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家內功的練法與眾不同,不是只有內功的練習,而是將拳法與內功相互結合練習。初學時拳法有招式,待練到最高境界,能行氣如九曲珠,氣達四稍,無微不至,心意合一,心神合一,天人合一,而拳法卻無招勝有招了,故名無形功。無形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睡覺時也可以練,這獨特的睡功稱為“蟄龍法”,以睡姿煉內丹,其凝神守竅調息,氣氣歸玄竅,息息任天然。只不過,無形功傳承三百余年來,即墨家真正達到頂峰造極的人卻是鳳毛磷角,不足十人,也就是說兩代中最多一人而已。
娘親的說明讓我有些害怕,擔心自己不是練武的料,可是,無論如何,這是一個天大的好機會,不容錯過。既然到練到最后是無招,所以我更關注內功的練法。
第一是以勢導氣:通過外形動作來達到內在的氣血運行,使氣渾身運行周流,但必須姿勢正確,符合規矩,而且要求上下相隨左右逢源、處處順遂。鼓蕩活潑、身動氣隨,這樣才能以勢導氣而便利從心了。第二是呼吸引導:采用腹式呼吸和自然呼吸二種。初練者以自然呼吸為佳,由著熟而漸悟時,以潛瓜式呼吸為主,以后天練先天,以先天為后天,達到練氣、養氣,所謂“氣以直養而無害”之目的。第三是陰陽虛實:陰陽是即墨世家武功的宗旨,使人體生命活動保持統一的協調過程,是運用不斷變化虛實的手段,以達到氣血暢通之目的。練功走架不但要注重神舒體靜,分清架子的虛實轉換,配合升降、開合的運動,內氣自然流暢,處處有圓活,處處有虛有實。再進一步,虛非全然無力即虛中有實,實非全然占煞即實中有虛,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第四是以意行氣:以意識來指揮內氣的運行,所謂“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在練習的過程中,通過虛實轉換,姿勢開合,運用心意使氣緩緩流行于骨肉的內外之間,做到意到氣到。要求意念集中、思想寧靜,即動靜自然、輕靈沉穩。這樣才能使動作灑脫、轉換輕靈,制敵于無形。
對于氣功之說,我是十分相信的,無他,我小時候練過。小時候本來天天早上是晨跑加練太極拳、太極劍的,四年級的時候突然視力下降,老媽不知道從哪兒打聽到文化宮前面(我晨練的地方)有練氣功治近視的,不由分說把我送去練氣功。練了一個多月,掌心就真的有熱感,兩手相對時在意念下感覺得到吸引力了。可是再接著練,卻怎么也沒提高,一起練的比我時間長的,也沒聽說真有人治好了眼睛,于是,練氣功一事不了了之。但有氣的真實感覺卻令我相信真有氣功,只是我沒興趣練下去了。
娘親介紹完無形功的有關知識后,就教了我入門的口訣,領著我開始練習。我很快就掌握了要領,練得有模有樣。娘親直夸我,我很不好意思地笑笑,心說,前世的我就是接受能力、模仿能力強,但是動腦筋的東西就明顯不行了,所以我總是以勤補拙,笨鳥先飛。這一世有機會重活一次,我再也不想做笨鳥了。
一夜練功醒來,渾身清爽無比,娘親已經做好早飯,招呼我入座。我有一口沒一口地吃著,和娘討論起我的學習問題。我把我先前想到的要學的東西全部講給娘親聽,細細算來,武功、易容術、琴藝、騎馬、認字這五項,娘親自己教我沒問題,別的師傅就要慢慢找,靠緣分了。而且,娘親只練過內功和輕功,招式也就媲美花拳繡腿,更沒有實戰經驗,想要找個合適的人拆招還真不容易。
不管,先把這幾項學起來再說。從此我卯時即起,練習無形功;辰時吃早飯,飯后學認字;巳時練琴;午時吃午飯,娘親做飯時我自己玩一會兒,放松放松;未時到申時繼續練無形功,中間休息時娘親就教我易容術;酉時是晚飯時間,我和娘親會聊一聊當天的不足和收獲;晚飯后,我有時候會和娘親一起散散步,有時候就直接開始練功。騎馬一事,還得等再長大一點。
前世我對我的身體有兩大遺憾:一個是十一歲就成了近視眼,從此眼鏡伴我一生;另一個是腿粗,到上高中時才知道是不正確的長跑姿勢導致的。所以這一世我特別注意這兩點,晚上絕對不做看書、用針之類費眼力的事,跑步就按上大學時學習的正確姿勢進行。
娘親想我再學點棋書畫、詩詞歌賦,還有女子禮儀和女紅,被我直接拒絕了,我現在只想快點強大起來,再保證生活無憂,別的暫不在我考慮之列。
娘親理解我的想法,也不勉強我,只盡心盡力將我想學的教給我。
日子就這樣平淡而充實地度過。我全力以赴地學習,娘親做好一切后勤工作,當然還有每個月去怡情小筑教歌,這是我們現在唯一的收入來源。
我們也時常去酒樓吃飯,有時還去蘭芯姨家走動走動,不是嫌生活無聊,都是帶有目的的。當然,去太法寺也是每月必不可少的功課。
在酒樓,可以聽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消息。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才了解到這個時代的一些最新情況。
我生活的這個東陽國,是當時最強大的國家,現任皇帝叫東陽玉竺,年號崇真,剛剛三十歲,即位已經五年。東陽玉竹上位后,不斷強化農業生產,整頓吏治,不輕言戰事。現在的東陽國國力更加強盛,官場作風清正廉明,民心穩定。東陽國有一個傳統,每一個皇子長到十二歲就要賜封封地,并親自到封地治理、歷練,其在封地的表現,作為將來選擇繼承大位者的依據。而且對于各皇子之間要求公平競爭,絕不允許勾心斗角、互相傾軋,一經發現,立即取消封地和繼承權。一旦選定繼承人,皇帝會立為太子,回京都學習朝政,三年內禪讓皇位。在上一任在位者身體健康、繼位者領導有方的情況下順利進行皇權的交接,確保政局穩定,皇權交接順利。然后在封地的各位皇子由新任皇帝召回京都,依據各人所長,協助在位者共同治理朝政。這樣的傳統確保了東陽國不會因為皇權的爭奪發生內訌,削弱國力。兄弟同心,其利斷金,這應該就是東陽國最強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東陽國,這個名為弘廣的大陸還有兩個較強大的國家:北唐和西鑰。東陽國東面臨海,西面是西鑰國,北唐國在東陽國的北面和西北面,國土狹長,不如東陽國和西鑰國方正。這三個國家都是以國號為皇族姓氏。在這三個國家的周圍還有一些小國,但大多依附于這三個大國。
北唐國大都是游牧民族,崇尚武力,是三國中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國主北唐行烈,年已五十有余,頗有廉頗之風,幾個兒子各據一方,誰也不服誰,將來繼位的國主是誰還不好說。不過幾個王子之間尚無明顯內斗,國主還算是駕馭有方。不過一旦北唐行烈去世,不論是誰上位,都會有一番慘烈的爭斗。
西鑰國皇帝西鑰雷霆剛從皇權爭奪戰中脫穎而出,繼位不到一年,年輕氣盛,野心不小,已經吞噬了兩個小鄰國。畢竟內斗本已導致國力較弱,不及鞏固又連續用兵,西鑰雷霆也暫時偃旗息鼓,休養生息。
總的來說,現在的弘廣大陸沒有大規模的戰爭,還算是比較和平的。直到這時我才明白,我穿到了一個未知的異時空,但是在政治、文化、經濟方面又與我原來的世界有著驚人的相似,讓我百思不得其解。不過,不論是身在哪個時空,我都沒有選擇,只有認可、接受。因為對于我為什么到了這里,我到現在還是一無所知。
蕭老伯走后不久就過年了,我和娘親去給蘭芯姨拜年,雖然是大過年的,姨父還是在外辦案,未曾回家。到柏府的時候,蘭芯姨正在給不到一歲的柏明意哺乳,讓我自己到練武場去找柏明心和柏明志兩兄弟玩。到練武場一看,兩個人大過年的居然在練武。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做父親的過年都在工作,做兒子的過年也不會閑著。我一看正中下懷,即墨家的武功不可外露,學幾招別家的招式可掩人耳目。不過,人家會讓我偷學嗎?
“哥哥,看,給外公看家的那個啥也不懂的小屁孩來了。”柏明志一臉的不屑。
“別這么說,他只是還小,大了就會懂了。”哥哥雖然也不喜歡我,但還是比較懂事,并不把他的討厭露出來。
“哥哥,哥哥,他還在看。我們趕他走吧?”
“算了,不管他,免得把他弄哭了,影響我們練習。”
十歲的柏明心和七歲的柏明志壓根就沒再理我,繼續虎虎生風地練習拳法、劍法。我假裝一臉的崇拜看著那兄弟倆,在心里比劃他們的招式,幾趟下來,居然記了個差不多,真是不枉此行!
終于,兄弟倆結束了練功,我揚起笑臉,屁顛屁顛地跟在他們后面跑。甜美的笑臉可是我前世不滅的神話,就因為有這笑臉,第一次見面的人都對我印象出奇地好。為了不引起他們的反感,方便下一次偷藝,我保持著一段不近不遠的距離,讓他們既有被崇拜感,又不至于討人嫌。
回到屋子里,在蘭芯姨面前,那兄弟倆才給了我點好臉色。也是,要我也不愿意和小屁孩玩,何況還是相當于仆人身份的小孩。
從此,我就經常上柏府玩,而且專挑他們練功的時候去。說是經常,其實次數并不算多,都是逢年過節的或是幫娘親跑腿才去,只是和別的地方比起來,算是次數最多的了。
因為年齡小,當然主要是因為蘭芯姨的囑咐,那兄弟倆倒也沒特別為難我。與看他們練功相比,我更愿意看他們互相喂招,我就裝作看打架,不停地在旁邊不是喊這個哥哥加油就是喊那個哥哥加油。有時候碰上柏志堅也在家,這時,他總是親自監督兄弟倆練習功夫。這個時候我就會離得遠點,但又能看到兄弟倆的動作和聽到柏志堅的點評的地方,想偷點實戰和江湖經驗,這些都是我極度缺乏的。
最讓我高興的是,我在柏府發現了一個藏書量極大的書房,也許是因為柏志堅工作的需要,書的種類五花八門,讓我愛不釋手,有時我一鉆進去就是一天,連飯也忘了吃。倒霉的是有一次被柏志堅發現了,我緊張得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呵呵傻笑。柏志堅倒也沒責怪我,只是問問我都看些什么書,看不看得懂,再就是叮囑我要愛惜書,看完要放回原處。
還有一次,我在書房看書,柏志堅帶著兄弟倆進來,看見我就問我:“郁兒,你這么愛看書,可是想要參加科考?”我立即收斂了笑容,搖了搖頭:“不,我想學醫術和毒術,爹爹是被人毒死的,我學會了,就可以保護娘親。”這是我和娘親早就套好的關于爹爹的說辭。柏志堅聽了,深深地看了我一眼:“你這孩子年紀雖小,倒是孝心可嘉。”回過頭去又問那兄弟倆:“你們呢,可有郁兒明白自己要干什么?”柏明志搶著答道:“孩兒要練好功夫,保護家人。”柏明心思考既定,沉穩答道:“爹爹,孩兒長大要象您一樣,捉盡天下犯罪之人,還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