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上空出現了被古人認為不祥之兆的彗星,這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撼動了整個京師。隆隆的雷鳴聲響徹云霄,以皇宮為中心方圓幾百里內都為之震動,城內房屋倒塌者不計其數,甚至皇宮的內城墻上也有百處塌陷,宣武門“南堂”屋頂上的十字架也被震倒在地。
隔日,地面上又卷起了一陣肆虐的龍卷風,飛沙走礫,灰土彌漫,繁華的帝都天子腳下徹徹底底變成了一個風聲鶴唳的黑暗世界。
面對驚天動地的災難,京城百姓們驚懼交加,拖家帶口,紛紛由屋內逃至街上、野外。
皇宮里也是一片人心惶惶,皇上、太皇太后,所有宮中婦孺、太監及其他大人物皆搬至屋外,露宿于帳篷之中。
這場噩夢般的地震持續了整整三天,京城房屋大面積塌陷,民不聊生,哀嚎遍野。
參與欽天監一案的朝臣們大為恐慌,以為上天示警,遂對湯若望的肢解凌遲酷刑改判為斬監候。鰲拜也懼怕天意,惴惴不安之下也不敢再擅自專斷,遂上奏請示太皇太后。孝莊覽奏后,薄怒斥責:“湯若望向為先帝所信任,禮待極隆,爾等欲置之死地,毋乃太過!”
在一片驚恐的眾說紛紜中,蕭瑟可怖的北京城逐漸恢復了往昔的艷陽普照,春光明媚。
康熙四年,三月初五日辛卯。
薄霧清寒,百鳥振翅齊飛,遙遠的金色晨曦照耀在太和殿正前方的大廣場上。
太監鳴鞭三聲,上朝的文武百官黑壓壓地從遠處走來,頂戴花翎像一群奇怪的動物的頭顱,帶著轟轟的腳步聲向晨煙籠罩的大殿壓過去。
金鑾殿內氣氛肅靜,鮮亮的殷紅點綴在尊貴的明黃之中,隱隱泛起了一層朦朧的赤金色,籠罩著整個大殿,烘托出一派壓抑的威嚴與莊穆。
百官垂手肅立,神情端莊,眼珠子動也不動,大殿內安靜得沒有一絲聲響。
一身鮮艷明黃的朝服,小康熙從側面的庭柱后邁出,款步上殿,端坐于金碧輝煌的龍座之上。
文武百官噌噌翻下馬蹄袖,齊齊跪地叩拜。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康熙帝目視前方,神情肅穆,居高臨下,俯視著低首叩拜的文武百官,不怒自威。
“眾愛卿平身吧!”
“謝皇上!”
滿堂文武官員肅然起身,各歸各位,站好,不再亂動。
殿臺前斜放著一把圈椅。頭戴寶塔簪纓,身著青絨朝服的孝莊太皇太后在貼身婢女蘇茉兒的攙扶下走出,正襟坐下,一側對著皇上,一側對著百官,面色端莊凝重。
諸臣中,王爺貝勒等立右側,滿漢大臣立左側。滿漢大臣中立于首位的是黑色蟒袍、面目粗狂的鰲拜,其次是各懷心事的蘇克薩拉和遏必隆,四朝元老索尼因年事過高,不便于出行,康熙帝批準不用上朝。諸王爺貝勒中有安親王岳樂,簡親王喇布、康親王杰書等人。
大殿之上一片冷肅,所有大臣屏息凝神,默默地等待并觀察著皇上。
小康熙雙手扶膝,正襟危坐,他故意停頓了片刻,寒淺笑謔的目光在百官的臉上輕輕掃描。
片刻后,在孝莊祖母的眼神示意下,康熙帝肅目提一口氣,不急不緩地開口了:
“因為京城地震,停朝數日,朕甚感惶恐,待議的事情甚多,今日只議國事大事,不議瑣事小事……”正說著,忽然發現安親王岳樂一瞬不瞬地瞅著他,小皇帝悠悠地笑了,扭頭問:“皇叔,你是否有話說?”
安親王面色如土,微愣一下,這才急急走出大列,頷首施禮。
“回皇上,災波剛剛平息,京城流言四起,以微臣之見,理當大赦天下,借以穩固民心。”語調平緩,言簡意賅。
滿堂文武惶惶然在聽,沒有人出聲,一個個仿佛是水缸里撈出來的鴨子,面色懨懨的。
康熙呼了口長氣,定定地笑著點頭,神情頗感欣慰:“皇叔所言甚是,朕正要頒布赦詔!”語畢,小皇帝凜著眸子看向左側的三位輔政大臣,淡然地笑著問:“鰲拜、遏必隆,二位中堂就沒有其他事情要稟奏嗎?”
沒有人說話。
鰲拜蟄伏不語,遏必隆慘白著臉怔立。其他大臣斜睨著他們。眾人深知皇上的話題矛頭漸漸扭向欽天監審議湯若望一案。這個案子雖說是刑部在審,可幕后卻是由鰲拜一手操辦,萬歲爺感念湯若望對先帝的忠心耿耿,一直不同意將他處死,然而鰲拜一意孤行,忤逆君意,朝中大臣多半仰其鼻息,看其眼色行事,在欽天監會審一案上,萬歲爺的指令幾乎被架空了。
如今局勢變幻莫測,一旦昭告大赦,湯若望等人必將無罪釋放……
“眾位愛卿都沒有話說嗎?”少年天子目視群臣。傲然發問。
大殿之上,隱藏著陰霾,百官目瞪口呆,一時毫無反應,沒有人敢隨便吱聲。
小康熙玩世不恭地笑了笑,他輕甩雙臂,騰的從金座上起身,圍著御案繞了一圈又一圈,臉色輕松自若,透出一種夸張的愉快。
手指在御案上連連點移,少年康熙環視著滿朝文武,眼底含笑,腳下的步履不紊不亂。
“你們的臉怎么了?你們的臉只配得四個字——如喪考妣!幾天的地震就把你們嚇傻了,啞巴了,也不會再說話了?”
大殿之上氣氛凝滯,文武百官仍舊毫無反應,頂著頭皮挨罵。
康熙繞開了御案,走下了御階,在諸臣之見來回踱步,言語滔滔不絕,慷慨激昂。
“你們不說!朕說!”揚起手臂,一邊信步走,一條一條地數:
“因星變地震特下大赦詔,‘冀答天恩,愛布寬人之典’,詔中恩赦十一條,免順治帝十八年以前之拖欠錢糧。因山西省旱災,有三十城之民饑謹至極,本日下旨,免征順治帝十六年以后之拖欠錢糧,并發山西倉存米二萬六千八百余石,庫銀六萬兩賑濟。以該省督撫等到“民饑至極方奏請拯救,殊負倚任,不得延誤。”
“因星變地震特下大赦詔,諭吏、戶、兵、工各部盡職除弊,祈福萬民。”
“喻吏部:應行事務必當實心料理速結,不得因循草率;督撫中有不肖昭著者,應即行參處;督撫參劾之貪官酷吏立即解任究審。”
“喻戶部:科道官應將征收錢糧中之火耗、加派、強取等弊不時察參;隔年預征一律停止。”
“喻兵部:整飭驛遞,除兵部正式憑證外,不許文武各官擅發私票使用驛站;停止督撫提鎮等官以其家人等算入食糧兵丁名額。”
“喻工部:整飭河道,禁官員置船貿易,禁差役騷擾及惡棍橫行。”
“因星變地震特赦,湯若望、利類思、安文思、南懷仁等西方傳道士免罪釋放出獄。”
沉默。百官面色如土,屏住呼吸,緊張兮兮地看著萬歲爺的背影。
康熙帝走到了大殿門口,猛地轉過身來,高喊:
“熊賜履!”
“微臣在!”
內閣大學士熊賜履慌張地跨出大列,伏地叩首。
“朕方才說的那些話你可曾聽清楚?!”
“微臣字字謹記在心。”
“那好!”
康熙在幾位輔政大臣的面前停了片刻,卻并不看他們。他徑直邁上御階,又回到了御座上。
熊賜履叩首聆聽,肩膀不易察覺地輕輕顫抖。
“你學識淵博,朕命你擬寫一份大赦詔書,即日頒布全國。”
“喳!”
康熙滿意地笑了,準備宣布退朝,卻突然連連打了好幾個噴嚏,他側過頭,發現安親王岳樂還想說什么,便用手指指著他,直到打完噴嚏才說出話來。
“不用議了,聽著就行了……詔書擬好以后,著安親王代朕審核,務必盡心竭力……退朝!”
孝莊太皇太后從頭到尾都沒有說過一句話,其間,她的眼神變了又變,呆呆地看著自己皇孫,眼底有深切驚訝的喜芒。蘇茉兒躬身上前,架起主子的手,孝莊在她的攙扶下如釋重負地離去。
“退朝吧!”恭送著祖母離開后,小皇帝擺了擺手,又打了一個噴嚏,這才走向偏殿。
圖德海興沖沖地追著萬歲爺離去。
大殿內鴉雀無聲,沒有人動,百官面面相覷,神情千奇百怪。
片刻后,殿堂內炸開了鍋,眾人開始交頭接耳地討論開來。
蘇克薩哈的嘴角上掛著一絲幸災樂禍的古怪笑容,挑釁的目光不經意地打量一眼鰲拜,然后率先緩步離開。
有幾個大臣陸陸續續離開。
鰲拜的黨羽,班布爾善、穆里瑪、訥謨、濟世幾位大臣紛紛湊過身來。
“小皇帝借機發飆呢!”
“有兩下子呢!”
“老佛爺怎么不吱聲啊!”
鰲拜被眾人擠得晃來晃去,突然大吼一聲。
“都住口!”
猶如晴天霹靂,眾人安靜下來。
“退朝了……還站在這里干什么?”鰲拜趾高氣揚地冷笑一聲,踏步往外走,眾人呆了呆,這才跟了出去,頂戴花翎在殿門外擁擠成一團。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