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己初到這異世那一天到現在所經歷了種種事情,讓殷素素終于明白了男裝對她的重要性。
因為每次她著女裝的時候,總會有奇怪的事情發生,不僅讓自己失去了記憶中熒幕下的初吻,還給云閣惹了不小的麻煩。
所以,此刻的殷素素下定了決心,以后男裝就是她的衣服,那些女子裝扮的東西就暫且放置一旁。
當晚,葉兒便順著殷素素的意,吩咐芷蘭姑姑連夜找到京城最好的成衣鋪為殷素素定制了幾套男裝。這不,第二天一大早芷蘭姑姑就將那些衣服如數放在殷素素面前。
葉兒拿起一件淡綠色的長衫認真地在殷素素面前比劃著,眼里滿是認真,“小姐……不,公子,我覺得這件繡竹葉長衫最適合你!”
隨意翻弄著桌上的衣物,淡藍色繡蘭草;玉白色鑲云邊……殷素素發現她手中的每件衣服的觸感和設計都是上好的,而且每件衣服的上身都較一般男裝看起來要寬大些。
看來這小姑娘還真是花了些心思的,殷素素滿意的揚起嘴角,“眼光不錯,讓你費心了!謝謝!”
作為奴婢,葉兒哪里經常能聽見小姐這番夸贊的言語,只低頭不好意思的笑笑,“小姐不用這么客氣,這都是葉兒應該做的。”
“公子今日出府打算去哪里?”既然昨日小姐吩咐下來今日要出府,定是心中有了決定的。葉兒也只能隨便一問,以便自己幫小姐做好一切打算。
殷素素拿起哪件白底繡竹葉的長衫走向里屋,“這京城你比我熟悉,你知道在哪里能聽到最八卦的東西嗎?”
葉兒一臉疑慮,“公子想要去廟里上香?算一命?原來小姐還信神明之說??!”
聽見葉兒的話,殷素素一下反應過來方才話中的失誤,想必她以為自己現在無計可施,只能去求菩薩保佑才得保命了。
“我的意思是說……恩……哪有里有說書的?”
在殷素素的印象中,那古代說書的就堪比現代的狗仔隊,幾乎沒有他們不知道的小道消息,且不問那些消息從何而來,但那些消息是往往空穴來風未必無因!
明白了小姐話中之意,葉兒思慮半響,回道:“在京城的南門有間聚賢閣,那里人來人往絡繹不絕,每天午時便有說書先生在那里擺攤說書!”
“噢?他一般說些什么?”
換好衣服的殷素素從里屋后大步走出,顯然一副翩翩公子的模樣,看的葉兒的臉更紅了幾分,“上至京城各個達官貴人的風流韻事,下至民間百姓奇聞,那說書先生說的都頭頭是道?!?/p>
“我們今天就去那里!”殷素素用手中折扇輕挑了一下葉兒的下巴,露出一個花花公子的笑容,被突然調戲的葉兒哭笑不得,只得大步跟上殷素素的腳步。
天淵國京城名為尉城,尉城始建于天淵三年,是現在的皇帝慕容海的家鄉。
當年慕容海用只用了五年的時間便收復了這片大陸上十四個部落,只余下北部的青屠部落以及南疆外族。慕容海在建立天淵國之后便立了家鄉尉城為京城,廣納四海民商,一片繁華景象,而慕容海也被臣民稱作始祖皇帝。
作為京城,有東西南北四大城門,監管著京城來往人口的出入。在四大城門附近都有大大小小的酒樓數家。而殷素素所要前往的聚賢樓便是京城的第一大客棧,位于天淵國京城南門。
聚賢樓果然生意興隆,單是一樓大廳里就坐滿了不下百人。見聚賢樓大廳里的人們都朝著看臺望去,殷素素慶幸自己剛好趕上,那說書的似乎即將開始了。
尋了處剛好能看見看臺說書先生的座位,殷素素向過來招呼她的小二要了茶水,便讓身后的葉兒一并坐下,以免惹人耳目,畢竟凡事低調點要安全很多。
約莫一丈長的看臺上端坐著一位老者,頭戴著一頂花布帽,只露出鬢角些許花白的頭發,他長著兩條八字胡,雙目炯炯有神,不時地嬉笑著觀望著看臺下的眾人,那模樣看起來不像個說書的,而像極了個金庸筆下的老頑童周伯通。
“老頭,今天又給我們講哪個王爺世子的風流韻事???”坐在離看臺最近的一布衣男子抓著一把瓜子嗑著,不耐的將瓜子殼拋向坐在看臺上的老頑童,讓人一眼就看出了他那尋求樂子的心態。
那老頑童也不著急,抬手間‘不經意的’就把那男子仍上來的瓜子殼‘擋’在身外,笑咪咪的看著臺下觀眾,順手敲了敲桌上的醒木。
“各位看官聽好了,今天我向大家說的就是那雙腳殘廢的翊王爺…。楚漓墨!”
翊王爺?本來注意力完全放在那老頑童身上裝扮的殷素素聽見翊王爺這一稱謂,頓時來了精神。
原來他也有風流韻事?
“哈哈哈哈……”老頑童的話落在大堂眾人的耳朵里,讓大家哄的笑開來,其中就屬方才嗑瓜子的那男子笑的最為開心。
“我說老頭,你是怕失去了這討錢的飯碗嗎?隨便拿個事兒就來誆我們!京城誰不知道那翊王爺自從同青屠部落一戰后便少有出府,他那里哪里有什么新鮮的事?難道他的腿疾已經好了?”
“砰!”醒木聲再次響起,老頑童自信一笑,伸手捋了捋胡須,“說我誆你們?倒不如說你們一個個孤陋寡聞!自從上月初一望月節后,那翊王爺就開始走出他的王爺府了!”
望月節上,大槐樹下,兩人意外的隔紗一吻……記憶中的一幕登時出現在殷素素的腦海里,讓她的臉刷地變的通紅。
“公子,你的身體不適?”葉兒將身前的茶遞給殷素素。
壓下自己一時躁動的心情,殷素素低頭將手指豎放在嘴上,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噓!小聲點,聽他說!”
“要說長年不落人群的翊王為何突然出府?那就是——為見佳人一面啊!有道是英雄氣雖短,兒女情更長!”聽那老頑童說的一板一眼,看客們紛紛豎起耳朵,生怕聽落了一字,少了茶余飯后的談資。
大堂眾人紛紛屏息凝神聽那老頑童的下文,堂內嘈雜之聲漸漸的變得安靜,而隨即從二樓雅間里傳出的一男聲,真真切切地道出了堂中眾人所想。
“那不知是哪家的小姐入了翊王爺的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