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皇太子、作為崔公的李隆基當然不會懂,也不必懂。他胸中自有日月經緯,有大唐的萬里河山。而且,梨園子弟三千,大唐幾乎最優秀的歌舞音樂人才都集中在里面了,如公孫大娘,如黃幡綽,而韋芷不過是滄海一粟。
終于有一天,一個月圓之夜,內心卑微的韋芷終于鼓起勇氣,在自己入戲的同時也讓李隆基入了戲。
那勇氣,來自于**也就是韋后的懿旨。
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把中宗毒死后,秘不發喪。隨后迅速調動軍隊守衛京城,任命親信擔任要職,同時密令自己隱藏在朝中各派勢力中的黨羽和耳目,偵聽各派的異動。而作為韋后派往梨園監視李隆基的耳目之一,韋芷被命令必須迅速將李隆基的一舉一動傳回**。
韋芷預感,一場腥風血雨就要到來了。腥風血雨到來之前,她必須在韋后和她心愛的崔公之間作艱難的抉擇。
韋后最忌憚的是李隆基。
李隆基堅毅果敢,小有大志,在宮里自詡為“阿瞞”?!鞍⒉m”是誰???就是曹操,東漢末年挾天子而令諸侯、死后被追尊為太祖武皇帝的曹操。
李隆基的堅毅果敢幾乎與生俱來。七歲那年,朝堂祭祀,一金吾將軍大聲訓斥侍從護衛,讓李隆基看不過眼,馬上怒目而視,喝道:“這里是我李家的朝堂,干你何事?竟敢如此訓斥我家騎士護衛!”弄得那將軍目瞪口呆,很是尷尬。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韋后不得不防。
根據**的命令,韋芷終于在一個月圓之夜,讓李隆基留在了宜春院。能讓李隆基留在宜春院的,除了音樂之外還有酒。李隆基醉眼朦朧看美人,恍恍惚惚聽音樂。是酒讓李隆基回不了東宮,是音樂讓李隆基留在了宜春院。那一夜,韋芷唱的就是《九張機》。
一張機,采桑陌上試春衣。風晴日暖慵無力,桃花枝上,
啼鶯言語,不肯放人歸。
兩張機,月明人靜漏聲稀。千絲萬縷相縈系,織成一段,回文錦字,將去寄呈伊。
三張機,吳蠶已老燕雛飛。東風宴罷長洲苑,輕綃催趁,館娃宮女,要換舞時衣。
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蓱z未老頭先白,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
五張機,橫紋織就沈郎詩。中心一句無人會,不言愁恨,不言憔悴,只恁寄相思。
六張機,雕花鋪錦半離披。蘭房別有留春計,爐添小篆,日長一線,相對繡工遲。
七張機,春蠶吐盡一生絲。莫教容易裁羅綺,無端翦破,仙鸞彩鳳,分作兩邊衣。
八張機,回紋知是阿誰詩??棾梢黄鄾鲆猓行凶x遍,厭厭無語,不忍更尋思。
九張機,雙花雙葉又雙枝。薄情自古多離別,從頭到底,將心縈系,穿過一條絲。
輕絲像床,玉手出新奇。千花萬草光凝碧,裁縫衣著,春天歌舞,飛蝶語黃鸝。
歌聲猶在,音容猶在。然而館娃宮女,更換舞時衣,那一夜過后,李隆基什么都忘記了??衫盥』f芷沒忘。韋芷喊著崔公崔公,刻骨銘心。那一晚,月亮多圓啊。韋芷從小到大,從沒看過這么圓、這么大的月亮。
后來,**收到的是李隆基整天沉迷于梨園、宜春園的密報。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韋后松了口氣。于是宣布中宗駕崩,立十五歲的李重茂為皇太子,自己臨朝攝政。
然而她錯了。
這年的六月二十日深夜,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的協助下,率領劉幽求、鐘紹京等人,聯合葛福順、陳玄禮等羽林軍以及“八常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入玄武門,直沖**。韋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以及支持她們的羽林軍將領先后人頭落地。
皇室傾軋,宮廷喋血,這是大唐帝國永遠擺脫不了的宿命。
李隆基雷霆一擊,韋后、安樂公主以及他們依附者的鮮血和正值花開時節的牡丹爭相斗艷。樹倒猢孫散,韋后和安樂公主的余黨急急如漏網之魚,四散逃逸。他們有的流落江湖,有的另擇高枝,而韋芷卻糊里糊涂地選擇復仇。
韋芷已經被皇宮殺伐和自己的單相思弄得身心俱疲,衣帶漸寬。進梨園做一次刺客,無非是想見見李隆基而已,其他,則沒有機會了。
韋芷不可能和自己心愛的人常相廝守。李隆基有他的王妃,當了皇帝后還會有才人、婕妤、美人以及才人,等等,而韋芷不過是點綴,如同蜻蜓點水泛起的小小漣漪。
韋芷要走了。
除了太子一黨,她還要逃避太平公主的追殺。
韋芷能逃到哪里去呢?
但她還得逃,不為什么,就因為她已經懷上了李隆基的血脈。
韋芷一路東行。她決定找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把孩子生下來,把他扶養成人。孩子將來當象王維、孟浩然一樣的山水田園詩人,寫些“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之類的詩歌,決不進帝王家。韋芷一路東行,就逃到了蒼巖山。可這美麗癡情的女子,卻很傻很天真,一點也不懂得掩飾自己的行藏。她依然不時癡癡地唱她的《九張機》,用塤吹她的《九張機》,一路之上,在散發美麗芬芳氣息的同時也散發著遙遠的悲傷。
人一癡,就傻了;人一傻,就無藥可治。這樣,“八常侍”循著《九張機》的曲調,一追就追到了蒼巖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