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想找個詞語來形容當年的初次創業。想了很久,最后歸結成“邋遢起步”,當是對自己人生的一次小結。
經歷秦賢明和陶治的事后,我聽了李冰冰的話,打算往正業上走。二十萬的負債不可怕,畢竟我還很年輕,年輕就是人最大的資本。但確實,高利貸做得辛辛苦苦,一個馬失前蹄就會血本無歸。
除了金融,再就是有點文學功底,除此之外我別無長處。做生意要有項目、有資金,說白了最起碼想做什么行業、該怎么做自己總該得有個大概。但當時我的腦子一片空白,想做也不知道從何做起。
想過開餐館,汲取了李冰冰的經驗后打消了念頭。有朋友約一塊開藥店,覺得有些難度怕會吃和不討好也放棄。開磚廠、挖石礦、買賣建筑材料等等,基本上身邊能接觸到的行業,能問的都問了,有意思合伙的人也有,就是沒信心不敢做。
在一個朋友聚會上,我認識一個做廣告的朋友,姓季,叫季曉旺,名字不錯,雙日生暉,可能自小做夢都想著一輩子擁有陽光燦爛的季節。
季曉旺人看上去黑黑黝黝的,個子高瘦,有些邋遢。因為公司也需要做廣告的緣故,我和他幾次接觸,慢慢相處就熟了。
季曉旺以其說是做廣告的,還不如說是打工的。他的公司叫四季廣告公司,屁丁點大的家底竟有四個股東。換季曉旺自己的話講,窮,沒辦法,借別人的力,原話是“借步走”。股東們出錢、出關系,他出力,接下業務所有具體活都由他包攬,賺了錢大伙平分。
季曉旺每天除了晚上洗澡后,渾身上下沒有塊干凈的地方,不是污漬就是泥巴,看得出他干活做事很賣力。他手下的工人沒一個怕他,有時工人活做得不好,他十句話沒我一句話管事。
深化投資日常也有些零星的廣告活要做,比如印點宣傳單、紙箋、布幅之類的,都是些小活,大廣告公司我叫不動,季曉旺每次都隨傳隨到。看上這點好處,有活我就通知他做,慢慢的相互就了解起來,偶爾也一塊喝點酒。
季曉旺接活很勤快,就是做事太馬虎,換個通俗的字,叫“爛”。一份只有五十來個漢字的圖片宣傳單,他讓工人設計的稿子可以打錯十四個字。公司做完業務我主動讓他開發票來結算,五六千塊他一句沒事不急,拖了三四個月才來結走,換是別人做生意巴不得做完活就拿錢。我曾說過他好幾次,爛風格還是糾正不過來。
廣告行業的利潤我能感覺到豐厚。此前公司舉辦過一周年紀念慶典,宣傳的條幅由公司統一做,當時我找的一家廣告公司,事后人家偷偷地塞給我一個裝有兩千塊現金的信封。按照正常去算,20%的回扣,廣告公司賺的是一萬,利潤是翻倍的,而且只會多不會少。
我曾幾次對季曉旺說,將來有機會可以合作合作,和他一塊發財。話說的很明白,我對廣告很有興趣,想跟他合作。
可能是巧合,四季廣告公司后來退出了兩個股東,什么原因不清楚,季曉旺說是占著茅坑不拉屎,什么事不管就坐著等分紅,意見不合退出去了。事情真相不得而知,但季曉旺“借步走”表面上還是有點成效,公司的小事小活很多,工人有時都忙不過來。
當時我正愁沒什么正業可以做,知道人家股東退了以為是個機會,找季曉旺喝酒表示有意愿入股。季曉旺很是歡迎。我讓他算算入股需要多少錢,次日他就打電話給我,三萬,三個股東平分股權。之所以說三萬,是因為此前他們兩個股東也是這個錢數,讓我原價入股。
我還問了負債,兩股東退出去后重新整合,沒有負債。考慮幾天,我決定入股,一來投的錢少,負擔得起,二來廣告行業的利潤很高,來錢快。就這樣,我以為撿了便宜,很快便成了四季廣告公司的新股東,入的是暗股,找另外那個股東一塊簽了合伙協議。
總算有正業做了,那時候覺得很開心,也比較有激情為公司做點貢獻。重新組合后的四季廣告公司,除了一些破舊的辦公、施工工具,其實一無所有。兩臺破電腦,還有打印機、電焊機、切割機,再就是一堆廣告材料,我當時也覺得入股這樣的破公司哪需要三萬塊,一萬塊頂多。后來想想初次創業,也別計較太多,就過去了。
入股四季廣告公司后,我挺關心公司的業務。想做戶外廣告牌,股東拿不出錢來,我就找低息的民間資金,讓季曉旺以公司的名義借,股東一起承擔風險。做戶外廣告,城區內得找城監執法,公路得找路政,我也想辦法托人搞定關系。總之我入股后,四季廣告公司煥然一新,有了第一塊、第二塊廣告牌。
廣告公司對外得有好形象,我提醒過季曉旺要重視一下個人形象。慢慢的季曉旺個人形象確實有些改變,穿的衣服大多是國內的品牌服裝。衣裝是改善了,但人的品性你沒辦法改變他。好好的品牌服裝,他卷著褲管高一腳低一腳,襯衫不用幾天就能卷成花菜。久而久之我也懶得再說。
正業忙了一年,年底問公司賺了多少。季曉旺坐在辦公桌上寫寫劃劃計算,支出多少收入多少,負債多少,外帳多少,盈利三萬多。那時候公司對外負債只有十萬,都是借來做廣告牌的,可以算作公司的固定資產,市場溢價應該能賣到二十萬。外帳有七萬多,都是業務做了還沒收錢,季曉旺說催了多次,都答應了還沒給。季曉旺的爛風格我了解,深化公司的帳我主動催他來結算,他都會拖一兩個月才來,更別說其他人了。
新公司能盈利就好,我當時是這么想,也覺得挺欣慰,建議把盈利分了,開個好頭。說到盈利,第二天季曉旺的帳又變了,說昨天沒仔細算,負債利息支付沒算,這個沒算那個沒算,合計后虧損四萬多。
盈利三萬變成虧損四萬,這種帳誰聽了都覺得頭大。我讓他把帳列份清單,要清楚。他照著我的話做,帳都是臨時憑記憶做的。清單上的大帳是比較清楚,但小帳發票殘缺不全。給你的感覺,公司平時的帳都在季曉旺的腦貸里,做出來的帳也全是糊涂帳,財務極為混亂。
我還沒跳的時候,另外一個股東先暴跳如雷。后來這事我想通了,當初其他兩股東退出去,他沒退,是因為根本無路可退,四季公司之前帳就很亂,就是虧損的,想退拿什么退?如不是后來借低息資金豎的那幾個廣告牌,四季公司根本就一窮二白。正是那幾個黃金廣告位身價的升值,他當初打水漂的錢才能夠重新回到帳面上。我一直不信這個道理他心里會不清楚!
不久公司分了。怎么分他兩都沒主張,最后我提的方案。生意不成仁義在,大家好合好散,能照顧就多照顧。廣告公司歸季曉旺個人經營,前年度的四萬多虧損也歸他承擔。廣告牌收益分成三份,季曉旺和我各占25%,另外那股東占50%,負債也按這個比例分攤。人活著,能合作共事是一種緣份,我這人對錢看得并不是那么重。
入股四季廣告公司三萬塊,分攤了25%的債務就是兩萬五,相當我拿了五萬五的去買了25%的廣告牌收益。黃金廣告位能賣個好價錢,我自個評估的合理價格是二十萬,占25%就是五萬。忙活了一年多,只要別人不過份,少要些怎么樣我都行。
沒過多久,那個股東找我,意思是50%的廣告牌收益肯賣給我。我問他賣多少,開口18萬。窮瘋了!當時我就暗罵,要不是看你沒錢照顧你,給你25%我都嫌給多了。生活中就常有這么些人,總認為得到的都是自己應得的,從不去想別人得到的和失去的。人生在世,朋友無非就是多一個少一個,像這類人,最好敬而遠之。
之后四年多的時間,25%的廣告牌收益,我沒有拿到過一分錢。四年后的季曉旺生意已經做得很好了,門面也裝點得很堂皇,還跟人合伙辦了家噴繪彩印工廠,放點高利貸。小兩口一到黃金假期,便出門度假旅游,很是快活。所謂的廣告收益對我來說就像塊雞肋,趁季曉旺到銀行辦理貸款時,我找他協商,以五萬元的低價把25%的廣告牌收益賣給了他。至此,第一次創業才算慘淡收場。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還得講究在什么土質施什么樣的肥。跟什么樣的人合作得什么樣的結果,也是很正常的事。創業,精心挑選合作伙伴至關重要。
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創業經歷,有失敗的,也有成功的。不管成功還是失敗,起步時的嘗試都令人難忘。我的起步盡管很邋遢,對很多人來說也微不足道,但它是我一生重要的財富。我時常總結自己前三十年做的每件事,都能給我不一樣的感受與啟迪。人活著,要學會總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