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段時間里,子聰一直守在媽媽的身邊,天天都不曾離開,認真地照顧媽媽的飲食起居,忽然一下子變得懂事了許多,也孝順了許多,而其,他盡量天天都開開心心的,讓媽媽也開開心心的,因為他知道這種病心情也是很重要的,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這是很重要的。所以,他要盡量讓媽媽天天的心情都是開心的,不要有任何的不開心或者抑郁的事情。
莫言這一天也一直都跟在子聰的身邊,看著看著子聰一天天的憔悴心里很不是滋味兒,可是她現在不管說什么,子聰都是聽不進去的。可是,當她看到子聰在媽媽的身邊的時候,心中又會很開心,感覺這個樣子的子聰才是最好的。雖然這樣,但是,她也就沒再說,只是經常默默地陪著子聰。可是,陪在子聰的身邊的時候,就會想到子聰的媽媽跟自己說過的那些話,是啊,子聰的病那是一種隱藏在體內的隱疾,說不定某一天都爆發了,那個時候,子聰會怎么樣呢?她不知道這樣的未來會是什么樣子的,只好不再去想,只是這樣默默地陪伴著,只要能夠看到現在的子聰好好地,就好了。
而且,這一段時間。梓松也經常來,可是,這樣天天都來的話,讓子聰的媽媽心中覺得不好意思,所以在子聰的媽媽說了之后,他來的次數也就少了許多。也是因為他家中也有許多事情要做的,畢竟這是一個喜慶的日子,家里邊天天都有事情要做的。
時間一點一滴地這樣過去了,可是子聰的媽媽的病情也這樣,不但沒有減輕,而且還一天一天的嚴重了,最終,子聰的媽媽還是撇下子聰一個人走了。
那一天,子聰抱著媽媽的相片,一直默默地走到了墳墓前。他一路上沒有流淚,他不讓自己表現得那樣能夠懦弱,他要堅強,堅強地生活,媽媽不希望他自己活在痛苦中。媽媽臨走之前對他說:“子聰,媽媽不要求你怎樣,只希望你自己能夠活的快樂,能夠幸福,在你的有生之年不要再有一點痛苦,這樣媽媽就放心了,子聰,你能不能答應媽媽,生活的快樂呢?”
她看著媽媽艱難地說著,痛苦地說出:“媽,你別說了。我知道!我一定會快快樂樂地生活的,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媽媽堅持著說:“子聰,你能這樣說,媽媽就很欣慰。媽媽有時想要能夠像你爸爸那樣悄悄地走,不讓你知道,是不是會對你更好。可是,媽媽舍不得離開你,媽媽還想看你快樂地長大!讓你天天都快樂,天天都能看到你的微笑,你的一切……”
“媽,別說了!”子聰痛苦地哭喊著。
那個下去,媽媽跟他說了很多話,說完之后她就走了,留下了他一個人孤獨地在這個人世上獨活,他曾想過也一走了之,可是,他不能那樣做,那樣會讓媽媽更難過的。而且,他也答應過媽媽要好好地生活,所以他堅強地撐了下來,決定一個人也要堅強地活。
送葬的人已經走得差不多了,現在,只剩下莫言和梓松兩個陪在他身邊,“我不能哭!”他堅持對自己這樣說。他看著墓碑上媽媽的照片,笑容是那么的甜美,可是,就是這樣短的距離卻是人世間最遠的距離了,他已經永遠無法在看到媽媽了,永遠無法在看到媽媽在家中為自己忙碌了。他從此就只真地只剩下自己一個人了。他所能依靠的也只有自己了。他抬起了頭,看著這一片的墳墓,突然想起了魯迅曾經寫的那篇文章中的墳,感覺是那樣的凄涼。遠處的太陽已經悄悄地收起了自己的光芒,不想再在這個時候給他的心里添加反差。他還是站在原地,莫言也是靜靜地看著他,看著他看向的方向。想著不一樣的問題。
夜色來襲,這片墳地顯得有些恐怖,他不舍得將媽媽一個人留在這里,可是看守墓園的人不允許他們逗留了。莫言轉身來招呼子聰走:“子聰,咱們該回去了!”
“嗯”子聰只一個子回復。
莫言便轉身先走。子聰滿眼蓄淚地看著莫言轉身,他覺得他和莫言也越來越遠了,他們已經不可能像從前一樣了……
逝者已矣,往事成昨昔。
生者猶懷念,
痛已成傷,
滿身歡喜已不復,
如今空對昨顏
豈不知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只道
傷已成
痛已定
已難恢復
更難重新笑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