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長樂公主傳奇

第三章

唐太宗李世民打算禮葬李建成、李元吉,追封李建成為息王,謚曰“隱”;李元吉為海陵王,謚曰“刺”。到那天,唐太宗李世民親自到宜秋門祭祀,還把趙王李福作為李建成的后嗣。他在魏征、王珪的陪同下,向李建成、李元吉的靈位拜了三拜。往事涌上心頭,已是淚眼婆娑。魏征、王珪見唐太宗李世民哽咽得嘴唇顫動,怕他傷心過度,上前勸解,并且讓他回宮。

大封功臣和禮葬李建成、李元吉后,唐太宗李世民對政權機構的設置作了一些調整。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教訓,覺得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潔奉公,政府要輕徭薄賦、發展生產。只有這樣,統治才能鞏固。他任用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和魏征,并采用他們的建議,整頓吏治,沿用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重視文化教育。他增加了宰相的人數,這樣既避免宰相專權,又能集思廣益。還合并州縣,革除唐初“民少吏多”的弊政。從而節省開支,有利于減輕老百姓的負擔。

突厥趁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之初,率領十萬騎兵進攻中原。突厥的可汗頡利派心腹執失思力見唐太宗李世民,趁機敲一筆。唐太宗李世民責備頡利背信棄義,并且把執失思力囚系于門下省。唐太宗李世民御駕親臨渭河,他的這些舉動令頡利打翻了如意算盤。最后,雙方在渭河歃血為盟。唐太宗李世民賜金銀布帛三十六車,頡利回贈牛羊毛皮。

到了李麗質六歲,唐太宗李世民就封她為“長樂公主”,食邑三千戶,成為最早受封的公主。唐太宗李世民覺得長樂公主是時候讀書,決定把魏征作為長樂公主的老師。一天,唐太宗李世民去了解長樂公主的讀書情況。一進來,就聽見魏征正在教授《詩經》。魏征見唐太宗李世民來,馬上行禮。唐太宗李世民問魏征:“魏愛卿,麗質讀書讀得怎么樣?”魏征說:“陛下,長樂公主讀書都用功,經常向臣請教,還跟臣切磋。”聽魏征這么說,唐太宗李世民滿意地點了點頭。唐太宗李世民對長樂公主很嚴格,希望她每一樣東西都做得最好。

長孫無忌的長子長孫沖,今年八歲。他共有十一個兒子,長孫沖是妻子柳氏所生的,其他都是姬妾所生的。長孫無忌每天忙完公務之后,就會教導他們讀書。長孫沖和長樂公主一樣也是讀書很用功,經常向長孫無忌請教,跟他切磋。在三個兒子之中,長孫無忌最疼愛就是長孫沖。唐太宗李世民經常問長孫無忌三個兒子的讀書情況,長孫無忌也經常在唐太宗李世民面前夸獎長孫沖。長孫無忌很多時候,都會帶長孫沖進宮。長樂公主和長孫沖接觸得多,加上他們年齡相仿,就慢慢熟悉起來。他們經常一起做功課,一起玩耍,這樣令他們的感情變得深厚。

雖然長孫沖只有八歲,但是已經會照顧人。有一次,長孫沖和長樂公主玩耍,誰知長樂公主不小心弄傷。長孫沖立刻跑到御醫署,拿一瓶金創藥涂在長樂公主的傷口上,然后背著她回去。這件事被唐太宗李世民知道,覺得很難得。加上之前長孫無忌的夸獎,從此對長孫沖刮目相看。

唐太宗李世民賞賜很多東西給長樂公主,不過長樂公主小小年紀就已經知道要節儉。一天,唐太宗李世民下朝到長孫嘉敏的寢宮。他一邊走,一邊哈哈大笑。長孫嘉敏迎上去,問:“陛下,什么事情讓你這么高興?”唐太宗李世民說:“魏愛卿以‘荷花’為題,要麗質寫一篇文章。魏愛卿說麗質的文章文筆流暢,措辭嚴謹,寫得很好。”長孫嘉敏說:“這都是魏愛卿教導有方,不過也得麗質她用功才行。”“說得也是,看來朕為麗質選的老師沒有錯。”

這時候,長樂公主拿著水、鋤頭、花肥和種子到御花園。長孫無忌帶長孫沖進宮,路過御花園。長樂公主跟長孫無忌打招呼,長孫沖問她干什么。長樂公主說她種花,長孫沖主動要求幫忙。長孫無忌對長孫沖說,忙完公務就接他回去,還叫他要聽話,不要鬧別扭,說完他就走。長孫沖問長樂公主種的是什么花?長樂公主說是梅花。長孫沖又問為什么種梅花?長樂公主說覺得梅花不懼嚴寒,勇敢地在冬天綻放,自己應該學習這種精神。他們施好肥、澆好水,之后就一起回長孫嘉敏的寢宮。

由于楊月容和長孫嘉敏感情好,她經常到長孫嘉敏的寢宮。久而久之,楊月容和長樂公主、長孫沖也變得感情好。

經過唐太宗李世民多年的統治,政治比較清明,經濟有所發展,國力逐步強盛,成為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當時的唐朝是一個世界大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都處在領先水平。唐太宗李世民采取開明的民族政策,使唐朝與其他國家友好往來。由于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聲望,各國開始把唐朝的皇親國戚和老百姓稱為“唐人”。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長樂公主已經變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因為長樂公主已經十八歲,所以唐太宗李世民撥一座府第給她。一天,長樂公主正在書房里面寫文章,貼身宮女嫣紅拿碧螺春給她,長樂公主拿起一杯茶喝下去,然后放到桌子上。嫣紅問:“公主,你為什么每天一定要寫一篇文章?”長樂公主說:“寫文章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寧神靜氣,而且寫得多不僅字寫得好,文章也寫得好。”“看來,奴婢也要像公主那樣,每天寫一篇文章。”

嫣紅本來是出生在書香門第,只可惜后來家道中落。因為家里窮,所以嫣紅不得不進宮做宮女。碰巧,唐太宗李世民想為長樂公主選一個貼身宮女,見嫣紅聰明伶俐,當下就決定選她。雖然嫣紅和長樂公主名為主仆,可是長樂公主從來沒有把她當成仆人,對她情同姐妹。所以嫣紅很慶幸,有長樂公主這么好的主子。當然除了長樂公主之外,唐太宗李世民、長孫嘉敏和楊月容也對她很好。

長樂公主一看是巳時,就進宮向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嘉敏請安。長樂公主先去弘文殿,唐太宗李世民正在批閱奏章。唐太宗李世民看見長樂公主來了,就命太監總管趙公公搬來兩張凳子。唐太宗李世民感慨地說:“麗質,看見你,朕想不認老都不行了。”長樂公主說:“父皇,您是天子,身體還這么強壯,連老虎都可以打死幾只,又怎么會老呢?”“朕雖然是天子,但是朕也是一個人。生老病死每個人都會經歷,不會改變的。”長樂公主生氣地說:“父皇,兒臣不許您這么說。父皇說過要親眼看見兒臣出嫁,難道想食言而肥嗎?”唐太宗李世民用手指頭碰了長樂公主的鼻子一下,說:“朕的寶貝女兒說到這份兒上,朕還能不答應嗎?”說完,兩個人笑了笑。

之后,長樂公主去了長孫嘉敏的寢宮。三春看見長樂公主本來想行禮,長樂公主示意她不必行禮,還讓她和其他宮女退下。長孫嘉敏正在閉目養神,長樂公主給她按摩。長孫嘉敏覺得不太對勁兒,睜開眼睛一看是長樂公主,于是讓她坐到自己身邊。

長孫嘉敏說:“麗質,那時侯你還是一個襁褓中的嬰兒,可是你現在已經十八歲,母后真的老了。”長樂公主聽了之后很納悶,說:“母后,今天你和父皇怎么了?為什么都不約而同說個‘老’字?兒臣不許你們以后再提。”“好,好,好,不提就不提。”長樂公主問:“母后,孫御醫讓你每天用鱷魚肉熬成湯,喝完湯再吃肉,你有沒有按照孫御醫的話去做?”“當然有,你也知道母后是一個很聽話的病人。”

長樂公主深情地對長孫嘉敏說:“母后,兒臣知道你和父皇為兒臣付出很多。兒臣一定會好好孝順你們,不管是以前、現在,還是將來都不會變。”長孫嘉敏用手撫摸長樂公主的頭,說:“麗質,聽見你這么說,母后真的很開心,不枉我們這么疼愛你。”說完,母女倆抱在一起。

長孫嘉敏從小就患有哮癥,一直都是靠藥物來抑制病情。到成為秦王妃,御醫告訴她鱷魚肉對哮癥有所幫助,才開始服食鱷魚肉。

長樂公主去了御醫署,孫和正好在休息。她感謝孫和救了唐太宗李世民一命,也感謝他為長孫嘉敏的哮癥勞心勞力。

長樂公主向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嘉敏請安之后,就去長孫府向長孫無忌和柳氏請安。她知道柳氏患了風寒,打算先到同安堂抓藥,再去長孫府。同安堂的伙計看見長樂公主這么漂亮,目不轉睛地看著她,忘了抓藥。直到掌柜的提醒,其中一名伙計才去抓。付了錢之后,就直奔長孫府。長樂公主讓柳氏吩咐婢女,把八碗水熬成一碗水。說完,就到后院找長孫沖。

這時候,長孫沖正在練習武功。柳氏到后院把手帕拿給長孫沖,讓他把臉上的汗水擦干凈,之后就出去。長孫沖請長樂公主到涼亭里面坐下,兩人在回想當年。長孫沖說:“麗質,我記得你小時候,文章已經寫得很好,連魏大人都夸你。”長樂公主說:“這都是妹妹用功的結果,最重要的是魏大人教導有方。大表哥,其實妹妹有一個習慣,就是每天一定要寫一篇文章。寫得多不僅字寫得好,文章也寫得好。”長孫沖頓時明白過來:“原來如此,怪不得,你寫的文章應該很多吧?”“一共是四千三百八十三篇。”長孫沖露出驚訝的表情,說:“這么多!厲害,厲害,我可不可以看一下你寫的文章。”“當然可以。”

長孫沖繼續說:“陛下撥了一座府第給你,我還沒有去看。這樣吧!明天我來公主府參觀一下,順便看你寫的文章。”“你明天什么時候到?”“也是這個時候。”長樂公主說:“好,明天我準備一些糕點給你。”兩個人就這么決定。

不久之前,唐太宗李世民任命長孫沖為宗正少卿。宗正寺主要掌管皇帝的族親屬籍,宗正少卿是宗正寺的第二長官,它是一個從四品的官員,職務并不是很高。唐太宗李世民知道長孫沖很有才華,但是畢竟還年輕。他想讓長孫沖磨練一下,長孫沖表示不會辜負唐太宗李世民的期望。

第二天,長孫沖到達公主府,長樂公主帶著她到處逛。當來到書房的時候,長孫沖發現墻壁上掛有虞世南和閻立本的字畫。長孫沖說:“麗質,虞大人和閻大人的字畫,陛下都很喜歡。可是現在都送給你,陛下真的很疼愛你。”長樂公主笑了一笑,說:“大表哥,如果你喜歡,妹妹送給你。”“這怎么行?這是陛下送給你的,君子不奪人所愛。”長樂公主說:“沒關系,妹妹喜歡可以再問父皇。”“真的不用。”長樂公主見長孫沖堅持,也不再強迫他。她拿了幾個盒子出來,放在桌子上。長孫沖打開一看,里面全部都是長樂公主所寫的文章。

長樂公主說:“大表哥,你在這兒慢慢看,妹妹去做糕點給你。”說完,她和嫣紅就去廚房。長孫沖坐下來,一篇一篇地看。他越看越佩服長樂公主,一個女兒家寫的文章居然這么好。開宗明義,端雅可通,他自己覺得有點慚愧。長樂公主和嫣紅拿著桂花糕和白糖糕進來,長孫沖用筷子各自夾一塊品嘗起來。覺得味道甜而不膩,非常好吃。長孫沖說:“麗質,我記得以前你曾經跟一位御廚學習廚藝,想不到你現在青出于藍。你看,我現在又吃第二塊。”聽到長孫沖的贊美,長樂公主真的很開心:“大表哥,你喜歡的話,妹妹以后常做給你吃。”長孫沖看見長樂公主手上的傷,拿起她的手:“這些傷是你學廚藝的時候弄的?”

當長孫沖拿起長樂公主的手的時候,她的臉就不由自主地紅起來,但是她盡量控制住:“是啊!那時候父皇和母后見妹妹手指頭傷了,就叫妹妹不要再學。可是妹妹覺得這是難得的鍛煉機會,不應該放棄。父皇和母后見扭不過妹妹,也只好答應。”這時候,長孫沖才把長樂公主的手放開。“對了,大表哥,你做宗正少卿習不習慣?”長孫沖站起來往外走,說:“還好,雖然宗正少卿只是掌管陛下的族親屬籍,不過我也會認認真真地去做。”

長樂公主來到長孫沖身邊,說:“這就對了,不管工作大小、是否重要,都應該好好完成,這才是一個負責任的態度。”兩個人在書房里面聊了很久,直到申時,長孫沖才回長孫府。

晚上,長樂公主坐在床邊。她一邊撫摸著自己的手,一邊想著早上的情景,她越想越開心。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她喜歡長孫沖。

第二天,長孫沖繼續到書房去找長樂公主,他要求和長樂公主下棋。四局里面,兩人都勢均力敵。最后一局,因為長孫沖走錯一步輸了。長孫沖對著長樂公主苦笑了,說:“哎呀,真是一子錯,滿盤皆落索啊!”長樂公主一邊把棋子往長孫沖的棋籮放,一邊說:“大表哥,你別這樣。”長孫沖說:“麗質,想不到你的棋藝現在這么好,我又多一樣東西佩服你。”“大表哥,你過獎了。”長孫沖決定無論公務多么繁忙,都要勤于練習棋藝,下一次跟長樂公主下棋的時候反敗為勝。

這天,唐太宗李世民在太極殿早朝。長孫無忌出列班說,現在漠北降大雪,平地數尺,人畜幾乎斷炊。加上回紇、薛延陀等相繼起來反對突厥的統治,這是消滅突厥的好時機。唐太宗李世民點點頭,說:“現在天時、地利、人和,咱們都有了,現在的確是討伐突厥的絕好機會。”魏征也出列班說:“陛下,頡利連年用兵,加之昵近西域胡人。致使下不堪命,兵無戰心。頡利和突利雖然是叔侄關系,但是他經常猜疑突利。此次突利的討伐未能獲勝,頡利一定會大發雷霆。突利為了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一定會歸順朝廷,有了他我們消滅突厥就易如反掌。”這時候,代州都督、左武侯將軍張公謹出列班,向唐太宗李世民總結了六條有利戰機。

唐太宗李世民聽了之后,深以為然,決定發兵北討。此番對突厥決定性的進攻,只許勝不許敗,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兵部尚書李靖。李靖,本名藥師,雍州三原人(今陜西三原),少有文才武略。祖父李崇義為北魏殷州刺史,父親李詮為前朝趙郡太守,舅舅韓擒虎為世之名將。李靖足智多謀,有豐富的理論和實戰經驗。對付突厥這樣的敵人,非李靖莫屬。

唐太宗李世民任命李靖為行軍總管,統兵北征。以張公謹為副,李勣、薛萬徹為諸道總管,總兵力逾十萬人。唐太宗李世民親自到十里亭為大軍送行,并囑咐李靖一些事情。

大軍方發,突利來到了長安。他朝見唐太宗李世民,重申與唐朝和盟的決心。表示唐朝進攻頡利,自己決不幫他一兵一卒。唐太宗李世民聽了非常高興,問了突利近來的情況,而后讓他回使館聽命。望著突利高大的身影,搖搖晃晃地消失在含元殿的門口。想到即將發動隊突厥的進攻,唐太宗李世民感慨地說:“以前父皇仗義起兵,不惜稱臣突厥,朕常引以為疚。如今單于稽顙,北狄將平,可雪前恥了。”

根據擬定的作戰計劃,由李靖出馬邑正面攻擊駐扎定襄的頡利;另一路由李勣從云中直趨陰山腳下的要塞——白道,在此截住頡利的退路。天寒地凍,大雪紛飛,大隊人馬行進遲援。為了奪得戰機,李靖親率三千精騎直趨惡陽嶺。到達預定地點后,李靖立即召開作戰會議。一致決定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夜襲定襄。孤軍深入,利在速戰。隨即布置間諜人員按照原來擬好的計劃,混入定襄,分化離間敵軍,重點策反頡利的心腹番目康蘇密。

月亮灑下冷冷的光輝,照得塞外的冬夜格外白亮。馬蹄踏著厚厚的雪地,發出鏗鏗的聲音。訓練有素的三千精騎,在李靖的率領下,繞道悄悄接近定襄的西門。時已二更天,整個定襄死一般的寂靜,只有幾盞昏黃的風燈在城樓上搖曳著。李靖率領的三千精騎剛一接近外圍壕溝,就有細作從黑暗中閃出報告。李靖一揮手,騎兵分成兩路縱隊,迅速接近城門。馬蹄聲敲打著地面,發出隆隆的聲音。望著黑呼呼的城門,許多馬也激動地嘶叫起來。城墻上值守的突厥士兵警醒起來,連聲吆喝,亂成一片,一些冷箭、火箭也嗖嗖地往下射。

這時,前哨騎兵已抵達城門口,忽啦一聲把城門撞開,三千精騎吶喊著殺入城內。城內雞飛狗跳,喊聲四起,正在睡夢中的突厥人不知來了多少唐軍。老百姓都緊緊地把門頂住,躲在旮旯里聽著外面的動靜。兵營里更是亂作一團,兵找將,將找兵。善于野外作戰的突厥士兵,對唐軍突然進城,一點對付的方法也沒有。衛士闖進來說唐軍殺進城,頡利跌跌撞撞地來到殿外,而后翻身上馬。在親兵衛隊的護送下,匆匆從北門逃走。

頡利一走,樹倒猢猻散。殘存的突厥軍無心戀戰,逃之夭夭,李靖的三千精騎沒費多少力氣就占領了定襄。李靖出馬邑旗開得勝,頡利急急忙忙撤軍磧口。跑了一天一夜,人困馬乏,前面就是通往陰山以北的要塞白道。頡利抹了一把頭上的汗,喘了口氣,吩咐大家休息一下。他回視追隨的兵馬,斷斷續續的也有好幾萬人。一會兒,他們迤儷接近塞口。正當頡利松一口氣的時候,耳邊響起幾聲悶雷似的炮響,有幾股硝煙從兩旁山谷、樹叢升起。緊接著,喊殺聲四起,平地冒出許多唐軍。他們揮舞著戰旗,刀光閃閃,勇敢地向突厥沖來。

頡利大驚,差點從馬上摔下來,執失思力認出主帥是李勣。唐軍兩路伏兵一起殺出,李勣則自率一隊精騎,勇猛穿插,將突厥軍截成兩截。陰山腳下這一塊狹小的戰場上一片刀光劍影,鬼哭狼嚎。面對突然殺出、以逸待勞的唐軍,突厥的酋長顯然無心戀戰,三殺兩殺,見勢頭不妙,覺得保命要緊。相繼滾鞍下馬,叩頭求降。而頡利趁著兵亂,憑著兵精馬快,勉強沖過白道,狼狽奔磧口而去。此役李勣大獲全勝,檢點降卒達五萬人,可謂戰績赫然。

頡利雖然逃過了白道這一關,卻丟失了這一河套東北通往陰山的要塞。此時李靖已率軍北上,在白道與李勣會師。兩人商議下一步的行動,一致認為要乘勝追擊,切斷其漠北退路。唐軍如旋風一般卷過來,令頡利不知如何是好。前有勁敵,后有追兵,頡利只得掉頭向西逃竄。窮途末路的他準備往投吐谷渾,暫求一個安身之地。磧口也是頡利的主要據點之一,儲藏著許多突厥搶來的財寶、牛羊皮、糧草等。

頡利西逃后,磧口不攻自破。捷書傳至長安,唐太宗李世民激動地對群臣說:“其實朕早就想攻打突厥,但是因為軍事上準備不足。再一個頡利雖然疲憊,內部還未出現真正的大亂。待其爛透了,再行攻打。想不到一等就是十多年,不過這也是值得的。”任城王李道宗接到李靖的通報,在通往西方的路上設層層關卡。頡利被逼無奈,只好白天躲藏,夜里趕路。最后被行軍副總管張寶相發現,揮兵包抄將他生擒活捉。頡利的被捉,宣布突厥的滅亡。唐太宗李世民大喜過望,下令將頡利立刻解送長安。

順天門外的廣場上,更是旌旗飄揚,人山人海。順天樓上,設有龍椅。唐太宗李世民一身禮服,端坐其上。兩邊站立著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魏征等重臣,不遠處侍立著身材魁梧的侍衛。唐太宗李世民下旨士民縱觀,因而廣場外圍全都站著看熱鬧的老百姓。巳時整,在無數目光的注視下,李靖、李勣等將領帶著頡利等突厥的俘虜進廣場。所有俘虜均戴著鐐銬,一塊開圓孔的紅布穿過頭顱,遮胸蓋背,一步一挪。到達指定的位置后,被吆喝著對著順天門跪下。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景雪123123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中县| 九龙县| 五原县| 朔州市| 武鸣县| 隆德县| 平利县| 兰西县| 汶川县| 碌曲县| 乌兰察布市| 乐昌市| 荥阳市| 伊金霍洛旗| 武穴市| 应城市| 望江县| 买车| 万源市| 蚌埠市| 黄骅市| 合作市| 老河口市| 本溪| 汝阳县| 民丰县| 聊城市| 凤阳县| 乐陵市| 惠来县| 嘉黎县| 嵊州市| 安仁县| 万盛区| 深圳市| 平南县| 姜堰市| 凤山市| 保定市| 西和县| 涪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