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聲音?”南宮遲微微皺起眉頭,他好像聽到了人的悶哼。
“桌椅升起的聲音。”浮熬王好笑的看著南宮遲,只覺得他太謹慎,也許是壞事做多的人都疑慮多吧:“這里有兩個機關,一個是開石門,一個是升桌椅,否則那里面就只有四面墻,我們都得站著。”
“嗯。”南宮遲不再多言,武功已然出神入化的他顯然更相信自己的耳朵。
事實上,遲的耳朵確實靈敏,剛才的的悶哼來自地底下。就在石門將大開的時候,傲心隨便一抓,也不知道觸動了哪里的機關,他們背靠的墻和腳下的石板地面突然向下逆時針轉了九十度,傲心和司就被掉進了地底下。
從外面看,沒有任何有人的跡象……地上連腳印都沒有。
傲心、司都不動不言,如果他們能聽到外面的對話,那么外面也可以聽到里面的動靜。傲心和司都不得不玩木頭人的游戲,盡管外面的聲音足以讓他們震驚。
司沒有想到原來小白就是南宮遲,那么一個會算計武功甚至在傲心之上的狐貍居然冒充頭牌!
司一直以為小白是有故事的人,入住王府是因為有某些事要做,而更多的是因為傲心,他絕對不會將他眼里的柔情和敵意看錯。無論傲心的態度如何,他確定,小白就是為了傲心而來的。
但是此刻,他懷疑了,他覺得南宮遲是有目的的,尤其是聽到他們的計劃,司更認為如此。如果說南宮遲入住王府是為了傲心,那也因為大魏嫡長女的身份。
他以絕殺門門主的身份多少知道了些北烈的計劃。北烈自然許諾了他好處,而大魏的存亡與他無關,如果大魏亡了,四皇子、尹宮女剛好可以順便“死了”,回到絕殺門他也不必再低聲下氣,仰人鼻息。
有過接觸,對南宮遲的權謀算計也不陌生,他也曾查過南宮遲的事跡。挺悲催的一個男人,嫡妻死了,不少小妾也死得莫名其妙。但是和北烈時局聯系起來就會發現,三皇子妃死后幾個月內,他的處境簡直是大大跨步。而那些個小妾,多半也是人家送來的眼線,王府里僅剩的女子都是些吃齋念佛終日不住門的安分人。
南宮遲處心積慮,甚至在迎艷樓獻藝,會是為了情?打死他都不信。要是傲心是個沒權沒勢的女子,他可能會懷疑她對于南宮遲是特殊的,不過……
司在發呆,糾結著情啊,愛啊之類,而傲心則是一陣陣發涼,她此刻已經沒空計較某人一邊曖昧,一邊算計她,她的眼前只有大廈將傾,大魏危已!
從她已經了解的情況,加之地面上兩人對話間的蛛絲馬跡,傲心大概明白了他們的遠期目標是分了大魏,南北隔江而置;中期目標是讓慕容傲心做個傀儡皇帝;近期目標是擾亂大魏,削弱大魏實力!
好一個三步走,好一個擾亂朝綱,為禍天下!
圣旨被盜之事京城已經鬧得沸沸揚揚,世家們已經開始走動,太子妃娘家容氏,茶貴妃娘家茶氏,一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拱太子上位。
燕王先開始會謹慎不露聲色,等皇帝自己處理,但世家不可小覷,他們要么不出手,要出手必是想好了后手。
等到皇帝劣勢,和太子關系徹底破裂,燕王必然出面維護胞弟,顯出嫡長血脈的號召力和影響力,穩時局,囚太子。
以上的過程都不需要廢南宮遲一兵一卒,最多救是偷了傲心的婚旨,而這個時候,他再來個暗殺太子,并一邊偽裝成燕王下手,一邊偽裝成皇帝下手,必然造成雙方猜忌!
依皇帝性格,就算是逆反,看在自己血脈的份上,太子最多被貶為庶人,而燕王了解皇帝的心情,也不會殺了太子。如果太子這時候死了。而且對方有嫌疑,這是在雙方心里埋下懷疑的種子。
太子死,世家之前得罪皇帝,這個時候會轉而支持燕王,圣旨被盜之事也就不會完,輔燕王上位,以正血脈之事也就會被從提,此其一。
翁老學派等另一派則會在皇帝面前哭喊:殺燕王,保社稷!此其二。
當初圣旨是燕王請的,等到廢立之爭相持不下的時候,皇帝必然會懷疑圣旨被盜根本就是自導自演,然后嫁禍太子,燕王樹威,最后在殺太子滅口!父子之情,喪子之痛這個時候便推波助瀾!此其三。
皇帝當政多年,早就不是當年感情用事的少年,有著上位者都具備的多疑。加之非嫡長如詛咒一般,一年一年深刻于心,對燕王的隔閡一年勝過一年。此其四。
翁老明白反對嫡長制度,甚至主張殺了燕王,燕世子。皇帝雖然不采納他的主張,甚至囚禁他,但沒殺他,也沒驅逐他。要知道因為翁老學派的思想抵觸了北烈傳統,抵觸了北烈王的意志,所以被北烈驅逐,甚至家人在流放途中死亡。按理說他該對北烈滿懷怨憤,揚言北烈必亡,這才取信大魏。
但是翁老學派也不容于大魏,為什么皇帝沒驅逐?明眼人都知道翁老被罰是常有的事,但是無論罰得多重,到現在還是天子近臣!
燕王心里肯定有想法,此其一!
太子死,燕王知道肯定不是自己的人,那么就是有人嫁禍她了,頭號嫌疑犯就是看到了她嫡長血脈號召力的弟弟。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這個她懂,但是她為了弟弟暴露的自己的力量,幫弟弟保住了龍椅,不感恩也就罷了,居然還嫁禍!怎能不心寒!此其二。
皇帝懷疑燕王必然會削弱燕王的力量,這是后跟隨燕王的力量必然會動嘴皮子,勸燕王:當斷不斷必受其害!此其三。
燕王是前皇儲,做過皇儲的人古來不是當了皇帝就是做了短命鬼,燕王通讀史書,不會不知道,不會不防,不會不在意皇帝的態度,如今皇帝明顯產生了隔閡,燕王怎能不對自己的未來考慮,就算不考慮自己也要考慮女兒。她和皇帝到底一母同胞,她可以賭皇帝不會下死手,但是燕世子從小在燕國長大,等到她侄子繼位了,對燕王一脈要打要殺就真沒顧忌了。此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