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云海手札

第6章:釉色凝情

松濤崖的晨露總比別處更稠些,落在高嶺土捏成的坯上,能暈出半透明的圈,像給瓷胎裹了層水釉。我蹲在老窯后的泥地里篩土時,佳威舉著相機拍窯頂的煙,鏡頭里的煙團正打著旋兒往上飄,他忽然低呼:“你看那煙,多像你昨天畫的青花云紋。”

我抬頭望去,果然見乳白的煙在晨光里洇開,邊緣泛著淡淡的青,像宣紙上未干的墨。“許是老窯在學我畫呢。”我笑著往篩子里撒了把土,細白的粉末落在手背上,涼絲絲的,帶著山霧的潮氣。

阿婆拎著松柴從霧里走出來,柴枝上掛著的露水砸在青石板上,“滴答”聲混著窯里余燼的輕響,倒像誰在瓷碗里敲著碎玉。“新采的紫金土得晾七天。”她把柴塞進窯膛,火星子從縫隙里竄出來,在我手背上燙出個細碎的暖。阿婆腳邊的陶甕里泡著釉料,深褐色的漿水泛著金屬光,“這是‘醬釉’,加了九仙山的鐵砂,燒出來能映出人影,就像老鏡子。”

佳威伸手去攪釉水,木勺剛碰到水面,漿水突然轉得飛快,竟在漩渦中心浮出兩個模糊的影子。“是我們!”他驚喜地拽我的手腕,“你看那輪廓,我舉著相機,你蹲在篩土。”我湊近了看,果然見影子穿著粗布短褂,像幅被釉水浸舊的民國瓷板畫。

阿婆用圍裙擦了擦手,眼底漾著笑意:“老釉認人呢。當年你太奶奶第一次攪這醬釉,就映出了你太爺爺挑柴的樣子,沒過三個月,兩人就定親了。”

拉坯房的梁上懸著串瓷鈴,風過時叮當作響,每個鈴里都藏著片碎瓷——有明代的甜白,釉色像凝固的月光;清代的霽紅,紅得似窯火淬過的血;還有片帶著指紋的素胎,邊緣毛糙,卻透著溫潤的光。

“這些碎瓷都有故事。”阿婆指著那片素胎,“這是民國時老林師傅捏的,他女兒等著這只碗做嫁妝,沒等出窯就病沒了。碗在火里裂成了八瓣,老林就把碎片做成鈴,說女兒能聽見窯火響,知道家里還惦記她。”

佳威突然發現其中只鈴的裂縫里卡著根銀發,細得像蠶絲。阿婆用竹片小心翼翼地挑出來,那銀線竟彎成個歪歪扭扭的“囍”字,在晨光里閃著柔亮的光。“這是天意。”她把銀線放進我手心,“你太奶奶當年的婚瓷上,就刻著這樣的字。”

午后去后山采釉果,山路兩旁的蕨類植物沾著露水,踩上去像踩著碎瓷片。佳威在石縫里發現塊帶綠斑的石頭,表層裹著青苔,剝開后露出孔雀尾羽似的斑紋。“這是‘孔雀石’。”阿婆湊過來看,眼角的皺紋里盛著笑意,“磨成粉摻進釉里,能燒出‘秋葵綠’,嫩得像剛摘的豌豆莢。你奶奶當年給你爺爺繡荷包,線色就是照著這釉調的,說要讓他揣著一路,就像揣著滿山的春天。”

我把石頭揣進兜里,沒多久竟覺心口發燙,掏出來看時,綠斑處竟沁出些濕痕,像石頭在出汗。佳威笑著用指腹蹭了蹭濕痕:“它認你了,想跟你回窯里去。”他的指尖帶著松柴的暖,觸得我手背微微發顫,像有釉料正在皮膚下慢慢暈開。

悟窯書店的墻角新堆了摞舊賬簿,牛皮紙封面已經泛黃。民國二十三年的那本里夾著張瓷拓,上面是副殘聯:“柴燒三月雪”,字跡被蟲蛀了些,筆畫間卻透著松煙的勁道。佳威翻到后頁,發現夾層里藏著半片胭脂紅瓷,背面用青花寫著“釉結百年緣”,筆鋒婉約,正好對上那殘聯。

“這是你太奶奶的字。”阿婆用指尖輕輕抹過瓷片,釉面光滑得像嬰兒的皮膚,“當年她總在窯邊抄對聯,說等你太爺爺從南洋回來,就把整副刻在婚瓷上。可惜啊,他走那年遇著臺風,船沒回來,這對聯就成了殘的。”

我摸著瓷片上的青花,忽然覺得指尖發潮:“那太奶奶后來還燒瓷嗎?”

“燒啊,”阿婆往茶杯里添了些松針,“她守著老窯燒了五十年,每只瓷碗底都刻著這半副聯,說萬一有天他回來了,能憑著字認回家。”佳威突然握住我的手,掌心的溫度透過皮膚滲進來,像窯火正慢慢暖著瓷胎。

傍晚試燒新釉,我把采來的野菊碾碎了拌進透明釉里,嫩黃的花瓣在釉水里慢慢化開,漾出淡淡的金。“要燒什么?”佳威蹲在拉坯機旁,轉盤上的高嶺土泛著月光白。

“燒只筆筒吧。”我往他手里塞了把陶泥,“給你裝畫具筆,以后畫九仙山的云海,筆尖都帶著花香。”

佳威的拇指往坯心按下去時,土坯突然旋出個圓潤的坑。“要留個‘心坑’,”他抬頭看我,眼里盛著夕陽的碎金,“這樣裝進去的筆,寫出來的字都帶著心跳。”

窯溫升到一千三百度時,觀察窗里的坯體突然泛出金光,像裹了層熔金,連空氣里都飄著甜香。阿婆趴在窗邊看,皺紋里的笑意像被釉色浸過:“這是‘窯變’,野菊的魂鉆進釉里了。等出窯,筆筒上會開出永不謝的花,晴天是粉的,雨天是白的,就像山里的花懂時節。”

深夜的窯邊飄著松柴香,阿婆坐在小板凳上補瓷,手里是只清代的青花碗,碗沿缺了塊月牙形的豁口。她蘸著金漆往裂縫里填,金漆總往外面溢,像有什么在抗拒。“這碗在哭呢。”阿婆笑著用棉布擦去多余的漆,“當年它的主人是對小夫妻,丈夫出海前把定情鐲敲碎了鑲在碗里,結果船沒回來,碗就自己裂了。”

佳威突然拽我往窯磚那邊走,手里攥著把小鑿子:“我們把名字刻在窯磚上吧,讓老窯記著,今天有兩個人,把心事燒成了火。”他鑿下第一錘,火星濺在我手背上,竟燙出個小小的瓷斑,像顆嵌在皮膚里的釉珠,摸上去滑滑的,帶著窯火的余溫。

“這是‘瓷緣印’。”阿婆走過來,用指腹蹭了蹭那斑,“就像老窯在你們身上蓋了章。以后不管走到哪,看見帶菊紋的瓷,就知道是彼此在想了。”

出窯那天恰逢月圓,銀輝漫過窯頂,把煙筒的影子拉得老長,像支蘸滿釉色的筆。新燒的筆筒果然開著野菊,花瓣上的釉色會隨光線變,晨光里粉如朝霞,月光下白若霜雪,花心處還藏著絲淡金,像留著窯火的溫度。

佳威掏出刻刀,在筆筒底刻了行小字:“菊釉藏春,筆落皆相思”。刻完突然紅了臉,耳尖比霽紅釉還要艷:“剛才燒窯時,我偷偷在火照上寫了你的名字。”

阿婆舉著那片火照笑,瓷片上的字跡已燒成胭脂色,像滴凝固的血,邊緣還泛著細碎的金芒。“窯神看見了,”她把火照塞進我手心,“這字會跟著釉色長,等你們老了,頭發白了,它還在瓷里紅著呢。”

松濤崖的霧又漫過來時,我們正在給新窯刻磚。佳威的鑿子落下,火星濺在青石板上,蹦出細碎的光,像撒了把釉料。“上聯刻什么?”他轉頭問我,眼里的霧汽沾在睫毛上,像掛著露水的瓷鈴。

我望著遠處的窯煙,它正和晨霧纏在一起,像幅流動的水墨:“就刻‘窯煙鎖夢牽云緒’吧,阿婆說這是太奶奶當年沒對完的聯。”

佳威的鑿子頓了頓,隨即在磚上刻下“瓷釉含光映歲華”,筆畫剛勁,帶著松柴燃燒的力道。“這樣就對全了。”他伸手拂去磚屑,掌心的溫度透過指尖傳過來,“就像我們,也對全了。”

遠處的窯煙還在裊裊升起,和云絮纏成一團,像被釉色裹住的心事。我忽然明白,那些藏在釉色里的字跡,那些刻在瓷上的故事,從來都不是靜止的——它們會隨著窯火生長,隨著歲月溫潤,就像此刻佳威眼里的光,正慢慢凝成我手心里的釉,一輩子,都褪不去了。

阿婆端來剛沏的茶,茶杯里的倒影里,我們的影子正隨著水汽輕輕晃,像兩只浸在釉色里的瓷偶,終于在百年的窯火里,找到了彼此的形狀。

慧蓮夢荷33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州市| 台中县| 黔江区| 宝应县| 枝江市| 和林格尔县| 潼关县| 随州市| 扎鲁特旗| 嘉黎县| 涿州市| 临西县| 乡宁县| 丹巴县| 房山区| 临沭县| 宣汉县| 开原市| 宜章县| 永修县| 宜宾市| 额尔古纳市| 噶尔县| 顺平县| 揭东县| 彭水| 泰和县| 曲阳县| 桐城市| 靖州| 邻水| 贵德县| 栾川县| 巢湖市| 吉首市| 依安县| 大理市| 洛扎县| 思南县| 宁蒗| 元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