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將軍的目光在四人臉上一一劃過,最后落在楚凡身上。楚凡便輕聲問道:“不知道魯將軍準備用多長時間打下靖國?”
楚凡此言一出,頓時大帳之內的氣氛為之一亂。哇咔,這家伙好大的口氣啊,不僅想到了攻靖的方案,而且看樣子還是有好幾個方案啊,自己一眾人在這里好幾天都沒討論出來一個所以然來,要不要這么赤果果的打臉?
魯將軍的面上沒有什么表情變化,只淡淡的說道:“楚凡是吧,你有什么想法,盡管說來吧。”
楚凡便點了點頭,說道:“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最下攻城。但是,既然現在已經開始備戰了,那就已經不是伐謀和伐交能解決得了。所以,我還是有三策獻給將軍。第一策,便是沿海路出一支奇兵偽作商隊,由靖國中部齊州登陸,一路向西,穿過崇州,經三輔,奇襲靖都,擊殺靖皇。”
魯將軍還沒說話,他身邊站著的一個謀士模樣的人便說道:“派多少人合適?少了攻不下城池,靖都,那可是靖國數一數二的大城了吧,況且,這是一支奇兵,也是一支孤軍。孤軍深入敵后,太危險,對于士氣影響太大,失敗的可能太大了。”
楚凡便笑道:“靖國水軍兵力并不強大,那支奇兵派出之后,便可以率軍佯攻靖東北的奮州水軍,兩國水軍可以在奮州對峙,然后繞路派船運步兵和騎兵到齊州,支援那支奇兵,只要運過去大約三萬人之后,主將再選好一點,就能在靖國中心開花,炸他個一塌糊涂了。就算攻不進靖都,殺不了靖皇,但是在靖國內部搞破壞應該是很簡單的吧。”
那謀士便說道:“三萬人的給養怎么辦?在靖國內部完全就得不到任何來自楚國的補充啊。”
楚凡便笑道:“靖國就沒有小村子?打不下城市,還打不進小鎮小郡?三萬人,戰力已經不凡了,以戰養戰不會?還可以挾裹百姓,操作得當說不定就能發展成一支大軍呢?”
“這......”那謀士便沒了言語,因為這樣一來內外夾攻之下,靖國還真的很可能就敗了。
楚凡接著說道:“這一種方法也算是最快的方法,不出半年,靖國就會被搞垮,說不定到時候四大鎮邊將軍還會自立呢。現在來說說第二策,第二策就是組成一隊純騎兵的軍隊,首先破一處城,得到給養之后便兵分幾路,一路穿州過府,遇城能破就破,不能破就劫掠鄉村以得到軍糧。然后大軍在靖都集結,攻城。破城之后靖國自然就亡了。”
楚凡一說完,那謀士便說道:“這一招還是有些險了,供給跟不上,軍心怕是不穩,到時候攻不下靖都那可就會被靖人圍攻了,而且騎兵本就不善于攻城,怕是白白浪費了這許多的騎兵啊。再說我們沒了騎兵之后面對靖國的鎮北軍就沒了優勢了啊,到時候恐怕會抵擋不住鎮北軍的進攻,導致增援不了騎兵,白白送了人家一塊大肥肉。”
魯將軍聞言便緩緩點了點頭,說道:“我們也不是沒想過出奇兵快速的解決這場戰爭,但是事實證明,楚靖兩國的差距并不是很大,我們不能將希望寄托在一支奇兵或者孤軍上面,我們需要的是步步為營,緩步推進的戰略。楚凡,你有沒有這樣的好想法?”
楚凡便想了想之后,才笑著說道:“也就是傳統的那種一城一地的爭奪,然后一點點的自外向里蠶食的作戰計劃咯?”
魯將軍見楚凡一臉輕松的,便笑著答道:“是的,楚凡,看來你是已經有了計較了。說一說吧。”
楚凡并不著急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是輕輕問魯將軍道:“不知道將軍準備以多少的兵力來興此滅國之戰?”
魯將軍聞言一愣,盯著楚凡看了好半天之后,才緩緩地說道:“因為要春耕,訓兵總數在十萬,到時候秋后還會有十萬人加入到伐靖的戰爭中去。”
楚凡聞言便計算了一下,隨后說道:“人數不夠,至少還要翻一倍才行。”
楚凡這句話一說出口,便頓時覺得大帳氣氛為之一變,楚凡皺眉想了想之后便了然了,剛才他的舉動有些探摸楚軍底細的嫌疑了,怪不得這魯將軍的表情不對呢?原來是這樣,就是說嘛,伐靖居然只出動二十萬人?真當鎮北軍是泥捏的吶?
不說其他,鎮北軍都有二十萬的兵力,怎么可能指望二十萬人能攻下二十萬人守的城?守城一方可比攻城一方太有優勢了,攻一座堅城最起碼要付出兩倍于守方的代價才行的。也就是說最起碼北楚要準備四十萬條人命往這場戰爭里填才行。
“我都知道這些事,沒理由身為一軍主將的魯將軍會不知道的。也就是說,這老狐貍懷疑自己是來探底的,所以故意說得少了的?”楚凡稍稍一想便明白了這魯將軍此言的意圖。
但他并不解釋,那樣反而顯得更坐實了這個嫌疑。楚凡便說道:“恕我直言,我們如果只出動二十萬人的話,也就只能跟鎮北軍他們打個平手,要想勝他們的話,至少要三十萬不可,而且主將不能犯錯,不能有些不必要的損失。比如,護城河就不能叫自己的士兵去填,只能挾裹百姓去做了。但是這樣一來,靖國的抵抗意志必然會變得更強,所以對我們更不利。所以,還請將軍考慮再增些兵,戰爭不是兒戲,半分來不得虛的。”
楚凡言語誠懇,字字句句沒有辯駁,但是卻將自己立在楚國的立場上,不但不勸楚國減兵,反而勸楚國增兵,便間接的刷洗了自己的嫌疑。
果然,魯將軍,拍著手笑道:“果然英雄出少年,你的建議我會向皇帝陛下稟告的。現在,楚凡,你來說說這一仗應該怎么打吧。”
楚凡便謙遜道:“不敢,我也只能說說我的一些看法罷了。我們這一戰怎么打都是以盡可能多的占領靖國土地為目的的,所以我們這一戰怎么打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從哪里開始打。”
這句話聽起來貌似有些不對勁,魯將軍便想了想之后才說道:“有意思,這個說法我倒是第一次聽說,你詳細說說,應該從哪里開始打?”
楚凡便笑了笑,說道:“我們應該從這里開始。”說著探手一指圖上一點,然后將手在圖上移動著,接著說道:“我們可以先攻彭城,然后再下蒲城,最后直逼靖都,自西北往東南的這一條線是最短的抵達靖都的路線。而且一馬平川,既能發揮我們騎兵的優勢,又能讓步兵及時的趕上來,而且這里氣候干燥,土地貧瘠,糧食基本都在城里,攻下城之后獲得給養也很容易。”不可否認的是,北楚的馬要比靖國的馬要多一些,因為北接大草原,可以與蠻族交換馬匹。
楚凡這樣一說,魯將軍便將手也在圖上一點,然后緩緩滑動,說道:“如果從這里,蒙川進兵,掠氽郡,下葉城,最后攻靖都,是不是也是一條好路呢?這一路的州郡算是靖國最富庶的地方,這樣我們也能保證充足的給養,到時候兵臨城下,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不是么?”
楚凡便仔細想了想,自己是從最貧瘠的地方進兵,他是從最富庶的地方進兵,兩者看起來路線距離在圖上差距不大,但是楚凡卻知道這里面的差距不可以道里計。但是楚凡并不說破,只是點頭應道:“將軍所言極是,此一條路也是一條好的進兵方向,原來將軍已經有了定數,我這算是班門弄斧了。”
魯將軍便將頭一點,說道:“真是后生可畏,你之前那兩條奇襲之計可實現的機會也是很大,只是楚國的情況不能行此險計,但是想法還是很好的。最后這一條,就簡直是出人意料了,我倒沒有想到在貧瘠之地糧食都會存在城鎮里這一點,看來楚凡你對于天時地利的理解還是蠻透徹的。好好干吧,我看好你,這一戰,必定會有你的名號的。”
楚凡便笑著說道:“多謝將軍夸獎,這都是我應該知道的,我只是瞎想了一下罷了。”楚凡自然知道自己說的前兩條北楚是不會使用的,因為它與靖國有一戰之力。如果北楚要弱于靖國,而且靖國要進攻北楚的話,北楚就會行險了。還不是應了那句話,有更安全更保險的方法,誰愿意去冒險呢?
魯將軍很欣賞楚凡的態度,便哈哈笑道:“楚凡,你說吧,想做什么,我盡量滿足你,你既然有這個才能,我便給你這個舞臺。”反正之前楚凡也說了要做先鋒了,先鋒而已,又起不了多大的作用,遇水搭橋,逢山開路罷了。
楚凡便一字一頓的說道:“我想自領一軍,給我一萬騎兵,我原為先鋒,為大軍開辟一條直通靖都的大道。”楚凡之所以說要自領一軍,是因為他不想身邊還有什么監軍之類的制肘,而且他只要了一萬兵馬,對于整體作戰隊伍來說相當于很少的分量了,也不會被懷疑能做出什么大事諸如倒戈之類的來。
魯將軍便說道:“這個好說,只是現在才剛定下作戰方向,而且這場戰爭暫時還打不起來,所以,還請幾位在軍中少待幾日,等作戰計劃陛下御批下來之后,自會對各位有所安排的。”
楚凡幾人便謝過了,退出了帳外。現在幾人暫時沒有什么職務,便去找了之前的那漢子。因為即人自然不可能在軍中吃干飯,剛來的,自然要好好的表現,而且幾人是要做騎兵的,最好是找個騎兵的職位先做著。順便認識認識人。
楚凡幾人找到那漢子的時候,那漢子仍然縱馬在軍營里亂竄。那漢子見楚凡幾人過來了,便勒了馬,笑著問幾人道:“怎么樣?魯將軍給幾位安排了什么什么職務?”
楚凡便伸手行了個禮說道:“我叫楚凡,我身邊這幾位是齊魯,梅左,梅右。魯將軍還沒有安排我們的職務。敢問將軍貴姓?”
那漢子便拱手行了一禮算是跟大家都認識了,說道:“我姓牛,單字一個壯。熟人都叫我大壯,你們要是不嫌棄可以叫我一聲壯哥,以后大家都是自家兄弟。既然魯將軍還沒有給幾位兄弟安排職務,那就先到我這里來做幾天騎兵吧,正好我這一營還缺人,過幾天我去找魯將軍說說,就給幾位調到我手下。你們放心,在我手下絕不會扣你們的餉的。”
楚凡便笑道:“那就麻煩壯哥了,我們騎術還不太行,騎戰也不是很好,還請壯哥多多指導啊。”其實楚凡就是打的要壯哥直到幾人騎術和騎戰的主意,畢竟要是出去帶兵打仗,在馬上顛下來,或者對將的時候還要下馬作戰,那,實在是太影響士氣了。
梅左和梅右的騎戰還好,楚凡和齊魯在騎戰上根本就沒什么經驗,現在有一個一營主將來教導,也算是個不錯的選擇。壯哥想也不想,便答應了。這幾個人一個個自帶兵刃的,肯定是練家子,楚凡不說了,另外三個的家伙可都是有些嚇人的,武力值不知道怎么樣,但是兵器造型很厲害的樣子。只要把騎戰的技巧稍稍說說,成為一員戰將就基本沒什么問題了。
“到時候,這幾個人就是我的寶貝啊。”壯哥在心里美美地想到。“今天輪到自己在營里晃蕩,還真是運氣好的沒得說啊。”
楚凡便輕聲問壯哥道:“請問壯哥,你們這身裝扮,這在軍營里亂竄的,是做什么?”
壯哥便笑著說道:“前兩天,有幾個人想要硬闖轅門,被攔下了之后,幾個謀士便想出來,每天派一營的騎兵輪流在軍營里奔騰,一方面是叫營外的探子不明白軍營里的虛實,二一個,再有人來闖轅門我們也好直接出去將他們殲滅了。”
楚凡聞言便睜大了雙眼,能想出這個法子的人,也不知道是說他是天才也好,還是說他是蠢才也好。障眼法嘛,只要在轅門之后多插一些旌旗不就行了?這樣也不必要這些騎兵整日奔騰了,守在轅門一邊就好啦,這樣又不折騰人,又不會鬧得軍營失了肅穆的氣氛。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