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
不過才卯時,長長的巡視隊伍便已從阜平驛館出發。這個季節的天,東方才露出一點魚肚白。
看看還是蒙蒙亮的天,卓雅忍不住嘆氣,這輩子開始她就從來沒起得這么早過!誰能知道,這對于天生愛睡懶覺的卓雅來說,是件多么痛苦的事情?
“老當益壯”的康熙帶著各皇子騎馬走在前面,之后是隨行的大臣、同行的阜平縣官和卓雅。卓雅手里揉捻著一顆她用來打獵的彈珠,閑閑地跟在隊伍后面。
看著前面那幾個昨日還在明爭暗斗的兄弟。現在一反常態,跟在康熙身旁談笑風生。
卓雅只覺得,康熙是個圣明的皇帝,卻不是個夠格的父親。他自己的兒子他似乎是沒有一絲一毫的了解,這真正就是所謂的最是無情帝王家?
由阜平縣出發,一路上行走速度不算快,到達龍泉鄉時已是酉時左右。康熙便吩咐眾人吃過晚飯休息,明日再繼續前往龍泉關。
龍泉關是明長城上的一個重要關隘。東臨阜平縣城,西界五臺山,北**型關。總的來說,這是個較為重要的戰略要地。
說到長城,卓雅兩輩子都從來沒有去過,倒也覺得這個打算不錯。清朝時代的古長城關口,恐怕比之現代保存的那么些殘垣斷壁要完整不少吧?畢竟靠前了三百年。
過了一晚上,一行人依舊是早早便已動身上路。所有人規規矩矩地跟在一身便服的康熙父子后面,四周的空氣清新得讓卓雅有種想要打包帶走的沖動!
卓雅四處張望著,萬木復蘇的春日早上令人格外神清氣爽。“陸卓!”正東張西望間,前面傳來康熙威嚴的聲音。
卓雅策馬上前,道:“草民在,不知皇上有何吩咐?”誰知康熙卻開懷大笑了起來,接著說道:“你們瞧瞧,他這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看看都像是個恪職盡責之人吶,也難怪年紀輕輕便已名揚天下!”
一開口別的不說,先是猛夸他一番。卓雅不禁有些蒙,四阿哥聞言臉色暗了暗,終是沉默。太子見此接過話茬,道:“皇阿瑪言之有理,這陸卓看上去的確像個人才。”
四阿哥正待開口,九阿哥在一旁接著道:“皇阿瑪與二哥都如此夸贊你這小子,看來,我得大人大量了。”
大阿哥見他這樣說立即問道:“喔?九弟何出此言?莫不是他有何地方得罪了你?”話題扯到這里四阿哥微微復雜地松了口氣。
九阿哥笑著答道:“如皇阿瑪所言,這小子確實是個經商奇才。說來也不怕笑話,我也曾一時興起做了些生意。結果,被他給搶了個七七八八。”
卓雅狀似不好意思地接話道:“九阿哥此言羞煞了草民。若早知是九爺,那便是借草民十個膽草民也不敢吶。”
康熙見此大笑起來,看著他們道:“原來中間還有這么個緣故,能讓朕的幾個阿哥齊齊稱好,你陸卓可是第一個啊!”
十三阿哥似乎想要開口,四阿哥的眼神緊跟著狀似無意地掃過他。卓雅見此立即回道:“是皇上和各位阿哥過譽,其實草民不過是有些小聰明罷了。”
七拐八拐的便結束了這個話題,太子臉色稍微有些陰沉地轉過頭去。
康熙轉過頭,看向田里正在耕種的農民,開口道:“國之根本在于百姓,唐朝太宗皇帝便曾說過:民重君輕,社稷次之。如今這京畿一帶也算是發展得不錯,你們打小錦衣玉食,不能真正明白這其中辛勞雖是無可厚非。但前人之鑒,需得時刻謹記才是。”
說著收回目光,看了看他的幾個兒子。大阿哥首先答道:“皇阿瑪如此體恤百姓,兒臣等人亦當謹尊皇阿瑪教導。”
太子跟著說道:“是啊,今年雨水不足,皇阿瑪不放心便要親自巡視。兒臣看在眼里,豈敢不居安思危。”
在關心民間疾苦這方面,康熙確實做得很到位。如此想著,卓雅的眼底浮現出淡淡的情緒。
四阿哥轉頭看向卓雅,見她也正看著那些正在耕種的人。那眼底有著淺淺的欣慰,情不自禁地跟著勾了勾嘴角。
康熙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些打趣和疑惑:“何事讓我們一向不茍言笑的四阿哥笑得這么歡喜啊?”
四阿哥與卓雅同時醒過神來,前者忙答道:“回皇阿瑪。兒臣是為天下百姓高興,能有皇阿瑪這般英明的君主。”雖然這馬屁拍得顯然沒什么技術含量,但是配上他那一臉的真誠卻也讓人不得不信了他!
都說不撒謊的人撒起謊來不是人。卓雅忍不住暗自翻了個白眼,敢情這位也會趨炎附勢?
一路有說有笑,不久便到了龍泉關密林外。康熙首先帶頭,棄馬而徒步行走。山路崎嶇不平,越走越讓人覺得寒冷凄涼。而這一撥人卻似絲毫不察,頗有一番披荊斬棘的陣勢。
終于到了龍泉關的關墻之上,卓雅看著周圍的景色。明明是一片蔥郁,卻偏偏給人一種蒼涼孤寂之感。她甚至冥冥中感覺,遠處似乎有一陣陣嘹亮的悲歌傳來。余音裊裊,久久不散。
卓雅深深吸了口氣,她那鑲著藍邊的白色披風在風的吹拂下略顯狂亂地飄著,眺望著遠處的眼神專注而淺淡。
四阿哥亦是負手站于關墻之上,感受著這凄寒荒蕪。
康熙那永遠都多多少少帶著些威嚴的聲音響起:
“策杖煙霞外,重關虎豹林。
路當崎曲險,山入寒垣深。
慘淡黃云色,蕭條落日陰。
邊笳如怨客,嗚嗚嶺頭吟。”
似乎深有感觸地吟誦完這首詩,不待其他人接話。
繼續說道:“素來聞得德清大師筆下之龍泉關。只知其蕭條冷寂,卻從不曾真正領略。清公當時感受,如今方能知其一二。”
太子接著道:“平日里見慣了青山綠水、千巖競秀,眼下這龍泉關之風光只覺別具一格。雜草叢生,重巒疊嶂。雖是凄清,卻也讓人心底豁然開朗。”
縱然如此,那關墻上站著的十來個人,在遙遙天地間仍舊顯得格格不入。配上四周的景色,顯得太過渺小,渺小得單調!
阜平縣城
在龍泉鄉巡視了兩天便徐徐返回的一行人,正陸續走在大街上。
應是趕集日的緣故,街上熙熙攘攘。來來往往的人四處瞎逛著,卓雅眼神四處轉了轉。
就在收回視線的瞬間,她那原本淡淡的臉色霎時陰沉了下來。只見不遠處街頭有兩人,一男一女。
女子坐在一條高高的木凳上,擁著一把琵琶。男子手拿一把大刀,站在場中央。女子抱琴而奏,男子持劍而舞。四周圍著不少的人,可以看出來是在賣藝。
卓雅轉眼看看康熙等人都在淺談細聊,便不動聲色地離開隊伍。她大步流星地朝目的地走去,眉頭皺得死緊。
撥開擠得密不透風的人群,卓雅一雙泛著怒氣的眼睛盯緊那坐在當中的女子。
想是卓雅的眼神太過咄咄逼人,那女子不由自主地轉過頭來。四目相對的一剎那,那女子撥弦的手一顫。
琴聲一個破音,舞劍的男子也隨之看過來。僅是一個眼神交匯,那男子的動作便不再停滯。
卓雅走過去,側身靠近那女子。兩人距離不足半米,遠處看去卻像是擦肩而立。
“你想讓他們死不瞑目嗎?或者,你想讓我不得好死?”卓雅的聲音像是從地獄里傳上來的,額頭上跳動的青筋可以看出她此時的心情。
那女子已經接著開始彈起了琵琶,聽到卓雅那恨不得撕了她的語氣。忍住顫抖,深吸一口氣道:“我不能放棄。”
卓雅感覺自己的情緒即將失控,她陰沉地開口道:“我會先殺了你!上官若煙,別這么天真。你是在給我找麻煩!”
上官若煙詫異地轉過頭,見她一副不知天高地厚的模樣,卓雅深吸一口氣答道:“你認為你上官若煙能憑空消失嗎?我告訴你,趕快離開。在四阿哥發現你們之前!”
說完搶過她手里的琵琶,坐在那凳子上。道:“去對面的茶樓等我,我沒來之前不準私自離開。”接著不再理會她的反應,一曲十面埋伏傾瀉而出。
錚錚的殺氣隨著曲子毫無保留地四散開來,激烈至極的一曲。四周圍觀的百姓雖覺得有什么東西隱隱的壓在頭頂,卻還是滿面激動,因為這優美的旋律。
一曲終,卓雅睜開半閉著的眼睛。見康熙一行人正站在正前方,四阿哥看著她的眼神晦暗不明。
“啪啪……”陣陣掌聲和叫好聲如雷貫耳,一些人還紛紛將手里的銅錢扔進那個簍里。
康熙開懷大笑,道:“想不到你還彈得一手好琵琶呀,果真是才藝卓絕啊!”
卓雅答道:“實不相瞞,草民也是略通一二。只因這曲十面埋伏乃草民所鐘愛,故才咬牙學了這琵琶。”
暗暗朝那拿刀立在一旁的男子使了個眼色,后者退出人群。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