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已經過去了這么久,久到郭蒔都以為這件事再也不會被人提起,將隨著所有人的離開給永遠的被塵封起來。
可是,舊人與舊物就這么猝不及防的出現,真真的是打得他一個措手不及。
“這……這,臣冤枉,臣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啊,請皇帝明察。”
事到如今,也只有死不認賬,先蒙混再說。
可是,令郭蒔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就在這時,長公主與太后娘娘一同駕到。
“皇帝,這件事都是我的主意,與郭丞相無關,他也是奉了我的命令去做這件事的,若是要追究,就治罪與哀家好了。”
長公主進門后,下意識的與站在一旁冷眼旁觀的韓婧凰對視了一眼,一眼道盡許多事。
太后的出現絕不是巧合,而是韓婧凰有意的安排。
太后娘娘的突然出現,令皇帝更加頭痛了。
“母后,您怎么來了?您這話又是從何說起。”
“此事說來話長,當初,我與正道的母親私交甚好,可是,她竟然背著我去勾搭先皇,這件事我怎么都忍不了,她生下王正道之時,先皇那叫一個高興,從小就讓你和正道一起玩,你有的正道都有,這說明了什么?這說明,正道一定就是先皇的兒子。
原本這件事我是不愿意提起的,皇家的顏面我還是要要的,只要你能安安穩穩的登基,我也可以不在乎這些,可是,你父皇竟然在你登基的同時,賜了他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之位,而你,作為一個皇帝,竟是絲毫沒有防備之心,這不得不令我擔心。
正巧,郭蒔他發現了王正道似乎有謀反之心,正所謂先下手為強,哀家便出手,替你鏟除了這個隱患。”
聽聞太后一番話,皇帝頓時露出痛心疾首的表情,扼腕道,“母后!您誤會了!正道他絕不是父皇的兒子,父皇器重他,是因為他曾救過兒臣的命啊,更是因為考慮到您與正道母親的情誼!您怎么能無憑無據的就認為正道他有謀逆之心呢?”
“哀家當然不會平白無故的冤枉他,證據,哀家還留著呢,皇帝你看。”
太后說著,便從懷中掏出一紙文書遞給皇帝。
其上所寫,正是王正道問皇帝同為他的子嗣,為何他要名不正言不順。
也正是這封信件,讓太后當初篤定了王正道就是先皇的兒子,并且下定了要殺他的決心。
可是,很快,皇帝便發現了端倪,他自幼與王正道交好,對王正道的字跡無比熟悉,那上面的字,仔細一分辨便知道并非出自王正道之手。
“母后,這字不是正道所寫。”
“什么?”
太后不可置信,忽而轉過頭看向郭蒔問道,“這信不是王正道所寫嗎?”
太后為何問郭蒔,這令皇帝幾人的目光全部看向了郭蒔。
“連這件事都是你做的嗎?”
皇帝厲聲質問,郭蒔一時語塞,支支吾吾半天也說不出一句反駁的話來。
事已至此,當年的真相,終于水落石出。
當年,是因為有太后娘娘的支持,郭蒔才能成功冤枉王丞相,然而,太后娘娘的支持,竟然也是因為被郭蒔利用了。
“郭蒔,朕真是看錯你了,沒想到你竟然有如此惡毒之心,這一切,都只是你為了謀權的過程而已,你為了一己之私,竟害得王家一百余口被冤枉之死,害得朕背上這千古罵名,你真是該死啊!你還有什么話說嗎?”
郭蒔連連磕頭,開始求饒,“罪臣該死,但臣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皇上啊,王正道他大權在握,又深得其中,繼續放任下去,早晚都是禍害啊,臣這么做,也都是為了您啊,皇上,皇上,求皇上開恩,臣這么多年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求皇上開恩啊!”
“死不悔改!來人,將郭蒔壓入天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