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顆溫?zé)岬摹⒎路鹛N藏著小型太陽的雞蛋,在晚意掌心停留了許久。透過冰冷的指尖,她能清晰感受到蛋殼下蓬勃的生命力,那是一種原始又精妙的創(chuàng)造——蛋白質(zhì)的凝聚,生命精華的封存。這讓她三十五歲的靈魂想起了實驗室里分析過的成分,想起了現(xiàn)代社會里琳瑯滿目的深加工食品。在資源匱乏的聽竹苑,這枚生雞蛋的價值遠不止于一個水煮蛋所能提供的短暫飽腹和營養(yǎng)。
它,是絕境中破土的黃金胚芽!是“云記”賴以壯大的核心生產(chǎn)資料!
“不能吃。”晚意斬釘截鐵地對望著雞蛋、眼中閃爍貪婪光芒(更多是饑餓的生理反應(yīng))的虎妞和周嬤嬤說。“它,要變成更多、更好的‘金子’!”她幼小的臉龐上閃爍著一種近乎宗教般虔誠的光芒。咸蛋!這個在古代中國早已存在,但在環(huán)境閉塞、烹飪技術(shù)相對固化的平州地界,做法粗糙得令人發(fā)指的日常食品(無非是用大量粗鹽泥漿包裹,咸得齁死人或者保存不當(dāng)極易變質(zhì)發(fā)臭),正是她“知識變現(xiàn)”的完美載體!
宋代確實已有咸蛋,但平州常見的做法?在晚意超越時代的眼光看來,簡直就是暴殄天物!要么咸得能讓味蕾爆炸,要么保存不善滲出黑臭的油水,要么蛋黃干硬如土塊,毫無流沙蟹油的魅力可言。她看到的,是巨大的改進空間和潛在的利潤縫隙!《易經(jīng)》“革卦”的理念在她心中轟鳴——當(dāng)舊的方法(坤卦的厚土)無法帶來新生(需卦的雨露),就必須革新鼎故!
她要做的,是結(jié)合現(xiàn)代食品科學(xué)(盡管只是常識級別)進行改良!目標是:咸淡適中、蛋黃起沙流油、風(fēng)味獨特醇厚、保質(zhì)期更長!
然而,聽竹苑的物質(zhì)條件苛刻得如同地獄。“核心原料”——粗鹽,勉強夠用(得益于之前的過濾加工)。其他增香、防腐、促進風(fēng)味的輔料,只能靠她在有限的份例和環(huán)境里絞盡腦汁去挖掘替代品,如同在貧瘠的山野中尋找珍稀草藥。
橘皮?冬末春初,橘子本已過季。但晚意讓虎妞像個尋寶者般穿梭于府內(nèi)后廚的垃圾傾倒處(這里是下等仆役負責(zé)的區(qū)域),如同篩金礦一樣,最終竟奇跡般地在一個不起眼的爛菜筐角落里,翻找出幾塊早已干縮發(fā)硬、顏色暗淡、被蟲啃噬過的陳年橘皮!晚意如獲至寶,親自用粗鹽粒反復(fù)搓洗,清除污物和蟲蛀痕跡,再小心地放在炭盆余溫上徹底烘干。然后她用石臼一點點細細搗碎,那勉強揮發(fā)出的、微乎其微的柑橘科精油和果膠氣息,是她珍貴的芳香來源和天然防腐劑!花椒粒?廚房份例里偶爾會有幾顆用于給主子燉肉的去腥,但絕不會輪到她們。晚意便讓虎妞在每天去廚房外圍“清掃”(實則撿漏)時,留心地上的角落縫隙。一次竟真的在一條排水溝的石縫里,發(fā)現(xiàn)了兩三粒不知何時遺落、沾滿泥污的花椒粒!虎妞像撿到寶一樣捏著它們,偷偷藏回聽竹苑。同樣經(jīng)過仔細清洗、晾干。這微量的麻香,是刺激味蕾、壓制異味、輕微殺菌的關(guān)鍵!米酒糟?這是促進蛋黃發(fā)酵、風(fēng)味轉(zhuǎn)化的秘密武器!釀酒的酒糟在主院廚房自然是寶貝,輪不到她們。但晚意自有辦法——她利用份例里極為有限、平時自己都舍不得吃的劣質(zhì)大米(混雜著糙糠),指揮周嬤嬤在僅有的小碗里秘密進行小規(guī)模發(fā)酵!用一點溫水和殘存的天然酵母菌小心翼翼催生。每一次攪拌都帶著近乎朝圣般的虔誠,成敗關(guān)乎未來產(chǎn)品的靈魂。幾天后,碗底終于艱難地沁出了一層微酸的米酒汁和凝結(jié)的小塊糟粕!量雖少得可憐,僅有薄薄一層,卻是她工藝中畫龍點睛的酵母精華!
配方的摸索,是一場精確到毫厘的微型戰(zhàn)爭!鹽是根本,但放多少?橘皮碎末要搗多細?花椒粒需要碾碎嗎?米酒糟應(yīng)該加多少?鹽水濃度如何控制?任何一項的偏差,都可能導(dǎo)致咸蛋過咸、風(fēng)味失衡、甚至腐敗變質(zhì)。
晚意如同一個沒有精密天平的藥劑師,僅靠目測和手感進行調(diào)配。她找來幾個最小的、粗糙但完好的陶罐(也是虎妞在府內(nèi)廢棄雜物堆里“淘”來的),用滾開水反復(fù)燙洗消毒(極其奢侈地耗費了寶貴柴火),倒扣在陰涼處徹底風(fēng)干,仿佛在準備祭壇的圣器。
第一批實驗品,她只敢動用那寶貴的三個雞蛋——每一個都是未來下金蛋的母雞血脈,損失一個都讓她心疼如絞。
第一步,精確洗蛋:不是簡單水沖,而是用溫?zé)岬模ㄔ俅蜗牟窕穑⒔?jīng)過初步過濾的鹽水,仔細擦拭蛋殼每一個細微的紋理,清除可能存在的雞糞和細菌滋生點。蛋殼必須毫發(fā)無損,否則前功盡棄。
第二步,配制鹽水母液:她將精心處理過的粗鹽投入量好比例的溫水中,小木棒(特制)緩慢攪動,直到顆粒徹底溶解。那渾濁的淡黃褐色液體,如同煉丹的原始溶液。然后,極其吝嗇地撒入一點點如金粉般珍貴的橘皮細末、一顆半碾碎的花椒籽、以及勉強用筷子尖挑起的一小撮米酒糟。每一次添加,她都凝神屏息,默默計算著。
第三步,密封入甕:清洗干凈的雞蛋,被極其輕柔地、如同安放剛出生嬰兒般,一枚一枚放入陶罐中。確保鹽水完全沒過蛋頂,不留一絲氣泡。這鹽水,便是它們浴火重生的熔爐!最后一步是封印:晚意拿出攢了許久的、相對平整的油紙(同樣來自“撿漏”),仔細蒙住罐口,用手掌抹平、按壓服帖。然后用黃泥加水調(diào)成粘稠的泥漿,沿著罐口邊緣和油紙接縫處,厚厚地、一圈圈地抹上,確保嚴絲合縫,將罐內(nèi)微小的世界徹底與外界隔絕。
罐體被放置在聽竹苑最陰冷、最避光、恒溫效果相對最好的柴垛內(nèi)側(cè)墻角。晚意每天都要在那個角落駐足片刻,目光仿佛能穿透厚實的泥封陶壁,窺視罐內(nèi)那悄然發(fā)生的、生命與鹽分的漫長對話。忐忑,如影隨形。每一次周嬤嬤撕心裂肺的咳嗽,都像在提醒時間與變數(shù)帶來的風(fēng)險。
***
等待,是漫長而焦灼的煉獄。鹽水中的魔法需要時間,而時間在生存的邊緣是無比奢侈的資源。晚意絕不允許自己無所事事。
她的目光投向另一個領(lǐng)域——女紅。這是古代女子賴以生存的、幾乎與廚藝同等重要的“硬通貨”!更是應(yīng)對主母宋氏定期“檢視”(實則挑剔刁難)其“大家閨秀素養(yǎng)”的護身符!一個“不通女紅、有失閨儀”的污名,足以成為宋氏隨意發(fā)難克扣份例,甚至借機將她們徹底踩死的絕佳借口。
“坤卦”的大地提醒她:根基不牢,地動山搖!必須夯實立足之本!
原材料同樣是難題。份例里能領(lǐng)到的,只有用來給她們“練習(xí)”的、最劣等的、混紡著麻絲和不明雜絮的粗布。紋理粗糙不平,顏色黯淡灰黃。縫衣針是鈍的、針鼻眼很大,針腳往往扎不進去反而能把線磨斷。繡線則顏色不均,極易褪色和起毛。這就是她所有的“畫布”和“顏料”。
晚意開始了近乎苦行僧般的練習(xí)。沒有燈油,只能借著午后從破窗紙透進來的一點微光。炭盆的煙熏得她眼睛發(fā)澀流淚,冰冷的手指僵硬得幾乎失去知覺。
**針——**如同與她有深仇大恨,第一次刺下去,竟因布料太粗硬,針尖滑開,狠狠扎在了她左手的食指指尖!劇烈的刺痛感瞬間傳來,殷紅的血珠迅速沁出。**線——**那粗劣的棉線不是輕易打結(jié)就是猝然繃斷。**布料——**粗糙得像砂紙,每一次進針都需要很大的力氣。
周嬤嬤心疼地念叨:“小姐,歇歇吧……”
“不行。”晚意咬著下唇,生生將痛呼憋回喉嚨,隨手抹去指尖的血跡,在粗布上留下一個暗紅的斑點。忍耐!成年人的意志在小身體里咆哮。她腦海中浮現(xiàn)的,不是繡帕上的花鳥,而是未來可能需要縫補的御寒衣物,是可能用來交換微薄針線材料的“作品”,更是能在宋氏眼皮底下安然度過的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