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最厲害的皇帝劉邦

第二十九章漸生疑竇

劉邦讓韓信擔任了大將軍,漢軍從漢中打回關中的各項準備工作加快了進度。到了第二年,劉邦即讓曹參、樊噲為先鋒,自己和韓信、周勃、灌嬰等率領大部隊從陳倉小道上向關中進擊。

關中原是秦國的范圍,為了阻止劉邦東進,項羽安排了三個秦國的降將守衛此地,即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塞王司馬欣,三人各把一塊,合稱三秦,其中以雍王的實力最強,定都于廢丘。

作為大將軍,韓信深知漢軍的力量還不太強,與三秦戰斗最好采取持久戰的戰術。但劉邦急于求成,非要韓信快速拿下關中。韓信是新任大將軍,對漢王的話不能不聽,只得不管條件成熟與否,一味猛攻起來。

但要知道三秦幾位諸侯,都是過去秦國的大將,也不是那么好對付的,特別是雍王章邯,頗懂兵法,他看漢軍勢猛,索性躲進廢丘城里不出來了,任漢軍想盡百種辦法挑釁,就是不接招。

漢軍到達三秦之后,先后消滅了塞王和翟王,形勢一片大好。劉邦看到這種局面,一方面讓韓信加緊圍攻廢丘,一方面親自率領多半漢軍繼續東進。這時韓信向劉邦建議:“這樣不可大王,漢軍扎根未穩,軍力尚不足以與楚軍抗衡,為今之計,只宜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之。倘分兵作戰,攤子鋪得太大,不但削弱漢軍的戰斗力,也極易引來楚軍的圍攻,這樣下去,關中形勢會很危險。”

劉邦說:“有何不可?漢軍出其不意,一舉攻克了關中,現在楚軍還沒有防備,正是進攻良機,如待其有所防備,則破楚難也。

“楚軍恐怕不是那么好破的,現在魏國、趙國、代國等皆附從楚國,一旦攻楚,其結盟諸國必然群起助之,漢軍攻一楚尚且吃力,再有他國相助,更難取勝,請大王慎思之。”韓信分析說。

劉邦說:“我也跟子房學過幾天《太公兵法》,深知兵貴神速,如果一切都等車馬炮齊了,敵人早把城墻筑得天高,錯失良機矣。”

“那等攻下廢丘之后,漢軍合力東進何如?”韓信退一步說。

“此事不要再議,我意已決,就分兩路進軍,待我破了商洛守敵,再會師東進。”劉邦下決心說。

韓信看劉邦固執己見,不好硬勸,只能順著他,畢竟人家是老板。輕舉妄動是兵家之大忌,韓信很為漢軍擔心。廢丘已讓他絞盡腦汁,偷襲、強攻、火燒、掘地道等辦法都采用了,都被章邯一一破解,暫時只能耗著。韓信想也許耗個十天八天,城中糧食耗完了,那姓章的會主動出來投降。

劉邦率領大軍興沖沖地向商丘、洛陽殺來,起初也打了幾個小勝仗,更堅定了他快速東伐的信心。沒料強渡洛水時,遭到楚軍的痛擊,雙方激戰一天,漢軍大敗,人馬損失大半。劉邦率領一群殘兵敗將退回櫟陽。這時他才信了韓信的話,與項羽爭奪天下,不能急取,只宜緩圖。

韓信前來拜見劉邦,劉邦主動承認錯誤,說:“悔不聽將軍之言,致有此敗。”

“勝敗乃兵家常事,哪個廚子不打幾個碗。這只不過是漢王東顧心切,未知楚軍虛實,致有此敗。然漢軍已有關中,只要穩扎穩打,養精蓄銳,循序漸進,終有破楚之日。”韓信安慰劉邦說。

“什么?哪個廚子不打幾個碗,新鮮。”劉邦對韓信把他比成廚子,覺得太粗俗了,況且話中似有教訓他的意思,心中不悅,馬上反問道:“將軍說得很對,我是有些心急了些,心急喝不得熱糊涂,一口吃不成大胖子。只是你說我們已有關中,那廢丘可破了嗎?”

韓信不知劉邦話中有話,照直回答說:“章邯非等閑之輩,強攻一時尚難湊效。我想采取圍而不打的戰略,待其城中糧絕,必然不戰而降。”

劉邦說:“廢丘已圍十月之久,糧食供應要斷絕早該斷絕了,現在還能堅持,說明城中糧食屯積甚厚,再拖下去,拖不垮楚軍,只怕把我們拖垮了,等援軍一到,恐怕永無攻克之日。將軍熟讀兵書,對此孤城,難道就沒有一點辦法了嗎?”

一句話說得韓信有些坐不住,他曾當著劉邦的面吹下大牛,說于帶兵打仗很有辦法,現在一座孤城卻久攻不下,怎么交待?只得硬著頭皮說:“大王放心,若半個月內再拿不下廢丘,我寧愿辭去大將軍職!”說罷,起身告辭。

看著韓信離去的身影,劉邦心里說:“還敢挑我的刺,和我斗嘴,還嫩著點。”灌嬰在一旁看著他們討論問題,沒敢插言。

韓信在劉邦跟前立下軍令狀,回去之后未敢怠慢,立即帶領幾個部將,騎著高頭大馬圍城察看地形去了。他們來到城東面,看到有一條小河從城中流出,韓信靈機一動,馬上記起兵書上言:“人攻不下假之以械,火攻不下易之以水。”心想,對這廢丘城幾乎各種辦法都用了,唯獨沒有用水啊,何不一試?這個想法讓他一下子興奮起來,他知道渭水就在附近,帶領部下徑直向渭水方向走去。

渭水是一條很寬大的河,時值夏秋之交,水位還很高,正可利用。但渭水距離廢丘還有一段路程,中間并沒有河道,這讓韓信犯愁了。他來回走了幾趟,看看約摸有十里路的樣子,算算日期,馬上拍板:“挖,出動十萬大軍,限五天內完工,挖出一條從渭水直通廢丘的大河,我要水淹廢丘!”

引渭入廢工程如期完工。這廢丘城墻是用干打壘造起來的,說來也怪,人攻上不去,強攻撞不開,火攻越燒越結實,用大水一淹,它頃刻間倒了一大片,漢軍乘機攻入城內,城內軍民措手不及,紛紛舉手投降。雍王章邯看大勢已去,知漢軍必不容他,當場自殺。至此,漢王全部占領關中。

劉邦漸漸做大,這是項羽最不愿意看到的。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一山容不得二虎。到了項羽把其他諸侯都收拾得差不多了,劉邦恰在這時率領幾個諸侯攻打彭城,這讓項羽看清了真正的敵人是劉邦,于是在彭城之戰后,緊接著親率五十萬大軍向關中撲來。

面對強敵,劉邦一時壓力很大,沒想到項羽這么快就盯上自己,他求教于張良,張良說:“現在天下英雄中,能和項羽對陣的,只有三個人,漢將韓信,楚將英布,魏將彭越,如果你能得到這三個人的幫助,差不多就能打敗項羽。”

劉邦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嘗試著去做。他和張良等幾個謀士密謀了一陣子,搞定方案。劉邦依計行事,果然先后爭取了彭越、英布的支持。

韓信這時候正在黃河以北攻城略地,劉邦以為這是自己的部隊,還不是想啥時用就啥時用。

滎陽、成皋防線是漢軍的生命線,楚漢雙方在這里展開了拉鋸戰,沿線幾個大的城池,一會奪過來,一會又搶過去,異常激烈。危機時刻,劉邦急調韓信所部強渡黃河前來支援,沒想卻遲遲不到。劉邦寫信責問他,韓信回信說:“被楚軍牽制,難以自拔,一旦緩解,即刻往救,望漢王再堅持一陣子。”劉邦看了氣得干瞪眼。

原來韓信聽說,彭越、英布于漢王未有寸功,卻許諾他們擊敗項羽之后封他們為王,而自己在幫助漢王平定三秦返回關中之戰中,功勞最大,漢王卻沒有任何獎賞。現在大敵當前,漢王對別的有功之士都有重賞之議,唯獨對自己沒有任何說法,這漢王到底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啊。他心里這樣想,干起活來未免拿些勁。張良得知這個情況后,就向劉邦點破了這一點,說:“如果你許諾韓將軍解除滎陽之圍,愿以黃河以北的地區封給他,或許他馬上就能來到。”

劉邦恍然大悟,隨即說:“可以啊,我怎么就沒想到這一點!”連忙寫信告訴韓信,事成之后,愿以現在的代地、齊地兩片土地封他為王,讓他速來救援。

韓信原是一個窮苦的孩子,因為過去沒有,一旦有了點權力,對物質上的東西未免看得重些。所以看到其他人“姊妹弟兄皆列土”,未免心里癢癢,現在漢王也許他將來為王,而且地盤比其他人都大,一下子心理上得到極大的滿足,十分暢快,當即決定盡起所部,加入關中防線,阻止楚軍西進。

有了功及時獎勵,這本是劉邦的一貫做法。奪取關中,韓信是首功,劉邦不是沒想到給他重賞,但因為剛破格提拔他為大將軍,心想還再怎么獎勵?于是就沒有再另外賞賜。劉邦說沒想到這一點,是在張良面前故意謙虛,也是覺得韓信不會這么急功近利,事后看還果然是因為沒有賞到位才消極怠工的,心里未免不舒服起來,感到這小子有點擁兵自重,尾大不掉,關鍵時候拿一把。

彭越在楚后方活動,項羽的都城彭城受到威脅,項羽不得不回去挽救。漢軍主力部隊因此稍微輕松了些。作為戰略家的劉邦,乘機讓韓信還回到黃河以北,攻取那些一直甘當項羽爪牙和彭城之敗后背漢附楚的諸侯國。當時處于這種情況首當其沖的有魏國、趙國、代國和齊國。他有報仇的意思,但主要的還是擴充實力、搶占地盤。

魏王曹豹看漢軍洶洶而來,作了周密的部署,以臨晉河為屏障,在埔坂這個地方擺下重兵,抵抗漢軍。

韓信這個人,之所以是一個偉大的軍事家,是他每次戰役前,必先把情況搞清楚搞透徹。他在攻打魏國前,先派出幾十名偵察兵偷渡過臨晉河了解情況,等到各方面的消息會集起來后,心里有了數,故意在臨晉河對面陳列了大量般只,做出要強渡的樣子,暗中卻讓主力部隊繞到幾十里外的河的上游,用一種自造的像船的東西木嬰缸,分期分批載著漢軍渡到魏國境內。這種船很小,每次只能乘坐兩三個人,漢軍渡了兩天兩夜才讓人都過去。而這時曹豹還蒙在鼓里。

漢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攻占了魏國的首都安邑,緊接著從背后發起對守衛在埔坂的魏軍的進攻。魏國軍隊本來就少,魏王先前曾附從于漢王,今見漢軍勢強,馬上又投降了。

韓信把魏王及其部隊首領都看管了起來,等候漢王來發落。他到宮中檢視了一遍,發現其中有一位夫人極其漂亮,不免動了熱愛生活之心,當夜收到自己帳下。一番繾綣之后,韓信與那夫人敘話,得知她是曹豹的寵妾,更加喜愛。夫人姓薄,官稱薄姬。她也喜歡韓信的長大英偉,說:“愿為將軍奉箕帚。”韓信答應說:“好。”

不幾天劉邦來到魏國,檢驗韓信的收獲,韓信為了表功,把宮中財物美女都向劉邦展示了出來。劉邦看到薄姬,說:“這夫人不錯”,當夜宿在宮中,便要薄姬侍寢,韓信不敢說自己已占有先機,只得拱手相讓,這薄姬遂成了劉邦的女人,一時帶在身邊。韓信干吃醋也沒辦法,只能怨自己沒把薄姬藏起來,臉色一時板結得像鹽堿地,毫無表情。劉邦不知個中原因,反而覺得他這大將軍打了幾個大勝仗就裝深沉,看來還不能太放權于他。

劉邦視察完韓信的戰果,帶著薄姬就回成皋了。這時項羽已從彭城回到滎陽,聽說漢軍又收復了魏國,占了成皋,不免眼圈發紅,誓要與劉邦見高低。他打聽清楚劉邦就在成皋,調集二十萬大軍餓虎撲羊般殺來。劉邦太知道楚軍的作戰風格了,當項羽發瘋的時候,他確實銳不可擋,誰跟他硬拼誰倒霉,這時最好的辦法還是避其鋒芒,打不贏就走。劉邦看成皋一時難以守住,趁一天天黑,帶著夏侯嬰等人偷偷地從成皋北門逃跑了。他們連夜渡過黃河,天未明來到韓信和張耳駐扎的營帳,這時兩個人還沒有起床,劉邦把部將召集起來就宣布:“暫時奪去韓信和張耳的兵權,由本王親自指揮。”

韓信和張耳被人叫起,匆忙來到劉邦面前,劉邦責其治軍不嚴,疏于防守,說:“從即日起,取消你們二人的軍事指揮權,留在軍中聽候使用。”

二人一聽長了臉,只能怪自己睡得太死,連漢王來到眼皮底下這樣的大事,居然事先沒有人發現,太麻痹大意了。這是漢王到來,要是項羽冷不防摸了來呢,那豈不要腦袋搬家!所以對劉邦的這一處罰,他們沒有話說。

劉邦輕而易舉地奪了韓信的兵權,心里很得意,心想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這樣把二人晾了幾個月,才把權力還給他們,但又把攻打代國、趙國、燕國的硬任務交給他們,還要他們配合彭越,從楚國的側后方進擊彭城,分散項羽的兵力。劉邦自帶一部分軍隊,二次收復成皋,駐守廣武。

韓信帶領幾萬人馬接連攻占了幾個國家,下一步就要襲取齊國。齊國在楚國的北面,面積較大,境內有七十余城,東有泰山和大海,西有濁河,北有濟水,南接楚國,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劉邦的謀士酈食其得知韓信要攻打齊國,就對劉邦說:“齊國兵力強大,人民狡詐,漢軍僅以數萬之兵伐之,短時間內恐怕很難取勝。齊王田廣和我有朋友之誼,不如讓我去勸說他,讓他歸順漢王,或可免除兵戈相見。”

劉邦說:“如此最好。韓信用兵雖然長于計謀,但齊國向來強大,我正擔心他兵力較少,不是齊國的對手。況且齊國素與楚國有交,項羽看其不保,必然派兵增援,那樣則勝敗難料。先生如能說動齊王臣服,那等于為漢軍立了大功。不過那齊王很是乖戾,其兵力又在眾諸侯之上,今要讓其不戰而降,恐怕也不是一件易事。”

酈食其說:“漢王所言固是,但現在天下大勢已很明顯,無非是楚漢兩股力量的較量,其他諸侯都不過隨風倒,縱是齊國稍強,最終也保不住。漢軍現已拿下黃河以北大部分地區,楚軍又被您調動得疲于奔命,天下歸漢只在遲早。面對這種形勢,齊王若是明智,應早有歸漢之心。現韓信大軍壓境,我再挾漢王天威,憑我三寸不爛之舌,說降齊王,應該沒有多大的問題。”

劉邦說:“那就有勞先生了。只是那齊王喜怒無常,先生也要小心為是。”

“漢王放心,我會相機行事。”酈食其答應著,不日去了齊國。

酈食其見到齊王,先把天下大勢向他擺了一通,又把韓信用兵如神,漢軍所到之處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神話大大炫耀了一番,讓齊王聽得兩眼發愣,沉吟半晌方說:“只要能讓齊地生靈免遭涂炭,我寧愿歸順漢王。”

酈食其聽齊王答應了,很高興,稱贊齊王說:“這才是明智的抉擇。作為老朋友,我一定向漢王保舉你,還讓你在齊國為王。”

這邊兩人已經講和,韓信那邊還在加緊對齊國的進攻。齊王接到報告,馬上責問酈食其怎么回事,說:“你這邊讓我歸順漢王,那邊漢軍還在攻打我,敢是你在麻痹我啊?”

酈食其一聽不對,忙說:“怎敢那樣,我現在就到韓信那里去,叫他立即停止對齊國的進攻。這一定是漢王還沒告訴他派我來與你講和,也怪我沒有及時將我們倆談判的結果告知漢王和韓將軍。”

齊王說:“我信了你的話,同意和平解決問題,因此對漢軍的進攻沒作任何防備,如果其中有詐,齊國休矣。為了表示誠意,你不能離開這里,我要把你作為人質。你可速速寫信把齊國同意歸順之事告知漢王和韓信,讓他們馬上撤軍,否則,說明你是在欺騙我,我先把你殺了。”

酈食其覺得這樣做也并無不可,因為前來說服齊王,是漢王的既定方針,同時韓信又是他的好朋友,他相信他的親筆信一到,韓信大軍立馬就會息戰,并為免除一場血肉之戰而高興。于是很有把握地說:“沒有問題,我立即寫信告知韓將軍,信到之日,即是漢軍撤退之時,請齊王盡可放心。”

韓信此時就在齊國的邊境,酈食其的信沒有半天就到了他手里。他看過后馬上與副將張耳商議,準備退兵。這時謀士蒯徹進言:“不可。漢王讓您率數萬之兵攻打齊國,不日即可拿下,這是多大的功勞啊。而酈食其不廢吹灰之力,僅憑三寸不爛之舌就要把這大功搶去,我們怎能拱手相讓呢?漢王現在并沒有讓您不打,如果僅憑酈食其的一封來信就此罷兵,這樣做既不明智,也有違漢王的命令,還有可能貽誤戰機。所以我勸將軍一鼓作氣將齊國拿下。”

“可這齊國已經同意講和了啊,再攻之似無道理。漢王派酈先生只身來到齊國說服他們,恐怕也是為了前線將士少受些損失。我們由于離得近,談判結果知道得早些,漢王遲些時候知道后,一定會指示我們撤兵,到時怎么交待?”韓信分析說。

“漢王曾許諾您攻下齊國后,讓您在這里稱王,現在您不去占領此地,漢王怎么會把這里交給您呢?”蒯徹曉以利害地出主意道。

“酈先生是我故友,他現在留在齊國為質,我要置之不理,恐怕于其不利。”韓信說。

“為大事不能太顧惜小失,敢問將軍,對您來講,是得到一個國家重要呢,還是保住一個朋友重要呢?”蒯徹進一步鼓動說。

韓信還是下不了決心,副將張耳從旁建議說:“大將軍不要考慮太細,蒯徹之言有理,漢王現在并未讓我們停止攻齊,酈食其現在人在齊國,我們并未見他本人,焉知這其中是否有詐,怎能憑幾張竹片就前功盡棄呢。”

韓信經不住幾個人的反復勸說,他又是在乎利益得失之人,遂決定繼續攻打齊國。

酈食其送給劉邦的信不知是沒有送到,還是送到了漢王不相信,總之遲遲沒有回信。這邊韓信的部隊對齊國的攻打反而更加猛烈。田廣就此判定,酈食其此來,是一個陰謀,當即把他殺了。

劉邦收到酈食其的信比韓信收到信的時間遲了足足半個月,原因是此時中央漢軍正處于楚軍的包圍之中,酈食其派回的使者繞了很多路才到達漢營。劉邦見信后馬上給韓信聯絡,讓他休戰。無奈韓信此時正大戰田廣和前來增援的楚國大將龍且,想停已停不下來,只好一口氣把齊國吞了。一役殺死楚軍二十萬人,楚大將龍且被斬,齊王田廣被俘,其弟田橫被趕到海上做海盜去了。

韓信把這些都擺平后,方才向劉邦報喜,信中委婉地說:“接到漢王的指令時間已晚,箭在弦上,不能不發。但酈食其因此被害,我深感不安。”

劉邦算算時間,韓信接到酈食其的信應在漢軍對齊開戰之前,懷疑韓信是因為貪功而故意為之。但得知借此一舉殲滅楚軍二十萬人,這可是項羽的生力部隊,不禁又大喜,對損失酈食其一事,也便不再追究。但對韓信這個人卻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酈食其是其密友,韓信在關鍵時候能夠出賣他,甚至置其于死地而不顧,足以說明此人重利輕義。劉邦也知干大事的人,不應顧忌太多的兒女私情,但發生在他的部下身上,還是希望他們都是忠誠可靠之人,特別是對他本人,不能有一丁點的虛假成份。

韓信在信的最后卻向劉邦提出來:“齊國被滅之后,田廣的殘余勢力還很大,且齊人多狡獪,很難馴服,請允許我在這里做個假齊王,不然不能鎮服他們。”

劉邦看到這里,勃然大怒,心想害死酈食其的事,我還沒有追究,你居然還好意思提出來在那里稱王,這明明是居功自傲,擁兵自重,要挾本王!另外,中央漢軍現在正處于楚軍的重重包圍之中,你不但不來解圍,反而在這時候伸手要官,什么意思?劉邦想到這里,頓生厭惡之心,拍案而起罵道:“媽的,居然要做什么假齊王,這……”

他“這”后面的話還沒說出來,坐在他旁邊的張良、蕭何在下邊一齊用腳踢他。他是何等聰明之人,馬上明白張良、蕭何的意思,隨即改口道:“媽的,男子漢大丈夫做什么假齊王,要做就做真齊王!”說過就對韓信的來使講:“你告訴韓將軍,我封他為真齊王。”

張良和蕭何對視了一下,會意一笑。剛才劉邦被他倆在下面一踢,立刻明白的是,韓信現在領兵在外,如果不封他為齊王,他有可能倒戈一擊,那豈不得不償失?所以盡管心里很不情愿,還是假戲真做。這是劉邦機智和大度的地方。

韓信如愿當上齊王,自然心里美滋滋的。但他不知劉邦從此對他存了更大的芥蒂。

三巫客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首市| 淳安县| 凭祥市| 安化县| 英山县| 永川市| 中卫市| 和顺县| 汉寿县| 社旗县| 桑植县| 上杭县| 奉化市| 临洮县| 甘泉县| 黄石市| 南漳县| 青田县| 阿巴嘎旗| 崇义县| 长兴县| 海晏县| 犍为县| 同江市| 重庆市| 恩平市| 乌兰浩特市| 五常市| 揭西县| 庆元县| 岑溪市| 延安市| 镇江市| 施秉县| 凉山| 全南县| 黄平县| 玉树县| 微博| 洪湖市| 仪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