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皇上大叔萬萬歲

讀史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盡歸漢使路充國等。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因厚賂單于,答其善意。

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幣遺單于;單于益驕,非漢所望也。方欲發使送武等,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與昆邪王俱降漢,后隨浞野侯沒胡中,及衛律所將降者,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歸漢。會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漢時,素與副張勝相知,私候勝曰:「聞漢天子甚怨衛律,常能為漢伏弩射殺之,吾母與弟在漢,幸蒙其賞賜。」張勝許之,以貨物與常。后月余,單于出獵,獨閼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發,其一人夜亡告之。單于子弟發兵與戰,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單于使衛律治其事。張勝聞之,恐前語發,以狀語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欲自殺,勝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張勝。單于怒,召諸貴人議,欲殺漢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謀單于,何以復加?宜皆降之。」單于使衛律召武受辭。武謂惠等:「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刀自刺。衛律驚,自抱持武。馳召醫,鑿地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復息。惠等哭,輿歸營。單于壯其節,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系張勝。

武益愈。單于使使曉武,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劍斬虞常已,律曰:「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近臣,當死;單于募降者,赦罪。」舉劍欲擊之,勝請降。律謂武曰:「副有罪,當相坐。」武曰:「本無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復舉劍擬之,武不動。律曰:「蘇君,律前負漢歸匈奴,幸蒙大恩,賜號稱王,擁眾數萬,馬畜彌山,富貴如此。蘇君今日降,明日復然。空以身膏草野,誰復知之?」武不應。律曰:「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今不聽吾計,后雖復欲見我,尚可得乎?」武罵律曰:「女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何以女為見?且單于信女,使決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兩主觀禍敗。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獨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別其官屬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實而食之。仗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積五、六年,單于弟于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網紡繳,檠弓弩,于靬王愛之,給其衣食。三歲余,王病,賜武馬畜、服匿、穹廬。王死后,人眾徙去。其冬,丁令盜武牛羊,武復窮厄。

初,武與李陵俱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單于使陵至海上,為武置酒設樂。因謂武曰:「單于聞陵與子卿素厚,故使陵來說足下,虛心欲相待。終不得歸漢,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前長君為奉車,從至雍棫陽宮,扶輦下除,觸柱,折轅,劾大不敬,伏劍自刎,賜錢二百萬以葬。孺卿從祠河東後土,宦騎與黃門駙馬爭船,推墮駙馬河中,溺死,宦騎亡。詔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飲藥而死。來時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陽陵。子卿婦年少,聞已更嫁矣。獨有女弟二人,兩女一男,今復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時,忽忽如狂,自痛負漢;加以老母系保宮。子卿不欲降,何以過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復誰為乎?愿聽陵計,勿復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愿肝腦涂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亡所恨,愿無復再言。」陵與武飲數日,復曰:「子卿,壹聽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歡,效死于前!」陵見其至誠,喟然嘆曰:「嗟呼!義士!陵與衛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

陵惡自賜武,使其妻賜武牛羊數十頭。后陵復至北海上,語武:「區脫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聞之,南鄉號哭,歐血,旦夕臨。數月,昭帝即位。數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后漢使復至匈奴。常惠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在。」于是李陵置酒賀武曰:「今足下還歸,揚名于匈奴,功顯于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陵雖駑怯,令漢且貰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奮大辱之積志,庶幾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為世大戮,陵尚復何顧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異域之人,壹別長絕!」陵起舞,歌曰:「徑萬里兮度沙幕,為君將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摧,士眾滅兮名已隤,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

陵泣下數行,因與武決。單于召會武官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詔武奉一太牢謁武帝園廟,拜為典屬國,秩中二千石,賜錢二百萬,公田二頃,宅一區。常惠徐圣趙終根皆拜為中郎,賜帛各二百匹。其余六人,老歸家,賜錢人十萬,復終身。常惠后至右將軍,封列侯,自有傳。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盡白。

明慧整個人趴在桌上讀書,乾隆看她無精打采的樣子,咳嗽了一聲,明慧又懶懶散散地坐直。

“嘻嘻,皇上,這個好難懂啊,你給我講講唄。”明慧特別喜歡找乾隆說話,因為他的聲音很好聽。

乾隆瞥了一眼她手里的書,“這個有什么好說的。”

“咿,皇上不是很是瞧得起有氣節的人嗎,蘇武難道不算?”從小到大,課本上都說蘇武是個威武不能屈的人,是個好的榜樣,怎么到乾隆大叔這就瞧不上了?

“氣節?”乾隆放下手中的筆,“蘇武奉命出使匈奴王庭,慷慨激昂,視死如歸。前后經歷了十九年,大義凜然的正氣一絲一毫都沒有收到挫折,這當然是完全足以感化社會,激勵世俗。但是史學家們卻都荒謬地認為蘇武“嚼雪吃氈”是令人驚詫的奇異之事。”

明慧不解,難道不是嗎。

乾隆搖搖頭,“積雪或許可以吃的,但是氈毛絕沒有可以吃的道理。即便是偶然吃了一次,也斷不能數日靠它維持生命而不死,因此這個說法太不真實了。即使是靠挖掘野鼠洞中的糧食和草根為食,也只能是勉強維持幾天的生命,十九年之久的漫長歲月,又靠什么來維持呢?因此傳說蘇武為了堅守氣節而不吃匈奴的糧食的說法,也不過是美飾之詞罷了。況且蘇武已經在匈奴娶妻生子,怎么能說這不是玷污大節?蘇武只不過是沒有投降,沒有像李陵,衛律那樣背叛國君,僅憑這一點就說他氣節超凡脫俗,我可不相信。”

“……”,明慧聽完目瞪口呆,居然覺得自己無言以對?細細想來,乾隆說的好有道理的樣子啊。但是從小到大都是被書上這么教育的,明慧又一時間轉不過彎來。

乾隆見她仔細思考的樣子,說道,“盡信書不如無書,讀史者不可不具卓識。你好好想想這句話吧。”

“那這個呢!”明慧翻著書說道,“諸葛亮七縱七擒孟獲呢?”上面說劉備死后蜀漢面臨喪失南中的危險。建興三年的時候,諸葛亮親自帥軍討伐南中。在和孟獲交手的過程中,對他七擒七縱,后來孟獲心悅誠服地說道,“丞相有上天的神威,南中人不再反叛了。”不久,三軍在滇池會和,南中四郡全部被平定。

“這個?朕以為,七擒七縱孟獲的事情被文獻記載到處頌揚,真的是太沒見識了。對蠻夷固然應當使他們心悅誠服,但是將俘虜的敵方首領多次放掉,簡直是如同兒戲一般。一放再放已經很過分了,怎么可能達到七次之多呢。即便說這個反叛的首領就像案板之上的肉一樣不值得擔憂,但是脫掉袖套來試鷹,打開木籠來嘗試老虎,終歸不是一個好的計策。況且當時諸葛亮急于平定南方之后北伐中原,哪里有屢縱屢擒獲耽擱拖延時間的道理呢,因此,朕知道他一定不會做出這種事情的。你要知道,軍情緊急,是不可能一再拖延時間的,不光是戰況不允許,就連所有的東西都要算進去啊,光是大軍的糧草就是個問題了。”

好吧,果然她想的太少了,還是好好理順一下吧。

衛安歌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化县| 平顶山市| 淮阳县| 怀集县| 巫山县| 肇庆市| 九江市| 台前县| 黎川县| 泰顺县| 鄂托克前旗| 革吉县| 巧家县| 饶平县| 台州市| 连山| 鲁甸县| 虹口区| 托克逊县| 若羌县| 崇仁县| 九寨沟县| 枝江市| 隆德县| 福安市| 蛟河市| 得荣县| 太原市| 阳新县| 九龙坡区| 贵南县| 扎兰屯市| 筠连县| 邮箱| 株洲市| 河南省| 平原县| 阳新县| 富裕县| 松原市| 美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