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韋英誠帶領著他的突擊隊南下至莫干山一帶,與之前就一直在這邊守護的許達大軍會師,打算共同抗擊蕭軍。此時,韋英誠手底下僅有八百余名敢死隊的勇士了;但許達還有十五萬士兵,分水陸兩軍。
另外,越城臨時朝廷看韋英誠狙擊任務表現出色,對整個抗蕭事業信心大增,派出了一支由江南國主的親弟弟郡王李玨率領的約莫十萬人的大軍:一萬弓弩手,兩萬騎兵,七萬步兵。北上莫干山,同許達、韋英誠等人匯合,共同依靠山區地形,殲滅蕭軍。
與此同時,當吳郡的匪賊突然真正地消失后,上官嚞清對收復江南的信心大增。帥領著他人數龐大的隊伍,也開始南下了。
莫干山歷史悠久。古有鑄劍大師夫婦干將莫邪,在此鑄得雌雄寶劍,劍名如斯,山名亦是如斯。
莫干山雖然山勢并沒有高聳入云,但山脈挺拔峻峭,溪水秀麗多姿,竹林清俊深幽,樹林鳥語嚶嚶。在此幽靜之處開戰,真怕這血污染壞了風景,震怒了這人間仙境處的山神。
但為了保家護國,仗還是得打的,這是將士的職責。不過,不知道是不是李玢忙于逃難,思維有些混沌不清,還是他心中另有目的。他派了十萬的援軍來此處,本意是好的,可他選擇的統帥為什么會是李玨呢?!他是想趁亂讓敵軍消滅了他這個眼中釘呢?還是面對外敵兄弟倆冰釋前嫌、同仇敵愾?而且,領軍八百的韋英誠、領軍十五萬的許達和領軍十萬的李玨,究竟才誰是這個混合軍的最高統帥,李玢同樣沒有給出過任何指示。單頭管理效率高卻也容易出錯,雙頭管理可以互相牽制但效率低,然而多于二頭的多頭管理卻等于是無頭管理。李玢對下屬也許的確是仁慈友愛的,但作為一個國家或地方的最高領袖,他卻是相當失敗的。耳根軟,缺乏決斷力,思考問題條理性差,這些要命的缺點他都占齊了,一個也沒落下。
好在此時此刻,不管是韋英誠、許達、李玨,還是他們手底下的二十五萬士兵,他們的愛國護家之心還是相當的統一。由北向南的山路只有一條,細細長長,蜿蜒曲折,兩邊植物茂密。由北向南的水路卻有兩條,但此兩處水路跌宕起伏,有著多處瀑布和美景。蕭人基本都是北方來的,許達斷言他們不可能選擇走水路前行,蕭人既無木筏,也不慣于坐船泛舟。
“既然他們過來走的必是山路,我們就埋伏與此等他們吧?!表f英誠說。
“全軍二十五萬全埋在這山里,我覺得不太合適?!痹S達行軍的經驗多,對于部隊更能運籌帷幄。
“這靠北一些的山路,讓他們通行。在南邊的牛頭峰那邊,山路最窄,我們壘起巨石,阻攔他們。待他們預搬巨石隊伍混亂的時候,我們先讓弓弩手攻擊,之后他們潰不成軍之際步兵沖上前去。”
“這辦法不錯。不過人數上怎么安排?”
“這樣吧,牛頭峰上埋伏一萬弓弩手,每人佩箭一百發。峰下的牛頭鎮上留步兵十萬,騎兵四萬,再有五人負責傳遞消息。當弓弩手發現蕭軍,要第一時間前往牛頭鎮稟報。騎兵、步兵要及時北上牛頭峰。不然就一萬弓弩手,蕭軍的四十萬大軍一回過神,他們就完了?!?/p>
其實許達也想多點弓弩手和弓箭的。但現在的這點箭矢還是李玨從越城帶來的呢,不然這點都會沒有。誰讓江南朝廷敗落得如此凄慘呢?
“那還剩下的十萬你打算作何處理?”韋英誠問許達,許達怎么留了些人手不曾安排呢?
“我打算讓他們伏擊上官嚞清,最好能活捉他。這家伙一路打來都十分膽小,喜歡龜縮在行軍隊伍的最后面。前面的大軍亂了,消息傳遞到他這個統帥耳中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這也給我們留出了大量的時間和機會,可以將他的前軍和中軍殺個措手不及。等他知道我們伏擊他們之時,中軍肯定也早就亂了。我打算等到他隊伍中部也開始亂的時候,讓那剩下的十萬從南方包抄過來包圍住他的后軍。所以,這十萬我打算埋伏在鴨蛋峰這邊,但是先不出擊他們,一樣在牛頭峰這邊留五個傳遞消息的,他們中軍亂了,再去通告,不用操之過急?!?/p>
“好。就這么分兵三處,再合起來一起打他們個落花流水?!表f英誠挺高興的,又問一直沒開口的李玨:“殿下,您有什么意見沒?”
“本王沒意見,許大人的這個安排甚妙?!彼琴Y歷最淺的那個,有自知之明。
“那我們分配下,這三軍我們三人各領哪只隊伍?!表f英誠繼續說。
“我就領牛頭峰的一萬弓弩手吧。相對而言,經驗我比較足,一萬弓弩兵人數太少,萬一你們應對不及,誤了節奏不好?!痹S達道。
“好,那殿下您呢?”
“本王領十萬士兵伏擊在鴨蛋峰吧?!蹦苁秩猩瞎賴?,李玨此刻覺得自己是最義不容辭的。
“那我就率領牛頭鎮的那四萬騎兵和十萬步兵吧?!?/p>
任務分配完成,三位統帥各自領兵,去了安排好的埋伏地點,原地靜靜守候許達派人傳遞過來的命令。
很快的,就有人在牛頭峰山道上壘起了一個巨型石推,擋住了整個山道。石堆上還歪插著一番白旗,旗面迎風飄逸,上面有人既淘氣又帥氣地寫著:“蕭賊哪里跑!”
其實,為了白旗能更結實地插進這泥土里,插旗幟的士兵還特地尿了泡尿,給這塊地松松土,多插入了幾寸。
上官嚞清手持弟弟焱清所繪制的地圖的副本,行軍路上一直小心翼翼,車上多了個姚玲玲,他不想愛妾有任何的意外和危險。
大軍從盛興城離開前,上官泓給這次軍隊的中層以上人員,每個人發了一本手抄的冊子,其實就是上次上官焱清帶回去的那些資料的濃縮整合而成的信息。在吳郡之前他們覺得這份資料雖然不錯,但實用性還有待考慮,但越往南越覺得這冊子好用了。
可能和天氣、地貌都有關系。之前還只是六月前,雖然時常下有小雨,但還算是涼爽多風。而今,早已過了端午,氣溫越來越炎熱。長時間的行軍走路,本就一身的臭汗,而悶熱的天氣卻讓他們這些北方人感到透不過氣。當地人喜歡每日用涼水沖澡,但北方來的士兵難以適應,一身的汗臭味招來了不少蚊叮蟲咬。焱清的小冊子寫得十分仔細,連當地人如何消熱解暑、驅趕蚊蟲的方子都寫在了里面。按著里面的方子,他們找到了不少驅趕蚊蟲的野草,走路時拿在手里晃悠,確實蚊蟲少了不少。為了避免中暑,又按照里面的方子燒制了不少甘草鹽水茶,一人一葫蘆攜帶著。身體補充了必要的鹽分,中暑的情況也減少多了。
在抵達璉湖之前,他們大軍所過之處大都地勢平坦,現在進入莫干山境內,山巒重疊起伏,沒有這冊子上的地圖,怕是要走不少彎路。而當地陰險的江南人,和他們語言又不通順,問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來。
按照這地圖上的,過此山僅僅一條山路。上官泓猶豫了。之前都地勢平坦,大軍浩浩蕩蕩,最安全的就是軍隊的最后方。而現在,這山路細長延綿,再落在后面,萬一出了事,前面的人就不知道他的狀況了。于是,確實膽子不大的他選擇了軍隊的正中央,畢竟此次打仗他多帶了愛妾在旁。行軍隊伍最最前面的位置,打死他也不會考慮去的。他的這個突發奇想的改變,還真是救了他一命。
這山路他們走了大半日,非常順利,之前還曾擔心會不會遇見伏兵,結果慫包的江南兵一個人影子也沒有。蕭軍士兵大喜過望,本來神經緊繃的他們隊伍越來越散漫。加之天氣又炎熱,走個幾步就有歇下來休息的士兵。
“殿下,前方有江南人壘起的巨石堆,還辱罵我們。”一位士兵報告給上官嚞清。這回魏王沒在隊伍的最后面,處理問題的時間大大縮短了。
“什么?!辱罵我們!當心,此處必有伏兵。王三,就趕緊通知前面的隊伍不要理睬那什么罵人的巨石堆,趕緊原地集合好隊伍,用盾牌擋住。李四,你趕緊去隊尾,讓后面的也停止前行,原地待命,用盾牌掩護。如遇弓弩手,看清箭矢過來的方向,小心匍匐前進?!?/p>
“是,殿下。”王三和李四很快走了。
有了上官焱清的這一命令,整個隊伍雖然不能說是絲毫不亂,但也要比之前許達預期的要好得太多。他在竹林后見此情形,很猶豫到底要不要命令大軍彎弓搭箭。
“將軍,怎么辦?”一名二等士兵問許達。
不打的話,這蕭軍就這么過去了,估計五到六日就能到達越城,這可千萬不行。不放的話,蕭軍已經嚴陣以待,那么他們的二十五萬人對付蕭軍多半是毫無勝算。他猶豫再三,看著頭上的太陽,差不多要酉時了,過不多久即將天黑,那就更不好辦了。他狠狠心,揮了揮手,大不了在此地精忠報國了,道:“放。但是,對準盾牌隊伍還沒列好的地方放。只求震住敵人,打亂他們手腳?!碑吘箛迨窃谥熊娢恢茫败娺€是有些士兵并未排列好守護的陣型。
他又轉過頭對那幾個要去牛頭鎮和鴨蛋村的通訊兵說:“你們趕緊,去牛頭鎮和鴨蛋峰通告吧,情況有變,趕緊過來匯合。”成敗在此一舉,壯士死在戰場上也是死得其所,他打算拼了。
箭矢紛飛如雨下,但就這么幾支箭矢,國庫還真是捉襟見肘了。
“看,是那個方向!”
“那兒也有!”
幾個蕭軍士兵喊道。
于是,蕭軍士兵們高舉盾牌,小心地向兩邊山上前進。但是山路是有坡度的,山路本來就不容易攀爬。前些日子還下過雨,山坡有些濕滑。這樣的山坡,上爬時根本沒辦法再高舉盾牌。于是,第一排的蕭軍士兵倒下去。但是后面還有無數前仆后繼的勇士。
山坡上的江南士兵利用地形差,繼續射殺著。但箭矢不多,得省著點用。他們心中焦急地等待著前后的援軍。這幾支箭矢,一旦用完,蕭軍撲上來,他們必死無疑。除了手里的弓弩,他們有的其他武器僅僅是一柄短劍而已。只有步兵才有長刀,騎兵才有馬槍。
一看江南兵的放箭頻率并不快,李律對士兵們喊道:“將士們,他們箭矢應該不多,先不要貿然出盾牌陣列?!?/p>
他也猜到就那么幾支箭矢也敢狙擊他們,想必必有其他的伏兵援軍,但這話他現在不想說,怕說了影響軍心。在地方援軍出現之前,先讓士兵們在盾牌的掩護下好好休息,保持體力是很重要的。其余的等敵人來了也在做打算。
就這么僵持了沒多久,江南軍隊前后兩路從鴨蛋峰和牛頭鎮過來狙殺蕭軍,山坡上的一萬弓弩手仍舊原地節省地射擊,他們下去了也幫不了多大的忙。
三十八萬蕭軍對二十四萬江南軍。蕭軍已經原地休息多時,以逸待勞。而江南軍可是從兩頭趕來的,人數上也占不到什么優勢。山路窄小,也打得頗不順暢。天色漸黑,士兵們都想早點結束戰斗,殺得越發勇猛起來。就連那山上的一萬弓弩手,在箭矢射盡后也持著短劍迫不及待地上陣了。
但是,為了保護中軍中心愛的玲玲,嚞清派了太多的人守護中軍。除了玲玲,不善搏擊的李律也在中軍占了不少便宜。但卻坑苦了前軍與后軍的士兵,死傷了不少。
江南的敗勢是肯定的了,但蕭軍也沒撈到多少好處。
最后,真的天色已黑。還僥幸留得性命的江南人趁著點點星光躲藏至竹林樹木之后。蕭軍士兵大聲地報著數統計人頭數目。蕭軍還剩下僅僅二十五萬余人了。別看損失了十三萬,已經比江南軍要好太多了。江南軍四散而去的個別逃兵具體多少沒人清楚了。還留下來跟著他們的統帥集體撤退的,僅僅兩萬多而已。而三位統帥之中,許達和李玨都英勇犧牲了,韋英誠消失了。
聽見許達、李玨被誅,韋英誠失蹤的消息,越城的臨時朝廷坐不住了,又一次向南離去。于是,八月,越城臨時朝廷變成了臺州臨時朝廷。
韋英誠領著這兩萬殘兵,憤恨不已,往吳郡奔去。吳郡此刻,駐守的士兵并不多。他在那邊曾打了那么久的游擊,也有些自己的勢力,他想把吳郡重新奪下來。果真,他憑借手里的兩萬殘兵和吳郡百姓的民心,又一次奪取了吳郡。
他這一次勝利后,還意外收獲了一位人士的鼎力相助,那就是沈金山的妻子王月娘。雖說那沈金山常年留宿妓坊,家中也美妾無數。但做妻子的看見丈夫莫名其妙被捕入獄,財產被充公過半,美妾都逃跑了好幾個,心里也是終究不忍。沒了丈夫,她一個婦道人家也沒了主心骨,家中生意涼了大半。大家的民族英雄韋英誠未來了,她也感覺看見了希望。而對于韋英誠來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算沒了過去的風光,讓吳月娘拿出些錢來供養小小的地方軍隊還是可以的。正因為吳月娘的慷慨相助,韋英誠在吳郡又招募了五千義軍。這回,他擁有三萬不到的士兵了。為了能多壓榨沈家財富,再多招募些士兵,原本也算是正人君子的韋英誠欺騙王月娘說不知沈金山被關押在何處,眼下他們唯一可做的,只有多招募士兵,打敗了蕭軍才行。老實好欺的吳月娘聽了民族英雄韋大人的話,全都相信了。
其實吧,韋英誠從前只是個文官,并非武將?,F在他也只是會帶領大家打打游擊,給敵人添添堵而已。至于排兵操練、行軍布陣、十八般武器等的,都是一竅不通。一個文官能做到他這樣,若不是對李玢的那份忠誠之心,怕是也很難如此了。
上官嚞清在繼續南下的路上得知吳郡又被逃跑的韋英誠占領了,他很氣惱。但是細想一下,一個韋英誠根本成不了任何氣候,又帶著他的二十五萬大軍繼續南下。捉捕李玢歸案,是他眼里目前最大的功績。都已經到嵊州了,臺州就在前面。
看見他們都到嵊州了,臺州臨時朝廷又一次坐不住了。這回他們之間再無大軍可收。他們也惱恨那個自作主張重新北上的韋英誠,不理解他怎么會有這樣的舉動。自私的本性讓他們忘記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
而韋英誠的想法也很簡單,他僅僅就兩萬殘兵,其中還有好多身負重傷的,往南繼續堵截蕭軍就是癡人說夢。不如回到他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吳郡,賭上一把,興許蕭軍能回頭。就算不回頭,他也能狠狠惡心那幫蕭國來的強盜,為國主李玢站好他的最后一班崗。
宏武二年九月月初,落慌而逃的江南小朝堂最終決定,從臺州坐船出海流亡。
這回,上官嚞清傻眼了。之前李玢像兔子一樣跑他還能在后面像狼一樣追。但現在人家像魚一樣游走了,他卻是只旱鴨子,只能在嵊州到臺州之間的路上干瞪眼了。
皇帝上官泓很是惱火。這些日子一來他聽見的匯報,覺得上官嚞清就沒做成一件能讓人心情愉快的。先是吳郡的街頭之亂,又有莫干山折損的十五萬,接著吳郡又被敵人奪了回去,最后李玢這個江南王室的標志還是沒能捉住。本來以為此番江南之行,勝利是唾手可得的,借此機會讓這個兒子建功立業。不想他如此愚蠢。想著想著,又覺得這也許不是愚蠢,而是頑劣不堪,不務正業。一定是他帶去的那個狐媚子的錯,導致他行軍打仗如同兒戲。他不在指望嚞清能在江南干出什么事業來了。也罷,大兒子如此不堪,還是次子吧,活總得有人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