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楊拙回來時,已是一個時辰后。據說不僅陳家灣村,鄰近的槐樹村,杏花村都遭到洗劫。
縣太爺也很緊張,縣里頭住的很多人都大有來頭,萬一有個閃失,十個腦袋也不夠砍的。
還有鎮上陸大夫家的,據了解,那些自己都得罪不起的人物對陸大夫家三個都是畢恭畢敬的。
自己只有幾個捕快,但托了這些人的福,城外不遠處便有駐軍,駐軍的首領姓張,是個總兵。手下有五六百號人馬,這對一個邊陲小縣來說,已經是個很厐大的人數了。
總兵得到縣令的求助后,絲毫不敢怠慢,派出了三百人馬,每村盤查,余三百在縣城內晝夜巡邏,夜宵禁嚴。
平時當擺設用的城門已有士兵全副武裝把守,對進出城人員進行嚴查。
一番排查下來,槐樹村最嚴重,房屋幾乎無一幸免,死亡十人,大多是老人,還有一個孩子。
杏花村略好,房屋亦全部燒毀,死亡五人。
陳家灣村死亡兩人,狗蛋父親及大牛媳婦,還有肚里五月左右的孩子。房屋損毀一半,另一半被洗劫一空,樁物全都存放在陳大柱家。
幾天后,朝廷傳來消息,說此批胡人是幾個月前侵犯中原被擊敗后的幸存者。數量不多,只有兩百人左右。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通常是做一票后又隱匿起來,朝廷在北邊剿殺了絕大部份,還有約四十號人一直尋不到,讓駐軍務必一網打盡。
一時間,人人自危。總兵找到了約三十余人,其余的,沒再找到。
以防萬一,張總兵在以陳家灣村為中心,每個村撥了十人駐村。
這樣,城里的人數不夠。向上面要兵,朝廷回復北邊戰事吃緊,如果不夠,便向當地征兵。
戰爭的原因,是因為北邊鬧旱災,統治者為平定內亂,打著“搶糧食,救子民”的口號,不斷騷擾邊疆,打完搶完便跑,令當今皇上頭疼不已。
陸妍這幾天則聽從了里正的建議,將避難洞改造了一番,設了很多陷阱,楊拙還在洞口外圍設了一個幻陣。讓陸妍崇拜了好幾天。楊拙說是從那本書看到的,并給陸妍看,自認為很聰明的某女,如看天書,悻悻然還回給原主。
陸妍再三同里正申明,不到危難時刻,決不暴露此處。里正自然知道嚴重性,且自己一家的命可都是揚拙和陸妍救的,更何況這要求也是合情合理。
陸妍的院子里也設了陣法,平時不啟用,一旦啟用,亦能阻擋好一陣,為陸妍母女爭取足夠的逃跑時間。
陳福,四柱和大牛都已從軍,杜氏在家哭得死去活來。
后來聽說因為熟悉本村地形,被派到陳家灣村駐村,這才平復了下來。
酒樓的生意多少受到一些影響,但半個月后,反而更好,大家抱著吃一頓少一頓的心態,更舍得花錢在吃食上了。
陸妍近期則在醫療系統搗鼓毒藥。經過這次事件,讓陸妍深刻體會到這個年代,除了優質空氣,環保的食品,也會有隨時會發生的戰亂。保命是首要任務。
早上起來,按前世的記憶開始鍛煉起來。得盡快讓這具身子強壯起來。別說回擊,至少逃跑的速度得提起來。
每天早晨,便看到陸妍腿上綁著叫沙袋,的東西,背上也背一個包袱,在山林小道上跑著。
院子里,也多了很多健身器材。
簡單實用的近身格斗術也從零起步。
其他方面同樣不荒廢,棉花大豐收,畝產400余斤,并讓楊拙做了個齒輪的軋棉機,紡車,織布機和彈棉花全套工具(大彈弓,碾餅及彈槌)
軋棉機使棉花及棉花籽分離,紡車將綿花紡成線,織布機則是將線織成布。
當第一塊布織出來時,戚氏興奮了一個多星期。這可是布,可用作床單及布料。
線被染成各種顏色,織成各種花紋。
陸妍驚嘆于母親的天賦,只是陸妍自身就是個初學者。興趣也不在這方面。后來發現線越來越細,花紋越來越多的,面料也更光滑,便興起了開棉布莊的念頭。
可就母親一人,而且棉花就這么點,還肯定不夠用。
彈棉被,則讓楊拙幫忙,將棉花彈松彈勻,用碾餅壓實,最后再套上綿紗。
共做了九床,每床各八斤,兩家各兩床。余下的一床,陸妍親自送給了縣太爺的夫人趙夫人。
趙夫人一看,趕緊喚人墊上,鋪上床單,躺上去,感覺舒服極了。陸妍暗示縣太爺必定也喜歡,聰明的趙夫人一定聽得懂。
縣太爺一從衙門回來,便想往小妾屋里跑。
卻見妻子一身精心打扮走過來,說要給老爺看一件稀奇的東西。并強調是陸姑娘特意送來的。
縣太爺開始沒啥興趣,但一聽說是陸妍送的,趕緊讓夫人呈上來。
夫人卻說不方便,要移步到房里看看。
縣太爺來到許久沒光顧的臥房,聽從夫人建議,坐到床上感受一下,沒有棕墊硬,也沒動物皮毛那么滑。
掀起床單一看,一大片白色的東西出現在眼前,表面全是白色的密密的網格線。
“這是什么?”
“陸姑娘說是用自己家種的棉花做成,這是第一批產品,只有幾床,除了家人用外,只余這一床,眼看天氣變涼了,這個保暖效果好,送給咱們享用的。”
縣太爺一聽這價位,兩眼發光,興奮得語無論次:
“有沒有問棉花產量如何?”
“神了,陸姑娘說你肯定會問這個,畝產400余斤。”
“這次你老爺我真的要升了。”
縣太爺完,抱著夫人,一直到后半夜,這才沉沉睡去。
趙夫人亦是久逢甘露,心里對陸妍感激不盡,其實自己好幾次想開口問陸妍能否幫忙看看不能生孩子的問題,可一見對方還是個孩子,怎么也開不了口。說不定這次…。
第二天,縣太爺帶上兩個家丁,直奔陸妍家。陸妍像是算好縣太爺要來一般,早已備好茶點。
縣太爺顧不上美食,直奔主題:
“那棉花真是你種出來的?畝產400可是真的?”
“是的,是真的。”
“那可不可以推廣開來,價錢好商量。”
“可是可以,不過,種子必須從我這購買,另棉花全部賣給我。購買種子時便簽定賣價。”
“這……”
“明人不說暗話,你是想用棉花作其他用途吧。我把答案寫在紙上,看是否如你心中所想。”
縣太爺打開紙條,哈哈大笑:
“和聰明人打交道就是爽快!”
“我要求不高,功名歸你,我們要作為唯一供貨商。當然,同等質量價格是最優惠的。”
“這個,老百姓那邊還好商量,本是賺錢的事,向朝廷上報,也沒問題,但供給軍隊,說來慚愧,皇商這一塊我沒門道,要是陸大夫及嚴公子能出面就好了。可我還沒這么大臉面。”
“他們?他們管用?”
“如果他們都不管用,那便真沒招了。”
“那行,皇商這一塊我去想想辦法。”
陸妍紙上寫的是:軍隊棉衣棉被。
北方戰亂不斷,冬天天氣一變冷,軍隊目前的衣服抗寒力差,每年都有大批士兵凍死。
鄰國雖缺糧食,但卻擅長狩獵,動物毛皮什么的,都和漢人的衣服一樣平常。一到冬天,漢人便閉城不出,可不出不代表對方也安份。
朝廷想了很多辦法,要不成本太高,要不便是太厚重。皇上曾下懸賞令,如能解決此問題者,為民者,賞黃金百兩,為官者,升一級。
縣太爺看到棉被時,第一時間便想到了這個。
陸妍自然是不知道這個的,只是看過很多電視劇和小說的她,這點不難想到。
回去后,便直奔鎮上,找陸大夫和嚴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