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老小瞧了村民們對岸上親人的牽掛,五六年的時間不曾相見,或許曾經的家園早已經物是人非。
對親人的狀況數年不曾有消息來往,還是李老漢上島后,大家從他的口中零零碎碎的,得到一些各自想知道的內容。
秦毅從海老那里了解到,石橋鹽場不單單只是一個制鹽的地方,上百戶人家都居住在那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亭戶。
亭戶們都是互相之間通婚,因為他們太窮了,連給地主種地的佃戶,也會不把女兒嫁給他們。
另外海老告訴秦毅,石橋鹽場所在的海豐縣設有茶鹽措置司,茶鹽司有一個都的鹽丁,就駐扎在石橋鹽場。
軍、指揮、都。
都,是大宋軍隊最小的獨立編制,統管一百兵丁。一個都和后世一個連差不多。
這些鹽丁平日負責運送,守衛鹽倉,當然也包括緝捕私鹽販子和私自賣鹽的亭戶。
制度是好的,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墩子說,鹽丁是大宋兵丁里最有錢的了,別看他們負責緝拿私鹽販子,其實他們自己也暗地販賣私鹽,甚至從鹽倉里偷鹽。
那些丘八有錢了,當然不會扛著桿長矛大半夜里站崗受凍。晚上除了鹽倉有重兵把守,其他的地方根本沒人查看。
墩子對石橋鹽場的一草一木極為熟悉,他祖祖輩輩就在這里生活。
墩子將船泊在岸邊一個隱秘的地方后,秦毅低聲囑咐道:“雖然晚上沒有崗哨,但是大家還是要小心,不管遇到什么事,先藏起來再說。另外不要驚動了其他人家。不然咱們拍拍屁股走了,你們親人可就麻煩了。”
秦毅定好一個時辰后必須回到這里集合后。
眾人背好糧食,從船上跳下來,各自急沖沖地去了。留下人手看守好船,秦毅和茅子陪同墩子向他小舅子家里走去。
一路上,秦毅才見識到了大宋真正的鹽場,偌大的灶臺上面駕著的一口大鍋,竟然有房子大小。
墩子見到秦毅好奇,路上便說了些鹽場的事情,過了一會兒,墩子突然停下來,指著遠處一棟破爛的不成樣子的房子,道:“那就是俺原來的家。”
說完這句話,墩子便拔腿就走,帶著秦毅走到一個小門小院前,攀著墻頭翻了進去,悄悄地把大門打開,讓他們進去后,又慢慢的關上,落下門插子。
屋子里黑漆漆的,墩子走到門前,輕輕的敲了幾下,半晌后才有一個男人睡意朦朧的聲音傳出來的道:“大半夜的,誰啊?”
說完話,可能才反應出來,外面的人是怎么進的院子,剛道:“你怎么進……”
墩子便低聲打斷了他的話:“別嚷嚷,我,你姐夫!”
安靜了一會兒,屋子里的燈點亮了,然后便傳出一陣悉悉索索的穿衣服的聲音。
房門打開,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面相老實,不過胳膊的姿勢有些怪異,看到他們,吃驚的低聲道:“啊!真是姐夫,你怎么來了?快,快進來!”
年輕人看到墩子身后還跟著兩個人,端詳了下,其中的一個他認識,另一個少年就不認識了。
一個肚子微鼓的婦人從里間出來,長相頗為清秀,只是身上的衣服多是補丁,婦人胡亂抹了兩把頭發,見到墩子也很吃驚:“姐夫,你怎么來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對了,你們還沒吃飯吧,我去煮點粥。”
從這幾句話中,便知道李老漢后來的話不假,這個兒媳婦心地還是不錯的。看來要不是李老漢為了不拖累兒子,故意撒潑搗亂,是不可能被趕出家門。
李老漢的兒子關好房門,右手拽了拽披著的衣服道:“姐夫,先坐會兒,一會兒喝點粥。”
雖然李老漢最后解釋了,但是墩子先入為主,心底里還是對這個小舅子有些成見的。但是此時見到這番模樣,那點古怪的心理也全消散了。
“李權,別讓你婆娘忙乎了,我們吃過飯來的,收拾收拾用的東西,趕緊跟我走吧。”
李全忙道:“姐夫,怎么了?去哪兒?”
李全的婆娘也楞著看著墩子,怎么一來就讓他們走。
墩子道:“跟我上島!”
“上島做什么?我們這里挺好的,我姐和狗兒還好吧?”李全聽到墩子這樣說,松了口氣,原來姐夫大半夜的來,是讓他們上島的。
“這里好什么好?好還至于把你爹也趕走?”
李全的神色突然一變,忙道:“姐夫,你見到我爹了?他還好吧?是我不孝,可……”
秦毅不知道墩子平日里挺能說的一個人,怎么現在說話意簡言賅的,照他這么說下去,天亮了都說不清楚。
“李老丈挺好的,現在就和我們在一起,老丈的事情我們聽說了,其實事情不是你們想的那樣的。”
秦毅把來龍去脈大致的說了一下,李全聽到他老爹為了給他們省口吃食,居然是故意這么做的,眼睛頓時紅了。
“我以為俺爹瘋了,原來是這樣。兒子不孝啊!”
墩子惱道:“即便是你爹真的瘋了,你也不應該趕他出家門。”
李全的婆娘淚眼婆娑的道:“姐夫,不是這樣的,是公爹惹了茶鹽司的趙大人,要不是因為公爹瘋了,恐怕命也沒了。是趙大人下令讓我們趕公爹離開石橋鹽場的。不然就要問罪。”
李老漢還真的豁出去了,為了離開這個家,也算是費勁了心思。
李全道:“我去海豐縣城尋了好些次,都沒有找到,還以為……”
“行了,行了,別說了。收拾收拾東西,趕緊走吧。”事情的原本明了后,墩子趕緊催促道。
“姐夫,你們的日子也不好過,我爹就麻煩你們照顧了,我們就不給你們添亂了。”
“現在俺們的日子過的好著呢,要不然接你上去干啥?你爹這幾天天天念叨你們。放心吧,你姐夫還騙你不成,趕緊把當緊的東西收拾了,已經耽擱了不少時間了。”
李全和婆娘聽到墩子這樣說,再無疑慮,趕緊動身收拾東西。家徒四壁,也沒有什么好收拾的,把鍋帶上,卷了鋪蓋。李全的婆娘從米缸里摸索了半天,只弄出半袋子米。
秦毅看到李全干什么事情,都只用右手,左臂彎在胸前,幾根手指也蜷縮在一起,看來是左手有殘疾。
這也難怪李老漢要出走了,李老漢年老體弱,干不了活了,李全又身有殘疾,看來這個家都是這個婦人在操持。
墩子接過收拾好的東西,一股腦的扔在背上,李全攙扶了婆娘,就要出門,突然外面傳來很多人的腳步聲,而且火光閃耀。
茅子趴在窗戶上,向外面瞅了一眼,臉色大變。
“是鹽兵!有幾十個人!”
秦毅心頭警鈴大作:糟了!難道是其他的人被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