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巷隱昭華

第十章奶奶的相冊

梅雨季的潮氣漫進窗欞時,蘇昭正蹲在床腳整理舊物。樟木箱子最底層的紅布包被掀開,霉味混著陳年老紙的氣息涌出來——那是奶奶的舊相冊,邊角磨得發毛,封皮上的牡丹花紋被歲月浸得發暗。

她輕輕拂去相冊上的灰,翻開第一頁。

第一張照片是18歲的奶奶,穿著洗得發白的藍布衫,站在裁縫鋪門口。她懷里抱著個裹著紅布的襁褓,襁褓里露出張皺巴巴的小臉——是剛出生的爸爸。照片背面用鋼筆寫著:“1965年春,昭昭她爸滿月,我和老周在鋪門口拍的。”字跡歪歪扭扭,帶著年輕時的生澀。

蘇昭的手指輕輕撫過照片里奶奶的臉。那時候的奶奶還沒嫁,眉眼像春天的柳枝般舒展,藍布衫的領口別著枚銀蝴蝶胸針,是她爺爺送的定情物。背景里的老巷子還沒鋪青石板,泥土路上留著兩道車轍印,老槐樹的枝椏剛抽出新芽,漏下的光斑落在奶奶肩頭,像撒了把碎金。

第二頁是張泛黃的合影。25歲的奶奶抱著三歲的爸爸,旁邊站著穿工裝的爺爺——那是爺爺剛轉業回來,在街道修配廠當鉗工。背景是老巷子的老槐樹,樹底下支著個修鞋攤,周叔的爺爺正蹲在小馬扎上補鞋。“你爺爺說,這樹比他年紀還大。”奶奶生前總說,“那時候你爸總趴在修鞋攤上看周爺爺補鞋,說‘等我長大,也要學門手藝’。”

蘇昭想起爸爸生前的模樣。他退休后總坐在門檻上打毛衣,說“當年奶奶教我織圍巾,針腳歪得像蚯蚓”,可蘇昭摸過那些圍巾,針腳細密得能數清。原來有些手藝,早就在血脈里扎了根。

第三頁是奶奶30歲的樣子。她坐在縫紉機前繡嫁衣,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繡繃上,把并蒂蓮的影子投在她臉上。嫁衣是湖藍色的緞面,繡著百子千孫圖,金線在光里閃著細芒。“這是我嫁給你爺爺前繡的。”奶奶曾摸著嫁衣對蘇昭說,“那時候我就想,以后要給你爸繡百家衣,給你繡嫁衣裳,要把蘇繡的手藝,傳給蘇家的每一個姑娘。”

照片背面有行批注:“1978年秋,老周說等攢夠錢,就給我打個黃金的頭簪,配這嫁衣。”蘇昭摸著照片上的金線,忽然想起奶奶臨終前攥著她的手:“昭昭,我沒給你攢下金簪,只攢下這門手藝。你要替我傳下去,別讓蘇繡斷了根。”

相冊翻到最后一頁,是一張褪色的合影。奶奶穿著墨綠絲絨旗袍,爺爺穿著中山裝,爸爸穿著小西裝,旁邊站著個穿碎花裙的姑娘——是蘇昭的姑姑,比爸爸小五歲,扎著兩條麻花辮,眼睛亮得像星子。照片的背景是老巷子的老墻根,墻根下擺著奶奶的縫紉機,縫紉機旁堆著繡繃和布料,還有一摞沒做完的旗袍。

照片背面寫著:“1998年夏,小蕓要去新區,我們送她。她說等新區蓋好了,接我們去住。可這一去……”字跡在這里暈開了一團,像是被淚水泡過。

“姑姑走后,奶奶再也沒去過新區。”蘇昭輕聲說。她記得姑姑搬走那天,奶奶站在巷口的老槐樹下,望著卡車越開越遠,手里攥著姑姑塞給她的紅布包——里面是半塊沒繡完的并蒂蓮繡繃。“奶奶說,老巷子的根在,人就還在。”

手機突然震動起來,是姑姑的視頻通話。

屏幕里出現姑姑的臉,她穿著米色針織衫,背景是新區敞亮的客廳,墻上掛著幅裱好的蘇繡——是奶奶當年繡的并蒂蓮。“昭昭!”姑姑的聲音帶著點哽咽,“我刷到你直播了!你做的蘇繡鑰匙扣,我在網上看到了!”她舉著手機晃了晃,鏡頭轉向茶幾,“你看,我屋里有好多奶奶的老物件——繡繃、布料、還有她沒做完的旗袍……都在儲物間堆著,落了層灰。”

蘇昭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姑姑,我想把奶奶的老物件都帶到市集上,辦個‘蘇記記憶展’!”

姑姑愣了愣,隨即笑了:“好!我把東西都打包好,明天讓快遞寄給你。對了,還有這床緞面被子——是你奶奶當年給我繡的百子被,我一直留著。還有她用了三十年的繡繃,竹篾框都被手磨得發亮……”

屏幕里的姑姑翻出個紅布包,打開來是枚銀蝴蝶胸針——和相冊里18歲奶奶戴的那枚一模一樣。“這是你爺爺當年送奶奶的定情物,她走的時候塞在我手里。她說,‘蘇家的手藝,不能斷在咱們這代人手里’。”

蘇昭接過手機,湊近屏幕看那枚胸針。銀蝴蝶的翅膀上還留著細微的劃痕,是奶奶戴了四十多年的痕跡。“姑姑,”她的聲音發顫,“我想在展覽里放奶奶的相冊,還有這些老物件,讓所有人都知道,老巷子有個蘇記裁縫鋪,有個會繡并蒂蓮的奶奶。”

姑姑用力點頭,眼眶發紅:“好。我明天就把東西寄出去。昭昭,你奶奶要是看見,肯定高興。”

掛了視頻,蘇昭抱著相冊坐在床沿,陽光透過紗窗灑在照片上。她摸著最后一頁奶奶的臉,忽然想起奶奶臨終前的話:“昭昭,手藝人的魂兒在人心里。”原來那些藏在針腳里的溫度,藏在繡繃里的故事,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它們藏在姑姑的紅布包里,藏在爺爺的定情胸針里,藏在爸爸織的圍巾里,藏在每一個記得老巷子的人心里。

她翻開相冊的最后一頁,在空白處貼上自己和奶奶的合影——那是去年春天拍的,奶奶坐在裁縫鋪的門檻上,蘇昭蹲在她膝頭,祖孫倆的頭挨在一起,背后是晾著的繡繃和飄著桂花香的老槐樹。照片背面,她用鉛筆寫著:“奶奶,我會讓你的手藝,活在更多人心里。”

暮色漸濃時,蘇昭把相冊抱到縫紉機前。她打開直播,鏡頭里的繡繃上,正繡著姑姑寄來的銀蝴蝶胸針。“家人們,”她輕聲說,“今天想給你們看些老照片——我奶奶的,也是老巷子的。”

彈幕刷了起來:“昭姐,這是你奶奶嗎?”“好有年代感的老照片!”“原來蘇繡有這么多故事!”

蘇昭指著照片里的奶奶:“這是我18歲的奶奶,抱著剛出生的爸爸;這是我25歲的奶奶,抱著我爸站在老槐樹下;這是我30歲的奶奶,在縫紉機前繡嫁衣……”她的聲音越來越輕,卻越來越暖,“最后這張,是我姑姑。她1998年搬去了新區,可奶奶的老物件,都還在。”

她舉起那枚銀蝴蝶胸針:“這是我爺爺送奶奶的定情物,奶奶走的時候給了姑姑。現在,我想把它放進‘蘇記記憶展’,和奶奶的繡繃、爸爸的圍巾、阿婆的毛線團放在一起。因為這些不是老物件,是活著的故事,是手藝人傳了三代的心跳。”

彈幕突然刷起一片“加油”“支持”“想去看展”。蘇昭望著屏幕里的留言,忽然笑了。她想起奶奶說過的話:“老巷子的暖,比金子貴。”原來那些“暖”從來不是藏在磚頭瓦塊里,是奶奶的相冊,是姑姑的紅布包,是周叔的錐子,是阿婆的毛線,是所有愿意為老日子停留的人,一起把回憶釀成了光。

窗外,老槐樹的花瓣正簌簌落下。蘇昭摸了摸胸前的并蒂蓮盤扣——那是奶奶臨終前繡的,針腳歪歪扭扭,卻比任何蘇繡都精致。她知道,奶奶的老相冊不會永遠鎖在樟木箱里,它會變成市集上的展覽,變成直播里的故事,變成更多人手機里的照片,變成孩子們嘴里“奶奶的手藝”。

墨者無涯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州市| 青海省| 泗洪县| 明星| 罗定市| 邳州市| 清涧县| 定远县| 吴川市| 北京市| 兴安县| 虎林市| 临湘市| 揭东县| 奇台县| 长海县| 神池县| 新泰市| 鲁山县| 宝兴县| 雅江县| 南江县| 轮台县| 海晏县| 平昌县| 海门市| 姜堰市| 湾仔区| 普格县| 天门市| 东乡县| 阿巴嘎旗| 富川| 吐鲁番市| 扶风县| 金门县| 裕民县| 武夷山市| 城固县| 舟山市| 左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