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無聊地坐在小榻上,時不時掀起簾子看看外邊流水般移動的人群,眼底忽而一亮,卻見那三位恩人端坐在六七丈外的茶鋪里,紫衫公子面向這邊持著青花瓷碗盞優雅地喝著茶水,其余兩位各坐兩邊謹慎地觀望四周,很是稱職。穿著不俗的三位在衣裝樸實的鄉里人中顯得格外醒目,引得路人側目探尋。
不一會兒,池建便回來了,將一個包袱遞給我,又擼起袖子揩了一把汗,舒心地說道:“都辦妥了,煙兒,我們出發吧。”接著一個縱身便側坐在車上井然有序地駕起了馬車。
不急不緩地向前走了七八丈,不知為何我掀起簾子看向左邊,方才還好好坐著的三人已經緩緩向另一個方向走去,心下略微疑惑,片刻便不去理會這事了,不過是萍水相逢罷了。
“煙兒,小蝶的爹娘聽說你的好意連連推卻說是夫人一個女子理該帶著丫環伺候著,都在家這么些天了,應該回來好好侍候您。小蝶也紅了眼圈,感動得吧嗒吧嗒地掉眼淚,可把我給嚇壞了。我這人就是見不得女孩子哭了,弄得我也鼻子酸酸的。后來好說歹說才把他們勸住了,小蝶讓我把那個包袱交給你,說是給府上的人備著的。”
我之前便打開了包袱,里邊是幾個新繡的荷包,一個繡著洪福齊天紋樣,兩個是花開富貴圖案,其余兩個則是祥云蓮紋樣兒的,均是用上好的五彩絲線繡成的,針腳細密勻稱,圖案栩栩如生,觸手光滑緊致,真是心靈手巧,難為她對我的一片真心。
“她有什么話對我說嗎?”我出神地撫著緞面細聲問道。
“哦,有啊!她說要是你需要她她立馬就會趕過來幫你,還讓我代她好好感謝你呢。”他繼續駕著馬車不緊不慢地說道,忽而拍了下腦門“呀”一聲道,“忘了這茬了,她說以前在苑里的槐樹下埋了一壇梨花白,別人都不知道,你要是嘴饞了就拿出來喝,是獨門秘制的。你說咱們什么好酒沒喝過,還會稀罕她那壇梨花白?”嘴里嘖嘖有聲,估計心里沒少嘀咕她。
“那時小蝶的一番心意,你怎么能這么說呢?到時候別嘴饞哦。”一想到兩位歡喜冤家斗嘴的模樣兒便輕笑出聲,俏皮地調侃道,“你們兩個有沒有鬧別扭嗯?”
他不好意思地撓頭悶悶道:“我才不和她一般見識呢,野丫頭一個,要是與煙兒多學上幾分就好了,一點女兒家的樣子都沒有。”
我掩嘴淡笑了幾聲,看來兩個還是滿登對的,能讓一身肅然的池建哥哥急了性子算是第一人了吧,以后的戲估計更加出彩了。
“煙兒,我回來的路上聽說什么惡霸被好好教訓了一頓,你沒什么事吧?”他轉移話題,正色地問道。
我也不瞞他,直白地說道:“遇到了,不過還沒正面交鋒便有人替我教訓了那幾位橫行鄉里的人,對了,現在想起來那個惡霸好像是我們上次來時遇見的那位敗家子咦。”
他原先緊繃的臉才緩和了幾分,感慨道:“沒想到我才離開一會兒就險些出事了,以后再也不干這種混事了。”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對我的承諾,我含糊了幾句便跳過了。
“聽說四王爺下江北巡察,救災的一項巨款奇妙失蹤正在暗中調查此事呢。”路上閑得無聊,池建便好心為我解悶地說了些小道消息,說來說去不外乎有關朝廷的事情,甚是無趣。
我只好“嗯哦”地打發了,如此幾次他便心領神會禁了聲專心地駕馬車了,一路咕嚕嚕的響聲伴隨著鄉野間的窸窸窣窣的蟲兒鳴響,如催了眠似的昏昏沉沉睡去了,這一睡便過了一大半的路程,醒來一陣腰酸背疼的,不滿地拍了下秋香色攢牡丹靠墊發泄了一通,半倚著車壁掀簾看外邊的田園風光,此時路徑越發的窄了,僅容得一輛馬車駛過,坡度緩緩上升成了盤山似的旋路,一路蜿蜒曲折地回環前行,如此過了一炷香才到了慈安寺。
慈安寺仍然肅穆莊嚴,裊裊香煙縈繞,此刻的靈山格外的青翠茂密,山花燦爛若霞,妙曼地開著碧綠的樹叢間,嬌而不艷,雅而不俗,如染了佛家的輕靈之氣,比別處的山花好上了幾倍,襯得寺廟更加典雅不俗。
我特地向慧明禪師求了平安符數枚,在佛祖前恭敬地敬拜,由大師親自開光了,才慎重地收在懷中。念及趙靈珊的苦楚,便趁著會兒在佛前仔細地求上了一簽,竹簽上云“過了憂危事幾重,從今再立永無空;寬心自有寬心計,如遇貴人心可安”,慧明禪師捋了捋斑白的長須探問道:“女施主求的可是姻緣?”我羞澀地點了點頭,平和地等待師父的解簽。
“此卦為古井生泉之象,須得貴人相助方可成事,脫除了事,且自寬心,便可化解其中淵源。”他嘆了一口氣,肅靜地望著我緩緩道來,“施主可是心有郁結不得宣泄,凡事放寬心就是了,假作真來真亦假,虛中有實實為虛。”
我明了地點了點頭,這話兒倒是應了我的心境,且放寬心就是了,不知誰是她的貴人?我且將話帶給她就是了,至于以后的造化如何只能看她自己了。
早就聽說慈安寺的簽文很是靈驗,今兒可算見識了,又為小蝶求了姻緣簽,上書“一錐草地要求泉,努力求之得最難;無意俄然遇知己,相逢攜手上青天”,經師父講解知曉原來是此卦錐地求泉之象。凡事先難后易也,于她應該是好簽,終會與心上人共結連理。心下一喜也為自己求上了一簽“當春久雨喜開晴,玉兔金烏漸漸明;舊事消散新事遂,看看一跳過龍門。”一眼便知是個上上簽,預示著有災無險,神佛護持。漸漸地喜上眉梢,莫非真如爹爹所言自己是個有福之人,終會得神佛的庇佑,化險為夷,遇難呈祥,但愿如此,心里對神明越發恭敬肅穆。
在慈安寺留住了一夜,次日便草草吃了齋飯與諸位師父依依拜別就踏上了回西林苑的路途。越是往前風景就越是少了幾分清幽淡雅,多了幾分典雅貴氣,兩邊是一排排碧青茂盛的梧桐,高高地矗立在敞亮的大道上,枝椏間灑落淺金色的陽光,風過長林,留下一陣嘩嘩的樹葉摩擦聲,香車寶馬慢悠悠地在寬大的道上行駛著,偶爾有幾片毛茸茸的大葉自車篷的一角噌地擦邊而落,道路越來越熟悉,西林苑離我們愈來愈近,一顆心激動的好似夜幕下歸家的鳥兒歡歡悅悅地飛至小窩一般,竟然有了近鄉情更怯的焦色,是啊,可以說它是給我安全感與自在感的第二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