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內的黑暗濃重如墨,只有《夜間電梯使用規(guī)則》那幾行血字散發(fā)著幽幽微光,像黑暗中浮動的詭異符文。林陌屏住呼吸,那腳步聲不緊不慢,正在靠近。
嗒。嗒。嗒。
每一聲都敲擊在她的神經(jīng)上。她突然想起規(guī)則第四條:“若電梯在層間停止,計數(shù)腳步聲,若奇數(shù)則閉眼直至電梯重啟。”
“一、二、三...”林陌默數(shù)著,心臟狂跳。腳步聲在電梯門外停住,總數(shù)是奇數(shù)。
她猛地閉上眼睛。
黑暗中,聽覺變得異常敏銳。電梯門滑開的細微摩擦聲,氣流的變化,還有...一種奇怪的濕漉漉的呼吸聲,像是有什么東西正站在門外凝視著她。
林陌緊緊閉著眼,指甲掐入手心。理智告訴她這一切不可能發(fā)生,B3層不存在,血字規(guī)則是幻覺,但那逼真的恐懼感讓她無法冒險睜開眼。
時間仿佛凝固了。不知過了多久,電梯門緩緩關閉,然后輕微震動了一下。燈光重新亮起,電梯開始上升。
林陌小心翼翼地睜開眼。控制面板顯示電梯正駛向1樓,那個詭異的B3按鈕消失了。她長舒一口氣,靠在墻上,發(fā)現(xiàn)自己后背已被冷汗?jié)裢浮?/p>
電梯到達1樓,門滑開。前臺周姐站在外面,臉上掛著那標志性的職業(yè)微笑。
“林經(jīng)理,這么晚啊。”她的目光掃過林陌蒼白的臉,“看起來像是見了鬼似的。”
林陌沒有回應,快步走出電梯。她需要新鮮空氣,需要遠離這個突然變得陌生的大樓。
“對了,”周姐在她身后說,“保潔部明天要徹底清理空置工位,如果張曉曉留下什么東西...”
林陌猛地轉身:“張曉曉?你不是說她上周就離職了嗎?”
周姐的笑容絲毫未變:“是啊,所以如果有她的私人物品,我們就直接處理掉了。”
這話中的矛盾讓林陌不寒而栗。她點點頭,幾乎是逃離了大樓。
走在夜晚的街道上,涼風讓她稍微平靜下來。她拿出手機,信號恢復了。猶豫片刻,她撥通了保安室的電話。
“您好,這里是大廈安保部。”
“我是7樓數(shù)據(jù)部的林陌,”她盡量讓自己的聲音平穩(wěn),“剛才電梯出現(xiàn)故障,停在了B2和B3之間。”
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林女士,我們的電梯監(jiān)控顯示一切正常。而且,大樓沒有B3層。”
“但我親眼看到了B3按鈕!”林陌忍不住提高聲音,“電梯里的安全守則也變成了...別的樣子。”
“可能是應急燈造成的視覺錯覺。”保安的聲音禮貌而疏遠,“需要我派人送您回家嗎?”
“不用了。”林陌掛斷電話,感到一陣無力。
她站在街邊,夜風吹得她發(fā)抖。手中的工牌突然變得沉重——這是張曉曉存在的唯一證據(jù),也是那詭異經(jīng)歷的證明。
第二天早晨,林陌提前到達公司。她直接走向人力資源部,將張曉曉的工牌放在小劉桌上。
“這是在樓梯間找到的。”她平靜地說,“張曉曉的工牌。你說她上周離職了,但工牌為什么還在大樓里?”
小劉拿起工牌,表情困惑:“這確實是她工牌,但是...”她在電腦上查詢著,“系統(tǒng)顯示上周五已經(jīng)注銷回收了。奇怪,怎么會出現(xiàn)在這里?”
“我也想問問。”林陌注視著小劉的眼睛,“能否調取昨天的監(jiān)控?看看張曉曉是否來過公司。”
小劉猶豫了一下:“林經(jīng)理,我知道你可能擔心那個實習生,但員工離職后偶爾回來取東西也是正常的。至于監(jiān)控...沒有正當理由我們不能隨意調取。”
“一個女孩可能處于危險中,這不算是正當理由嗎?”
“危險?”小劉挑眉,“你有什么證據(jù)表明張曉曉處于危險中?”
林陌語塞。她無法解釋血字規(guī)則、不存在的B3層、詭異的電梯經(jīng)歷。在旁人聽來,這只會像是精神失常的胡言亂語。
“如果沒有別的事,我還要準備晨會。”小劉禮貌而堅定地結束了對話。
林陌回到自己的辦公室,第一次感到無所適從。她一向依靠邏輯和證據(jù)解決問題,但現(xiàn)在她面臨的似乎是超越常理的現(xiàn)象。
晨會上,王總宣布了新項目,卻只字不提張曉曉的突然消失。散會后,林陌故意留到最后。
“王總,關于張曉曉的離職,我總覺得有些蹊蹺。”她謹慎地選擇措辭,“她負責的項目還有些收尾工作,是否需要聯(lián)系她...”
王總擺擺手,不耐煩地打斷:“人力資源部已經(jīng)處理了。林經(jīng)理,我知道你做事認真,但別在這種小事上浪費時間。新項目需要你全力投入。”
林陌只得點頭。走出會議室時,她瞥見周姐正在不遠處整理資料,目光與她相遇的瞬間,那個職業(yè)微笑又浮現(xiàn)出來。
一整天,林陌心神不寧。她試圖集中精力工作,但總忍不住回想前一晚的經(jīng)歷。下午三點,她終于忍不住,以“外出洽談”為由提前離開了公司。
她需要找人談談,但又不是隨便什么人。她需要相信她的人,或者至少愿意傾聽的人。
走在公司附近的街道上,林陌漫無目的地拐進了一家小眾咖啡館。這里安靜隱蔽,是她偶爾會來的地方。
“老規(guī)矩?美式加鹽?”熟悉的咖啡師問道。
林陌點點頭,找了個角落位置坐下。她拿出手機,下意識地搜索“都市怪談”、“辦公樓靈異事件”。大多數(shù)結果都是明顯編造的故事或營銷號內容,直到她發(fā)現(xiàn)一個名為“都市隱理”的博客。
博主的最新文章標題是《規(guī)則下的陰影:現(xiàn)代職場中的怪談現(xiàn)象》。林陌點開文章,心跳突然加速——文中提到了好幾起辦公室怪事,都與某種“規(guī)則”有關:打印機自動打印警告、飲水機流出異液、電梯異常停留...
最讓她震驚的是,文章甚至提到了“血字規(guī)則”的概念,稱其為“隱藏在日常規(guī)則下的真實秩序”。
“您的咖啡。”服務員的聲音嚇了她一跳。
林陌抬頭,發(fā)現(xiàn)送咖啡的不是往常的服務員,而是一個陌生男人。約莫三十歲,穿著休閑但考究,眼神銳利中帶著一絲好奇。
“你不是這里的員工。”林陌下意識地說。
男人笑了笑:“觀察力真敏銳。我是店主的朋友,偶爾來幫忙。”他的目光落在林陌手機屏幕上,“‘都市隱理’?你也對這類話題感興趣?”
林陌迅速鎖屏:“隨便看看。”
“陳晃,”男人伸出手,“民俗文化研究者,順便試水一下新媒體運營。”
林陌猶豫了一下,還是握了手:“林陌。”她打量著對方,“那篇文章是你寫的?關于辦公室怪談的?”
陳晃點點頭,在她對面坐下:“研究方向之一。現(xiàn)代都市傳說往往隱藏在職場環(huán)境中,因為那是成年人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之一。”
“你說血字規(guī)則...是什么意思?”
陳晃傾身向前,聲音壓低:“一種理論。我們認為日常所見的所有規(guī)則——員工守則、安全須知、公共禮儀——背后都隱藏著另一套真正的規(guī)則。只有特定情況下,或者特定的人才能看到。”
林陌的心跳加速:“比如在電梯故障時?”
陳晃的眼睛微微亮起:“你遇到過?”
林陌猶豫了。說出經(jīng)歷意味著被當作瘋子或者幻想癥患者,但沉默意味著可能永遠無法理解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更重要的是,如果張曉曉真的處于危險中,她的沉默可能間接導致悲劇。
道德困境讓她胃部緊縮。說出真相的風險與保持沉默的代價在天平兩端搖晃。
最終,她謹慎地開口:“我可能...經(jīng)歷過類似的事情。在我工作的辦公樓里。”
陳晃沒有表現(xiàn)出懷疑或嘲笑,只是點點頭:“能具體說說嗎?”
林陌簡略描述了前一晚的電梯經(jīng)歷,省略了血字規(guī)則的具體內容。講述時,她仔細觀察陳晃的反應,但他始終認真傾聽,偶爾點頭。
“有趣的案例。”陳晃評價道,“尤其是B3按鈕的出現(xiàn)。在很多辦公樓傳說中,不存在的樓層是一個常見元素。通常與...”他頓了頓,“與人員失蹤有關。”
林陌感到一陣寒意:“人員失蹤?”
“傳說中,有些辦公樓存在著隱藏樓層,只有特定條件下才能進入。一旦誤入,可能永遠無法離開。”陳晃注視著林陌,“你說前晚還見到了一個本應離職的實習生?”
林陌點點頭,拿出張曉曉的工牌:“這是我在樓梯間找到的。人力資源部說她上周就離職了,但我前晚確實見到了她,還接到了她的電話。”
陳晃仔細查看工牌,特別是背面的那行紅字:“不要乘電梯下到B3”。他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
“林小姐,你可能已經(jīng)卷入了一個‘規(guī)則怪談’。”他輕聲說,“根據(jù)我的研究,這類現(xiàn)象通常有幾個共同點:一是隱藏的規(guī)則只有在特定條件下顯現(xiàn);二是違反規(guī)則會導致嚴重后果;三是通常與某個具體地點的歷史或能量有關。”
“能量?”
“負面情緒、悲劇事件、強烈的心理壓力...這些都可能在某些地點積累,最終形成所謂的‘規(guī)則怪談’。”陳晃解釋道,“你公司那棟樓有什么特別的歷史嗎?”
林陌回想了一下:“據(jù)我所知沒有。那是十年前建的,之前是片老廠房,但沒聽說過有什么重大事故。”
陳晃若有所思:“有時候歷史會被刻意掩蓋。或者,怪談的形成不需要悠久歷史,強烈的集體情緒就足夠了。”他忽然問道,“你們公司員工壓力大嗎?加班多嗎?”
“IT公司,壓力自然不小。”林陌說,“加班是常態(tài),尤其是項目截止期前。”
“高壓環(huán)境往往是怪談滋生的溫床。”陳晃點頭,“對了,能讓我看看那棟樓嗎?外部照片就行。”
林陌在手機里找到一張公司團建時拍的大樓外觀照片。陳晃放大圖片,仔細查看大樓的各個細節(jié)。
“有意思,”他喃喃自語,“樓的造型,窗戶的排列方式...幾乎形成一個封閉的符陣。”
“符陣?”
“一種束縛能量的結構。”陳晃抬頭看她,“當然,可能只是巧合。”
但林陌從他的表情看出,他并不真的認為那是巧合。
“如果真如你所說,有什么...規(guī)則怪談,”林陌艱難地說出這個詞,“我該怎么辦?”
“首先,保證安全。不要故意觸發(fā)或違反任何可疑的規(guī)則。”陳晃嚴肅地說,“其次,如果你再次看到‘血字規(guī)則’,盡量記下來。不同地點的規(guī)則往往有相似模式,研究它們可能找到應對方法。”
他遞給林陌一張名片,上面只有一個博客地址和郵箱:“如果你愿意,可以聯(lián)系我。我對這類現(xiàn)象很感興趣,或許能提供一些幫助。”
林陌接過名片,猶豫了一下:“你為什么相信我的話?大多數(shù)人會認為我精神失常。”
陳晃笑了笑:“我研究民俗和都市傳說十多年,聽過比這更離奇的故事。而且...”他頓了頓,“我能分辨出誰在說實話。”
離開咖啡館時,林陌的心情復雜。一方面,有人相信她的經(jīng)歷并提供了合理解釋;另一方面,這個“合理解釋”本身是如此荒誕,讓她難以接受。
回到公司已是下午五點。辦公區(qū)氛圍異常緊張,幾個同事聚在一起低聲討論著什么。
“出什么事了?”林陌問助理小楊。
“警方來了,”小楊壓低聲音,“在查監(jiān)控什么的。”
林陌的心一沉:“為什么?”
“不知道,好像是有人報案說...”小楊的話被走過來的警察打斷。
“林陌女士?”一位中年警官出示證件,“我們是分局的,想請您協(xié)助調查一宗失蹤案。”
“失蹤案?”林陌感到喉嚨發(fā)干。
“張曉曉,貴公司前實習生。”警官平靜地說,“她的家人報案說她已失聯(lián)三天。最后出現(xiàn)的地點就是這棟大樓。”
林陌跟隨警方來到會議室,機械地回答著問題。她說了最后一次見到張曉曉的情況,但隱去了電梯經(jīng)歷和血字規(guī)則——那太離奇,且沒有任何證據(jù)。
詢問結束后,警方讓她隨時保持聯(lián)系。走出會議室時,林陌看見周姐正在不遠處與另一位警察交談。她們的目光短暫相遇,周姐的表情一如既往地平靜,甚至帶著一絲同情。
但就在那一瞬間,林陌看到了別的東西。
在周姐胸前掛著的員工證背面,一行血紅色的小字一閃而過:
《前臺接待規(guī)則》
1.永遠微笑
2.不主動提供信息
3.晚7點后不接轉任何電話至B2及以上樓層
4.若有人問及失蹤者,回答“他們去了更好的地方”
5.若規(guī)則被破,成為下一守則
林陌猛地眨眼,血字消失了。員工證背面只是普通的白色塑料。
但她確信自己看到了。就像電梯里的血字規(guī)則一樣真實。
規(guī)則之眼——陳晃用的這個詞突然浮現(xiàn)腦海。她似乎真的有了某種能力,能看到隱藏的規(guī)則。
這一刻,林陌明白自己已無法回頭。無論愿不愿意,她已被卷入一個充滿危險謎團的世界。而為了找出張曉曉的下落,也為了自保,她必須學會利用這剛剛蘇醒的能力。
她回到辦公室,關上門,拿出陳晃給的名片。
窗外,城市華燈初上,霓虹閃爍中仿佛隱藏著無數(shù)未知的規(guī)則與危險。林陌深吸一口氣,在郵件正文中敲下第一行字:
“陳先生,我想我看到了另一個規(guī)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