶說,三月的花帶著‘胎氣’,往醬缸里一泡,夏天的醬都帶著甜。”

這紅意,比二月的青氣更“纏人”。

王大爺的釀酒缸最先有了反應。前幾日收住澀味的米酒,此刻竟泛出層“粉暈”,像桃花落進了缸里。他掀開紗布,酒氣里裹著點“甜香”,不是米的甘,是帶著點酸的蜜意,舀一勺嘗嘗,舌尖先觸到涼,接著是醇,最后漫開點粉甜,像把春天含在了嘴里。“這是桃花在‘釀酒’呢。”他咂咂嘴,“《詩經》里‘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原是說這花不只會開,還會往日子里鉆。”

李大媽的醬缸也醒了。去年冬天收得緊緊的醬引子,此刻開始“咕嘟”冒泡,泡里裹著點“紅”,是她昨天撒進去的桃花瓣。醬色原本是深褐的,此刻竟透出點“粉”,像摻了胭脂水。她用筷子攪了攪,醬香里混著點“花香”,不再是單硬的咸,多了層軟綿的甜。“這醬得‘曬著花’釀。”她往缸沿搭了塊染坊的青布,布面的藍和醬缸的褐,襯得桃花瓣更紅了,“就像給醬找個伴,日子才不寡淡。”

最奇的是老槐樹下的土。之前埋著稻種的地方,土面裂開道細縫,縫里鉆出株“綠苗”,苗頂卻頂著點“粉”,不是花,是嫩葉的紅暈,像被桃花的氣熏過。楊永革扒開土看,根須纏著顆“青珠”——是之前染坊的青氣凝成的,此刻被紅意一浸,竟成了“粉珠”,摸上去溫乎乎的,像顆小桃核。樹洞里的鐵皮盒,之前被染成青盒,此刻盒沿竟結著圈“粉霜”,打開一看,里面的青米泛著點紅,煮成飯,甜里帶點酸,像桃花瓣泡過的水。

“這叫‘紅氣得風’。”張大爺扛著鋤頭來翻地,鋤頭上沾著的泥都帶著點粉,“我爺說,三月的風是‘媒婆’,把桃花的紅往萬物里送——土沾了紅,長出來的菜帶甜;水沾了紅,釀出來的酒帶香;連人沾了紅,心里都亮堂。”他往菜畦里撒了把桃花瓣,說是“拌種”,去年存冰時沒發的菜籽,此刻竟“噼啪”破了殼,芽尖都是粉的。

可紅意太盛,也會惹出“熱燥”的麻煩。

王大爺的酒缸里,粉暈越來越濃,酒氣變得“沖”了,喝著竟有點“辣”,像摻了燒酒;李大媽的醬缸冒泡太急,醬汁溢出來,在缸沿結了層“硬殼”,敲開一看,里面發了霉,是紅中帶黑的“爛花”;最愁人的是社區的曬谷場,攤著的新米被桃花瓣蓋了層,米堆竟“發燙”,摸上去溫乎乎的,湊近聞,有股“酒糟”味——是米要發芽了。

“這是紅氣‘過火’了。”王大爺往酒缸里扔了塊“冰窖存的陳冰”,冰一化,酒里的粉暈淡了些,酒氣也收了收,“就像灶膛里的火,太旺了會燒糊鍋。三月的紅得‘摻點涼’,不然日子會燥得慌。”他又往米堆上蓋了層“谷糠”,糠殼吸了潮氣,米堆的溫度降了,桃花瓣落在糠上,倒像撒了層粉。

摻了涼的紅意,反倒更“綿長”。

酒缸里的米酒,甜里帶著點清冽,像浸過桃花的冰泉;醬缸里,李大媽挖掉霉層,撒了把“鹽”,再鋪上層青布,醬又開始慢慢冒小泡,泡里的紅變得“沉”了,像藏在水底的朱砂;曬谷場的新米,被谷糠蓋過之后,粒粒硬實,抓一把在手里,指尖沾著點“粉香”,是桃花和谷香纏在了一起。

楊永革翻《詩經》,“三月桃始華”那頁,字縫里鉆出根“桃花蕊”,是從書脊里長出來的,蕊上的粉沾了字,把“四月秀葽”的“葽”字染成了淡紅。書頁間的南瓜籽芽,葉片上竟有“紅筋”,像血管里流著桃花的汁。他想起李大媽說的“日子不寡淡”,突然懂了:這紅不是熱鬧,是“補”——補二月青氣的素,補冬日寒氣的冷,像給日子加了勺糖,不齁,卻讓人心里暖。

桃花落盡的那天,趙阿姨撿了筐花瓣,往染坊的青布里一裹,吊在屋檐下。布面的藍被粉一浸,竟成了“紫”,像暮春的天色;王大爺把桃花瓣曬干,摻進新釀的酒里,酒壇上貼了張紅紙,寫著“桃花釀”,壇口的布一掀,香氣能飄半條街;李大媽的醬缸封了口,她往缸邊埋了圈“桃枝”,說是“防蛀”,枝丫上還留著點粉,像給醬缸戴了串花。

最妙的是老槐樹下的稻苗。之前帶著紅暈的苗,此刻抽出了新葉,葉尖的粉褪成了“綠”,但葉梗里還藏著點紅,像把桃花的勁攢在了根里。楊永革給苗澆了點冰窖的融水,水珠滾過葉梗,紅筋更清楚了,像條小血管在動。“這叫‘紅氣歸根’。”張大爺蹲在旁邊抽煙,煙袋鍋里的火星映著苗,“花開花落不是完,是把勁卸給根,好讓秋天結果實。”

社區的曬谷場邊,孩子們撿了桃花瓣,往玻璃瓶里塞,再灌點井水,封上口,說是“泡桃花水”。過了幾日,水竟成了“淡粉”,倒在手心,涼絲絲的,帶著點甜,像春天的汗;活動室的木桌,之前被青氣染過的痕,此刻竟泛出點“紫”,是青與紅在木紋里和了色,用布擦,越擦越亮,像塊老瑪瑙;連地窖里剩下的冰融水,裝在陶缸里,水面竟漂著層“粉沫”,舀起來一看,是桃花瓣的碎末,不知什么時候飄進去的。

楊永革把《詩經》放在桃樹杈上,風一吹,書頁“嘩嘩”響,像在念詩。“三月桃始華”的紅氣還沒散,“四月秀葽”的字里,已經鉆出片“細葉”,是葽草的苗,葉邊帶著鋸齒,像把小剪刀。他抬頭看,河埂上的桃樹開始長葉,新葉是“紅中帶綠”的,像剛哭過的孩子,臉上還掛著紅暈。遠處的田埂上,張大爺正趕著牛耕地,牛蹄踩過的泥里,混著桃花瓣,翻出來的土都是“粉乎乎”的——

“該種豆子了。”李大媽挎著豆種經過,種子袋上沾著桃花粉,“四月的草要秀,咱的豆也得趕在前面長。”她往土里撒種時,指縫漏了顆,滾到槐樹下的稻苗旁,很快被土埋了,只露出點芽尖,是粉的,像桃花落進了土里。

屋檐下,趙阿姨的紫布還在晾,風一吹,布角掃過桃花釀的酒壇,壇口的香氣裹著布香,飄得更遠了。楊永革知道,這三月的紅意沒走,是鉆進了酒里、醬里、土里、苗里,像《詩經》里說的,“灼灼其華”之后,該是“有蕡其實”——那些藏在紅里的勁,到了秋天,都會變成沉甸甸的果。

美麗雅閣210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视频| 宁武县| 祁东县| 鹰潭市| 鱼台县| 宁明县| 澄城县| 连南| 共和县| 昭苏县| 大宁县| 军事| 晋城| 浮山县| 木里| 温宿县| 纳雍县| 偃师市| 昌图县| 伊宁市| 龙门县| 东辽县| 南城县| 齐齐哈尔市| 江都市| 太谷县| 黔东| 台中县| 红河县| 凌云县| 杭锦旗| 丹江口市| 永登县| 乐山市| 宣武区| 紫金县| 本溪市| 岐山县| 东光县| 金川县| 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