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坳三面環山,只有前面是一片開闊地,有唯一一條路進出桃花坳。方圓幾里地的桃花坳坐落其中,遠遠地望去,就像一個鎮坐江山的龍椅寶座。
不過,按當地知名的看地陰陽先生們來說,這確是一塊風水寶地,甭說別的,不需要你多加觀測與推理,就這明顯的地形……龍椅寶座。人人都可以知曉三分,只有真龍天子才可以登上這龍椅寶座。所以說能定居在這里的鄉親們,已經是前世修行幾千萬年的福氣了。風水寶地能養育人才,人才杰出,若不出人才,也可賜予美好幸福的生活。
傳統的看地陰陽先生的推理,也許還是有那么一點點可信之處,一點點寬慰人心。古人也常說:“好山好水育好人……人杰地靈。”從古至今,若干年來,不知是為何?桃花坳沒有顯靈,就像一頭熟睡的大雄獅,只有人丁興旺,沒有杰出的人才代表,沒有像舊社會驚動天下的真龍天子問世。反而,只有一個平庸的,帶點傳奇色彩的農家小女子,人面桃花的出世,后有點小小名氣,那都是后話再細說了。
既然沒有人才杰出,但總該有幸福美好的生活吧!才不枉費這風水寶地了。
這話果不其然,這頭熟睡的雄獅在新社會的到來,改革開放的春雷聲中,鄉親們千萬聲呼喊聲中,終于蘇醒過來了。桃花坳的鄉親們不僅過上了幸福美好生活,還日漸蒸蒸日上,力爭上游,過上了小康生活。
原來桃花坳滿坳滿山野都是種植的桃樹,鄉親們全都是靠山吃山、靠樹吃樹了,因此,桃花坳這名也就由此而來。以前桃花坳不叫桃花坳,也沒有這么多桃樹,只有村莊與山野上有些零星的野桃樹點綴其中。那桃花坳的前身是老祖宗根據地勢環境,鄉親們叫得耳熟能響的名字叫“圈坪”。
不僅如此,這關鍵的還是桃花坳的旅游事業帶來活躍的經濟收入,賞桃花、看人面桃花。聽人面桃花的故事。吃又大又紅的仙桃。歸根到底,這一切的一切都還得從人面桃花說起,在此也是后話后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