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莽漢頌

西漢末年的外戚專權

西京夕陽:西漢末年的外戚專權

西漢末年的外戚專權

漢宣帝的“霸王道雜之”在他逝后并未得到繼任者的重視,再加上武帝以來的長年積弊,漢王朝很快轉入衰敗的軌道。

當皇帝懦弱時,他身邊的人就開始狐假虎威,他們的貪婪和奸詐使皇帝幾成傀儡。在西漢末年的政治舞臺上,外戚是權力斗爭中舉足輕重的角色。

皇權的旁落

在中央集權的君主政治中,皇帝的人格至關重要,他不僅需要練就過人的毅力,而且必須熟知各類權術,懂得恩威并施。漢宣帝深諳此道,所以他能最終成就“中興”事業。元帝及以后的幾位皇帝太柔弱,他們本性善良,但心術太正,兼及優柔寡斷。他們的意志往往被自己的yu望或旁人的奸猾牽引,最終失去權柄。

柔弱無主的元帝

元帝在做太子時即愛好儒術,勸諫宣帝省用刑名法術。即位之后,他終于有了實現自己理想的機會,但最后的結果卻是令人,也令他自己失望。

宣帝逝世前拜史高為大司馬車騎將軍、蕭望之為前將軍光祿勳、周堪為光祿大夫,三人皆受遺詔輔政。元帝即位之初,蕭、周二人因曾任太子太傅而頗受尊重,二人的意見也常被皇帝采納。

武帝時,宦官開始參與政事;在宣帝時代,宦官的作用更大。在宣帝逝世后,宦官弘恭、石顯仍在政府的決策過程中占據重要地位。由于蕭、周二人見用,因此弘恭、石顯遂與史高互為表里。蕭望之認為任用宦官非漢朝舊制,因此奏請改任士人,這令雙方的關系更加惡化。蕭望之所面臨的權力格局與霍光秉政之初時類似,但他卻沒有霍氏那樣的好運。昭帝14歲便能窺破臣下的奸謀,元帝雖已成年,卻不能當機立斷地保護自己所尊敬的大臣。當石顯上奏說蕭、周、劉更生等人互為朋黨,黨同伐異,請求將蕭等“召至廷尉”時。元帝竟然不知“召至廷尉”是逮捕入獄的意思,糊里糊涂地同意了石顯的奏議。不久,元帝召請周、劉二人議事,這才知道他們已身陷囹圄。蕭等雖被放出監獄,但蕭被削職,周、劉被貶為庶人。

一段時間之后,石顯等再次誣陷蕭望之,奏請將其下獄。元帝認為蕭性素剛強,不會輕易認罪入獄,其實是擔心蕭自殺。石顯卻答非所問,妄說蕭望之“語言薄罪,必亡所憂”。元帝同意了石顯的奏請。蕭望之最后在家中自殺,元帝聽聞后嘆惜不已,“曩固疑其不就牢獄,果然殺吾賢傅(《漢書·蕭望之傳》)”,悲痛廢食。但石顯等只是被元帝訓斥了一番,并未受到處罰,最后不了了之。直至逝世,元帝一直未能將石顯從身邊趕走。

一段時間后,元帝又想起了周堪,試圖重新起用這位老臣。但在聽了楊興的一通胡言后,竟然再次貶棄周堪。發生在蕭望之、周堪身上的事足以說明元帝的柔弱無主見,不能在錯綜復雜的權力斗爭中維護自己的權威。

受制于外戚的成帝

元帝雖無主見,但他仍然相當勤勉,繼位的成帝卻連勤勉都拋棄了,好色、奢侈是對他恰當的描述。成帝時代,外戚的權力逐漸強大,皇權的旁落已成不可挽回的趨勢。

成帝做太子時即好色,即位后,皇太后即詔采良家女以備后宮不時之需。成帝一直為無子嗣而擔憂,這也成為他好色的最佳借口。而命運似乎成心要捉弄這位皇帝,廣蓄妃嬪并未給他帶來兒子。自從寵幸能歌善舞的趙飛燕之后,成帝遂惑于其言,竟至廢皇后,乃立趙飛燕為皇后。之后,趙飛燕又失寵,而她的妹妹則極盡寵愛,皇帝為她建筑的宮殿鋪銅鑲金,裝飾著各種名貴寶石。劉向見此情景,于是就從各種古書中采擷故事,編成了《列女傳》。但成帝看了之后,也只是贊賞,然后嘆嘆氣而已。為了皇室的香火,成帝又求助于鬼神,迷信方士的胡言亂語。

皇帝勢弱,太后的羽翼卻迅速豐滿。在成帝即位后,石顯很快失寵,隨之外戚的權勢逐日攀升。成帝時的太后是元帝的王皇后,她出身于一個大家族,共有兄弟八人,她有位長輩是宣帝的母親,宣帝的王皇后,即邛成太后是她的姑母。元帝時愛幸定陶王,幾以之代太子,但受王商等外戚重臣的鉗制,太子的地位一直非常穩固。待太子即位后,王商等人更是權傾朝野。王氏家族數人在朝內任高官,如王商任丞相、王鳳任大將軍,權勢最盛時有十位被封侯、五位曾任大司馬。面對強勢的外戚,成帝時常無可奈何。當時王氏家族的人爭相以奢侈為尚,王商病中避暑,從皇帝那里借居明光宮,然后穿城引水入宮中洼地,池中行舟。成帝微服出行,看到王商的宅院極盡豪華。于是成帝斥責車騎將軍王音,知此消息后,王商、王根兄弟假裝自黥、自劓,以求太后寬恕。最后,王商等只是負斧請罪而已。只要有太后在,成帝實際上并不能懲罰他們。

成帝并不是沒有看到身前的危機,但王氏家族不僅人多勢眾,而且長期據有高位,在朝廷上已經根深蒂固,非成帝一人所能撼動。劉向當時曾多次進諫,或明語,或暗示,勸成帝鏟除外戚,以固劉氏,但成帝往往只能心向往之,而無從實行,劉向終其一生未獲大用。多數朝廷大臣則忌憚王氏的權力,不敢盡呈忠言。當成帝以災異是否與外戚有關聯的問題請教經學之士張禹時,后者為了保全自己的富貴,竟然曲護王氏,勸成帝不要聽信那些攻擊外戚的言語,成帝聽后深信不疑。成帝時代養成強大力量的王氏家族,經過幾十年的積累,最終由王莽篡奪了劉氏皇權。

成帝用度奢侈,為了向外族夸富,他驅使民眾四處捕獲珍禽異獸,集送至京師的射熊館。然后用大網將野獸圈起來,供胡人射獵,成帝則在旁邊觀賞。成帝下令修治的昌陵因工程浩大,歷時五年而未成,百姓疲憊,最后不得不停工。

左右為難的哀帝

哀帝的身世和所處的時代,使他左右為難,猶如一只風箱里的老鼠。哀帝時,皇權的旁落已成定局,縱使哀帝時有自強之意,已無力挽轉頹勢。

哀帝并不是成帝的兒子,而是定陶恭王的兒子,即成帝同父異母的兄弟的兒子,三歲時繼承父爵為定陶恭王。這位幸運的貴族很早就居住在長安的皇宮內,他舉止得體,熟習經書,因此得到一直沒有子嗣的成帝的喜愛。而定陶王的祖母傅太后也跟著他居住在長安,這是一位較有遠見的老太太,她通過賄賂結交了皇帝的寵妃趙飛燕姐妹和皇帝的舅舅驃騎將軍王根。二趙、一王也想為自己尋找穩固的靠山和安全的退路,三人心領神會,最終促成皇帝將定陶王立為太子。

定陶王即位為帝之后,傅太后被封為恭皇太后,但她很快就厭倦了自己的封號,她再也不愿意屈尊在太皇太后,即元帝王皇后之下。而由于傅太后與趙飛燕等相勾結,王氏也對其心有怨恨。約一兩年后,哀帝禁不住傅太后的壓力,以及一些大臣的進諫,下詔改封傅太后為帝太太后,哀帝的生母封為帝太后。此時的后宮中,共有四位太后:王太后、傅太后、丁太后、趙太后(趙飛燕),前兩位的權勢最大,兩人間的斗爭也不斷。傅太后家族有多人被封為列侯,兩位侄子官至大司馬。傅太后本人性格暴戾,詭計多端,得勢之后直呼王太后為“嫗”,這個稱呼如同現在的“老家伙”。丁太后、趙太后由于兄弟不多,權勢稍弱,但丁太后家族仍有一人官至大司馬,位至將軍、九卿、二千石的也有六人,另有十多人在皇帝身邊任職。

哀帝時代,王氏家族的權力受到一定的扼制,王莽等被迫去官,但由于樹大根深,再加上朝廷上大臣的相助,終不至枝葉無存。而且王太后長壽,在傅太后、丁太后、趙太后死后,她仍然健康地生活了許多年,直到王莽建國五年(公元13年)她才去世,高齡84歲,她的長壽為王氏家族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護。

哀帝也曾嘗試著強固自己的權威。居位時間雖短,但屢次下詔征舉賢良方正,或賑救災民,試圖有所作為。但自成帝以來的外戚專權,積弊時久,已非一日之寒,而且各種社會弊病也難以在短時間內改變。在這種內外交困的情形下,哀帝很難有所成就。更不幸的是,哀帝還因過于喜愛一個庸碌的臣子而為自己招來了罵名。

這位臣子就是董賢,一個經歷短暫榮耀之后悲慘死去的“佞幸”。董賢本來是太*中的一位小吏,因長相英俊而引起哀帝注意,與他交談之后,哀帝更加喜愛。哀帝對董賢的尊敬遠遠超出了二人之間的君臣關系,董賢不僅隨侍左右,而且“常與上臥起”,也就是說經常同榻共眠。有一次白天小睡,哀帝想起床,但發現熟睡未醒的董賢壓住了自己的衣袖。哀帝不忍驚醒寵愛之臣的美夢,遂自斷衣袖而起。董賢脾性溫和,每次輪休時,都不回家,留在宮中為皇帝(哀帝常年有病)喂湯進藥。哀帝投桃報李,允許董的妻子居住在董在宮中的房子里,又征其妹入宮為昭儀,為他的父親加官晉爵,董賢的岳父和妻弟也因此得官。

董賢自己也獲得了極大的尊寵,年僅22歲的他就位列三公,而且朝中百官都要通過他向皇帝上奏,班固稱“寵在丁、傅之右矣”(《漢書·佞幸傳》)。在一次酒席中,哀帝對董賢說要效法堯舜禪讓,將帝位讓給董賢。在旁邊的王閎(當時王氏家族只有他與其兄長在朝廷任職)立即進諫,勸皇帝馬上停止酒醉時的瘋言瘋語。哀帝默然良久,從此不再邀請王閎參加酒宴。

哀帝也許有借董賢之力壓制外戚的意圖,因為皇帝的舅舅丁明被皇帝免除大司馬之職后,董賢就代替了丁明的位置。但哀帝明顯找錯了人,在他去世之后,董賢緊張惶恐到不能料理喪事,結果使王莽獲得良機,后者隨隨便便找了個理由,以雷厲風行的手段剝奪了董賢的權力。一無所有的董賢回到家中,與妻子一起自殺而亡。王莽又將董家驅出中原,沒收全部家產,那些通過董賢而獲官位的人也全被罷免。對付董賢,王莽簡直就像面對一只墜落在地的風箏。

舞凰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川县| 改则县| 吴堡县| 张家界市| 河北区| 天全县| 安福县| 竹北市| 潞西市| 青岛市| 荆门市| 开阳县| 财经| 保康县| 丘北县| 西吉县| 尼勒克县| 古丈县| 新沂市| 东丰县| 崇义县| 乌兰察布市| 南木林县| 英吉沙县| 清流县| 徐水县| 土默特右旗| 惠来县| 田东县| 闵行区| 诸暨市| 营山县| 靖远县| 梅河口市| 永胜县| 镇坪县| 东城区| 海宁市| 贺州市| 左贡县| 新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