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馨羽先回了鳳城,與同來鳳城的幾位死士取得了聯系后,便往南軍大營而去。她在竹花谷里避世幾日,對于外界的一切都沒做打聽,與屬下取得聯系后才知道。原來北國五皇子歐陽翊衡曾在三日前派兵出城偷襲南軍大營,卻反被劉將軍反擊,并俘虜了副將。
同時上京里關于歐陽寒空繼位不正之事也傳得沸沸揚揚,可歐陽寒空卻突然消失,沒了音訊。莫馨羽回到南軍大營已是五天之后,南軍正式對渭城發起了攻擊,因為上官塵命人運了一批火彈和強弩到前線。莫馨羽回營時,渭城已經被攻下,歐陽翌衡帶著剩余十萬大軍撤退到童城。
大家很統一的沒有問莫馨羽離開這幾天的原因,心里有些明白,她們的公主是去做了一件大事。聽聞歐陽寒空現已失蹤,他們甚至或多或少有些懷疑,是不是公主前去把歐陽寒空暗殺了。
莫馨羽沒有解釋,也無從解釋,她明白大家的猜測,她雖是前去暗殺歐陽寒空,可經過和結果,她實在是不知道該怎么給閆唯云等人解釋。
渭城里的百姓,是由閆唯云前去安撫的,連同莫馨羽走后,對渭城的作戰布置,對北軍的偷襲反擊,都是閆唯云一手策劃。莫馨羽知道閆唯云很有能力,無論是占領渭城,還是收服渭城,他做得都非常的好。渭城里有閆唯云的細作,多年前,她就已經知道,這次能夠截獲歐陽翌衡偷襲南軍的消息,就是他們的功勞。但無論如何,三軍統領之位,莫馨羽是正式交給閆唯云了,她不過是在一邊看著,看他如何行軍布陣、指點謀劃。
南北邊界,兵戎相擊、血雨腥風,北國上京同樣是烏云密布,兇險暗涌。就在南軍駐進渭城之后不久,歐陽寒空就現身了,出現在北國朝堂上的第一個早朝,便是下旨撤去歐陽順的順王之銜,理由是違抗圣旨,拒絕出兵援助渭城。
同時并全面通緝盜取傳國玉璽、越宮出逃的四殿下之母淑貴妃。
發出通緝令的第二天,歐陽順便領兵五萬出現在與渭城、童城成犄角之勢的明城,美其名曰奉旨助歐陽翌衡抵抗南軍,可實際如何就不好說了。
以戴罪之身領兵駐守明城,卻只是觀望,并不對南軍出兵,實在是諷刺。
同時,四殿下歐陽玉卿未死的消息滿天飛揚。
三日后歐陽玉卿更是親自領兵十萬逼近上京,手握歐陽寒空毒殺先皇、陷害手足的證據討伐不孝不忠不義之逆賊。
歐陽玉卿手里的十萬大軍來得蹊蹺,莫馨羽卻知道,不過是江建忠在吟月城里敗給北國損失的十萬大軍。當然,外界城民是不清楚的,一致以為是先皇給四殿下暗中留下的籌碼,
就在大軍壓進上京城門之時,就在歐陽寒空準備十足,準備背水一戰之時,就在上京百姓以為又要被殘酷的戰爭荼毒時。北國當朝丞相之子,現任大理寺卿的文長松文大人卻突然出現在城門上。拿出先皇遺詔,遺詔上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寫著:現傳位四子歐陽玉卿。同時下令禁衛軍打開城門,并以迎接九五至尊的大禮跪迎歐陽玉卿入城。
在這場皇位權力的斗爭里,最終落敗的是歐陽寒空,歐陽玉卿手下第一大將沈毅軍活捉歐陽寒空。在北國大殿上,歐陽玉卿領著三省六部當著北國眾大臣親自審問歐陽寒空。列出三大罪證。
第一罪:安插江麗紅到先皇身邊,同時指使江麗紅給先皇下毒。
有江麗紅親口承認,當面對質為證。
第二罪:先皇生病其間,軟禁先皇及淑貴妃。
有儀貴妃身邊老嬤嬤及總領內侍為證。
第三罪:偽造通敵書信,陷害手足。
有蘇鳳婷寫下的認罪書為證。
并且伴有雇殺手暗殺歐陽玉卿,及毒殺朝中不順他統治的大臣等一系列的罪證。
總之,歐陽寒空是敗了,而且敗得徹底。
十二月初一,四殿下歐陽玉卿奉旨登基。
十二月初十,二殿下歐陽寒空被冠以弒君謀反之罪,貶為庶民,判處流放之刑,王妃、侍妾及家奴悉數賜死,十歲獨子終生幽禁于二殿下原府邸。
十二月二十,歐陽寒空自盡于流放途中的驛館,押解的衙役發現之時,他已氣絕,手中握有懺悔血書,新皇念其手足之情,下旨好生安葬。
莫馨羽很難想象那樣一個狂妄狠決的男子會寫下懺悔的血書并自盡,一想到他如今與滿門抄斬相差無幾的境況,她也為他感到悲哀。
劉將軍評價:窮其一生的拼搏換來的卻是庶民流放、妻死子禁,任何鐵血男兒、雄心膽智都會崩離瓦解,何況是那樣一個尊榮的皇子,受不了失敗之辱,流放之苦,自盡也不為奇怪。
可莫馨羽卻還是不能相信,一個有著逐鹿天下的野心家,妻死算什么,子禁又算什么,流放更不是天塌。至于那滿滿鮮血的懺悔書,就更不可能是歐陽寒空會做的事了。
莫馨羽覺得是不是有詐,畢竟炸死這招,她做過,歐陽玉卿也做過,他歐陽寒空同樣效仿也不為可能。可閆唯云卻說,歐陽寒空是真的死了,至于原因,他無法告訴莫馨羽。
這是政治家,皇權者一貫的手段,他們的公主在戰場上對敵人雖然殘忍狠決,可一些黑暗里的陰謀,卻不是她能想到的。被戰爭的血腥洗染后,還保留一顆正直純潔的心,他們的公主是難得的一個,更是唯一的一個。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