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賴家的小女兒潞兒,自從跟了她的師傅走了以后,隨她的師傅來到了一座山下,此山據她師傅說離昆侖山不遠,山峰處云霧繚繞,密林中姹紫嫣紅,怪石聳立,洞壑相連,時有溪水潺潺。
她與她的師傅就住在山下的一座茅屋里,茅屋的旁邊有一個涼亭,雖然簡陋,但平時也可以遮風避雨。
潞兒很喜歡這個地方,有一次,嚷著要她的師傅帶她到處轉一轉。
老人聽后,眼睛一瞪,說道:“女孩子家要斯文一些,不可造次。”
她背著他,調皮地做了一個鬼臉。
她想,既然師傅不肯帶自己去,自己為什么不能去呢?
于是,瞅了一個空,她自己跑出去了。
時值夏秋的季節,花與果實在山里隨處可見,山水之間,這里顯得很美。
她貪婪地吸著這里的空氣。
她的師傅一時之間忽然找不到她的人影,知道她出去了,很是生氣,于是老人有些失望地搖搖頭,嘆道:“一個太過風頭的姑娘。”
不過,老人耐下心里,坐在涼亭里等她。
這一等就是一個下午,還不見她的人影。
老人有些不放心,想去找她,可是老人心又不愿,他想:不能這么隨著她,要讓她知道違背師言的厲害。
于是,老人依然坐在那里耐心地等著,一直到太陽快落山了,還是沒有看見她,于是老人這才站起來,伸了伸懶腰,下得涼亭,向山里走去。
一邊走,老人一邊掐指算了一下,知道了她所在地方,然后順著方向走了過去。
走出了大約有十多里的山路,天已擦黑。
老人身體健碩,步伐輕快,似乎毫不費力,已經走出了那荒蠻的山路。
之后,他四處張望了一下,隨即肯定地點點頭,然后喊道:“潞兒!潞兒!”
一個嬌美的聲音答道:“師傅!我在這里。”
尋著聲,望過去,老人看見一個模糊的身影正在山間穿行。
老人隨即站在那里指點道:“不要亂走,隨著師傅的話走。”
于是,老人說著:“朝前三步,退后一步,向前走……”
潞兒隨著師傅的話,前三步,后一步走著,開始有些不理解,為什么要這樣,可是走了一會兒之后,她才發現,師傅教的方法,走起來很快,而且不費力。
她想,這是晚上,師傅看不清山路,怎么能計算得這么準確?而且師傅教的這又是什么招?心里不由得開始很佩服自己的師傅。
片刻之后,她已經到了師傅的面前。
老人在夜幕中看著她,毫不客氣地說:“怎么到現在,是不是找不著回去的路了?”
是這樣的,可是她不好意思說,于是道:“師傅我正想回去,沒想到您老人家就來了!”
其實,她還沒說,她已經害怕得快哭了。
她的師傅聽了之后,大笑起來,說:“象我的徒弟!”
說完,這師徒兩人摸黑在山里走著,不過很快就到了住處。
潞兒回去以后,自然不敢再多言語,她怕師傅不高興起來,把她罵一頓,于是跟師傅打了一個招呼,就進自己的房間了。
老人卻在涼亭里坐了大半宿,好象一下午還沒有坐夠。
他在想著自己這個新收的徒弟,想著該怎樣教她。
老人心里嘆道:“這都是天命如此,如果不是自己從那里路過,又怎能收得一個徒弟?看樣子,當年的一句話,到今天還是應驗了。”
原來,此老人年輕的時候,并不是相貌丑陋的人,應該說也是一個能說會道的年輕人,可是大約因為言語不慎,觸怒了天威,于是在一個雷雨的夜晚過去之后,他的相貌忽然改變了。
容貌的改變,使他的性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方面他鄙視和仇恨上天,是上天把他變成了這樣,另一方面,他又羞于見人,漸漸地孤獨起來。由此,以前的好友與親戚,都開始疏遠了。
他隨之遠離了人群,一個人孤獨地生活著。
在這些時日里,他苦練各種非凡的武功與法力,但由于一開始不得法,所以使他的相貌更加另類。
雖然他的相貌更不如從前,但由于他練的各種武功相互混雜,又由自己所創,時間長了,到也有一些眉目了。之后,雖然看上去沒有什么章法,但卻也練出來了,并且非常了得,最后居然練成了自己的武功,達到了至高的境界。
在這些年中,他再也不去想以往的事情,只想練好功夫。
但他記得,當年他的親友中有一個人會些辨相,于是曾對他說:“你此生雖然再不會有年輕的女子追隨與你,但日后必定有一位貌美的女子與你同住一屋檐下。”
他當時聽了,很不相信,可沒想到,現今的事實到應驗了這句話。
老人此時在想,既然話已經應驗了,也就只有耐心教這個徒弟了,說不定教好她,日后定可為自己報仇。
想到這里,老人似乎覺得幾十年楸心的怨恨,松下來了,是找到了希望么?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