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大郎,又來賣東西?喲,這是野豬肉吧?今天沒魚嗎?”
剛擺開攤位,美味源的孫大哥就溜達過來,身后跟著個挑擔的少年,籮筐里有不少買好的菜。
“孫大哥好,這兩天沒時間去打漁。昨日上山運氣好,打了一只野豬,自家吃不完拿來城里換些家用。對了,孫大哥,我還有四只野兔,您要嗎?”
野兔肉比野雞肉嫩一些,野雞肉烀一天都烀不爛,野兔肉沒這缺點。孫大哥點頭:“野兔肉也算適口,我要了。大郎,你打的那幾條魚,味道確實不錯,與其來賣這些便宜的豬肉,還不如專心去打漁,只要能趕上上次的味道,你的魚,大哥能包圓了。”
“謝孫大哥賞識,以后我就努力多打漁,不過能打上來多少,我也不敢保證,不過孫大哥放心,只要打到,一定全留給孫大哥。”
孫大哥為顧寶的識趣滿意的點頭,買野兔的時候也沒怎么討價還價,很爽快的就走了。顧寶守著賣完所有的豬肉,雖然價格便宜,但除了體力之外,什么成本都沒有的野豬肉,還是賺了個讓顧寶十分滿意的利潤。
“三爺,家里的鹽快用完了,我去買一些回來,請三爺稍等我一會兒。”
“去吧,趁著天色還早,早去早回。”
“好咧!”
說是這么說的,顧寶其實沒去買鹽,鹽空間里貝貝已經被他用海水析出不少精細的海鹽,比現在吃的塊狀的粗鹽,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從空間里分出約一斗的量,拿本來要去買鹽的錢,去買了一套基本的木工工具,順便偷摸著把存在空間里的兩只獐子、草藥一塊兒給賣了,又得不少錢。叫貝貝數了數,居然有將近十貫之數。野豬肉其實沒賣多少錢,就野兔和獐子值錢。
這下,母親不用再賣田了!顧寶開心的揮舞一下拳頭,一直懸著的心,才算真正安穩,終歸,這一家大小的生計,總算有點盼頭了!
手里有了點錢,想到吃得噎脖子的糜子饃,顧寶當即揣著錢找上糧鋪,不敢買新糧,只敢買便宜的陳糧,還有粗面。之后又去買了些常用的調料、糖,五貫錢很容易就花出去,留下五貫回家讓母親處理。
買東西的時候,顧寶特意留意了一下,城里的警戒明顯沒前天那么嚴了,不過在出城的時候,顧寶還是特意送上一條豬肉,讓守城的衛兵,很爽快就讓他們出城。
回到家已是晌午,母親和梨花在廚房忙碌,顧寶把東西放下,請顧三爺留下吃飯,三爺推辭了幾句便答應下來。
母親把大部分肥肉都割了煉了一盆豬油,油渣盛了一碗,顧寶連忙把剛買的糖拿出來,使勁的研磨碎,撒在油渣上給三個小的吃,自己時不時的偷一塊兒,支使天真的荷花不時給母親嘴里塞上一塊兒,吃的一家人滿嘴流油,顧寶幸福得閉眼睛——感覺好久沒有嘗到油的滋味了!
借著對肉的憧憬,顧寶站廚房里當顧問,指點母親和梨花使用他剛買回來的調料,爆炒豬肝、紅燒豬皮、黃豆燉豬蹄、醬爆排骨、大蔥炒肉,一桌六個菜,全是葷的。這個菜單要是放在前世見到,顧寶肯定大叫受不了,太油膩,現在看到卻是兩眼放光,恨不得除了肉,其他東西一口不吃!
豬蹄今早清洗好,母親就已經燉上,現在燉得骨頭都是軟的,肉和黃豆都烀爛了,香濃的湯,聞著就叫人流口水。豬皮也煮軟了,現在顧寶指揮著,切好,放上佐料,進鍋里熬上,務必要燉成膠狀。
看看時間已差不多,讓母親把各種菜每樣盛了一碗出來給之后,顧寶再次上門去請人。農村都這習慣,女人小孩兒不上桌,請吃飯提前說好一遍后,臨要開飯,還要再去請一次,象征禮數。
這個家里,唯一還算成年的男人就顧寶一個,人請回來,只能他招呼支應著。每人倒一碗涼開水,沒茶,這個時代,喝茶很繁瑣,并不只是單純的泡茶葉,有很多其他的添加,比如姜、糖之類的。
顧家莊都是一族的,三位老太爺輩分比族長還高,老太爺們的面前,族長也只能敬陪下座,顧寶作為顧家唯一的代表,敬陪末座,聽前輩們嘮嗑,偶爾不突兀的、適時的插一句。穩重不張揚的作風,得到長輩們一致的贊揚,老太爺之一甚至還贊揚道:“可見遭遇點事情對年輕人就是有好處,以前大郎多冒失的一個人,如今也沉穩起來了。”
“正是。大郎成長起來,這一房今后也算有靠了。”
聽著長輩們議論,顧寶抬眼看二叔,二叔臉上的表情很復雜。今天這一出,顧寶算是正式代表他們家出現在長輩們的視野中,以后他們家有什么事情,他就是頂門柱,族里有什么決定,顧寶就是代表他們家的人!
不管二叔是什么想法,顧寶道:“以前的事兒,大都忘了,問起母親,母親也說先前諸位長輩們對家里總是頗多照顧。母親一個婦道人家,心存感激也不知道如何表達,今日各位長輩們能來,心中的不安才稍減一二。孩兒嘴拙,不知道該如何說才能表達心中的意思,只能請各位長輩們,今日敞開了吃好喝好,請上桌吧。”
剛才顧寶出去的時候,特意打了幾斤酒來。酒菜擺開,長輩們都喝了,顧寶也只能陪著,這時候的酒,酒液渾濁,度數很低,依著前世,四十來度的酒,怎么也能來一斤的量。現在換了一個身體,也不知酒精的適應程度如何,心理上倒是不虛。
一頓飯吃得大家滿嘴流油,一邊喝著濁酒,一邊說話。聽長輩們說說過去如何,現在如何,收成如何之類的。說著說著,說起顧寶將來的打算,顧寶心中叫了一聲正合我意,笑著答道:“謝太祖父關心,您知道我家沒什么勞動力,二郎還小,和我娘商量了一下,多數田地我們種不了,家中五口人,口糧不足,想說我們自己種一些力所能及的,補足口糧。當年,先父走時,我尚年幼不知事,母親一個婦道人家,身體又不好,種不了多少田地,想說二叔與我們本是一家人,便把水田交由二叔家耕種,其余的田租給了外人。如今我也大了,該擔起頂門立戶的責任了。故而,今天請各位長者和二叔來,就是想在各位長者的見證下,感謝二叔對我家多年的看顧和對我們兄妹多年的教導。如今二叔家的弟妹們也漸漸長大,二叔的負擔日益加重,我家我已能當事,總算不負二叔多年的看顧,請二叔放心,大郎今后一定把母親和弟妹們照顧得妥妥兒的,如有做不到的地方,請二叔大鞭子抽我,不用留情!”
顧寶一番話說得誠懇周到,二叔翻眼看他一眼,道:“我與你父親是兄弟,雖不是親生兄弟,卻勝似親生,受他所托,照顧你們母子也是應該的。只是二叔沒本事,沒把你們照顧好。”
這話說得真不虧心!顧寶在心中偷偷翻白眼,順著他的話往下說:“二叔說的是,這么多年都虧了二叔,大郎真是受之有愧。如今我大了,梨花、二郎也越來越懂事,我們不能再拖累二叔,今后,二叔盡可把精力放在家里,我們家的事,請二叔放手讓大郎去試試。”
話已經說的很明白,如果還繼續揣著明白裝糊涂,那還真不用介意撕破臉了。水田白給他們家種了這么多年,還不滿足么?
“大旺,大郎眼看著也快十六了,到了說媳婦兒的年紀了,他們家老的老,小的小,日子艱難,好不容易盼著大郎大了,也是到了他還父母債的時候了,該交給他的就交給他吧。”
聽顧寶說了半天,老太爺中的一位開口說了句公道話,其他二位摸著胡須點頭表示贊同。顧寶聽得心滿意足,請這三位長者來,也就是為了這么一句公道話。
三位長者,能在村中得到眾人的敬服,必然在德行上有著叫人心服的理由,顧寶家的情況,大家都心中有數,顧寶話里話外也全是好話,半句不是都沒說他,平日里,該做的禮數,從來未曾缺過。如果這種孤兒寡母的情況,還不能得到一句公道話,那這個顧家莊,基本可以算玩完了!
以前,顧家連個頂門立戶的男人都沒有,二叔占著水田不還,也有能說得過去的理由,如今顧寶站出來,再不還回來,在顧家莊,二叔一家可以說沒臉抬頭見人了。
如今的社會是古代,為了利益可以連臉皮都不要的人,終歸太少。特別是重視家族傳承的同族中,一個人的口碑,影響往往很大。春播秋收之類的,一家人做不完的時候,總要找人幫忙吧,諸如此類的時候,口碑就是很重要的東西。
顧寶曾經了解過,這個身體的前身,就是個普通的莽撞少年,但每到農忙的時候,他都會去幫別人家的忙,在鄰里之間、同族之間,評價還算不錯。顧寶的母親,繡活兒很好,平日有人來找她指點、幫忙什么的,從不會無辜推脫,一家人為人處世都還算靠譜兒,這也就是為什么今天能讓老太爺們有機會就開口幫他家說公道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