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君聽說昆侖占領了不周山,非常高興,不過,捷報上說,神器不知下落,又讓他有點失望。
昆侖也沒有殺掉共工,還讓他逃到了九黎族部落,這多少都是帝君的心頭大患。
昆侖親自將見山押往阪泉王庭。十多天后,昆侖載著榮譽,回到了自己思念的地方。當天下午,帝君就召見了他,昆侖將所有情況匯報完后,帝君又給昆侖加了一個封號,那就是“除奸大勇士”。
帝君想從見山口中得到一點消息,所以沒過多久,便親自審問他。
在阪泉王庭首領大帳內,莊嚴肅穆,帝君呼道:“將叛徒見山押進來。”
見山倒是條漢子,即使是面對殺氣騰騰的場面也絲毫沒有緊張。他被人按住,兩個士兵想把他按跪下,可他就是不跪,也不愿正眼看帝君,帝君揮手讓士兵下去,然后冷漠地說道:“見山,現在你到了我的王庭內,說到底就是我砧板上的魚肉,現在你有兩條路可以選擇選擇,一條是生,一條是死,不知道你愿意選擇哪條?”
“自從我戰敗,我有負大哥重托,我便無臉活在這世上,廢話少說,要殺要剮隨便?!?/p>
一旁的力牧怒說道:“你背主求榮,還好意思裝什么漢子?我倒是想問問,當初,我們大家在祭天儀式上有沒有說過要誓死效忠高帝和帝君”
“呸,老子只知道俠義良心,帝君待我不錯,可是天底下有待我更好的大哥共工,我大哥好歹也是東華族的大勇士,可是就因為他猜測是帝君害死了高帝,你們這幫爭權奪利的狗就想致他于死地。”
混鯤老祖說道:“天命無常,高帝他命中有此劫難,即使我們這幫人再努力,也無濟于事,那段時間,屬于高帝的天星暗淡,而屬于帝君的天星卻熠熠生輝,這顯然是天意預示帝君要接替高帝,見山,難道你想違背天意不成?”
見山大笑了幾聲,說道:“什么天意?我看一切都是人為吧,如果高帝沒有品嘗百草,哪里來天意這糊弄人的把戲?我大哥猜測得沒錯,說不定就是你們合伙害死高帝的。”
祝融和共工多少有點交情,他說道:“見山,我和共工多少有點交情,我說的話你該相信一點吧,這次共工確實錯怪帝君了,帝君為了部落融合的事,可謂鞠躬盡瘁,而共工不分青紅皂白,便說帝君是害人兇手,這樣的猜測放在哪里,都說不過去?!?/p>
百堅是高帝的舊部,他也勸道:“見山,我敬你是條漢子,所以還那么稱呼你,你須知道,識時務者為俊杰,共工冤枉好人,悖逆天常,圖謀不軌,對主人不忠,憑借這幾點,他就該死。我勸你不要站錯了隊伍,毀掉了大好的一生?!?/p>
見山反問道:“百堅,高帝不是你昔日的主人嗎?帝君給了你什么好處,使你這么死心塌地為他掩飾?”
百堅生氣地揮了一下衣袖,說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在共工的大營沾染太久,恐怕共工說的一切你都相信了吧。”
夸父對見山的囂張已經很是不滿,他怒說道:“帝君,這樣的人不斬了祭告死去的兄弟們,留住他還有何用?”
帝君并沒有立刻答話,良久,他才說道:“還是將他押回大牢吧,他不過是個小小的勇士,我們不要在他身上費力了,我們討論其他的事?!?/p>
帝君說那一番話明顯對見山不滿,那意思是見山的存在在他眼里沒有多大分量。
當士兵帶走見山后,大帳內顯得溫馨了許多,帝君開口道:“要見山背叛共工太難了,君子有所忠,他的忠誠我很是敬佩,現在,留著他還有用處,一旦共工進攻我東華部落,見山就是我們的一顆棋子?!?/p>
昊天說道:“當初為了讓共工不再相信見山,我們使用反間計,散播了大量流言,如今,我們留著見山還有用處嗎?”
帝君徘徊走了幾步,思考了幾分鐘,然后說道:“共工這個人有一個優點,可是這個優點也是缺點,那就是他太重情義。太重情義,會讓他失去理智。見山和他畢竟有多年的感情,他絕對不會看著我們殺見山的,如果要殺,也是他自己動手?!?/p>
混鯤祖師興奮地說道:“帝君運籌帷幄,早就摸清了對方的脾性,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東華部落有如此優秀的領袖,看來統一各部是遲早的事。”
帝君面帶喜色地說道:“小時候,我就沒有過一天安慰的日子,各部落之間為了爭奪資源,相互仇殺,相互爭斗,我隨父母一路逃亡,多少次,我們都險些成為別人的刀下亡魂,現在想來都有些后怕,所以我立志,一定要統一各部,結束無休止的爭奪,建立一個公平正義、有秩序、和諧的大家庭,而這個理想就是建立東華族?!?/p>
祝融抖了抖手里的旗幟,說道:“帝君宅心仁厚,心懷天下,我等自愧不如,我和帝君的經歷一樣,以前我上戰場的時候,只覺得殺人很痛快。現在,聽了帝君的理想,我明白了我的職責,殺人不是為了追求痛快,而是為了更久遠的和平,是為了更大的理想?!?/p>
“唉!殺人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你以為,作為一個主宰天下蒼生的帝君愿意殺人嗎?我帝君期望人人都過上安康富足的生活,可是不統一各部,不建立一個有秩序的東華部落,又如何實現呢?有誰愿意放下手里的權力和野心?各部落都有軍隊,都有相互對抗的能量,所以沒有誰相信我們的仁義、我們的理想,除了武力征服,我想不到更直接有效的辦法?!?/p>
忽然,女節來到,她臉色也有了往日飽滿的氣色,施過禮后,她笑著說道:“夫君,我聽說,你們捉了共工的兄弟見山,可是沒有讓他臣服,有這回事嗎?”
帝君回答道:“嗯,夫人消息可真靈通,我們確實勸不動他?!?/p>
女節在帝君耳邊耳語了幾句,然后對大家說道:“我有辦法讓他臣服,我叫帝君把他交給我處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異議?”
帝君也笑著說道:“我相信夫人的能力,不知道眾位意見如何,千萬不要因為女節是我的夫人,就阿諛奉承。”
混鯤祖師說道:“我沒有異議,最近我觀察天象,推測有將星歸服,此人莫不是見山嗎?”
力牧說道:“見山確實有萬夫不當之勇,得到他確實有好處。既然夫人如此有把握,我不反對?!?/p>
另外的幾個人都沒有反對,于是女節便辭別了大家。
女節走后,帝君命令昆侖回不周山繼續尋找神器。
幾天后,女節就開始實施她的計劃。原來,女節知道,見山從小就是一個孤兒,被一個居住在夏里的叫息母的人收留,息母養了見山十八年,當共工遇見了見山,看他生得虎背熊腰,知道是塊難得的將才,所以才招他進了自己的隊伍,見山也不辜負共工的好意,很快就成了戰功赫赫的勇士。見山自從離開了息母,因為事情多,便再也沒有和息母見過面,每年見山都會把自己軍餉的大部分托人帶給息母,息母也一直過得不錯。
女節和息母打了很久的交道后,才終于說動息母去阪泉王庭居住,因為女節告訴她,她得意的兒子見山也住在阪泉王庭??墒遣涣?,息母一到阪泉王庭,便知道見山成了帝君的階下囚,息母的眼淚汪汪流,不忍心看到見山受半點兒罪。
一天,息母做了見山最喜歡的菜,盛在籃子里去探望見山,見山一見息母,什么大英雄氣概都沒有了,心里只有柔情,他跪下,流淚道:“母親,兒子不孝,您這么老了還風塵仆仆來看我,我有愧,現在我成了階下囚,再也不是昔日您得意炫耀的兒子了?!?/p>
息母抹掉見山臉頰的淚,哭道:“天底下,我只認你一個兒子,你永遠都是我得意炫耀的兒子,無論你做什么、選擇什么,母親都支持你,可是,兒子,我雖然不知道帝君人品如何,可是我一路走來,聽到子民們都是真心誠意贊揚他,而他的夫人女節和我相處了很久,我發現,她待人接物都很好,有一顆包容之心,這些人都和你為敵,我實在想不到理由。兒子,母親并沒有責怪你什么,母親只是希望你不要站錯了陣腳,有損你一世的英名?!?/p>
見山抱著息母哭了一會兒,然后才說道:“聽母親一席話,勝過十年書。兒子只是想著,要是當年沒有共工,我們哪里有后來富足的生活,我這樣做,都是不敢背德啊,母親常常教導兒子,滴水之恩,定當涌泉相報,所以我一直謹記母親教誨,不敢忘此良言?!?/p>
息母稍感欣慰,說道:“那今天母親教你一句話,識時務者為俊杰,作為一個大男人,要心懷天下,母親希望你能分清忠奸,選擇正確的道路?!?/p>
見山嘆了一口氣,哭道:“兒子在牢里想了很久,許多事情都想通了,帝君心懷四海,他才是天下蒼生的主宰,從今以后我愿意忠于他,只是,我有個要求,要讓母親得其天年,我要陪伴母親過完不多的日子。”
息母會心一笑,說道:“這才是我的好兒子,母親知道,你一時半刻接受不了叛變共工的結果,所以母親愿意賴著你,讓你盡孝?!?/p>
“知我者,母親也。”見山抱住息母,哭得異常傷心。
……見山再次被帶到了阪泉王庭首領大帳內,只是這次,他手腳上的束縛都解開了,帝君笑著說道:“見山,你是個重情重義的人,我敬佩你。”
見山顯得非常冷淡,說道:“什么客套話都別說了,帝君,要我臣服,我和您有個約定,那就是您必須放我走,讓我先盡孝?!?/p>
“盡什么孝啊?”
王庭內頓時吵吵鬧鬧,看來,許多人對見山的事不了解,帝君示意大家不要吵鬧,平靜下來時,他說道:“見山,你的事我已經知道,鴉有反哺之情,人有贍養父母之恩,這些天理,我又怎么能違背呢?我成全你,只是,男人志在四方,胸懷天下,等你盡完孝,可得要建功立業,你是個百年難得一遇的將才啊?!?/p>
見山笑了笑,說道:“多謝!”
然后,他從衣袖掏出一塊圖紙,說道:“我知道,人人都對神器有覬覦之心,包括您帝君在內,與其讓神器落在別有用心的歹人手里,還不如交給有德的人手里,按照這張圖紙,在不周山尋找,圖紙標注月亮的地方就是神器的所埋位置?!?/p>
帝君接過見山甩過來的圖紙,高興地說道:“見山,你功勞不小,又救了無數的子民?!?/p>
“帝君的耳目很多啊,許多秘密還是被你知道了。”
見山說完,向帝君道別后便離開了。帝君打開圖紙一看,大大的月亮圖標讓他異常喜悅,那么,憑借那張圖紙,帝君能找到神器嗎?東華部落和九黎族部落的決戰什么時候開始?且看下回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