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三朵祥云載楊永革戰上古

第156章正反宴的“規則越獄”與腦洞深處的平衡術

第一百五十六章:正反宴的“規則越獄”與腦洞深處的平衡術

(一)會吵架的餐具與“半反不反”的宴席

正反宴剛開席,餐具就先鬧了場“逆反”。楊小棘手里的木碗突然自己翻了個身,碗底朝上還偏要裝沙棘湯,湯順著碗沿往下滴,滴在桌布上暈出酸溜溜的黃圈,像碗在賭氣“就不按常理裝”。小星的陶勺更離譜,明明該舀橘子餅,卻非要往辣椒炒肉里戳,被辣得“滋滋”冒白煙,勺柄燙得直哆嗦,偏不往涼處躲,活像個犟脾氣的小孩。

倒懸廚師舉著顛勺的手僵在半空——他剛把漏底沙棘酸盛進反扣的碗里,碗底的小孔突然開始“選擇性漏湯”:往地上漏三滴,往天上濺兩滴,最后竟有一滴乖乖落回碗里,像在玩“一二三木頭人”。“這哪是做菜,是跟餐具打架!”他頭朝下嚷嚷,發梢沾著的面粉全飄到天上,在燈光下像群白色的小飛蟲。

最亂的是餐桌。本該平放在桌面的盤子,有一半斜著翹起來,像被誰掀了個角;裝海鹽飯的黑白雙色碗,自己在桌上轉圈,白的一面追著黑的一面跑,活像場永不停歇的追逐賽;連桌布都起了逆反心,邊緣往天上卷,中間往地下凹,把擺在上面的菜晃得東倒西歪,引得飛魚從窗外游過(沒錯,是游過)時,都忍不住吐個泡泡嘲笑。

“它們不是搗亂,是在學我們。”常識叛逆者端著杯“正反酒”走過來,酒杯里的酒一半往上冒泡,一半往下沉,“逆反核的波頻傳到物件上了,連木頭都想試試‘不按規矩來’的滋味。”他往楊小棘的木碗里撒了把共生種子的粉末,碗底的小孔突然長出細藤條,像只小手把湯穩穩兜住,“你看,給點甜頭,它們就肯妥協。”

宴席上的人很快發現,“半反不反”才是最妙的狀態。胖游客試著用腳夾筷子(反著來),夾了三次沒夾起橘子餅,改成用手抓(正著來),卻故意把餅往天上拋,用嘴接住,引得周圍人笑成一團;園丁給土里的樹葉澆水時,一半水往葉尖澆(反著來),一半水往樹根澆(正著來),樹葉竟同時開出朝上和朝下的兩朵花,像在給他鼓掌;連最守舊的老人,都先倒著喝了口茶,再正著咽下去,咂咂嘴說:“反著喝嗆人,正著喝順溜,倆放一塊兒,才知茶味。”

楊小棘的槐木匣子里,沙棘干和橘子糖渣正進行“和解談判”。沙棘干往糖渣上撒了點酸粉(反著示好),糖渣卻把酸粉裹成糖球(正著包容),酸粉在糖球里慢慢化了,竟變成酸甜各半的夾心,像倆吵架的小孩終于學會分享。小星把這顆“和解糖”扔進逆反核的沙粒堆里,沙粒突然不再只往上飄,有幾顆順著核壁往下滑,在中間堆成個小小的平衡錐,像在說“一直反著,也挺累”。

(二)“規則越獄者”的腦洞狂歡

宴席進行到一半,突然闖進群“規則越獄者”——他們是樂園里最擅長“鉆常識空子”的家伙:有個穿背帶褲的小孩,能讓影子自己走路,影子往東他往西,影子踩水坑他跳石頭,倆人配合著偷摘了樹上的反季果;有個戴草帽的漁夫,專釣天上飛的魚,魚竿往地下插,魚線往天上甩,說“魚在天上缺氧,更愛咬鉤”;還有個賣故事的小販,他的故事全是“反著講”的——先講結局,再講開頭,中間的情節倒著串,聽的人反而更想知道“到底發生了啥”。

“我們是來給宴席加道菜的。”穿背帶褲的小孩舉著個透明罐子,罐子里裝著“倒時沙”——本該從細口漏的沙粒,全在罐底打轉轉,偶爾有幾粒往上蹦,像在反抗時間的規矩。他把倒時沙撒在雙色海鹽飯上,飯粒突然開始“反著熟”:外面的白飯慢慢變生,里面的黑飯卻越來越香,引得胖游客一口咬下去,生熟交雜的口感讓他直瞇眼:“這叫‘回憶飯’,吃著吃著就想起剛煮好的樣子。”

戴草帽的漁夫帶來了“飛魚釀”——他把天上飛的魚開了膛,往肚子里塞地上長的野果,再吊在火上烤,魚香混著果香往地下飄(沒錯,是往地下),饞得水里游的鳥都探出腦袋。“魚在天上飛久了,想念土腥味;野果長在地上,想嘗嘗風的味道。”他邊烤邊說,突然把魚往水里扔,鳥叼著魚往天上飛,正好把烤好的魚送到胖游客嘴邊,像場跨物種的合作。

賣故事的小販則給每個人講了段“反常識姻緣”:從前有個正著走路的姑娘,愛上個倒著走路的小伙,姑娘嫌小伙總踩她影子,小伙嫌姑娘總擋他陽光,倆人吵了三天三夜,最后姑娘學著倒走三步,小伙學著正走三步,發現影子能疊在一起,陽光能同時照著倆人。“故事的開頭是吵架,結局是各退半步。”小販的嘴沒動,耳朵在“啊啊”叫,“就像這宴席,全反著吃會胃疼,全正著吃沒滋味。”

楊小棘突然明白,這些“規則越獄者”不是真的想打破所有規矩,他們只是在尋找“規矩的彈性”。就像穿背帶褲的小孩,讓影子反著走,是想知道“不跟自己一樣,也能玩到一塊兒”;漁夫釣天上的魚,是想證明“換個角度,獵物也能變成朋友”;小販反著講故事,是想發現“順序亂了,感情還在”。

(三)逆反核的“平衡覺醒”

宴席正熱鬧時,逆反核突然發出“咔咔”的怪響。原本一直反轉的核體開始忽快忽慢,藍色、紫色、橙色的光交替閃爍,把樂園照得像塊調色盤。往高處流的水突然在半空停住,既不往上也不往下;天上飛的魚懸在云里,翅膀扇得又快又慢;連說話的人都卡在“嘴耳反用”的中間——嘴動了一半,耳朵叫了一半,像被按下暫停鍵的木偶。

“核體在鬧脾氣,”常識叛逆者臉色凝重,他爺爺留下的筆記里寫過:“逆反波若找不到平衡,會把樂園撕成兩半——一半永遠反著,一半永遠正著,再也碰不到一起。”他掏出反方向計算器,算盤珠子倒著撥了三下,正著撥了兩下,“得讓它知道,反和正不是敵人。”

楊小棘想起槐木匣里的“和解糖”,突然有了主意。他讓小星把所有橘子糖往逆反核扔,讓倒懸廚師把沙棘湯往核頂澆,自己則抱著混合史萊姆,讓它往核體噴“正反膠”——膠液一半是逆反霧做的(反著粘),一半是共生藤汁做的(正著連)。

奇跡發生了:橘子糖在核頂炸開,甜味像只手,輕輕按住了往上飄的沙粒;沙棘湯順著核壁往下流,酸氣在核底繞了個圈,托住了想往下沉的沙粒;正反膠在核體表面結成層透明的膜,膜上的紋路一半順時針轉,一半逆時針轉,最后竟擰成個漂亮的麻花。

逆反核的光慢慢變成柔和的粉白色,沙粒不再只往上飄或只往下漏,而是在核中間形成個旋轉的漩渦——上半圈往上,下半圈往下,轉著轉著就分不清哪是上哪是下,像條首尾相接的蛇。往高處流的水開始在半空打個彎,一半繼續往上澆倒長樹,一半往下流回小河;天上的魚和水里的鳥換了條路——魚往下飛一段再往上,鳥往上游一段再往下,像在跳支對稱的舞。

“這叫‘動態平衡’。”常識叛逆者的爺爺筆記里最后一頁畫著這個圖案,旁邊寫著:“常識是錨,反常識是帆;沒錨的船會漂走,沒帆的船開不遠;讓錨拖著帆,帆帶著錨,才能走得穩、走得遠。”他把筆記遞給楊小棘,紙頁邊緣已經泛黃,卻能看出寫的時候,筆鋒先反著劃了下,再正著寫下去,像在示范“平衡”。

(四)會“眨眼睛”的樂園與未盡的腦洞

逆反核穩定后,顛倒樂園變成了個“會眨眼睛”的地方——有時反常識多一點(眨左眼),魚飛得更高,樹倒長得更歡;有時常識多一點(眨右眼),水乖乖流進田,人穩穩走在路上;更多時候,它睜著兩只眼,讓反和正像朋友一樣搭著肩。

穿背帶褲的小孩教會了影子“輪流走”——上午影子正著跟,下午影子反著跑,傍晚倆人手拉手;戴草帽的漁夫在天上和水里各搭了個窩,魚想飛就飛,想游就游,他的魚竿既能往上甩也能往下放;賣故事的小販開始“正反混講”,先正著說三句,再反著說兩句,聽的人說“這樣更像過日子,有順有逆”。

離別的時候,楊小棘的房車糕自己調整了方向——車頭朝上翹了三十度,車輪卻穩穩抓著地面,像在說“既想飛,也想踏實走”。槐木匣里的沙棘干和橘子糖渣抱成一團,酸和甜在里面轉著圈,再也分不出誰是誰。小星把最后一顆橘子糖塞進逆反核的漩渦里,糖塊在里面轉了個圈,變成顆一半黃一半紅的雙色糖,慢慢飄回她手里,像樂園送的禮物。

“反常識不是答案,是提問方式。”常識叛逆者站在博物館門口揮手,他的反方向計算器此刻正著放,卻在算最后一筆賬時,故意多撥了顆反著的珠子,“問‘為什么必須這樣’,才能找到‘原來還能那樣’;問‘這樣夠不夠好’,才能知道‘怎樣更好’。”

房車糕駛離引力圈時,楊小棘回頭看了眼——顛倒樂園像顆被掰成兩半又拼起來的糖,一半酸一半甜,一半方一半圓,卻在陽光下閃著同樣的光。小星舉著雙色糖說:“它在跟我們說‘常回來玩’!”

混合史萊姆的黏液在車窗上畫了個歪歪扭扭的符號——既像正著的箭頭,又像反著的問號。楊小棘知道,這不是結束,是新的開始——就像那場正反宴,菜吃完了,滋味卻留在嘴里;腦洞開完了,思考卻剛發芽。

或許每個世界都該有個“顛倒樂園”,讓常識偶爾歇歇腳,讓反常識出來遛遛彎;讓我們記得,規矩是為了讓日子更好過,不是為了讓日子變死板;讓我們敢問“為什么不能”,也懂說“這樣也不錯”。

至于下一個腦洞在哪里?誰知道呢。可能在顆往地下落的星星里,可能在朵往上長的草里,可能在你明天想“反著來”的一個小決定里。畢竟,腦洞從來不是遠方的風景,是腳下會發芽的種子——只要肯澆水,它就敢長成你想不到的樣子。

房車糕的尾氣在星際間畫了個圈,一半正著繞,一半反著纏,像個未完待續的省略號,在宇宙的草稿紙上,等著下一筆腦洞的顏色。

美麗雅閣210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浩特市| 乌审旗| 成都市| 晋州市| 石渠县| 广宁县| 忻州市| 德令哈市| 巨鹿县| 岑巩县| 黄山市| 文成县| 阳春市| 阿城市| 马尔康县| 石楼县| 子洲县| 镇原县| 尚志市| 苍南县| 通化县| 长治县| 沙河市| 宁海县| 呼图壁县| 上高县| 上思县| 台中县| 嫩江县| 安阳县| 龙江县| 吴桥县| 合水县| 八宿县| 五大连池市| 沙坪坝区| 靖州| 遵义市| 永清县| 高青县| 托克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