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師,不管侃帥如何主持宣傳、如何從事文員等工作,課堂教學卻是不可少的。提到課堂教學,就不能不提及初二一班。在侃帥所教的六個班里,這個班的情況最為特殊:一是初一時過多地集中了學習差、紀律差的學生,使得班上的風氣不是那么正常;二是升入初二以來,班主任的更換也讓管理方式有所變化;三是侃帥內心的感覺總不如初一時那么強烈,教學過程也不投入。
基于以上原因,侃帥在初二一班的課上得時好時壞。雖然自2003年秋季開始,侃帥幾乎沒有落下學校組織的各種各樣的教育理論學習,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卻無法應用。這樣的結果,也導致了師生關系的不正常。尤其是進入2004年之后,許多不該發生的事情不可避免地發生了,一些深層次的矛盾逐漸浮出水面,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的故事!
1月2日,新年過后的第一個工作日,侃帥自然是滿懷激情地去上課。然而,面對由于“節日綜合癥”而顯得亂哄哄的班級秩序,作為老師,侃帥自然要強調紀律。雖然他也是一再克制,但是怎么也無法保證讓自己“和顏悅色”地教育某些不守紀律的學生,言語之中過分偏激之詞也有幾句。他的做法無異于點燃了一根導火索,一下子讓班上的矛盾激化了,課堂秩序更加混亂。
侃帥日記:“……這樣的場面,從另一個角度再次顯示出自己的無能為力和管理軟弱。于是,更加極端的語言也不得不說出來,哪里還顧得上照顧什么情緒?既然師生關系已經到了‘撕破臉皮’的地步,再講什么‘為師之道’又有何益?當然,我們的初衷遠不是這樣,內心深處絕對不是讓自己越狼狽越好,可是結果卻……”
鑒于這種特殊情況,侃帥一時半會兒也不好上課,只有等待著“解決問題的辦法”從天而降!不料,侃帥的行為引起了一個人的注意!她叫夏雯兒,是初二一班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學生了。學習成績不好不壞,形象也并非特別引人矚目。如果沒有這件事情所引發的一系列故事,侃帥也許在兩年里都無法注意到她的存在!
她給侃帥寫了一封信,重點解釋了事情的經過,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老師,您不要太在意。我們班的學生是過分了些,這個班級也讓我比較反感。但是,這里我也有許許多多難以割舍的東西。從初一開始,這個班的紀律就不太好,延續到現在也非‘一日之功’。雖然兩位班主任都采取了很多措施,盡量將同學們引到正路,但是收效卻不大。在班主任面前,他們絕對是遵守紀律的‘好學生’,一旦換了老師,他們立刻就變了嘴臉,讓人難以琢磨。……總之,我們班你認可也好,不認可也好,我對你的信心永不動搖。請你也不要把他們的‘壞’放在心上,而耽誤其他‘好’學生的理想!”
兩天后,侃帥又繼續上課了。然而,夏雯兒對他的關注絲毫沒有減少。于是,第二封書信又擺在了侃帥的案頭:“……最近學校的事情比較多,你一定很忙吧!說句實在話,好長時間沒有看見你的笑臉了!真心希望你能把自己最好的心情帶到每個角落,把你最純真的笑容都留在每一個角落!”
“有幾個問題我真的很想知道:1.我們班是好是壞?2.我們班的同學是否是合格的學生?3.你是否在乎我們班?4.你是否對所有的學生總是冷冰冰的面無表情?”
“其實,我最想對你說的就是:希望在期末考試之前為數不多的日子里,你能每節課都按時來給我們上課,并嚴格管理學生。聽說我們的班主任已經下了決心要改變我們班的落后面貌了,請你多多與我們班主任(張恒志)老師溝通一下,讓我們的理想能夠實現!”
此時的侃帥對于夏雯兒,也如對待張婷婷一樣,對她的理解表示感謝,對她提出的問題予以回答。同時,他還慶幸自己每年都能遇到這樣的學生。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期末考試和寒假也都過去了。新學期開學之后,侃帥在認真總結自己上學期工作的基礎上,自然又要全心地投入的新的工作之中。
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初二一班里的情況仍然是時好時壞,秩序混亂,紀律松散,環境惡劣,讓人幾乎無法在教室里呆下去。侃帥原本的一腔熱情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簡單講過之后,匆匆離去。
2月16日,初二一班的幾位“代表”前來與侃帥“談判”。侃帥在意猶未盡的談話之后,又到班上大講特講一番:亮出自己的觀點,把“丑話”說在前頭,在彼此做到“仁至義盡”的基礎上,讓各自心中有個準數。一旦出格,局面就不可收拾!
春季運動會之后,夏雯兒又給侃帥寫了第三封信:“現在真不知該怎樣稱呼你:老師?朋友?不管你怎么想,反正我只想對你說一句話:沒有你在初二一班上課,我也將從這里消失!因為你的存在,我才有理由讓自己在初二一班繼續呆下去!”
“每天面對著這些學生,不僅你覺得厭煩,我也與你有同感。不過,我還是希望你能認真地給我們上課,畢竟你是老師,你有自己的職責!話又說回來,難道你對我們就沒有一點感情嗎?如果換了老師,你對我們就沒有一點留戀嗎?老師,朋友,在今后短短的時間里,請你以一顆宏大的心,包容那些不懂事的學生,忘掉痛苦,永遠微笑!”
4月4日,侃帥決定回答夏雯兒的提問。原因在于她多次給侃帥提意見和建議,而他一直都沒有正面回答過自己的問題。因此,侃帥覺得也很有必要進行說明,以免引起更多的誤解。于是在回信中,侃帥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在許多不理解和不信任的目光中,還有一雙真誠、熱情、期待的眼睛,讓我感受到世間溫情的存在(跟給張婷婷的回信幾乎一模一樣)!”其次,針對她提出的一系列“問題”,侃帥也做出“合理的解釋”。他的目的在于表白自己,澄清事實,好讓自己以一種比較舒暢的心情出現在一班,上好課、站好崗!
此后的日子里,夏雯兒給侃帥的信越來越頻繁。她借書信表達自己對班級和侃帥的看法,訴說自己對學習的感受,有時候還提出許多的“問題”讓侃帥來回答。這讓兩人的交流增加了許多。
例如,4月6日夏雯兒的信中寫道:“能夠得到一位知心朋友的關懷,我已經很滿足了。當我看到你那充滿激情的話語時,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頭。其實,你說得很對:對于一個人的評價是在于這個人內心的感覺。你在我眼里雖不是完美無瑕,但也是無可挑剔的!……理解是一把鑰匙,會開啟你我之間的心鎖!”
4月10日夏雯兒的信中寫道:“自從看到你給我的回信之后,我的心中燃起了新的期望。你讓我找到了自己前進的方向,雖然班級的事情我無法過多地參與,但是我會讓自己變得自信起來。……你是我有生以來第一個與之通信的老師,也是我難得的一位朋友!……謝謝你的關懷,讓我們珍惜這段相處的時間,珍惜這段難得的緣份!”
4月22日夏雯兒的信中寫道:“當我再次提起這支沉重的筆時,內心的一種信念涌上心頭:你是一個好老師,我應該珍惜與你朝夕相處的日子。其實兩年來,我沒有真正了解你。現在我有個天真的想法:想讓你教我的時間再長一些,讓我們多多了解。……讓我停止與你的交流,我想我做不到。在此,我由衷地說一聲:把你的職責全部用在學生身上,因為愛是教育永恒的主題!讓心痛遠離你我,放飛自己,奔向美好的明天!”
對于夏雯兒的信件,侃帥在認真閱讀之后,也是有選擇地回答她的問題;對她的勸慰,也在內心深處予以反思!當然,在書信交往中,侃帥的文字功底很好,能夠在表達觀點的同時,展現自身的魅力!
進入6月份之后,夏雯兒的信中又提起了她學習方面的苦惱:怎樣才能提高學習成績。希望侃帥能給她指導學習和復習的方法,爭取考出一個好成績!作為老師,對于學生請教學習上的問題自然要認真回復,不管自己的方法如何,最起碼也是提供“參考”!
例如,6月10日夏雯兒的信中寫道:“通過一年多來(尤其是今年以來)的交往,我漸漸感覺我們之間的‘師生代溝’已經消失,代替它的則是真誠的友誼。雖然別人對你有這樣那樣的看法,但是你在我們心目中是無可挑剔的。不管你怎么想,不管別人怎么說,我只在乎我自己的感覺!……我來到這個世界上有幸認識了你,我覺得與你交往的日子,是我十六年中最美妙的時光!”
侃帥回信:“你的‘盲目崇拜’真讓我無可奈何,希望你能夠改變自己的心思。如果師生之間真能以朋友相處,那自然相當不錯,但愿彼此之間能夠架起真正是友誼橋梁!”
6月17日夏雯兒的信中寫道:“當我又看到你的信,‘聽’到你的肺腑之言(學習方法)時,我真的好感動,感到好幸福,因為什么?我也不清楚。反正,我為你的‘盡力而為,終生不悔’而折服,真正懂得了所謂‘真心相待,將心比心’是怎樣一種純真的情感。學習與成長同步,是你的觀點。可是,在老師那里,成績就那么重要嗎?這就是學習的標志嗎?”
侃帥回信:“希望你能夠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完成人格的塑造,奠定人生的基礎,并最終走向屬于自己的成功。這樣,我們作為師生、朋友,我就非常欣慰了!”
6月30日,臨近期末考試,夏雯兒再次給侃帥寫信:“兩年的相處,馬上就要分別了。兩年來,讓我懂得了如何為人處事,如何面對尷尬的局面。不知大哥你有什么感受?……不知怎么回事,我的腦海里總是閃著你的影子,或許現在我不該再給你寫信,然而,我總是忘不了你的面容!……分別之際,我有很多的感觸,如果初三還是你教我們,那真是‘皆大歡喜’(至少我認為)!”
有人說:少年情懷總是詩!在侃帥與夏雯兒的通信過程中,彼此之間的感覺或許也是如此。在侃帥看來,有學生理解自己,是自己從教生活中的幸事;同樣,侃帥對夏雯兒的關心也是出于自己為師的職責與本分。盡管夏雯兒一直“批評”侃帥對待班上的同學總是“面無表情”,其實他的內心深處絕對不是如此。在不善于表達自己真實情感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十分敏感、十分脆弱的心靈!這也是借開導夏雯兒的時候,給自己“解壓”!當然,在以后的日子里,兩人還有許多交往的故事,確實耐人尋味!